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名人隐闻怪癖-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席勒的抽屉里经常放着烂苹果呢?我国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对这一
现象作过解释:是烂苹果发过酵,有点酒味,能起一种刺激和振奋的作用。
歌德则说:“对席勒有益的空气对我却象毒气。”
海涅讽刺伯父
海涅是德国伟大的诗人,他年轻时,父亲希望他挣钱养家,便把他送到
汉堡一个富有的伯父家里学经商。
这位百万富翁是个银行家,也是个吝啬鬼,他不仅不把海涅当侄儿对待,
除了给海涅干仆役的工作外,而且对海涅学写诗极为不满,时常出言侮辱。
海涅忍无可忍,决定教训一下这个犹太佬。一天,在许多人聚会的宴会
上,当着他伯父的面,对人说道:“胎教是很重要的,我母亲怀孕时阅读高
雅的文艺作品,所以我便要成为诗人;而我伯父的母亲怀他时阅读强盗小说,
所以我的伯父便成了银行家。”
因为这句话,海涅被他伯父赶走了,但他并不后悔,因此他发现自己具
有讽刺的才能,后来他竟成为一个伟大的讽刺诗人。
瓦格纳戴手套演奏门德尔松作品
理查德?瓦格纳是德国著名作曲家。每当他演奏费利克斯?门德尔松谱
写的乐曲时,总要戴上手套。待演出完毕,他就摘下手套往地上一扔,让清
洁工把手套扫走。原来门德尔松是犹太人,而瓦格纳是反犹太主义者。
黑格尔办报碰壁
黑格尔是德国著名的古典哲学家。他出身于一个官僚世家,35 岁被提升
为那拿大学教授。
1807 年春天,黑格尔移居班堡。当地有一份《班堡时报》,缺乏编辑人
员,黑格尔便自告奋勇,当了该报的一名编辑。他精心编写,改换了一些专
栏,使得报纸的面目一新,销路比以前大畅。黑格尔本来就有在新闻界大干
一番事业的雄心,这下子更是雄心百倍。于是,他给老朋友们写信,请求赐
稿,报道版面也不断扩大,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战争方面的稿子部欢迎。
正当黑格尔干得起劲的时候,麻烦的事接踵来了。有一天,《班堡时报》
上刊登了一条巴代利亚军队进驻纽伦堡等地的消息,黑格尔被传上法庭。幸
好黑格尔是一个雄辩家,说得法庭无法定他的罪,官司只好不了了之。过不
了多久,黑格尔又遇到了另一桩官司。这回是指控他“公开了国王的私下秘
密”,有损于国王陛下的“形象”。法庭知道黑格尔善辩,因此对他的申诉
束之高阁,来个“拖而不决”。黑格尔看到官司不知拖到何年何月,兼之纽
伦堡专科学校又要聘请他当校长,于是,他便辞去了报纸编辑的职务,心安
理得地当校长去了。
黑格尔只干了21 个月的新闻工作,后来便到大学里继续担任哲学教授。
他的许多重要哲学著作,都是在这后一个阶段撰写的。因此,有人评论说,
假如这位大哲学家当年不因碰壁而离开新闻岗位的话,可能他就无法把他的
辩证法研究出来了!
黑格尔的婚礼
曾任纽他堡中学教员的黑格尔被人夸为“才华横溢、知识渊博、阅历丰
富”的一颗新星,可这个事业上的宠儿,年薪只有1000 古尔盾,这点钱要想
筹办一个象样的婚礼,根本就不可能。
未婚妻玛丽是个聪慧的姑娘,她笑盈盈地告诉黑格尔,结婚时什么也不
要,只要两只大口袋。玛丽的要求使这位哲学家感到不可理解。但他还是照
办了。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她一身便装打扮,并要求黑格尔也脱下西装革履:
“带上你的口袋,我们去野外采花。”“哦,原来买口袋为这!”他恍然大
悟。
黑格尔和玛丽的鲜花婚礼也许在当时是最奇特的婚札。用采撷来的各色
野花点缀新房,芳香四溢的花朵叫人欣悦不已,一双新人置身于鲜花丛中,
真是美雅简朴得无与伦比。难怪当时有人惊呼:“黑格尔在哲学上是创纪录
的,他的婚札也是创纪录的。”
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一次裂痕与弥合
1863 年1 月8 日,恩格斯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把妻子病逝的消息,写
信告诉马克思。
过了两天,他收到了马克思的回信。信的开头写道:“关于玛丽的噩耗
使我感到极为意外,也极为震惊。”接着,笔锋一转,就说自己陷于怎样的
困境。往后,也没有什么安慰的话。
“太不象话了!这么冷冰冰的态度,哪象20 年的老朋友!”恩格斯看完
信,越想越生气。过了几天,他给马克思去了一封信,发了一通火,最后干
脆写上:“那就听便吧!”
“20 年的友谊发生了裂痕!”看了恩格斯的信,马克思的心里象压了一
块大石头那样沉重。他感到自己写那封信是个大错,而现在又不是马上能解
释得清楚的时候。过了十天,他想老朋友“冷静”一些了,就写信认了错,
解释了情况,表白了自己的心情。
坦率和真诚,使友谊的裂痕弥合了,疙瘩解开了。恩格斯在接到马克思
来信之后,以欢快的心情立即回了信。他在信中说:“你最近的这封信已经
把前一封信所留下的印象清除了,而且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在失去玛丽
的同时再失去自己最老的和最好的朋友。”
神经麻痹症患者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是19 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首倡“权力意志”
说,鼓吹“超人”哲学,被视为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先驱。对他的评论历
来众说纷坛,有人把他描述成邪恶的魔鬼,说他用思想的毒剂腐蚀了整整一
个世纪的人类:也有人把他说成是圣洁的天使,持身严谨,有如圣徒。其实,
他是一个身患麻痹症的残疾者。尼采的病态与病态心理,对其哲学的形成,
起过直接的作用。他的一生就如同一则恐怖的神话,震撼着每个了解他及其
学说的人。
1844 年10 月15 日,尼采诞生于普鲁士王国洛肯村一个世袭的传教士家
庭,他祖先是波兰人,后移居德国。尼采自幼多病,敏感脆弱,五岁时便失
去了父亲,因而性格变得内向、忧郁,时常离群索居。少年时入校读书时,
虽然学习刻苦,但数学成绩总是不理想。1864 年, 20 岁的尼采考入波恩大
学,不久又转到莱比锡大学学习神学与古典语文学,由于深得语言教授考里
奇尔的赏识,因而尼采从神学转攻语文学,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段时间尼
采很幸运,25 岁财经考里奇尔的推荐,被巴塞尔大学授予教授职称;紧接着,
莱比锡大学又在不经任何考试,甚至无需提交学位论文的情况下,授予他博
士学位。
然而,命运对尼采并不垂青,就在它慷慨地赋予他无尚荣誉的同时,也
把一束不幸的光柱投向这位才华横溢的骄子。从此,他的生命之树就开始慢
慢枯萎了。
1867 年,尼采为适应战争需要而接受军事训练,结果不慎从马上摔下
来,胸骨受重伤,并一直都未完全康复,致使终生备受此次重伤之苦。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因身残和严重的眼疾,而体检落选,不能从军,只能
充当一名救护人员。但这位敏感的青年,一见伤员的鲜血竟晕了过去,尼采
异常脆弱的神经,不能经受长期的强烈刺激,终于惊恐成疾,被遣送回家。
这并不是光彩的事情,给尼采的精神施加了压力。他只好去当教授。1876 年,
尼采的病情开始恶化,死亡的灵光时刻威胁着天才的生命,他一年之中几乎
有二百天处于病魔的纠缠之下。虽然在短短的十年间,尼采出版了《悲剧的
诞生》、《不合时宜的思想》、《人牲的,太人性的》等一系列不朽著作,
但是无休止的病痛折磨,使他那富有活力的青年学者形象失去了原有的光
泽。1879 年,年仅35 岁的尼采因日益严重的神经麻痹症而被迫退休。祸不
单行,他的双眼几乎失明,眼睛极易过敏,害怕阳光,他只能终日困于书房,
用写作打发时光。双重的病痛折磨着他,使他逐渐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他开
始变成了一个遁世者。但就是在这种痛苦的生活中,他的心灵得到净化,他
以超人的意志,完成了许多著作,其中有不朽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当尼采成为自己那个时代最负盛名的人物之时,病魔也把他带到了一个
完全陌生的世界:尼采疯了! 1899 年1 月,尼采突然爬上自己房屋屋顶,
写出许多语无伦次的信件。这个自称“神秘的与近于疯狂的灵魂”,终于真
的疯了,他在最后几封通信中写道:“您曾经发现过我,找到我是容易的,
但现在的困难是,如何摆脱我? 。”署名为“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另一封
信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