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的理由还是因为:刘玄的曾祖刘熊渠是舂陵节侯刘买的嫡子,刘縯的曾祖刘外是舂陵节侯刘买的庶子。论以血统,刘玄的身份最尊贵。相对而言,当然是刘玄比刘縯占优势。但是根本原因在于,刘玄给绿林诸将的印象是懦弱无能,贪酒好色,如果立此人,绿林系就好控制大权。
  因此,绿林系将领达成一致意见,决策拥立刘玄为新天子。等一切都安顿妥当了,然后王匡、王凤等派人叫刘縯去开会。
  刘縯赶到,立即嗅出了气味。当王匡、王凤他们提出拥立刘玄为新天子的提议时,刘縯委婉地表示了反对。他说:“诸位将军想尊立宗室,其德甚厚。然而按照我之拙见,不敢与诸位苟同。现在青州、徐州一带兴起了赤眉军,人数达到十余万。如果他们听说南阳立宗室为新天子,只恐赤眉也要立新君。这样一来,必然将会内争。如今王莽还没有被消灭,宗室之间彼此攻伐,会使天下人疑惑而自相残杀,这不是一条消灭王莽、复兴汉室的正确道路。”诸将听了频频点头。刘縯又说:“历代首先起兵的人,很少有人最终得到江山的。陈胜、项羽,就是失败的例子。我们现在还在舂陵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距离宛城还有三百里,这里不是建功立业的地方。突然之间我们擅自尊立天子,我们就会成为天下人的众矢之的。我们失败了,却让后人拣了便宜,这不是一个妥善的计划。”诸将问:“您以为应该怎么办呢?总不能没有一个领头的吧?”刘縯又说:“我的意见是:我们可以推选一个有才德的人,尊之为诸侯王,一样可以号令四方。如果赤眉所立的天子贤明,我们就一起去投奔他。如果赤眉没有立新君,等到打败了王莽,再立新天子也不迟。”
  刘縯这番话,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其实不然。他说此话的主要目的在于阻止诸将立刘玄,自己的力量太弱小。只要能够阻止诸将立刘玄或者别人,等自己的势力慢慢壮大了,就会有机会。从谋略上说,这是缓兵之计。如果大家立的是他自己,他肯定不会说出上面这番话。
  我们可以琢磨一下:凭什么赤眉可以立天子而舂陵诸将就不能立?赤眉军几乎都是由流民组成,难道流民立的天子比宗室立的还具有权威性?如果刘縯真的认为率先起兵就跟陈胜、项羽一样为他人做嫁衣,那刘縯为什么自己先要起兵?刘縯的一席话看似天衣无缝,实则自相矛盾、破绽百出。
  可是,在座的诸将都是一些老粗,没读过几天书。被刘縯这一套冠冕堂皇的话忽悠得团团转,竟然放弃了事先约定的通谋,齐声说:“善”。眼看刘縯的谋略就要成功,正当刘縯也在为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的妙语奏效暗中欣喜之时,“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这就是绿林系将军张卬。张卬这个人,虽然本身也是个老粗,听刘縯说了半天,总觉得味道不对,但是自己也没多少文化,说不上个一二三来。他知道自己辩论不过刘縯,内心恼怒。愤然拔剑击地,大声喝道:“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诸将被他吓了一跳,这才明白过味来,纷纷表示赞同张卬的意见。刘縯知道绿林势大,自己跟他们斗,绝对没有好果子吃。只好苦笑着借坡下驴,最终也同意了立刘玄的决策。于是,大家拥立刘玄为新天子,改元为更始元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更始帝”。
  刘玄即位后,马上分封诸将,以德高望重的同族叔父刘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音wěi)为大司马,陈牧为大司空,刘縯为大司徒,加封汉信侯。刘祉为太常将军,袭封舂陵侯。
  大司徒是个什么官呢?其实,汉朝的大司徒就是丞相,主管行政事务,是全国的最高行政首长。通俗点说,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刘縯得到这个职位,看上去好像不错,其实不然。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刘縯的这个大司徒,只是一个虚名。实权掌握在大司马朱鲔、大司空陈牧等人的手里。军事、财政统统都是绿林系的核心人物在把持。为什么这样说呢?
  按汉朝制度,大司马一职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兼国防部长,大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兼民政部、建设部部长。按照汉武帝之后的汉朝官制,朝廷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而大司马(即太尉)为三公之首,位在大司徒之上。在朝廷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在太平盛世之时,大司徒的地位都在大司马之下,何况在战争时期呢?打仗期间,兵荒马乱,又有什么行政权力可言呢?
  至于刘秀,他的地位卑微,几乎不值一提。
  刘秀因为也是首义功臣,又是宗室子弟。因为刘縯的关系,被刘玄封为太常、偏将军。太常是掌管礼仪祭祀的官员。至于偏将军一职,是一个地位相对比较低的中级军官。依照汉法,将军一职,是不常设的。将军的名号很多,相当于“公”这一级的有四个:最尊贵的叫做大将军,第二等的叫做骠骑将军,第三等的叫车骑将军,最次一等的叫卫将军。西汉中期,也有前、后、左、右将军等名号,一般是因人设职,也叫做“杂号将军”。一般来说,刚刚建立的政权,取得高官相对容易。刘秀连个最末等的“杂号将军”都没当上,只被封了个“偏将军”。
  从这个官员任命名单可以清楚地看出,作为绿林系统代表的刘玄等人对刘縯的忌惮之深。也可以说,更始政权内部对于刘氏兄弟是极力打压、排挤的。
  拥立刘玄,是起义以来第一次政治势力大洗牌。刘玄做了天子,刘縯成为三公之一的大司徒。这是以实力对比瓜分政治蛋糕的真实体现。盛世之中,谁的官大,谁就有权有势。乱世之间,谁的兵多,粮多谁就有要啥有啥。刘縯没有被拥立,不是因为他的能力、声望不够,而是因为自己的嫡系部队人数太少,不能和绿林系抗衡。但是,慕名前来投奔他的人因此很是失望。已经投奔的人,难免也发点牢骚。刘縯听了,心里也不平衡。对于这一点,他自己心里很清楚。为了兴汉大计,他也只能认命了。
  由于刘縯的声望太高,刘玄以及身边的近臣对其戒心很重。对刘縯处处下绊子,想要陷害他。刘縯处处小心,也加强了戒备。至此,更始政权的内部矛盾暂时告一段落。
  五月,刘玄派刘縯率部攻宛城,刘秀也率本部人马攻昆阳、定陵、郾县等地。毕竟,刘玄和刘氏兄弟他们还是穿在一根线上的蚂蚱。他们之间虽然有着深刻的矛盾。但是,紧迫的军情、极度严峻的形势已经不允许他们再进行内斗。
  这是因为,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烈大战即将打响了……
  (七)昆阳大捷
  提起今天的河南省叶县,外地人可能没几个知道。但是要提到昆阳,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赫赫有名的昆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昆阳是南阳郡的一个小城。更始元年三月,刘秀带领本部汉军攻克昆阳。随后,又拿下了定陵(今河南省叶县东)、郾县(今河南省郾城县)诸地。得到王莽储备在各地的粮食数十万斛,获得了大量的战马、耕牛等物资。随后,大军围宛城。五月初,刘縯率军围攻宛城。义军声势浩大,附近郡县纷纷杀掉长吏响应。
  王莽听说汉军擒杀甄阜、梁丘赐,新莽王朝的十万精兵全军覆没、灰飞烟灭。在此之后,各地的告急文书像雪片一般飞向京师长安。王莽听说各地纷纷起兵,如坐针毡,视南阳义军为心头大患。特别是听到更始帝刘玄即位的奏报,更是忧心忡忡,非常害怕。于是,他命令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集全国精锐四十二万人,连同后勤部队数十万,号称百万,出师平叛。
  王莽这次出兵,可以说是下足了血本,他几乎把所有能够调遣到前线的军队都用上了。几年前,为了防止意外,他征集天下精通兵法者六十三家,大约数百人,把他们全部编入军队做军官。选练武恚Вㄒ鬰hàn,武恚Ъ雌锉心妓姆矫褪俊K勾佣E罾痴心剂艘桓鼍奕耍懦凭尬薨裕飧鼍奕松砀叽锏搅矫兹唬А!逗菏椤分屑窃厮担飧鼍奕恕伴鞒挡荒茉兀聿荒苁ぃ栽蛘砉模蕴缡场!笔裁匆馑寄兀烤褪撬嫡飧鋈说纳砬哟螅硖逡斐3林亍S昧狡ヂ礞畛说那岜懵沓刀祭欢ヂ碓夭欢K醯氖焙蛴谜焦淖稣硗罚苑沟氖焙蛞锰刂频奶曜硬拍芄唤场M趺蚊尬薨晕菸尽鸥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