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养生与健美方法1000例-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血压家族成员不宜多吃盐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等单位经过对35~54岁的工人、农民共4950人的调查,发现父代或母代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患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性为一般人群的2。1倍,提示高血压的发病在家族中有遗传倾向。他们还发现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对盐敏感,认为这可能与高血压家族中盐敏感体质的遗传有密切关系,并揭示盐的影响是产生高血压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告诫高血压家族的成员不宜多吃盐,强调低盐饮食对这类家族成员的高血压防治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病应随时治疗

  有些人错误认为,身体一切正常,血压高点没关系,所以不能长期坚持治疗,治治停停,使血压得不到很好地控制。还有人认为,年龄增高,血压偏高是正常现象,尤其对自己的收缩压增高,有问题不大想法,这是错误的。

  因为收缩压增高引起的高血压危象、脑出血、脑梗塞等疾病是非常严重的。

  卡样防治呢?要经常随诊治疗不能间断,最好家庭配备血压计,随时掌握血压的变化。用药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因人而宜。

  降压过度会中风

  美国对322位老年患者的保健医师进行查询,177位医师在回复中报告,有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的两周内,出现了脑缺血或中风,其中12例因降压过度而死亡。

  这些病例,多是同时应用两种以上降压药,或先用某一种,后见效果不理想又加用另一种;或未听从医瞩,自己随意加大用药剂量,即“过度”地降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不可求之过急,必须谨慎从事,绝不可自己任意加大剂量,或加用新的降压药,要严格执行医嘱,防止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

  高钙低盐能抗高血压

  医学家们认为,低盐高钙饮食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平时的膳食中,除了选择质好味美、价格适宜、方便安全的食品外,还应注意选择低钠、高钙、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食品。这对于高血压患者和有患高血压倾向的人尤为重要。中老年人不仅容易患高血压,还容易出现骨质脱钙,导致骨质疏松,减少盐的摄入,增加钙的摄入也是十分必要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正常成人日均摄盐不宜超过3~5克。至于每日钙的供给量,我国规定为:成年男女600毫克,孕妇800~1500毫克,乳母2000毫克。高血压患者的钙摄入量应高于标准水平。

  钙能使血压下降

  荷兰和丹麦的科学家均证实:饮食中含有较高的钙会使血压下降。

  荷兰的科学家检查了2300个进食含有较高的钙质食物的人,发现他们的血压较进正常饮食的人要低。

  丹麦的科学家则以患有中度高血压的年轻人做试验。一组人每天服用1000毫克钙剂,而另一组人则服用安慰剂。结果发现服钙剂组的人,舒张压平均下降4。8毫米汞柱,而服安慰剂组则舒张压平均只下降1。7毫米汞柱。

  这个研究结果是令人鼓舞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服钙质越多越好。研究者认为最佳的每日摄人量为800毫克。牛奶及牛奶制品、西芥兰及绿叶菜中均含有丰富的钙质。

  切莫忽视老年人房颤

  据国外最新资料报道,老年人房颤有以下特点:第一、老年人房颤患者比年轻人房颤患者更有可能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所以,在急性房颤发作时,除考虑一般原因外(如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肌梗塞、感染、发热、缺氧等),还应检查甲状腺功能。第二、老年人慢性房颤患者与脑卒中的关系较之年轻患者更为密切。脑卒中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严重伤残。老年人慢性房颤发生脑卒中的机率比无房颤的老年人高5倍,在所有脑卒中病例中,15%是由房颤引起的。所以,对老年人慢性房颤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心率低于每分钟70~80次的老年患者,更应积极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老年人应提防饭后低血压

  许多老年人,饭后不同程度地出现头昏眼花、四肢乏力等全身虚弱表现,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常在饭后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跳骤停或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老年人在饭后血压会一度下降,特别是开始35分钟与饭前相比有显著的降低,35分钟后又适当回升。

  为预防饭后发生低血压,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的人,要少吃多餐,避免一餐过量;少吃肥腻食物,少喝酒,特别是烈性酒;进食的速度要缓慢,不宜过快;晚餐后应过2~3小时再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饭后不可马上起立走动,最好静坐35分钟后缓慢起立走动,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摔跤跌倒。

  左心衰竭的表现

  有些老年人夜间熟睡时,突然被憋醒,这在医学上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又叫心源性哮喘,是左心衰竭的早期表现。

  能引起左心衰竭的疾病多为严重而又危害较大的器质性心脏病,老年人常见的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危象、心肌梗塞、二尖瓣狭窄及闭锁不全、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老年人如有夜间憋醒的情况,应尽早到医院详细检查心血管方面的情况,及时给予治疗和预防。

  吃多脂鱼可降低心脏病再次发作率

  多脂鱼就是人们说的肥鱼,通常食用的多脂鱼有鲭鱼、曹白鱼、鳟鱼、鲱鱼、沙丁鱼、鲑鱼、斑鳟鱼等。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吃多脂鱼可降低心脏病再次发作率,若一周吃2~3次肥鱼可降低再次发作率达1/3。

  吃多脂鱼为什么能降低心脏病再次发作?这是因为多脂鱼含有高水平的甘烷戊酸,经机体代谢后可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其中包括前列腺素,它有减少血液凝结的倾向,此外,还可防止心肌纤维震颤——心肌在缺氧状态下不受控制的收缩。

  身材矮小者与心脏病

  最近,美国进行的一项为期5年的研究发现,身材较矮小的人得心脏病的可能性通常比身材高大的人大得多。身高等于或低于1。70米的男子发生心脏病的可能比身高等于或高于1。85米的男子高百分之六十。研究证明,身材矮小的人动脉也短小,而且较细,因而脂肪易于淤积,动脉易被粥样硬化斑块阻塞。此外,许多身材矮小者不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而且血胆固醇水平和血压值也较高。研究还发现,被调查人群的身高每增长1英寸(约合2。54厘米),其发生心脏病的可能性便下降百分之三。

  酒后低血糖症及其预防

  “低血糖症”是由于血糖浓度下降,大脑神经等组织的供糖来源减少,大脑神经营养受到障碍而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是先饮酒再吃饭,喝酒时肌体处于空腹饥饿状态,肌体因缺少糖或淀粉类食物的摄人,使血糖浓度急速下降。另外,空腹饮酒时肝脏很快将酒精吸收,进而抑制了肝糖元的分解和糖的异生,更加速了低血糖的发生。

  “低血糖症”大多发生在开始饮酒后不久,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悸、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脉搏细速、恶心呕吐、神志恍惚或昏迷。一旦怀疑是“低血糖症”应立即喝糖开水,绝不要误认为酒醉而给喝米醋,米醋的刺激会引起化学性胃炎。同时应该注意保暖和卧床休息,一般经数分钟后即可恢复。

  为了避免饮酒后“低血糖症”,可酒前吃些甜食。

  食物种类与阑尾炎

  英国有位医学家曾经调查了食物的种类与发生阑尾炎的关系。结果发现马铃薯进食量多的人发生阑尾炎的较多,且马铃薯吃得越多者则阑尾炎的发病率越高;相反,多吃蔬菜如绿叶菜和西红柿的人,则发生阑尾炎的较少。

  据认为煮熟的马铃薯在胃肠内可被完全消化,而绿叶菜等蔬菜一般不会被完全消化,从而产生消化不完全的残渣,可促进肠内容物在肠腔内通过,不致滞留在盲肠附近,影响肠内细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因此,绿叶菜和西红柿等对阑尾可能有保护作用,使其不易发生炎症。

  老年性黄疸患者应警惕癌变

  黄疸,俗称“黄病”。黄疸系指血中胆红素增高,致眼巩膜粘膜和皮肤发生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