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十大五星上将-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布莱德雷在本宁堡只呆了6个月,但这却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这里培养了数以千万的基层军官,他们的作用不日即可见到。他组建起了坦克部队和空降部队,这两个新的兵种很快就会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而且对他本人来说,他当了5年中校,未经上校而跃升将军。在他的同学中,他第一个获得将星。


第五部分: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儒将之风 扬名战场(2)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日交战。日军势如破竹,席卷太平洋和整个东南亚,形势危急。开战半个多月后,为了加强陆军兵力,美国陆军部新组建了3个师。马歇尔又给他一个新的任命,他做了第82步兵师的师长,这个师以后被改为空降师。布莱德雷对部队的训练使马歇尔获得极佳印象。并临时晋升为两星少将。他从准将升到少将仅隔半年时间。布莱德雷受命后立即组成领导核心,行使指挥权。1942年3月初,第82师在路易斯安那州红河之畔亚历山大郊外的克莱博恩兵营集结完毕。师内大半是新兵。他邀请有名的约克中士前来演讲、阅兵,让新兵了解该师历史,鼓舞士气。    
    为了迅速提高士兵的体能和作战能力,除一段的军事科目训练之外,布莱德雷还制定了严格的体育锻炼计划。全师官兵,包括他本人在内,都必须参加各项体育锻炼。这位49岁的师长在一次做打秋千的项目时,失手从空中掉下,正好落在下面的活水坑里。他那副狼狈相成为师中笑谈。他的副手李奇微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看到一位少将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对各级官兵确是一种莫大的乐趣。”    
    经过17周的训练,第82师成为一支纪律严格朝气蓬勃的队伍。布莱德雷对部队的训练给马歇尔极佳印象。布莱德雷也颇为他的师自豪,时刻准备率众奔赴战场。    
    布莱德雷任82师师长的时间只有半年,马歇尔突然将他调往国民卫队第28师任师长,因为“这个师极需要帮助”。这个国民兵师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有优异的战绩,但是此时却是问题重重。马歇尔告诉布莱德雷,他必须把这个师整顿好,然后才有升军长机会。第28师组建于1941年初,具有大多数警卫师的通病:军官无能,纪律涣散,家乡观念浓厚,小集团树立。此师已经过一年半的训练,但连四分之一的训练要求也未达到。布莱德雷是半年内换上的第3任师长。    
    布莱德雷一上任便带他的参谋人员深入部队,摸清情况,采取了改善部队管理的种种措施。他恢复了健全的各种制度,调换了军官,强化了纪律和训练。他将全体军官和士官生调到新兵连或野战炮兵连。在训练中,他以身作则,穿上训练服,与士兵一起摸爬滚打,很快便将一群乌合之众训练成一支坚强的战斗部队。1943年2月12日布莱德雷50岁生日这一天,参谋长打来的贺电说他不久就要荣升军长。但在这个梦想尚未实现时,事情又有了新的变化。    
    在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时,马歇尔看到艾森豪威尔一方面要处理高阶层的政策和战略问题,另一方面又要经常过问部队的一些琐碎事务。他感觉到这不是办法,为了减轻其压力,马歇尔遂建议他可以派一个人来充当艾森豪威尔的“耳目”,并问他想调用哪一位。艾森豪威尔提出了几位人选,其中包括布莱德雷在内。马歇尔就立即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布莱德雷。    
    1943年2月,布莱德雷接到晋升为美国第10军军长的任职命令的同时,被马歇尔派往北非,充任艾森豪威尔的“耳目”。布莱德雷于2月24日到达阿尔及利亚,那是在德军通过费德隘道重创美军造成危机后的10多天。艾森豪威尔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热烈欢迎布莱德雷的到来。他们是西点军校的同届同学,但30年来很少见面,更未共过事,只是偶有书信往来。3月21日,德军攻势已被控制,到23日,他们就开始撤退。不过想要重建美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则还有好多事要做。布莱德雷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实地考察美国武器和人员在战斗中的表现。对于弗雷登德尔的去留问题,在布莱德雷来非洲以前就被提了出来。不少人主张解除他的职务,其中包括英国的最高统帅亚历山大和弗雷登德尔手下的4个师长,总统罗斯福对他也不信任。但艾森豪威尔举棋不定。艾森豪威尔视察第2军时,他把布莱德雷叫到一边,直截了当地问:“你认为这里的作战指挥如何?”布莱德雷明白,艾森豪威尔是想听一听自己的意见,然后再下决心。他回答:“糟透了。”“谢谢,布莱德雷。”艾森豪威尔决定将弗雷登德尔撤职,并调巴顿少将接替他的职务。    
    当巴顿到达后不久,就要求布莱德雷担任他的副军长。经过艾森豪威尔批准之后,此安排也就产生非常重要的后果,因为这使布莱德雷与第2军的官兵发生了有价值的接触。    
    3月17日,突尼斯战役开始,第2军向德军防线发起进攻。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亲临第2军设在费里亚纳的前线指挥所,坐阵督战。巴顿和布莱德雷则随部队上了前线。    
    布莱德雷随第1装甲师挺进。这是这位将军第一次真枪实弹地打仗。一开始他就险些送命。在通过德军布下的雷区时,他的吉普车轮子碰到一颗地雷上,算他命大,竟未爆炸,他吓出一身冷汗。3月21日,德军攻势已被控制,到23日,德军开始撤退。不过要想重建美军的士气和战斗能力还需要做好多事情。    
    4月15日,巴顿被提升为集团军司令,并前往摩洛哥负责制定西西里岛进攻战役计划,布莱德雷也就驾轻就熟,顺理成章接任了军长。在巴顿离去前,他问他的副手兼后任,是否愿意率领一个军参加对西西里的攻击,后者也就立即同意。他们两人都知道美国军人一定能负起他们的责任而不至于使他们的长官感到失望。在巴顿任第2军军长的42天里,布莱德雷受益匪浅。作为巴顿的副手,他掌握了第2军的情况,熟悉了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巴顿治理下,第2军已经纪律严明,全军上下树立起了信心,已完全不同于弗雷登德尔时的那种状态了。    
    布莱德雷走马上任之际,北非战场的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素有“沙漠之狐”之称的德国元帅隆美尔被召回国,留在非洲的25万军队被围在突尼斯东北角,孤立无援,缺少汽油、弹药和食品。而盟国空军已夺取制空权,海军也在地中海实施了严密的海上封锁。    
    4月22日,盟军实施总攻,布莱德雷的第2军部署在担任主攻的安德森第1集团军以北,负责保护其左翼,并利用有利时机向东推进,然后沿海岸北进至比塞大,在战役最后阶段将参加攻占比塞大的战斗。


第五部分: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儒将之风 扬名战场(3)

    4月23日,第2军发起进攻。这一天,司令部里来了许多观战的人,其中有艾森豪威尔和他的副官。第2军的步兵在整个战线上进展缓慢,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激烈的战斗。敌军慢慢地向后退却,有条不紊地收缩战线。他们撤退时遍设地雷,在宽55尺,长109尺的地段内,竟有600颗地雷。布莱德雷下达给各师长的任务是总的攻击目标,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由他们自己来决定。但是,他要不间断的同他们联系。每天早上他都要给4个师长打电话,了解各师阵地伤亡的情况,询问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4月26日,第2军受阻于609高地。这个高地是第2军整个战线上的最高点,遏制着布莱德雷东进的道路。他把夺取609高地的任务交给了赖德的第34师。赖德的部队一连冲锋3次都未登上高地。布莱德雷要赖德把坦克作为移动大炮使用。赖德集中17辆坦克,在敌阵地侧翼和背后进行猛烈轰击。德军被打得措手不及,美军步兵趁势攻下609高地,扫清了第2军东进的障碍。布莱德雷即调上哈蒙第1装甲师的坦克,向马都进击。    
    5月6日,哈蒙的坦克攻下马都。布莱德雷全力敦促左翼埃迪的第9师全速逼近比塞大。赖德的第34师和艾伦的第1师在敌人防线上穿插,夺取了乔吉,这是第2军支援安德森第1集团军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5月7日,布莱德雷的部队在没有英军支援的情况下,攻克了比塞大。同日,长驱直入的英军也发起最后的总攻。    
    5月9日,冯·阿尼姆竖起白旗,25万在北非战场退守突尼斯的轴心国部队放下武器,向第2军投降的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