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抓住谁?”身旁的一个军官问道。

  “墨拉期,奥地利的老狐狸,他要从热那亚回来,路过都灵,回攻亚历山大里亚。我要渡过波河,在塞尔维亚平原迎着他,就在这儿打败他。”拿破仑的手指向马林果。

  但是,马林果战役打响后,法军受到敌军强有力的抵抗,竟只剩招架之功,拿破仑精心筹措的胜利眼看要成为泡影。

  正在法军败退之际,拿破仑手下的将领德撒带着大队骑兵驰过田野,停在拿破仑站着的山坡附近。队伍中有一个小鼓手,他是德撒在巴黎街头收留的流浪儿,在埃及和奥国战役中一直在法军中作战。

  当军队站住时,拿破仑朝小鼓手喊道:“击退兵鼓。”

  这个孩子却没有动。

  “小流浪汉,击退兵鼓!”

  孩子拿着鼓枪向前走了几步,朗声说道:“啊,大人,我不知道怎么击退兵鼓,德撒从来没有教过我。但是我会击进军鼓,是的,我可以敲进军鼓,敲得让死人都排起队来。我在金字塔那里敲过它,在泰泊河敲过它,在罗地桥又敲过它。啊,大人,在这里我可以也敲进军鼓么?”

  拿破仑无可奈何地转向德撒:“我们吃败仗了,现在可怎么办呢?”

  “怎么办?打败他们!要赢得胜利还来得及。来,小鼓手,敲进军鼓,像在泰泊和罗地一样敲吧!”

  不一会儿,队伍随着德撒的剑光,跟着小鼓手猛烈的鼓声,向奥地利军队横扫而去,他们不惜流血牺牲,把敌人打得一退再退。德撒在敌人的第一排子弹中就倒下了,但是队伍并没有动摇。当炮火消散时,人们看到那小流浪儿走在队伍最前面,笔直地前进,仍旧敲着激昂的进军鼓。他越过死人和伤员,越过营垒和战壕。他的脚步从容不迫,鼓声激越有力,他以自己勇敢无畏的精神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Number:207

Title:林肯的胡子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5期

Provenance:吴然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在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故居里,挂着他的两张画像,一张有胡子,一张没有胡子。在画像旁边墙上贴着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亲爱的先生:

  我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非常希望您能当选美国总统,因此请您不要见怪我给您这样一位伟人写这封信。

  如果您有和我一个和我一样的女儿,就请您代我向她们问好。要是您不能给我回信,就请她们给我写吧。我有四个哥哥,他们中有两人己决定投您的票。如果您能把胡子留起来,我就能让另外两个哥哥也选您。您的脸太瘦了,如果留起胡子就会更好看。所有女人都喜欢胡子,那时她们也会让她们的丈夫投您的票。这样,您一定会当选总统。

  格雷西

  1860年10月15日

  在收到小格雷西的信后,林肯立即回了一封信。

  我亲爱的小妹妹:

  收到你15日的来信,非常高兴。我很难过,因为我没有女儿。我有三个儿子,一个17岁,一个9岁,一个7岁。我的家庭就是由他们和他们的妈妈组成的。关于胡子,我从来没有留过,如果我从现在起留胡子,你认为人们会不会觉得有点可笑?

  忠实地祝愿你

  亚·林肯

  第二年2月,当选的林肯在前往白宫就职途中,特地在小女孩的小城韦斯特菲尔德车站停了下来。他对欢迎的人群说,“这里有我的一个小朋友。我的胡子就是为她留的。如果她在这儿,我要和她谈谈。她叫格雷西。”这时,小格雷西跑到林肯面前,林肯把她抱了起来,亲吻她的面颊。小格雷西高兴地抚摸他的又浓又密的胡子。林肯对她笑着说:“你看,我让它为你长出来了。”

Number:208

Title:名人轶事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甘地常公开改变自己的观点。他的一位助手曾问他,他上星期刚说过的话,怎么这个星期就如此轻易地予以否定呢?这位伟人答道,因为这个星期他懂得的东西更多了。

  一记者去采访一个富裕农场主,想知道他究竟怎样变得如此富有。

  “说来话长;”农场主说,“我和你说话的时候,我们不妨省一点蜡烛。”于是,他就吹熄了他们唯一的蜡烛。

  “你不用说了;”记者说,“我知道了。”

  苏联的著名歌唱家夏里亚宾一次从欧洲赴美国演出。在海关他被人认了出来,于是大家都在议论他的美妙歌喉。一位海关检查员请他去透视一下颈部,他大惑不解。

  “请原谅,先生。因为大家说您有一口金嗓子!”

Number:209

Title:并非文字游戏

作者:力父

出处《读者》:总第15期

Provenance:广东农民报

Date:1982。5。27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清末某“名将”与太平军作战,屡吃败仗。他向朝廷奏报军情,原稿有一句为“臣屡战屡北”。有人认为这句非改不可,因为“常败将军”是有杀头之罪的,建议改为“臣屡北屡战”。这样,虽一字未易,但意思便变为“不屈不挠,坚持到底”了。果然,清帝看了奏章,不但没有降罪,而且还嘉奖这位常败将军“坚贞忠勇”。

  老记者徐铸成在他的《旧闻杂忆》中引过一个例子:解放战争初期,我人民解放军兵临长春城下,蒋军岌岌可危,但还一个劲地宣称“要忠于校长!”(指蒋介石)高喊“黄埔精神不死!”当时的香港《文汇报》对此发表了一篇短评,将这个口号一字不易地抄下来做题目,中间只加了两个标点符号:“黄埔精神,不死?”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蒋军色厉内荏的本质。果然,在短评见报那天,长春便宜告和平解放!

  近代名人也有类似的例子。于右任先生的书法很有名气。平日轻易不书赠别人。有一次,一位附庸风雅者死缠着他,在无法推辞的情况下,于先生挥毫疾书“不可随处小便”六个大字。他满以为这句不雅的话,得之无用,难道还能公开张挂么?

  过了几天,那求书者却喜滋滋地来访于先生。说:“蒙先生赐我座右铭一幅,不胜感谢!”随手将手中的字幅抖开,只见上面是于右任亲笔书写的六个大字:“小处不可随便”,确是一句精警的格言。

  《摘自《广东农民报》1982年5月27日)

Number:210

Title:最后一位清宫太监

作者:钱枫

出处《读者》:总第15期

Provenance:文汇报

Date:1982。7。11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从北京鼓楼往西步行,经过鼓楼西大街,转入鸦儿胡同。在31号的门牌下,两扇朱色的大门虚掩着。这就是广化寺。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由寺院管理组的李同志陪同,拄行寿杖,躬着身子,缓缓地移步过来。他,就是活在世上的最后一位清宫太监孙耀庭。

  “您老今年81岁了吧?”我欠身问道。

  “这是虚岁。我是光绪28年11月30日生的。至于公元年,我说不上来。”长满寿斑的脸上,掠这一丝含有故意的微笑。

  “您近几年回老家了吗?”

  他摇了摇头。大概他猜到我访问他的用意,便不愿兜圈子,直截了当地说开了:“我讲一讲自己为什么当太监的吧……”

  净身进宫

  孙耀庭出身于天津市静海县一个贫农的家庭。一家6口,父母和4个弟兄,孙耀庭是老二。他出生时,合家只有7分地,两间上房。村里,有个私塾教师,家有七八十亩地。孙耀庭的父亲为他种地,母亲为他做饭,孙耀庭因此得以在这个人手下读了四年的书,并且不必另交学费。但是,这种“好景”不长。孙耀庭失学了,父母沦为乞丐。迫于生计,孙家早想把这个儿子送去当太监。但不久,武昌城登高一呼,清皇溥仪不得不在养心殿签署“退位诏书”。中华民国成立了。孙家送子当大监的路被堵塞了。几年后,军阀袁世凯演出了称帝丑剧。此剧虽然顷刻散场,但封建主义的幽灵仍然游荡在神州大地,住在养心殿的溥仪依然受着皇族、奴婢的膜拜。而且,溥仪公然不顾民国的禁令,重新在民间征太监,招婢女。紫禁城的幽魂,又勾起了孙家送子当太监的企望。1916年,孙家辗转托人介绍,把孙耀庭送进了紫禁城。他忍受了人格的最大污辱,当上了太监。其时15岁。

  宫庭生涯

  太监产生于春秋战国。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