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逝幽幽莲-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大势去矣。
  算来,这是近两个月间的事,亦是拓跋宏南下之时。

  第十二章 幽怨绵绵恋参半(2)

  太和十七年只剩了尾声,终于也草草过去了。直到三月,拓跋宏才回平城。这一别竟有半年,先前真是不曾料到。
  那日梳妆,帘帷外的晨光直透到脸上来。漆黑的眸子里,有一点惶惑。但酡红的双颊所点染的欢喜,却是真真切切的。对着镜子,不觉微微一怔,如今亦是我的好年华,仿佛什么也没有耽搁。翠羽取来一副翡翠花枝金步摇,小心翼翼地在我发间一比。我随即对着镜子蹙了蹙眉。“不好。”我轻声道,心知拓跋宏喜欢清雅的装束。
  “我觉得,清秀是一个女子最美的容颜。”依稀却想起这句话来,心中一惊,复又一凉。直到翠羽将一枝羊脂玉发钗插入高耸的凌云髻,发间微微一紧,我才回过神来。照花前后镜,那丝欢悦借着几分自矜,又缓缓溢出。连翠羽也不禁赞道:“娘娘好风华。”
  然而拓跋宏回宫,却只在安昌殿稍事休息,更衣之后,径入朝堂,询问迁都事宜。我的眉心,只在无人留意时才轻轻蹙起。须臾,便平静微笑道:“皇上日理万机,我们就慢慢等吧。”翠羽的手上正握着几枚铜绿花钿,这一打断,便有些踌躇,不知该如何下手。
  “这珠翠花钿,毕竟是死的。外面花开正好,为我摘一朵来压鬓吧。”
  待拓跋宏驾临,已是薄暮时分了。虽是亲密无间的人,此刻见了,也有羞怯之色。我照例半垂着脸,身是素净,鬓角一朵新簪的芍药,颤巍巍的花蕊在风中有脉脉的情致。我不经意地侧脸,那花便正对着他的眼。他的锐气转瞬化作柔情,拥着我,轻声道:“可有半年没见了。”
  这轻柔的一声,仿佛我们是寻常夫妻。他清湛的目光毫无顾忌地直视过来,迫使我也抬眼,却只是匆匆一眄,终不敢长久正视。只觉得他变了。仍是挺拔的身姿,清明的眉眼,却真的变了。他镇定、从容、自信,是更有人君之气了。
  我的眉梢亦带了一段难得的喜气,盈盈下拜,道:“臣妾恭喜皇上。”他懂得我的心意,含笑受之,双臂便适时扶住了我。
  “朕从朝堂回来,方才召集众臣,论迁都之利弊。有人说,如今四方未定,不宜迁都。然而,朕迁都,正是为了经略四方啊。”他握着我的手腕,随着言辞的力度,不觉稍稍用劲。坚定的力道,倏然唤起我的沉埋已久的心事,便将温柔笑靥,转瞬换了端庄肃穆。我轻声和道:“臣妾明白。平城位于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难以号令中原,确非帝王之都。”
  他颔首,以示赞许。心近了一层,便将苦恼缓缓倾吐:“先祖久居平城,家业根基皆在于此,要想顺利迁都,又谈何容易。何况带头反对的还是朕的长辈。”我不禁嗤笑:“和南伐相比,他们就不得不选择迁都了。”
  他的唇边倏然衔起一丝矜持的笑,颇有几分不屑:“南伐?”我见他这般神情,心中自是通明,不禁轻声问:“臣妾斗胆,当日,如若他们宁可南伐,也不愿迁都,皇上又当如何?”
  拓跋宏一怔,继而缓缓摇头,冷静中带着淡漠的恨意:“不,他们不会。他们只要保住方寸之地,只要他们的家业、他们的经营。他们更怕打仗,更怕风餐露宿、长途跋涉,更怕流血牺牲……”
  我一晌默然。拓跋宏忽然冷笑道:“当日大雨倾盆,三军待发,他们一个个跪在马前痛哭流涕。朕当时以迁都为条件,他们不敢反对。如今朕已班师回朝,他们倒结了党,一而再再而三地劝朕打消此议!”
  我忽然反手,回握住他的手臂。透过他的力道,我在宁谧中能清晰地感受到突突流通的血脉,一种生命的血气倏然涌上来。我轻声,却又桀骜地说:“陛下断自圣心,又何须顾虑他们!鲜卑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以东木根山为都,昭成皇帝以盛乐为都,道武皇帝才迁于平城。既然他们能迁,皇上又为何不能迁!”
  拓跋宏闻言一怔,因我少有这般决绝的时刻。他僵硬的面色有了柔和的痕迹,仿佛得到了极大的安慰,欣然道:“宫中有你,朝中有李中书、任城王、始平王,这也是朕的运气。”我低头莞尔,仿佛也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晚膳清简,我亲自摆上杯盘碗盏。那道鹅掌却是少不了的,他会心一笑:“若非此物,我们就失之交臂了。”我半真半假地接口:“当日在家庙,也未曾万念俱灰;但若是皇上没有想起臣妾,那才是真正的万念俱灰,臣妾只有削发为尼罢了。”
  说罢,许久不闻他的声音,我探头望去。他却只是怔怔地凝视着我,到底心酸不忍,道:“妙莲,这些傻话,又提它作甚?”他看我的目光全是宠溺,仿佛我真的是他失而复得的珍宝。我低下头,酸涩之意哽咽于喉头,便以银筷轻击紫龙黄碟,说道:“吃罢。”
  晚膳才罢,不过戌时。我净了手,见门户微敞,皎皎月光并摇摇明烛,一直映到面上来,转首又见张弦以待的七弦琴,便起了一番旖旎的心思。拓跋宏却犹豫了,轻声道:“朕今晚约了始平王议事。”
  失望之情是瞬间流露的。待要掩饰,拓跋宏的歉意却已渗在牵念的微笑中。我默然承接了他的目光。他犹豫了一下,终究转过脸去,斩钉截铁地吩咐:“摆驾,清徽堂!”
  倚着门扉望了片时,终于还是回转入室。我兀自弹了一曲,清声吟唱:“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书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他其实并未走远,那琴声歌声在静夜里袅袅漾着,他必是听见的。但到底也踏着清歌,一步步走远了。

  第十二章 幽怨绵绵恋参半(3)

  几日后,昭阳殿中设了家宴。
  硕大的赤金盘里盛了半羊;周围一圈天青冰纹瓷盘,珍馐佳膳渐次排开:红烧狍肉、拌薰鸡丝、晾羊肉、牙韭肉脯、金银肘花、燕窝鸭丝……虽是瓷器,却配了镶有玛瑙宝石的金碗盖,亦有一溜儿装了折叠奶皮等鲜卑吃食的赤金螺狮碟,以及赤金镶玉的筷子,与之相配。
  这些陈设只于立后时的合卺宴上用过。平日若是这般排场,原本也无可厚非,只是拓跋宏,以及业已去世的文明太皇太后,都是讲求节俭的人。后宫妃嫔谁也不敢僭越。此刻见了那五色斑斓的膳桌,我不免惊异,心知冯清平日并不如此,无非是今日隆重些,以示身份罢了。
  临入席时,拓跋宏的面色果然笼上一片阴翳。我将笑意悄然抿去,又听他吩咐道:“上茶。”然而面前却是酪浆。冯清小心翼翼地进言:“北人的习惯,一向是渴饮酪浆。”拓跋宏倏然盯住冯清,一言不发。
  “皇上恕罪。”冯清垂下目睫,亦抿去了目中的委屈,轻声道,“臣妾这里因无人饮茶,故而不备茶叶。”她本是请罪,奈何言语僵硬,气氛顿时便凝滞了下来。
  殿外廊间,乐工本已就位,欲奏起平和欢愉的祝颂之曲,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所打断。罗夫人性本安然,自是不闻不问;高贵人怯懦;袁贵人虽是伶俐的口舌,但此刻正抱了幸灾乐祸之心,也就一言不发。
  稍待片刻,我才微笑启齿:“这怪不得皇后,是臣妾疏忽了。这次南朝进贡的新茶,皇上悉数赏赐于臣妾。臣妾本想择上品与皇后共享,不料竟忘记了。”平淡说来,半是无心地彰显了拓跋宏的偏爱。身畔几道目光,随即轻扫过来。看似平静,惟有置身其中,才能感觉到尖锐的刺痛。
  冯清面露赧色,便以冷笑来维持尊严:“昭仪的好意,本宫心领了。”我心知她素来高傲,必不会领情,便愈加作出十二分的恭顺,问道:“然则,皇后是喜欢紫笋茶呢,还是阳羡茶?臣妾正打算……”
  “够了。”冯清突然出言,她修得两痕纤细平直的长眉,此刻眉心一拧,便显得颇有英气。只是她才二十岁,稚气未脱,鲜卑式的后袍已然有体不胜衣之感,这肃穆的怒意,更显得空虚而可笑。我唇边旋即漾出一丝浅笑,个中意味,只有冯清知道。她并非不心虚,但唇角一牵,怒意明明白白,“堂堂鲜卑皇后,不屑于区区汉人什物。”
  拓跋宏只当我一心为冯清解围,本想就势下台,闻听此言,登时大怒,霍然起身道:“皇后!”孰料冯清竟冷笑道:“我记得皇上以前是从不饮茶的。”她眼中本是嘲讽之意,此刻却渐渐成了幽怨。这怨怼并非完全指向我。因拓跋宏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