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物种起源 -达尔文1096-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莱斯先生举出一个竹节虫(Ceroxylus laceratus)的例子,它像“一枝满生鳞苔 的杖”。这种类似如此真切,以致大亚克(Dyak)土人竟说这种叶状瘤是真正的苔。米伐 特先生认为这种“拟态完全化的最高妙技”是一个难点,但我看不出它有什么力量。昆 虫是鸟类和其他敌害的食物,鸟类的视觉大概比我们的还要敏锐,而帮助昆虫逃脱敌害 的注意和发觉的各级类似性,就有把这种昆虫保存下来的倾向;并且这种类似性愈完全, 对于这种昆虫就愈有利。考虑到上述竹节虫所属的这一群里的物种之间的差异性质,就 可知道这种昆虫在它的身体表面上变得不规则,而且多少帯有绿色,并不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各个群里,几个物种之间的不同性状最容易变异,而另一方面,属的性状,即一 切物种所共有的性状最为稳定。
  格林兰(Greenland)的鲸鱼是世界上一种最奇异的动物,鲸须或鲸骨是它的最大特 征之一。鲸须生在上颚的两侧,各有一行,每行约三百片,很紧密地对着嘴的长轴横排 着。在主排之内还有一些副排。所有须片的未端和内缘都磨成了刚毛,刚毛遮盖着整个 巨大的颚,作为滤水之用,由此而取得这些巨大动物依以为生的微小食物。格林兰鲸鱼 的中间最长的一个须片竟长达十英尺、十二英尺甚至十五英尺;但在鲸类的不同物种里 它的长度分为诸级,据斯科列斯比(Scoresby)说,中间的那一须片在某一物种里是四 英尺长,在另一物种里是三英尺长,又在另一物种里是十八英寸长,而在长吻鳁鲸(Ba laenoptera rostrata)里其长度仅九英寸左右。鲸骨的性质也随物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关于鲸须,米伐特先生说道:当它“一旦达到任何有用程度的大小和发展之后,自 然选择才会在有用的范围内促进它的保存和增大。但是在最初,它怎样获得这种有用的 发展呢?”在回答中我们可以问,具有鲸须的鲸鱼的早期祖先,它们的嘴为什么不应像 鸭嘴那样地具有栉状片呢?鸭也像鲸鱼一样,依靠滤去泥和水以取得食物的;因此这一 科有时候被称为滤水类(Criblatores)。我希望不要误解我说的是鲸鱼祖先的嘴确曾具 有像鸭的薄片喙那样的嘴。我只是想表明这并不是不可信的,并且格林兰鲸鱼的巨大鲸 须板,也许最初通过微小的级进步骤从这种柿状片发展而成,每一级进步骤对这动物本 身都有用途。
  琵琶嘴鸭(Spatula clypeata)的喙在构造上比鲸鱼的嘴更巧妙而复杂。根据我检 查的在其上颚两侧各有188枚富有弹性的薄栉片一行,这些栉片对着喙的长轴横生,斜列 成尖角形。它们都是由颚生出,靠一种韧性膜附着在颚的两侧,位于中央附近的栉片最 长,约为三分之一英寸,突出边缘下方达0。14英寸长。在它们的基部有斜着横排的栉片 构成短的副列。这几点都和鲸鱼口内的鲸须板相类似。但接近嘴的先端,它们的差异就 很大,因为鸭嘴的栉片是向内倾斜,而不是下向垂直的。琵琶嘴鸭的整个头部,虽然不 能和鲸相比,但和须片仅丸英寸长的、中等大的长吻鳁鲸比较起来,约为其头长的十八 分之一;所以,如果把琵琶嘴鸭的头放大到这种鲸鱼的头那么长,则它们的栉片就应当 有六英寸长,——即等于这种鲸须的三分之二长。琵琶嘴鸭的下颚所生的栉片在长度上 和上颚的相等,只是细小些;因为有这种构造,它显然与不生鲸须的鲸鱼下颚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它的下颚的栉片顶端磨成细尖的刚毛,却又和鲸须异常类似。锯海燕属是海 燕科的另一个成员,它只在上颚生有很发达的栉片,突出颚边之下:这种鸟的嘴在这一 点上和鲸鱼的嘴相类似。
  从琵琶嘴鸭的椽这种高度发达的构造(根据我从沙尔文先生「Mr。Salvin“送给我的 标本和报告所知道的),仅就适于滤水这一点来说,我们可以经由湍鸭(Merganetta a rmata)的喙,并在某些方面经由鸳鸯(Aix sponsa)的喙,一直追踪到普通家鸭的喙, 其间并没有任何大的间断。家鸭喙内的栉片比琵琶嘴鸭喙内的栉片粗糙得多,并且牢固 地附着在颚的两侧;在每侧上大约只有五十枚,不向嘴边下方突出。它们的顶端呈方形, 并且镶着透明坚硬组织的边,好像是为了轧碎食物似的。下颚边缘上横生着无数细小而 突出很少的突起线。作为一个滤水器来说,虽然这种喙比琵琶嘴鸭的喙差得多,然而每 个人都知道,鸭经常用它滤水的。我从沙尔文先生那里听到,还有其他物种的柿片比家 鸭的栉片更不发达;但我不知道它们是否把它当作滤水用的。
  现在谈一下同科的另一群。埃及鹅(Chenalopex)的喙与家鸭的喙极相类似;但是 柿片没有那么多,那么分明,而且向内突出也不那样厉害;然而巴利特先生(Mr。E。Ba rtlett)告诉我说,这种鹅“和家鸭一样,用它的嘴把水从喙角排出来”。但是它的主 要食物是草,像家鹅那样地咬吃它们。家鹅上颚的柿片比家鸭的粗糙得多,几乎混生在 一起,每侧约有二十七枚,未端形成齿状的结节。颚部也满布坚硬的圆形结节。下颚边 缘由牙齿形成锯齿状,比鸭喙的更突出,更粗糙,更锐利。家鹅不用喙滤水,而完全用 喙去撕裂或切断草类,它的喙十分适于这种用途,能够靠近根部把草切断,其他任何动 物几乎都不及它。另外还有一些鹅种,我听到巴利特先生说,它们的栉片比家鹅的还下 发达。
  由此我们看到,生有像家鹅椽那样的喙、而且仅供咬草之用的鸭科的一个成员,或 者甚至生有柿片较不发达的喙的一个成员,由于微小的变异,大概会变成为像埃及鹅那 样的物种的,——由此更演变成像家鸭那样的物种,——最后再演变成像琵琶嘴鸭那样 的物种,而生有一个差不多完全适于滤水的喙;因为这种鸟除去使用喙部的带钩先端外, 并不使用喙的任何其他部分以捉取坚硬的食物和撕裂它们。我还可补充他说,鹅的喙也 可以由微小的变异变成为生有突出的、向后弯曲的牙齿的喙,就像同科的一个成员秋沙 鸭(Merganser)的喙那样的,这种喙的使用目的大不相同,是用作捕捉活鱼的。
  再回头来讲一讲鲸鱼,无须鲸(Hyperoodon bidens)缺少有效状态的真牙齿,但是 据拉塞丕特(Lacepede)说,它的颚散乱地生有小形的、不等的角质粒点。所以假定某 些原始的鲸鱼类型在颚上生有这等相似的角质粒点,但排列得稍微整齐一些,并且像鹅 喙上的结节一样,用以帮助捉取和撕裂食物,并不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 就几乎不能否认这等粒点可以通过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成像埃及鹅那样的十分发达的 栉片,这种栉片是用以滤水和捉取食物的;然后又演变成像家鸭那样的栉片;这样演变 下去,一直到像琵琶嘴鸭那样的专门当作滤水器用的构造良好的栉片。从栉片达到长吻 鳁鲸须片的三分之二长这一个阶段起,在现存鲸鱼类中观察到的级进变化可以把我们向 前引导到格林兰鲸鱼的巨大须片上去。这一系列中的每一步骤,就像鸭科不同现存成员 的喙部级进变化那样,对于在发展进程中其器官机能慢慢变化着的某些古代鲸鱼都是有 用的,对此毫无怀疑的余地。我们必须记住,每一个鸭种都是处于剧烈的生存斗争之下 的,并且它的身体的每一部分的构造一定要十分适应它的生活条件。
  比目鱼科(Pleuronectidra)以身体不对称著称。它们卧在一侧,——多数物种卧 在左侧,有些卧在右侧;与此相反的成鱼也往往出现,下面,即卧着的那一侧,最初一 看,与普通鱼类的腹面相类似:它是白色的,在许多方面不如上面那一侧发达,侧鳍也 常常比较小。它的两眼具有极其显著的特征;因为它们都生在头部上侧。在幼小的时候, 它们本来分生在两侧,那时整个的身体是对称的,两侧的颜色也是相同的。不久之后, 下侧的眼睛开始沿着头部慢慢地向上侧移动;但并不是像从前想像的那样是直接穿过头 骨的。显然,除非下侧的眼睛移到上侧,当身体以习惯的姿势卧在一侧时,那只眼睛就 没有用处了。还有,这大概是因为下侧的那一只眼容易被沙底磨损的缘故。比目鱼科那 种扁平的和不对称的构造极其适应它们的生活习性,这种情形,在若干物种如鳎(sole s)、鲽(flounders)里也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