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浪子·江湖-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里飞遁!这一定是千里飞遁的痕迹!”蓝舒云惊呼道,“教主是用千里飞遁脱离战场的!”   
    萧无语决然道:“用完千里飞遁之后,将有好几天战力全失!我们必须赶在迷踪谷之前抢先找到教主!”         
李闲晃晃悠悠地走了几步,先是一阵晕眩,忽然又有种说不出的舒畅感流遍全身,好象某种全新的力量正在一个不知名的源头蠢蠢欲动。李闲心中大讶,这种感觉曾经也有过一次,那是身上的真气由后天突破到先天之境时。而这次是什么道理?难道先天真气之上,竟然还有一层楼?   
    李闲自嘲地笑了笑,那是完全没有可能的。这种时候,还是先想想怎么脱离迷踪谷的追杀才是正理。   
    李闲侧耳听了听,远处有溪水流过的声音,心中狂喜。         
他喜的不是远处有水,这里不是沙漠,水没那么值钱。令他狂喜的是,自己身上明明没有丝毫内力,听力竟然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似乎还比原先听得更远了。而背上、手上的几处皮肉轻伤,竟也在不知不觉中愈合了,速度快得就像他正在催发回天大法进行治疗一般。         
“常听人说到‘破而后立’四个字,不知是什么道理。莫非指的就是这个?如果真是这样,老子隔三差五地就爆破真气,武功岂不是一日千里?”李闲想来想去没想明白,摇了摇头,循声往溪水走去。         
行不到一里,眼前豁然开朗。两座繁茂地树林之间,贯穿着一条丈许宽的小溪。倒映着夹岸的古树,溪水呈现出盎然绿意,水缓之处成群小鱼在藏青色的鹅卵石上穿梭嬉戏,时时可见圆嘟嘟的蝌蚪拖着小尾巴自在地徜徉。   
    李闲蹲在一旁呆呆地看着溪水,原本他想掬起一捧清水好好洗把脸的,但手停在半空却怎么也伸不下去。他不忍心破坏了这美好和谐的自然美景。         
正在他发愣的时候,忽觉体内枯竭的经脉一阵躁动,好象有什么东西要喷薄而出,但却怎也找不到出处。李闲强自压下心中一股烦闷,不由大吃一惊,这是走火入魔的前兆,若是无法控制,最严重的后果将导致这一辈子再也无法恢复功力了。         
为什么看看溪流看看鱼儿,竟会造成这样的后果?李闲已无瑕考虑这个问题了,也顾不得追兵即至,当即盘膝坐下,按照一贯的心法,屏除万念,断绝眼耳鼻等后天生机,进入无人无我的先天至境中去。         
小腹有一丝热气正缓缓凝聚,向着全身经脉逐渐扩散开去。这是恢复功力所必经的过程,李闲没想到这一刻来临得这么快,估计是这里的天地灵气对先天胎气造成的影响。正在这浑浑融融、晴空万里的时候,忽然传来一缕悠扬的琴声,李闲愕然,因为他已经断绝了听觉,为什么这琴声居然像是直接传送到他心中一般,听得清清楚楚,甚至还能很清楚地分辨出这是《高山流水》的古调。         
在琴声的引导下,心神一片宁静祥和。热气在琴声中迅速凝聚,李闲任由这股真气自由引导,转瞬间走遍四肢百骸,闭塞的血脉豁然贯通。李闲猛然睁开眼睛,细细内视,体内那股细若游丝的真气已经消失无踪,现在还是没有恢复一点功力,但是自己的身体已经有了一种说不出的变化,具体是怎样的变化,一时之间还想不明白。         
李闲缓缓站起,伸了个舒畅无比的懒腰,循着琴声走去。琴声的主人一定是隐居于此的前辈高人,琴声显然并非向他李闲而发,却居然能直指他的内心,这等修为,纵使是重阳乐仙莫白羽也略有不及。这样的人物,岂能失之交臂!         
顺着溪流直走而上,很快就可见到远处有间小屋,屋檐在树林里若隐若现,平添少许神秘的味儿,琴声就是从那里传出的。令人吃惊的是,悠扬的琴声里,居然有着难听的劈柴声,而这劈柴声竟与琴声融合无间,仿佛这《高山流水》里本就有劈柴声伴奏一样。   
    李闲怀着满腔的好奇走上前去,入目的景象却让他呆了眼。         
这是一间没有任何特别的小木屋,显然是主人自己搭建的。粗糙的木板、拙劣的手工,整栋木屋显得丑陋不堪,但落在李闲的眼里,这木屋仿佛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因为它立在这灵秀的森林里,丝毫不显得突兀,好象自天地初开之时就已经伫立在这里,和森林共同成长。   
    木屋外是一个简陋的小院落,一个樵夫正在劈柴,粗木还有一大堆,而劈好的细柴仅仅几根,显然刚刚动工不久。这樵夫手里拿的,不是斧头,是柴刀。   
    一柄因长期劈柴而磨得精光闪亮的柴刀。         
柴刀的主人是一个年过半百的樵夫,岁月在他的额头刻下的深深的烙印,形容枯槁而古拙,长期的樵夫生活,让他的肤色形成了奇异的古铜色,充满阳刚强健的感觉。一双手布满了老茧,却是稳定而有力。   
    李闲就站在樵夫身前,樵夫却视若无睹,仍然埋头劈他的柴。   
    看着这樵夫劈柴的动作,李闲像是被点了穴般,一动不动地呆立着,就像当年独孤残初次教他刀法的时候一样。         
柴刀看似直劈而下,实则沿着一种玄之又玄的线路,以快得超过李闲的眼睛所能捕捉的速度,将木柴一分为二。每一下劈中木柴,都丝毫无误地配合着琴声的节奏,使劈柴声成为优雅的音符。         
李闲看着他挥刀百余下。提刀、下劈,这么简单的动作,若是刀刀一致,李闲自问也可办得到。但令人心惊的是,这百余刀竟然没有一刀是重复的。李闲弯下腰去,拾起刚刚被劈成两片的一对木柴,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这两片木柴的重量,竟然完全相等。         
PS:新开了个关于本书的讨论论坛,地址是fhtc/bbs/forumdisplay。php?fid=31,欢迎大家去灌水。 
正文 第七十二章 大将之风 
    李闲扔下这两片木柴,飞快地拾起每一对相对应的木柴掂量,汗水涔涔而下。   
    因为他得出了令人惊骇的结论:这人每一刀下去,所分成两半的木柴重量,全是一致的。         
李闲一言不发地将已劈好的柴整理在一处,盘膝坐在旁边,闭上眼睛领悟刚刚看见的神迹。厉天曾经说过,所谓天道,其实至简至易,无非就是深切把握自然之道而已。看着这些一对对重量相等的木柴,李闲首次明白了厉天这句莫名其妙的话,也明白了进入这森林以来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   
    无怪乎自己身体的反应如此反常,原来是枯竭了的经脉,在这充满灵气的古森林里、一尘不染的清溪旁,忽然自发地感应到了进窥天道的契机。   
    樵夫讶然转头望了望李闲,露出不解的神色,既而点点头,继续劈他的柴。         
不知过了多久,劈柴声终于停息,只余那已换了多种调子的琴声依旧飘扬。屋里弹琴的人也和樵夫一样古怪,明明知道有客人来了,都像是没看见似的,琴声从没有片刻停止过。   
    当劈柴声停止时,李闲的眼睛在同一时间睁开,仿佛预见到柴正好在此时劈完一样。樵夫眼里闪过一丝赞赏的色彩,忽然开了口:“小伙子从哪来?到哪去?”   
    李闲长身而起,老老实实答道:“从开封来,也不知到哪去。”   
    樵夫失笑道:“我以为你会回答‘从来处来、到去处去’的。”   
    李闲笑道:“我第一次上少林寺见天龙老方丈时,就是这么回答的。老和尚一高兴,还请了我一顿斋菜。”   
    樵夫大笑道:“我年轻时去见天龙的师父也是像你这么答,也骗到了一顿上等的斋菜。”   
    李闲搔头道:“原来少林寺有请人吃斋的优良传统。”   
    两人相顾大笑,笑着笑着,两人目光交击在一起,同时迸射出动人心魄的神光。李闲大笑道:“小子李闲,见过顾老前辈!”   
    当他看见这樵夫劈下的第一刀,就已明白这人必然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刀的顾轻尘。正是顾轻尘劈伤了独孤残,洛阳城从此少了个小流氓,而江湖却多了个浪子。   
    可以说,没有顾轻尘那一刀,就没有浪子李闲。   
    只是李闲从没想过顾轻尘居然是长得这副模样,原本他一心以为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定然鹤发童颜、长须飘飘、仿若神仙,谁知就是一个相貌普通性格随和的老樵夫而已。   
    顾轻尘随手抛下柴刀,道:“果然是李闲。你从开封来?”   
    李闲默然半晌,探手入怀,掏出顾平临死前被陈仲劈断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