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78-王氏医桉绎注-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脏腑。为暑湿割据之窝巢。补之不可。攻之不能。逾旬径殁。 
戚妪病痢。某以年老为舍病顾虚之治。渐至少腹结块。攻痛异常。大渴无溺。杳不知饥。昼 
夜 
百余行。五色并见。呼号欲绝。孟英诊之。脉至沉滑而数。因谓曰∶纵使暑湿深受。见证奚 
至是耶。此必温补所酿。夫痢疾古称滞下。明指欲下而涩滞不通。顾名思义。岂可以守补之 
品。更滞其气。燥烈之药。再助其虐。少腹聚气如瘕。痢证初起。因于停滞者有之。今见于 
七八日之后。时欲冲逆。按之不硬。则显非停滞之可拟。实为药剂之误投。诸方果是参术姜 
萸附桂粟壳故纸川椒乌梅等一派与病刺谬之药。但知年老元虚。不闻邪盛则实。幸未呕哕。 
尚可希冀一二。遂予苁蓉楝芍芩连橘斛楂曲延胡绿梅鳖甲鸡金鼠矢海 出入互用。数帖渐安 
。(舍病顾虚最谬。邪能伤正。邪不去则虚者愈虚。少腹结块七语及脉至沉滑而数一语。皆 
温补助热耗伤肺胃阴分之象。脉沉滑为热痰结伏。数为阴虚挟热。幸未呕哕。尚可希冀一二 
者。热痢误投温补。全仗胃气通润下行。方得热蠲阴复。呕哕则肝阳贼胃。胃且自失其用。 
何能通润下行。酒炒枯芩三钱。酒炒川连一钱。陈橘皮一钱。生山楂杵一钱五分。生神曲杵 
二钱。三味同次入。整大白芍杵先二两。两头尖三钱。钗石斛杵先一两。更方去岑连橘皮。 
加绿萼梅次入一钱五分。川楝核杵先四钱。再更方去楂曲。加元胡索次入一钱五分。血鳖甲 
一两多杵。先煨六句钟。再更方去元胡绿梅。加泡洗海 。先煎二两。淡苁蓉三钱。炙鸡金 
研五钱。)继加驻车丸吞服。(前方每日以药送丸二钱。)逾月始健。 
周某患疟。间一日而作。寒少热多。医谓老年三疟。放手温补。渐至杳不进谷。孟英诊之。 
脉细硬如弦。毫无胃气。右尺洪数。舌色光绛。大渴溺滴。(脉细硬如弦。胃阴竭。右尺洪 
数。肾阴竭。舌色光绛。心肾阴竭。大渴溺滴。肺肝阴竭。)孟英曰∶证本足少阴暑疟。(宜 
如另案治足少阴暑疟。用酒炒知母四钱。石斛龟板各一两。地骨皮五钱。冬桑叶四钱。银花 
八钱。天冬六钱。丹皮二钱。大锅煎而频灌。)广服温补。津液尽劫。欲以草木生之。事不 
及矣 
。世但知治疟不善有三患。邪留肝络则为疟母。戕及脾元则为疟鼓。耗乎肾阴则为疟劳。此 
证以药助邪。求转三患。亦不能得。所谓热得补而更炽。阴受烁以速亡。阴愈亡则邪愈炽。 
逾日果殁。 
一老广文俸满来省验看。患眩晕。医谓上虚。进以参 等药。因而不食不便。烦躁气逆。孟 
英诊曰∶下虚之证。误补其上。气分实而不降。先当治药。然后疗病。于栀豉芩桔枳橘苑贝 
一剂。粥进便行。(下虚则上眩。不食不便。烦躁气逆。病在气热而实。以豉桔升发黄芩之 
苦寒。气不热即无所谓实。气下降自然食进便行。黑栀皮三钱。炒豆豉三钱。酒炒枯芩三钱 
。苦桔梗三钱。炒枳实一钱。赖橘红八分。紫菀茸一钱五分。川贝母杵四钱。)嗣用滋阴息 
风之法而愈。(方用蜜水拌芦根一两。蜜炙枇叶刷包三钱。鲜钗斛杵先一两。生粉草三钱 
。元参片八钱。明天冬六钱。川楝核杵先三钱。乌梅肉杵三钱。鳖甲杵先二两。) 
陈茂才患头痛。三日一发。发则恶寒。多药不效。孟英察脉甚弦。重按则滑。曰∶热暑伏厥 
阴也。若用温补。皆为戈戟。予左金加楝芍栀桑羚丹菊橘为剂。兼吞当归龙荟丸。三服而减 
。 
旬日即痊。(三日一发者。邪正相争。正能胜邪则止。正不胜邪则发。发则恶寒者。热伤肺 
。肺气不能宣达则恶寒。脉甚弦。为暑伏厥阴。重按则滑。为肝挟热痰。龙荟中有大黄。故 
以煎方送龙荟丸。酒炒川连一钱。淡吴萸次入四分。川楝核杵先三钱。整大白芍杵先八钱。 
黑栀皮一钱五分。冬桑叶四钱。磨羚角冲一钱。粉丹皮二钱。杭菊花四钱。赖氏橘红次入一 
钱。药送龙荟丸三钱。) 
关颖庵患寒热。医泥其年司天在泉。率投温燥。以致壮热不休。阮某用小柴胡和解之治。遂 
自汗神昏。苔黑舌强。肢掣不语。唇茧齿焦。许芷卿诊断伏暑。病家疑便溏不可服凉药。孟 
英诊曰∶阴虚之体。热邪失清。最易劫液。幸得溏泄。邪气尚有出路。正宜乘此一线生机 
迎而 
导之。切勿迟疑。遂与芷卿商投晋三犀角地黄汤加知麦花粉西洋参元参贝斛之类。(自汗神 
昏四句。为温药劫液。热邪由气侵营。尚未全离气分之象。镑犀角磨冲一钱。大生地泡冲去 
渣八钱。酒炒知母四钱。花麦冬四钱。南花粉五钱。西洋参三钱。元参片泡冲去渣一两。川 
贝母杵四钱。鲜钗斛杵先一两。)大剂服八九日。甫得转机。续予甘凉充液。(蜜水拌芦根二 
两花麦冬五钱。蜜水炒枇叶刷包三钱。连皮荸荠二两。淡海 先煎一两。银花八钱。钗石斛 
杵先一两。姜竹沥一酒杯冲。连皮北梨二两。连皮嫩蔗一两同榨汁冲。药温服。)六七剂。 
忽大汗如雨者一夜。人皆疑其虚脱。孟英曰∶此阴气复而邪气解也。嗣后果渐安谷。投以滋 
补而愈。 
余某年三十余。发热数日。医投凉解。遂呕吐自汗。肢冷神疲。孟英诊脉微弱。曰∶内伤也 
。岂可视同伏暑。予黄 建中去饧加龙骨生姜伏苓橘皮。投剂即安。(辨阳虚内伤。在脉微 
弱。炒干姜五钱。炒浓附片五钱。炒黄 三钱。制半夏米杵三钱。浓姜汁 龙骨杵先四钱。 
连皮生姜三钱。炒云苓三钱。炒焦陈皮一钱五分。肉桂心次入一钱。)续加参术。(前方去龙 
骨。加炒潞党三钱。炒白术二钱。)逾旬而愈。 
钱氏怀妊四月。患寒热如疟。医予发散安胎。乃至舌黑神昏。大渴便泄。臭痰频吐。腰腹痛 
坠。孟英诊曰∶伏暑失于清解。舌虽黑而脉形滑数。痰虽臭而气息调和。是胎尚未坏。犹可 
治也。重予气血两清之药。五剂而安。(舌黑神昏。腰腹痛坠。热踞血分。大渴便泄。臭痰 
频吐。热踞气分。舌虽黑而脉形滑数。为阳证阳脉。阳证阴脉则不治。痰虽臭而气息调和。 
玩臭痰频吐。是气息尚能频频送痰外出。若死胎阻气机往来之清道。何能臭痰频吐。镑犀角 
磨冲一钱。大生地泡冲去渣八钱。酒炒雅连八分。酒炒知母三钱。陈胆星炖和服八分。姜竹 
沥两大酒杯冲。川贝母杵一两。鲜茅根五钱。细木通一钱。石菖蒲次入一钱。)糜粥渐进。 
腰腹皆舒。胎亦跃跃。 
方氏女久患泄泻脘痛。间兼齿痛。汛事不调。极其畏热。治不能愈。孟英诊之。体丰脉不甚 
显。而隐隐然弦且滑焉。曰∶此肝强痰盛耳。病家惑医说疑虚。不知医者每以漫无着落之虚 
字。括尽天下之病。且所谓虚者。不外阴阳。今肌肉不瘦。冬不知寒。是阴虚乎。抑阳虚乎 
。只因久泻。遂不察其脉证。佥疑为虚寒之候。须知痰之为病。最顽且幻。益以风阳。性尤 
善变。治必先去其病。而后补其虚。(此证肝阳犯胃则脘痛。泄泻为热寻出路。齿属胃肾。 
肝阳犯胃亦齿痛。脉弦为肝强。滑为痰甚。酒炒川黄柏一钱五分。川楝核杵先三钱。济银花 
八钱。青果核杵先三钱。生赭石杵先一两。陈胆星炖和服八分。赖橘红一钱。石菖蒲六分。 
药送礞石滚痰丸二钱。当归龙荟丸一钱。)病家不信。其秋颈下起核。又误温补百日。吐泻 
胶痰斗许而亡。 
康康侯妻泄泻频年。纳食甚少。稍投燥裂。咽喉即痛。多医不效。孟英诊曰∶脾虚饮滞。肝 
盛风生之候也。用参术橘半桂苓楝芍木瓜蒺藜投之渐愈。(泄泻频年。纳食甚少。脾元虚寒 
可知。若脾热泄泻。则泄去一分热邪。即能进一分食品。稍投燥裂。咽喉即痛者。咽喉部位 
最高。肝风逆上。戕贼肺阴。燥裂入咽喉先受之。故觉痛。肝盛生风之因。起于脾虚饮滞。 
脾所融化之津液。先已变成痰饮。更何能阴庇肝肾。靖息风阳。故治脾虚饮滞宜偏重。潞党 
参三钱。炒白术二钱。制半夏米八钱。赖橘红一钱五分。白茯苓三钱。粗桂木次入三分。川 
楝核杵先三钱。整大白芍杵先四钱。陈木瓜二钱。生白蒺去刺次入八分。)今冬又患眩晕头 
汗。面热肢冷。心头似绞。呻吟欲绝。(此证全是肝盛生风。)孟英以石英苁蓉牡蛎梅苓蒺楝 
芍 
旋复为方。竟剂即康。(紫石英杵先五钱。淡苁蓉三钱。 牡蛎杵先六两。绿萼梅次入二钱 
。生白蒺次入三钱。白茯苓三钱。川楝核杵先四钱,整大白芍杵先一两。旋复包三钱。) 
盛墨庄冬患间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