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城餐糗糒,恚愤而死。”郑康成注周礼曰:“糗,熬大豆与米也。”说文曰:“糒,干饭也。”
  建武八年第二次陇右大战之初,汉军大获全胜,几乎将隗嚣逼入绝境。陇右地区在汉时并不像现在这么干旱,物产丰饶。因为当时的情况太紧急,不撤走就要全军覆没。汉军缴获的粮食哪里去了?总不会是全部吃掉或者带走了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如何解释连隗嚣都没粮食吃?居然连陇右之王都要饿肚子?陇右再穷,也不至于穷成这样吧?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除去战争中消耗的部分而外,其他各地的粮库都被汉军撤退时全部烧掉了!
  这一段内容是严重失实的,其他不说,只说“窦融走后,汉军的总兵力就不足了,为即将爆发的变故埋下了隐患”这一句,也是莫名其妙,汉军的总兵力不成问题,主要问题是粮食!让郡兵回去,是为了保证攻城部队的粮食。
  ============================
  刘秀此刻令窦融西归河西,根本不是出于粮食问题考虑,而是出于政治原因。
  按《后汉书。窦融传》:(建武)八年夏,车驾西征隗嚣,融率五郡太守及羌虏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五千余辆,与大军会高平第一。
  窦融带着辎重车五千余辆,何愁没有粮食吃?何况,高平县第一城距离武威郡的首府(河西最富的地方)只有七八百里。他要是缺粮食,谁信?
  窦融久在河西,毗邻陇右。刘秀的担心有两个:
  一是防止隗嚣败死之后窦融的势力趁机东进;
  二是担心窦融率领主力离开河西之后,西羌、匈奴乘机进犯。
  总体来看,第一个原因是主因。刘秀认为,隗嚣已经穷途末路,单靠官军足够收拾他了。他绝不允许窦融势力膨胀,因此才严令窦融返回河西。
  另:临淄即临菑、淄川即菑川,淄与菑是相通的,倒是雪兄的“甾(zāi) 川”似乎有些莫名其妙啊!
  =============================
  《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甾川国,汉置,后汉并入北海,故城在今山东寿光县东南三十一里。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写作“甾川”,中华书局本《汉书》也写作“菑川”,如《汉书。公孙弘传》云:公孙弘,菑川薛人也。
  由此可见,“甾”通“菑”,至于“甾”与“淄”是否互通,我不是山东人,不敢妄言。
  泰山郡在建武四年就被陈俊搞定了,因此战前的确已在汉军手中。
  ============================
  老兄误会《资治通鉴》的文意了。
  《资治通鉴》中说:“(建武四年冬,泰山豪杰多与张步连兵。吴汉荐强驽大将军陈俊为泰山太守,击破步兵,遂定泰山。”
  如果陈俊真的拿下了泰山全郡,
  那么,如何解释“(建武五年十月,)张步闻耿弇将至,使其大将军费邑军历下,又令兵屯祝阿,别于泰山、钟城列营数十以待之。”
  为何张步还能在“钟城--奉高”一带连营数十座,布置如此漫长的防线?奉高在哪里?要知道它就是泰山郡的首府!这可是建武五年十月的事啊!“遂定泰山”四字,到底是何意?这不过是司马光直接从范晔的《后汉书。陈俊传》中直接裁减出来的。连首府奉高都在张步的手中,谈何完全平定泰山?
  由此可以断言,陈俊根本没有完全控制泰山郡。
  雪兄这里把一个关键的时间给搞错了,难怪会发生一系列的错误了。引文中的“明年春”不是指“建武六年”,而是指“建武五年”,这就是雪兄出错的症结所在。
  ===========================
  “我爱韩再芬”学兄:连我都差点被你忽悠了。
  《资治通鉴》中说:“(建武六年正月,)吴汉等拔朐,斩董宪、庞萌,江、淮、山东悉平。”
  对照《通鉴》我引《吴汉传》之文,有什么“严重错误”?
  “明年(建武六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吴)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因追讨余党,遂至无盐,进击勃海,皆平之。又从征董宪,围(东海郡)朐城。”
  老兄所言“这些事情,在建武五年二月都完成了。”不知从依据何在?
  到底是我搞错了,还是老兄一眼看花了?
  至于吴汉与耿弇的作战任务在建武五年二月之后的不同,我何尝不知?我引用《吴汉传》的原文,不过是为了证明耿弇在此时的确是受吴汉节制,是在渤海、平原、东郡、东平一带围剿流民军。至于建武六年以后吴汉的事,与耿弇无关。
  综上,我的论点是:
  第一,建武五年二月之前,耿弇是受吴汉节制,在渤海、平原、东郡、东平一带围剿流民军。
  第二,陈俊在建武四年冬只是刚刚到泰山上任,他只控制了泰山郡的西部,没有控制泰山全郡。
  第三,耿弇攻击张步,是由陈俊的辖区由西向东发起攻击,而不是由北向南。
  据地图推断,耿弇所部汉军在建武五年十月总攻张步之时,应是从东郡出发。
  “我爱韩再芬”兄,你说的我明白。适才我查了一下,你说的这段话是对的:“明年(应该是“建武五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吴)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因追讨余党,遂至无盐,进击勃海,皆平之。(建武五年七月)又从征董宪,围(东海郡)朐城。”
  我的引文虽然把有误,却不影响我的论点。问题的关键在于“建武五年二月”,而不在此后。
  我的结论依旧不变:
  第一,建武五年二月之前,耿弇是受吴汉节制,在渤海、平原、东郡、东平一带围剿流民军。
  第二,陈俊在建武四年冬只是刚刚到泰山上任,他只控制了泰山郡的西部,没有控制泰山全郡。
  第三,耿弇攻击张步,是由陈俊的辖区由西向东发起攻击,而不是由北向南。
  据地图推断,耿弇所部汉军在建武五年十月总攻张步之时,应是从东郡出发。
  (七)治盗之术
  建武十六年,在刘秀铁腕手段的推动之下,“度田检籍”工作在全国范围之内广泛推行。欧阳歙的汝南赃案事发之后,刘秀再次加强了对地方官廉洁情况的监察工作。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结果再次令刘秀大吃一惊。据谒者的调查,各地二千石以上的地方官之中,普遍存在着度田不实、贪赃枉法的恶劣风气。
  九月,刘秀看罢有关报告,大怒,下令将以河南尹张伋为首的诸郡太守、国相等十余涉案高官捉拿下狱。不久又下令将他们全部处死,以儆效尤。刘秀的这一严厉举措,意在扭转官员队伍中的贪墨习气,告诫各地官员必须廉洁从政。无论是欧阳歙这样的中央政府高官,还是张伋这样的地方官,一旦贪污受贿的犯罪事实得到查证,朝廷绝不会姑息迁就,必将严惩不怠。
  几个月来,全国各地的官员们看到刘秀如此大力惩治贪污、用铁拳打击腐败,一个个再也不敢怠慢,贪污受贿、徇私枉法、欺上瞒下的恶劣风气逐步得到了遏制,官场风气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在此基础上,“度田检籍”工作继续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继续推行。依照刘秀的性格,对于任何事情,一旦下定了决心要做,是无论什么力量都不能阻拦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他的一贯作风。
  不仅是卢芳、匈奴的骚扰让刘秀忧心,中原地区的“度田”工作进行的很不顺利,让刘秀也感到有些焦躁不安。还有,更让他烦心的是,历来比较安定的南方也发生了徴側叛乱。刘秀此时,确实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交阯叛乱这样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很多复杂的方面,必须要有一个得力的干才方能处理好。于是,他想到了陇西太守马援。在刘秀的印象中,马援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将领,也是一个出色的地方官,更是一个民族问题专家。
  不久,刘秀将马援调到洛阳担任虎贲中郎将。此时各地叛乱不息,刘秀似乎对前几个月处死十几名太守、国相感到有些后悔。也许,在很短的时间里,处死这么多有地方管理经验的地方官,对平叛工作不利。在召见马援时,刘秀对他说:“前些日子,朕杀了那么多的太守、国相,真是后悔杀的有些多了!”马援风趣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