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董卓大传-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昔日繁花富庶的益州变成残壁废墟,把两百多万无衣无食的益州百姓丢给董卓军,董卓军接这个负担,那么董卓军本来充裕的后勤势必将被拖垮;不接,那么董卓军就将陷入无休止的饥民暴动中。康鹏无可选择,只能取其轻者,被迫放弃快速扩张领土的战略,把主要力量放在重建益州上来。
  先不说益州难民处在水深火热中,单说康鹏的命令被飞鸽带到李儒和司马朗手中,李儒见信后不敢怠慢,正欲派人去请司马朗来商议,却见司马朗捧着一道圣旨进来,一进门就气愤道:“显佳兄,圣上越来越过份了,上个月我们才进贡了十万斛粮食,今天又来圣旨,要我们再进贡三十万斛粮食和十万金币,说是要修什么光武宫,他修宫殿要我们出钱出粮,真是把我们当冤大头了。”
  “一颗粮食也不能给了,让他在洛阳就地凑集。”李儒轻蔑道,又举起康鹏的飞鸽传书,“看看吧,益州那边出大事了,我们的粮食也要紧张了。”
  看完书信,司马朗脸立即变得苍白,傻眼道:“两百多万灾民,还要通过栈道运输救济,我们办得到吗?”
  “办不到也得办啊。”李儒摇头道:“太师与军师他们也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但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跳下去,我这就下命令调集粮草,你去把雍并凉三州的大商人请来,看看他们能给我们负担多少灾民。”
  司马朗应声而去,随着全权负责三州政务的李儒一声令下,长安、冯翔、天水和咸阳等经济重镇全部行动起来,无数个仓库打开,上万辆满载着粮食的马车在雍并凉三州新修道路上来回穿梭,将难以计数的粮食送到陈仓、子午谷、斜谷和祁山,同时三州的小型城市也把富余的粮食往各大城市集中,再转运到益州。好在康鹏以前就把粮食生产放在后勤准备的首位,又有高产粮食在手,粮食准备充足,虽然是要负担两百多万灾民的基本生活,倒也不至影响三州的民生,只是麻烦在经过秦岭山脉的运输上。
  当夜,在长安的大商人、大地主或他们的代表全部赶到李儒的雍州相府,各形各色足足有五百多人,还有许多在外地没能及时赶来的,将李儒家塞得满满当当,很多人都只能在坐在院子里。各自客套落座后,李儒将情况解释了一番后,又试探道:“诸位,情况我己经说了,现在益州最繁华的地区己经化为一片废墟,灾民数量己经突破两百万,太师悲天悯民,希望你们能出钱出力负担一些益州的重建,并且请你们到益州开设工场,招募无业益州百姓,既可为你们工场作坊挣钱,又可以让他们有一条生路可走,两全其美,太师还特别声明,只要是在受灾地区开设的工场与作坊,三年内免除全部税赋。这么优厚的条件,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三州商人其实当天下午就知道李儒找他们有什么用意了一一那么大的动静着不见他们也白混了,早已互相商量过如何趁火打劫分配天府之国的利益,只是出于商人的本性,还要和董卓军讨价还价以争取自己最大的利益。
  当下三州商人交头接耳、你推我让一番,公推与董卓军关系最密切的艾全出来说话,艾全也不谦让,先傲慢的扫视一眼向来与他不和的雍州最大地主谭密,这才向李儒抱拳道:“李相,我等己经商量过了,这区区两百多万灾民……”李儒和司马朗心说你好大的口气,区区两百多万人口?你知道两百多万人口要吃多少吗?可艾全接下来的话差点没让李儒和司马朗以为自己听错了!艾全接着说道:“我们三州共一千六百户商家可以把他们全部接纳为工人!”
  “等等!”李儒打断艾全的话,吃惊道:“艾老板,我没听错吧,两百多万人口你们千多户商家可以全部吃下?”
  “李相英明,你没听错。”艾全白白胖胖的脸笑成了一朵花,陪笑道:“两百万人口是不少,可平均下来,我们一户还分不到两千人,光是小人一户,就可以在益州接纳三万以上的工人。可那些益州百姓也不是全部能干活,平均下来就更少了,所以说,我们可以全部接纳。”
  李儒目瞪口呆,他虽然知道三州商人这两年暴发了不少,可没想到他们己经富裕到这个地步,其实就算康鹏也没想到商人己经发达如此,高产粮食使粮价暴跌,粮食生产供大于求后,对商品的需求必然猛增,工商业又在康鹏的帮助下摆脱了封建制度重农抑商的束缚,使得商业突飞猛进,康鹏期盼的资本主义萌芽,己经在短短数年内在雍并凉三州提前产生了。
  “太好了。”李儒和司马朗都松了口气,鼓掌道:“如此一来,太师就轻松得多了。”
  以艾全、马壮为首的三州商人满面堆笑,以谭密为首的三州大地主却脸色铁青,谭密更是悄悄呸了几下。
  “李相,可小人们还希望太师答应几个条件。”艾全满面堆笑道:“这样小人们才能更好的帮助益州灾民度过动乱,将来太师再讨伐那个乱臣贼子时,我们才有能力帮助更多在战争中受苦的百姓。”
  李儒狐疑的看艾全一眼,“说吧,只要是为了百姓,太师一定答应,如果合理,我也可以代太师答应你们。”
  “小人们希望。”艾全点头哈腰的说道:“太师在益州取消那些有关包身工的规定,工人的薪俸、作息时间,由小人们自己决定。还有益州开放盐、茶和酒的专卖禁令,让小人们自由经营。还有,益州的蜀锦由我们三州商人垄断经营,不许其他州郡的商人插手。”
  “不行!”李儒一听急了,恼怒道:“你们也太贪心不足了,别的不说,盐、茶和酒三项本就是赋税支柱,交给你们自由经营,那前方将士流血流汗,不是变成白白为你们牟利了吗?还有,工人的薪俸作息不强行规定,你们肯定敢开出只给口粮不给工钱的价格来!”
  “李相多心了。”艾全陪笑道:“小人们哪敢只给黑心价,只是太师以前要我们开给工人的工钱实在太高了,每七天还要休息一天,我们实在没多少利润。”
  艾全话音未落,谭密已经大叫道:“艾全,你们也太贪心不足了,盐、茶、酒、还有蜀锦全部被你们独吞,还想再盘剥百姓?”谭密干瘦的脸上胡子气得直翘,这两年三州粮食大丰收,最倒霉的就是谭密等大地主,粮价虽然有康鹏的行政干预,没有跌到谷底,但三州粮价也只是维持在灵帝以前的平常年景,真正赚大钱的,只有把粮食外运到中原销售的三州商人。眼看商人吃肉自己喝汤,雍并凉三州的各大地主心里还能平衡那才叫怪了。
  谭密又转向李儒道:“李相,我家中还有存粮二十万石,愿意拿出一半来帮太师赈济益州灾民,只求太师把井盐的垄断贸易交给小人,小人也愿意负担三万工人和佃农,开给他们的工钱是雍州包身工的一半,每个月休息一天,比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艾全优待得多。再在益州开出荒田耕种,让益州今年秋天粮食丰收,给太师解决后顾之忧。”
  谭密话一出口,雍并凉三州的商人纷纷大叫,都愿意出钱出粮帮助董卓军解决益州灾民问题,要和三州的商人争夺益州的种种特产垄断权,和中原的士族地主不同,雍并凉三州的士族和地主对商人与自己的地位等级不是那么敏感,又受康鹏扶持工商的政策影响,并不觉得商人的地位低人一等,更羡慕商人的丰厚收入,如今天府之国的大肥肉放在面前,三州的大地主们便起了下海经商的念头。
  艾全等商人急了,他们只是暴发户,而谭密他们都是积累了几代甚至十几代的大地主,真正斗起财力来,还真难说谁胜谁负。艾全等人暗暗后悔,自己真应该和大地主们商量一下,互通声气,否则再这么下去,受损失的只是三州的大商人和大地主,便宜了董卓军和益州的肥羊。
  “谭老爷,有事好商量,有事好商量。”艾全一边杀鸡抹脖子的对谭密使眼色,一边点头哈腰的对李儒说道:“李相,小人们都是商人,漫天要价,李相大可以着地还钱,李相开个价,我们商量了就给李相答复。”
  艾全打的算盘是缓兵之计,但李濡岂能看不出来?李儒和司马朗对视一眼,当即说道:“时间不等人,今晚就把事情决定了吧。艾老板,你代表商人,谭老爷,你代表士家,你们各自提出自己的条件,我们择优决定由谁垄断益州的利益。”
  艾全无奈,只得与众商人商量新的垄断条件,谭密也象打了一场大胜仗一样和众士族商量起来,窃窃私语一番后,艾全和谭密这对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