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事,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刨根问底,缺乏虚怀容人的度量。他对自己的两个弟弟也并不放心,亲自主持朝政。他喜好苛责大臣,有小过者必重责,全然不顾大局。古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他不明白这个道理,搞的政务不胜烦杂,自己却以政务清明自诩。
  与王莽一样,公孙述也都喜欢改易郡县官名。好好的一个地名,今天叫这个名字,明天又改成那个。搞得官员、民众们不胜其烦,也为处理政务带来了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公孙述年轻之时做过郎官,熟悉汉朝的典章制度。自从做了皇帝,特别爱讲究排场。平常外出,必然是乘坐法驾,鸾旗招展,旄骑列阵。公孙述还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加封为诸侯王,以犍为、广汉等多个富庶的县为食邑,享受其租税。有人劝谏:“目前天下的成败谁属还不可知,战士们在外面出生入死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陛下的爱子却因为血缘之亲而得到厚封,长此以往,军心怎么能够稳定呢?!陛下这样做,实在是向天下人表示,自己是胸无大志啊!”
  对于这些批评,公孙述根本听不进去。从此,手下的大臣们都开始怨恨他。从此以后,成家小朝廷上下怨恨,离心离德,人心不附。
  纵观之,假如公孙述真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对于“破釜沉舟”这样重大的战略计划,完全应该“乾纲独断”才对。古书上说:“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事关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公孙述丧失了进取心,没有坚决地执行既定的战略计划,错失了最后一搏的机会,最终决定了成家政权的命运。目光短浅,养尊处优,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是公孙述、隗嚣的共同之处,也是他们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十四)假道伐虢
  建武六年(西元三十年)三月,也就是公孙述将荆邯的计划否决之后的一个月,他好像又清醒了过来,他突然又决定派兵东出了!公孙述,就是这么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他的脾气,甚至连他自己都感到有些捉摸不定。
  这一次,公孙述派大将军田戎与将军任满一起东出江关,攻略于临沮、夷陵之间。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是,此次“成家军”来势凶猛,人数众多,汉军促不及防,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此次,征南大将军岑彭与老对手田戎的再次较量,意外地落在了下风。
  此前的荆州局势是这样的:建武五年三月,征南大将军岑彭在攻克了夷陵之后,本来他想乘势伐蜀,却因三峡水流湍急,兵力不足,只能暂时放弃入川计划。此后,他奉命率领主力北上,来到南郡江陵县的津乡驻扎。临行之前,他留下威虏将军冯骏驻扎江州,都尉田鸿守夷陵,领军将军李玄驻夷道,以防公孙述出川口。
  由于津乡位踞荆州要冲,交通方便,便于驰援四方。此外,由于刘秀给岑彭安排了招抚周边诸郡的政治任务,因此特命他来此坐镇。
  由于岑彭与交州牧邓让是故交,私谊甚厚。来到津乡后,岑彭修书一封,派使者千里迢迢地南下,赶到交趾郡的首府羸娄县(今越南首都河内市)去谒见邓让,陈说利害,宣示大汉威德。同时,又派偏将军屈充在江南诸地广发檄文,颁布刘秀的诏命。邓让见了岑彭的信使,即与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耻太守锡光等人分别派出使者,陆续来到洛阳朝见。刘秀大喜,将他们分封为列侯。邓让他们为了表示对朝廷的忠心,有的还派自己的子弟带着兵马北上助战,协助岑彭南征。
  按说,由于布防严密,又得到了交州诸郡的有力增援,汉军守住川口不成问题。事实上,公孙述一年来多次派兵东出江关,却都被击退,无功而返。那么,这次为什么能够长驱直入呢?
  说到底,还是与洛阳朝廷在当地的根基太浅有关。第一,由于善政的见效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当地民众对刘秀是否能够坐稳江山还有怀疑;第二,汉军的军纪不佳,使得洛阳朝廷各项政策执行的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刘秀的出台休兵政策,不少士兵都已经被遣散回家,兵力不足;第四,前几次“成家军”没有派出主力作战,而此次却是精锐尽出,因此屡屡获胜。
  本来,要是按照荆邯的计划,公孙述应该派汝宁王延岑同时北上才对。另外,还要与隗嚣沟通好,同时行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公孙述对于延岑心存忌惮,不许他出兵。因此,田戎只能单独行动。为了防止田戎生异心,他还令任满对其暗中监视。这样一安排,公孙述觉得放了心,才决定让“成家”军东出川口。
  这一回,“成家军”一扫以往的低迷之气,占据了绝对上风。冯骏在江州,田鸿在夷陵,李玄在夷道,都是被紧紧包围。虽然三城都没有陷落,却也只能勉强自保而已,无法相互声援。
  虽然“成家军”没有拿下这三座城池,田戎还是率领主力挥师东进。由于汉军的荆州形势不稳,田戎在夷陵又是树大根深。在当地叛乱者的配合之下,他亲自出马招降旧部,应者如云。于是,田戎一路凯歌,竟然杀到了荆州地区的首府―――江陵城下。但是,在这里,他遭到了岑彭组织的有力反击,势头受到了遏制。一度危急的南线,总算是安定了下来。不过,岑彭与田戎多次交手,却始终无法占据上风。看来,单凭他眼下这点人马,想把田戎驱逐出去,绝非易事!因此,汉军只能死死地扼守住江陵一线,勉强自保。
  从以上战况可以看出,公孙述不听荆邯的话,其后果是多么的严重!若是此刻派延岑从汉中北上,与隗嚣的东进兵团会师的话,就凭冯异那两万多没有骑兵支援的关中“土鳖”,如何能够抵挡得住如此猛烈得进攻?看来,对于刘秀来说,关中、荆州两地,已经刻不容缓了!
  几天之后,刘秀接到了岑彭的告急文书,他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不出兵,大祸就要临头了!
  可是,如何具体来做呢?经过深思熟虑,他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先下诏给名义上的臣子隗嚣,告诉他:“朝廷决定派遣大军准备取道天水南下,前去讨伐巴蜀逆贼公孙述,请你予以配合!”这个策略,真是无比奇妙。
  刘秀此举,显然是“一石二鸟”之计。首先,它可以检验隗嚣的最终态度。若他同意借道,自然是再好不过。汉军可以过境之际,就可顺手牵羊地将陇右军队全部缴械,不费吹灰之力而拿下陇右七郡。这也是《三十六计》中所说的“假道伐虢”之计。隗嚣如果被拿下,大军即可乘胜南征,一举剿灭公孙述。这个计策,也是《三十六计》中的“顺手牵羊”之计。其次,如果隗嚣不答应的话,洛阳朝廷正好数其以抗旨拒命之罪。数罪而伐,也是师出有名。这样的话,朝廷就在天下舆论面前出于绝对的有利地位,让任何人都无话可说。政治攻势与军事威慑双管齐下,即可彻底剜掉这颗“毒瘤”!
  不过,根据刘秀的判断,隗嚣宁可撕破脸皮与汉军一战,也绝无可能同意汉军从自己的地盘上南下攻击巴蜀。唇亡齿寒,户破堂危。隗嚣还没有傻到把自己的地盘拱手让人的地步!
  果然,隗嚣上书朝廷,坚决反对南征巴蜀的计划,他在奏章中声称:“天水之南,有白龙江阻隔。山阳、汉中一带的栈道年久失修,已经无法通行!以小臣来看,公孙述性情严酷,上下离心,相互提防。若邓其罪恶昭彰之时,历数其罪而并伐之,方可顺应天心民意!”
  看到隗嚣的奏章,刘秀总算是彻底看清了隗嚣这个人的真面目:“此人绝无以德义感化打动之可能!看来,必须要对他动刀子才能解决问题!”
  决心已定,刘秀急命所有机动部队到洛阳集结。他的决心很大:隗嚣!此番朕要让尔看看朕的手段!朕的耐心也是有限度的!
  四月中,在得到了紧急集结的命令之后,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汉忠将军王常﹑捕虏将军马武﹑骁骑将军刘歆﹑武威将军刘尚、征虏将军祭遵等七人各率本部兵马来到洛阳城外集结。七将所部组成了一个集团军,却不设主将。这是因为,刘秀打算准备御驾亲征,他要亲自前往关中坐镇征讨!
  不过,由于隗嚣还没有公开与刘秀翻脸,这支军队名义上还是准备取道陇西,然后南下讨伐公孙述。
  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刘秀打着南下讨伐公孙述的旗号,既是让公孙述的汉中之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