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清朝十二后妃-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倌,俗称陈阁老,在康熙年间入朝为官,与雍亲王一家常有往来。今天陈阁老的旧宅,还保存一块九龙匾,据说是雍正亲笔书写的。    

    相传雍亲王和陈阁老两家夫人同年同月同日分别生了孩子,雍亲王让陈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来时,陈家老小个个目瞪口呆,自家的胖小子竟变成了小丫头。陈家只得忍气吞声。那换入皇宫的胖小子,就是后来的弘历皇帝。    当代小说家金庸也是浙江海宁人,他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便是围绕弘历身世之谜展开的,金庸在小说中将上面的传说写了进去。故事一出笼,弘历是陈阁老的儿子的传说便越传越广。民间甚至传说,弘历登基后六下江南,有四次住在陈阁老的私家园林,目的就是探望亲生父母。另外有一本野史叫《清代外史》,作者是晚清文人天嘏,他在书中说:弘历知道自己不是满族人,因此在宫中常穿汉服,还问身边的宠臣自己是否像汉人。历史上的弘历的确经常穿汉服,现在故宫还保存着不少弘历穿汉人服装的画像,也许这就是引起传说的原因之一。    

    其实,这是纯属皇帝的玩耍游戏,雍正也经常带着西洋假发和身穿汉人服装画像呢,是否雍正是洋人活着汉人的儿子呢?    而所谓的陈阁老,也就是陈世倌,乾隆六年担任内阁大学士时间不长,就因起草谕旨出错被革职。当时弘历骂他:“少才无能,实不称职”。    

    至于弘历为什么六下江南,有四次到海宁并住在陈家私人花园,据考证,弘历南巡到海宁,主要是视察耗资巨大的钱塘江海塘工程。浙江海宁是一个偏僻的小县,当时找不到比陈家花园更好的地方让皇帝住了。再说陈家花园离陈家住宅实际还有几里路远,弘历在陈家花园住过四次,但对陈家子孙却一次也没有召见过,更谈不上“探望亲生父母”了。    

    现在看来,所谓弘历本是陈阁老儿子的民间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至于弘历的出生地,虽然史学界也有不同的说法,但从清宫档案来分析,落脚点是雍和宫。


第六部分:孝圣宪皇后孝圣宪皇后 3

    三、母以子贵    

    言归正传,由于自己的儿子受到了康熙的重视,因此她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在到了雍正朝,逐渐被封为熹妃、熹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乌喇纳拉氏和年皇贵妃,直到弘历即位成为乾隆皇帝之后被尊为崇庆皇太后。    

    随着自己儿子弘历当上了皇帝,她的身份一下子变成了太后,乾隆又十分的孝顺,因而她这一生尤其是后半生可以说是想尽了荣华富贵、地位尊荣和天伦之乐。乾隆时出了名的大孝子,除了每天早晚问安之外,丰年过节都要率领后妃一起请安祝福。乾隆在位期间南巡三次、冬巡三次、上五台、中州、拜祭孝陵、木兰秋狝等等,只要钮祜禄氏能走得动,肯定要带上她一起出巡。平时乾隆就很孝顺,到了钮祜禄氏大寿的时候更是不能怠慢。    

    乾隆十六年(1751年),钮祜禄氏六十大寿的时候,乾隆特地将咸安宫加以改建,以迎接钮祜禄氏的大寿,并为宫殿起了一个名字:寿安宫,寓意着钮祜禄氏平安太平的意思。其实,钮祜禄氏的六十大寿早在前一年就已经紧锣密鼓的准备了。不光建了寿安宫,当时把清漪园昆明湖以北的翁山,改名为万寿山。又在万寿山的圆觉寺旧址修建了大报恩延寿寺(今天的排云殿)。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钮祜禄氏七十大寿的时候,更是对寿安宫再次进行扩建,连其他宫殿一起重新修饰一新,增加了扮戏楼、演戏楼和东西转角楼等。从畅春园到紫禁城这一路更是张灯结彩,一路上每隔数十步就是一个戏台,上演各种戏曲。全国各省送来祝贺的礼品更是堆成了山,房子大小的蟠桃、绢布做的山峦等寓意深刻的礼品多的不计其数。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钮祜禄氏迎来她的八十大寿。这次的祝寿比往年更要隆重。乾隆带着他的后妃、公主、王公大臣以及钮祜禄氏的皇子皇孙们等一起给她祝寿,就连已经60岁高龄的乾隆本人都身穿彩衣跳舞为钮祜禄氏祝寿,皇子、皇孙以及额驸们更是也依次跟在他后面手舞足蹈,场面甚为壮观。这次祝寿收到的寿礼除了诗文、书画,诸如如意、佛像、冠服、簪饰、金玉、犀象、玛瑙、水晶、玻璃、琺琅、彝鼎、赩器、书画、绮绣、币帛、花果,诸外国珍品,等等等等,比往年的礼品只多不少,显示了乾隆朝的鼎盛。让我们看看当时的精彩描述:    

    “十余里中,各有分地,张设灯彩,结撰楼阁。天街本广阔,两旁遂不见市廛。锦绣山河,金银宫阙,剪彩为花,铺锦为屋,九华之灯,七宝之座,丹碧相映,不可名状。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倔童妙伎,歌扇舞衫,后部未歇,前部已迎,左顾方惊,右盼复眩,游者如入蓬莱仙岛,在琼楼玉宇中,听霓裳曲,观羽衣舞也。其景物之工,亦有巧于点缀而不甚费者。或以色绢为山岳形,锡箔为波涛纹,甚至一蟠桃大数间屋,此皆粗略不足道。至如广东所构翡翠亭,广二、三丈,全以孔雀尾作屋瓦,一亭不啻万眼,楚省之黄鹤楼,重檐三层,墙壁皆用玻璃高七、八尺者。浙省出湖镜,则为广榭,中以大圆镜嵌藻井之上,四旁则小镜数万,鳞砌成墙,人一入其中,即一身化干百亿身,如左慈之无处不在,真天下奇观也!”    

    这次大寿,乾隆兴奋得在诗中写道:“六旬帝子八旬母,史策谁曾见此景!”在这次太后大寿中乾隆还普免全国钱粮以普天同庆。    

    过了花甲之年的乾隆还能为自己的母亲过生日,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这种福气不光是乾隆的也是钮祜禄氏的。就算到现在能有这种福气的人也不多。所以当年乾隆高兴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    

    四、86岁高龄驾鹤西去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钮祜禄氏已经是虚岁八十五了,这一年,她跟着乾隆登泰山后,又往避暑山庄避暑。其实此时钮祜禄氏的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毕竟是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了。乾隆母子最后一次在和钮祜禄氏元宵佳节观灯的诗中说到:    

  家宴观灯例节前,清晖阁里列长筵。  申祺介寿那崇信,宝炬瑶檠总斗妍。  五世曾元胥绕侍,高年母子益相怜。  扶掖软榻平升座,步履虽康养合然。    

    钮祜禄氏此时的身体已经越来越虚弱了,为了不叫自己扫了大家的兴致,因此在乾隆问安的时候依然是高高兴兴的。但是老太太毕竟是老太太,等十四日回到长春仙馆休息时,身体终于垮下来了,到了正月二十三丑时,老太太终于抛下乾隆,驾鹤西去。这一天,钮祜禄氏老太太八十六岁。    

    乾隆自钮祜禄氏病后,每日必往长春仙馆问安看视,母亲去世时,他在身边攀号莫及,痛摧肺腑,连夜命准备黄舆,奉大行皇太后还宫。乾隆当即剪发,服白绸孝服,以舍清斋为倚庐,席地寝苫,自中夜以迄日暮,水米不进。在倚庐中,悲痛万分的乾隆想起正月初八观灯在诗中曾有“高年母子益相怜”之句,辗转反侧、夜不成眠的乾隆把对母亲的挚爱,以及痛失母亲后的哀恸,全部倾注于诗中:    

  奉时行庆期慈豫,抢地呼天弃藐躬。  讵数姒任称古季,由来尧舜号宫中。  八旬六寿尊荣享,四十二年色养空。  夫复何言吾罪耳,痛心泥首眄苍穹。    

    五、入葬泰陵    

    祜祜禄氏是大清王朝历代皇太后中最长寿的一位,历经康熙朝中期到乾隆朝后期三朝,亲眼目睹的大清王朝的康雍乾盛世。在她死后谥: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孝圣宪皇后,入葬泰东陵。雍正死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葬于泰陵。与雍正合葬的有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在泰陵东北三里,就是泰东陵。泰东陵南面又有泰妃陵,葬着雍正的裕妃、齐妃等二十一个妃子。


第六部分:孝圣宪皇后孝圣宪皇后 4

  泰陵全景    

    泰陵的建制完整,和明十三陵、清东陵的帝陵相仿。进入陵区的第一个建筑物是联拱式五孔石桥。桥北由三座高大的石牌坊围成一个广场。牌坊巍然壮丽,洁白素雅,上面刻有山水、花卉和珍禽奇兽。广场北面的大红门是泰陵正门。门前有两座石麒麟,两侧有两座下马碑,碑上刻写“官员人等到此下马”。进入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