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逝幽幽莲-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紫流苏

  第一章 晓来一朵烟波上(1)

  初见孝文帝拓跋宏,是太和八年的盛夏。
  六月,我刚在洛阳官邸中度过十四岁生日。那时节,后庭碧水间已浮起了大片红红白白的荷花。日日盘桓于此,波光碎影里摇曳着的影子,亦是窈窕而沉静的。
  笙歌散后,父亲持着来自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的信札,缓缓言道:“下个月,我们就回平城。”
  我心里并不十分明白,但家中却一天天地忙碌起来:打点车马、收拾行装……我这才清楚,我们是真的要离开洛阳了。
  当初,姑妈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掌朝政,父亲心不自安,请求外放为洛州刺史。洛州,就是洛阳的治所。
  一晃六年。如今,几驾轻车再次将我们送回平城。倚在车中,娘悄悄地告诉我,太皇太后是想为皇上选妃……
  弟弟冯夙忽然拍手笑道:“他选姐姐才好呢!”
  童言无忌,我却忽然红了脸。心底也曾暗自思量:父亲冯熙任车骑大将军、洛州刺史,加侍中、太师等职,姑姑又是太皇太后,这一切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嘴上却什么也不说。一路上惟其默默。倒是素来最疼我的父亲,好几次欲言又止。
  一回平城就听说太皇太后和皇上将驾临冯府。这份殊荣令父亲又喜又忧。看我习字时,他忽然说:“下个月,皇上就要来了。”我心中一惊,不由得在手腕上使力,颤巍巍地勾起一个回锋,浓黑的墨慢慢渗了出来。父亲没有说其它的,我亦只是沉默。
  但真到了那一天,心中却又惊惶起来。
  小轩窗下,奏一曲《长门怨》。所谓哀怨,当时只向曲中寻觅。窗外有明媚的光影,直晃得人心不在焉。娘唤着我的乳名走进门来:“妙莲!妙莲!”声音里又是欢喜,又是焦急。
  我以指腹扣住琴弦,在仓促的寂静中,娘看着我的眼睛说:“皇上已经来了。”一时之间,心中惶惶。但过了须臾,却从容说道:“不用急。有父亲陪着,总要谈些别的事儿。不到巳时,是不会叫我们去觐见的。”
  娘怔了一下,终于吁了口气:“你有这样的心思,我就放心了。”
  十四岁,镜里是一张素净而略带稚嫩的脸,心中却有千回百转的心思。只因我是汉人,又是庶出,纵是侯门绣户也掩盖不了凉薄的身世。娘是江南人,这一点已让鲜卑人不屑;何况她出身教坊,又不知受过多少委屈。我从小就明白,美貌之于女子的重要,亦深知,有许多事是身为女子无法决定但需要争取的,譬如地位,譬如尊严。
  侍女翠羽递了胭脂过来,我只是轻轻地摇头。我知道素面朝天才是自己最美的姿容。
  娘注视我片刻,忽然感慨道:“冯家的女儿,就数你最出挑了。”
  我听了自然欢喜,心中却不免想起冯清来——三妹冯清,此时还只有十一岁。一想到她,必会同时想到她平板的脸庞、笨拙身姿和木呐的言语,我向来是不屑一顾的。但我无法忽视,她是正室夫人——博陵长公主的女儿,带了一半皇族血统,在常人眼中,自然要比我高贵。我是庶出的长女,小我数月的二小姐冯滢亦是庶出。
  但——那又何妨呢?我看到的只是镜中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久久地望着,神思却恍惚起来,心中分明有事牵挂着,但很快就下了决心。我咬着嘴唇,低声说:“我要换汉装。”
  对面的衣架上,却搭着一袭华美的鲜卑锦袍。水绿色的缎子,流转着幽暗的光。那亦是很精致的袍子,我穿了很美。但,冯清也会这么穿的,鲜卑的姑娘都会这么穿……做母亲的早已明白女儿的心思,有意却似无意地接口:“外边都说皇上思慕汉文化。听你父亲说,皇上已诏令汉臣考求汉族官员的服饰……”
  我知道当今皇帝名叫拓跋宏,亦曾听父亲提起过,说他虽为鲜卑君王却钟情汉学。那么,他有什么理由不喜欢汉装女子呢?我深知,这一面足以改变一生。若不能以汉装吸引他的注意,我将成为众人的笑柄……然而,踟躇复踟躇,我情愿赌这一次。
  着一袭对襟式样的淡粉衫子,罩一件玉色烟萝的轻纱“半袖”,系一条盈盈袅娜的青碧罗裙,挽一个风流别致的飞云髻,拈一枚烂漫明丽的翠花钿。菱花镜里的眼角眉梢仿佛平添了一段妩媚,先惊了自己的心。心思转了几下,觉得淡淡的神情最是相宜。安知这一瞬间的念头,就是一辈子啊!

  第一章 晓来一朵烟波上(2)

  巳时,果然是巳时。我从碧水之畔缓缓而过。平城地寒,六月池中不见荷花,只有雕栏玉砌,起自芳池,亦有晏晏言笑,隔了水声不断传来。
  冯清最小,但觐见时却以她为先。只因她是嫡出!我心中想着,唇边便有了一线浅浅的弧度。那笑,也是冷涩的。
  冯清以正统的鲜卑装束见驾。宝蓝色的小袖长袍配鹿皮短靴,梳了清简的分头,额上束一圈璎珞,有长短不一的玲珑珠串从耳际丝丝缕缕地垂下。五官虽无惊人之处,但相貌恬淡的她自有端庄大方的美。行礼毕,平视天下至尊,稚气未脱的脸上竟不现丝毫波澜。
  拓跋宏因辈分的缘故站起来还礼。冯清亦不惊慌,垂手敛容,再次下拜,肃然道:“不敢。”意料之外的庄容,使拓跋宏微笑颔首。
  他是端庄沉默的年轻男子,正紫色的翻领窄袖锦袍,衬着他雍容的气度;金缕合欢帽下,覆着他深邃的眉眼……虽看得不甚分明,但心中却微微一颤。原来是这样一个人!一瞬间又是惊喜,又是迷惘。
  “妙莲。”那一声,是父亲慈爱的低唤。我一惊,终于回过神,将那份婷婷袅袅的柔媚掺入到落落大方的步履间,款款上前。周围的寂静,不曾留意,只感觉那一束陌生的目光,有着灼灼的温度。
  款款施礼,用轻柔微颤的声音道出一句:“妙莲拜见太皇太后、皇上。”
  面前的拓跋宏缓缓起身。我仰起脸,一瞬间看清了他五官的轮廓——饱满丰润的额,棱角分明的颚……说不上好看,亦不能说不好看,扑面而来的只是年少果敢的英锐之气,那偏偏是无关相貌的。
  我们相距,不过三尺。他以汉人的礼仪——左手在前,握住右手,向前平推,以近乎庄重的神情,向我欠身还礼。我顿时怔住,一瞬间的欢喜,却又觉得身在梦中。于是,身不由己——双手扶着左胯,以同样庄重的神情欠身致意——这是汉人的“裣衽之礼”。
  他终于启齿:“你叫妙莲?”
  “是。”我含笑承接他的目光,“百花之中,莲花虽不是艳压群芳,却最是冰清玉洁。我恰好生在这个季节。”
  “好名字。”他的声音有微笑的意味,目光中亦蒙上淡淡的温柔,“人如其名。”
  我低了头,几分羞涩顿时化作双颊的飞霞。心中的欢喜,却连自己都无暇细品,只是抿齿偷笑。
  “这是常姬的女儿妙莲么?”我闻声一惊,目光顺着削细的肩缓缓流转,高髻、宽额、凤眼、隆鼻,那是我的姑妈,北魏的太皇太后。
  “多年不见,出落得越发标致了。”她蔼然招手,“来,到我这边来。”
  执了我的手,拉我在身边绣墩上坐下,她问我可曾读书识字,可会针线女红……我一一回答,长睫轻扇,感觉到拓跋宏的目光明澈而专注,我却是目不斜视。
  “嗳。”太皇太后应着,声音却是远远的。我举目看她,那肃穆的面容下也藏着明艳的美,神情却是怔忡的。她轻声说:“我如你这般大时,也这样靠着我的姑姑……”
  四周瞬时静了。她的姑姑,亦是我的姑祖母,曾经的北燕公主……父亲曾告诉我,姑祖母是作为和亲公主嫁给北魏太武帝的,虽以左昭仪的身份终老平城,却依然不能阻止北燕的灭亡;姑姑幼年没于魏宫,是由姑祖母抚养成人的……然而,那毕竟已是很久远的事了。
  “三十年过去了……”太皇太后望着我,迷惘而哀伤。我忽然转过一个念头,脱口而出:“姑姑,伤心也是徒然,让妙莲为您奏一曲如何?”
  “你会弹琴么?”她的双眉微微一挑,是诧异而欣慰的神情。我笑道:“弹得并不好。”这样的谦虚,是虚伪,亦是矜持。最终是在拓跋宏期许的目光中坐到琴几前,心中却微微欢喜。
  先试着拨了拨弦,珠圆玉润的琴音脆生生地跃出朱弦,他的目光亦淡淡拂来,漆黑的眸子里藏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我沉吟着,凝神屏气,随即素手一拂,指尖便流泻出一段行云流水的古曲。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