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19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要的。但所创作的情节,必须不违反当时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不超出历史条件。

  问:看了电影之后,您认为哪些情节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

  答:李翰祥先生还是比较虚心的。他让我修改分镜头剧本时,说最好大刀阔斧的修改,认为不能用就不客气的打“×”字。我坦率地照办了。这两个剧本,他接受我的意见,删掉很多场。在现在保留的场面里,关于情节和语言的修改,也接受了不少。还有一些是我提了意见,也就是我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地方,导演没有采纳。我觉得应该这样看,顾问不能代替导演,一部片子是由导演负全责的,导演有自己的见解,对于顾问的意见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这是正常的现象。

  问:您作为两部片子的顾问,我们想请您谈谈您的看法,这对今后拍摄历史故事片是有益的。

  答:我可以分两方面来谈,一是我在分镜头剧本上提过意见,作过修改,而没有被采纳的问题;一是分镜头剧本上根本就没有,或从文字上看不出问题,而画面上却出现了,发生了问题的。我先谈第一方面的问题,大概有十一处:(注:本刊选载六条)

  1。在召见大臣,商议守北京或退到热河的问题时,电影中懿贵妃突然闯出来,慷慨陈词,大义凛然,俨然是个主战派。其实当时召见的制度,除皇帝和被召见人之外,一概不能留在室内,更不许任何人闯进来。还有西太后和肃顺等顾命大臣的矛盾,是咸丰死后辅政和垂帘不能两立的表现。在懿贵妃时期,她与肃顺之间并无矛盾可言。而且一副主战派的形象,也过于美化了她。在历史上她不是这样的人物。

  2。关于用被子包着妃嫔,由太监抬着往皇帝寝宫送,这是导演相信了野史的传说。实际的制度应该是每晚皇帝进膳时,譬如在养心殿,则各宫妃嫔们都进养心殿院的如意门到燕喜堂。递绿头签,是养心殿内殿首领太监把写着妃嫔名号的绿头签,摆在皇帝膳桌上,皇帝翻某妃的绿头签,首领太监就到燕喜堂叫某妃,再向其他妃嫔传散,于是其他妃嫔各回本宫,等于下班了。被叫的某妃,在这个晚上就和皇帝共同生活。只有皇后一人不参加妃嫔们到燕喜堂听叫的行列。皇后除自己居住的本宫以外,在养心殿范围内还有体顺堂也是皇后的寝室。皇帝如果要和皇后共同生活,就主动到体顺堂去,不能叫她。

  3。关于咸丰和兰贵人在长春园相遇,听见唱歌,然后一个跑,一个追。这不仅当时不可能,而且也是电影中早已被人看厌的陈腐旧套。我删去了跑啊、追啊的画面,还有现代的艳阳天歌。可是,现在电影还是追、跑,唱现代的歌。

  4。皇后和懿贵妃二人为咸丰缝被,这在当时的生活方式里,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5。咸丰死的时候,肃顺用手在咸丰鼻子上试一试有没有呼吸,经过试验,知道已经死了,然后举哀。这个举动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一段在剧本上我删掉了肃顺的动作,改为太医请脉,由太医说“皇帝已经宾天”,然后举哀。

  6。关于丽妃的情节,原来在分镜头剧本中是写她在暴风雨的一个夜里,跑到锤峰上跳下来自死。当时我迁就导演,保留了这段描写,但改为丽妃作一个恶梦,不是真事。因为第一,她当时不可能跑到山庄以外的锤峰上去。第二,事实她并未自杀,同治时还尊为皇贵太妃,后来是善终的。现在,电影里出现把丽妃逮捕装坛子等情况,当然是没有的事。不过我所看的分镜头剧本上,没有这个情节,是后来加的。所以在看电影之前,我不知道。

  问:除了上面十一处以外,是否就没问题了?例如丽妃跳舞,就是清代宫廷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您怎样看这个情节?

  答:丽妃跳舞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清初继承明代的教坊司,宫中还有女乐,后来撤消了教坊司,完全废除了女乐。宫中一切戏曲、音乐、舞蹈都没有女人。

  问:分镜头剧本上没有,而画面上出现了,发生了问题的还有哪些?

  答:这大概也有十余处,我也分条谈谈:(注:原文十七条,本刊选七条)

  1。在懿妃生儿子,丽妃生女儿时,太监向皇帝奏称“生了一位太子爷”,“生了一位公主”,这两句话,都是不对的。因为皇子在尚未被立为太子时,书面上称皇×子(中间是排行数字),口头上称×阿哥(前面是排行数字),内廷行走官员和太监称他们为×爷(前面是排行数字)。例如咸丰十一年七月,总管太监的记载上写着“万岁爷宾天,大爷立为皇太子”。这个“大爷”,指的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在初生时可以说,生了一位阿哥。公主是封号,在未受封以前,只能称“格格”。

  2。皇帝召见大臣,无论在某个宫殿,都是在暖阁或次间,不应象电影中几次出现的在明殿正中的宝座上。召见时,皇帝和大臣应穿同一类的冠服,如吉服,则君臣都是臣服。如果党常服冠。常服袍褂、或挂珠、或不挂珠,君臣也是一样。不可能出现大臣穿袍褂,而皇帝戴瓜皮帽的情况。

  3。电影中几次出现宫女随着后妃们的车轿在地下跑路。按宫女随着后妃出门,都是坐车,不可能在地下跑。

  4。电影中有桂良到恭王府去和恭王商量事情的镜头。桂良穿袍褂,恭王穿便服,戴瓜皮小帽,这是不对的。从前人家有客来,门房上来回事时,除了向主人说×××拜会之外,还要说明来客是穿官衣,还是便衣,主人和来客要一致,不论主客的地位谁高谁低都是这样。

  5。电影中有一幕在承德普宁寺祈祷的场面,喇嘛很多,拍摄大佛像的几个角度选择的很适当,画面感染力很强,遗憾的是音响效果不对。这一幕是由和尚念经录的音,而普宁寺是喇嘛庙,不是和尚庙。

  6。电影中杀肃顺一场,群众愤怒气氛的描写是不必要的,剧本情节肃顺是被害者,而此处百姓突然忿怒,令人不解,于情节有矛盾。肃顺除少数政敌以外,当时因国库空虚,曾一度停发八旗的犒赏,是肃顺奏准的,引起旗人对他有些不满是可能的。这与广大老百姓无关,老百姓无非是看热闹而已,对肃顺并无仇恨,况且中国老百姓也没有拿鸡蛋打人的习惯。一般思想还认为摔鸡蛋是暴殄天物,吃还不舍得,哪里舍得摔碎呢。

  7。《火烧圆明园》的景中有《永乐大典》,按《永乐大典》,贮藏在皇城内,不在圆明园。

  问:您在前面说过,历史故事片不能只照搬历史过程,在不超越历史条件的原则下有所创作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请您在本片内容中举例说明一下。

  答:譬如我们从史料上知道,在和局破裂时,僧王逮巴夏礼解京,没有任何记载说僧王和巴夏礼摔跤,而且僧王也没有参加议和。但这一段摔跤情节,我觉得是可以允许的,并且在放映时还得到热烈的掌声,说明这个创作是观众批准的,欢迎的。这一段创作在写分镜头剧本时,李翰祥先生把这段读给我听,问我可以不可以,我表示可以。他当时是连说带演,旁边还有副导演王淑琰同志,也表示赞成。不过,传统的摔跤,没有啊啊的嚷,拍手的动作也是没有的。还有一个近年来相沿袭的错误,就是僧王准备摔跤时把辫子绕在脖子上。近年来,一些电影、电视剧、话剧,还有京剧《火烧望海楼》等,都有准备打架先把辫子绕在脖子上的动作。在生活中,这是绝对没有的。请设想,先绕上自己脖子,如果给对方揪住了,一把勒紧,岂不是给自己制造一个弱点吗?实际上,在有辫子的年代里,打架都是把辫子盘在头顶上,劳动时也是这样。

Number:4963

Title:金合欢花

作者:A·阿列克辛

出处《读者》:总第37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苏联

Translator:刘晓庆

  安德烈朦朦胧胧地感到,节日前该给妻子送个礼物。为了礼物,他曾经不止一次地陷入窘境。比方说,安德烈给她买了装化妆品的女用小包,可克拉娃只挎着它去商店。去剧院呢─却从来不带。而且安德烈也没闻到过香水味。

  “这是怎么回事?”安德烈莫名其妙,“商店里没有漂亮的香水瓶吗?你瞧,多费解……”

  “都好,都很好,”克拉娃安慰他,“我珍惜你的礼物。它对我来说很珍贵,我得爱惜。”

  今年节日前几天,有一次克拉娃下班回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