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理因素与疾病 (杨凤池)-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向,如果一个人比较合群,假如他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失恋了,他就会去找他的好朋友,他就会去找老师,他就会去找同学找家人倾诉,获得情感上的支持,那么有可能有助于他更平稳地度过他的这个创伤的心态,如果一个人比较内向,平常沉默寡言,当他遭遇到什么挫折的时候,内心的体验就很强烈,有可能出现比较强的内心应激,而且他不善于表达,有可能这样的应激就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所以个性特征,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评价,间接地影响一个人对应激源的反应程度。 

  第二个就是个人的经历和经验,比如说自己以前经历过考试失败,然后又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然后以后考试成绩就上来的,他有这样的一个经历,一次考试失败,不会给他造成特别强烈的影响,所以,也不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 

  第三个应激源的可预期性,和可控制性,为什么9。11以后,有好多美国人产生了不安全感,上班只要一上大楼,坐在楼里头老往窗外看,因为他觉得9。11事件是当时在大楼里上班的人,没有办法预期,没有办法控制,没有办法来预测,所以这样一个事件发生以后,人们就会对于自己在高楼里工作产生不可控制,产生那种难以预期的这种不安全感。 

  第四如何解释应激源,就是人们看到了一种像我前面说的那三类,比如说灾难性事件,个人性应激源,背景性应激源,其中之一,作用于我们,我们遭遇到这样的应激源的时候,我们如何去解释这样一个紧张性的刺激,或者是一个消极的事件,这个也很影响我们的应激反应的强度。 

  第五社会支持系统,是不是有好朋友,是不是有特别关爱自己的家人,如果有这样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人,他们对于应激源的这种认知评价,相对的就比缺乏支持的人要好一些,那么在应激状态之下,出现的心理反应,他们的情绪变化,往往是一些消极的情绪,比如说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等,认知反应呢,它就具有一种灾难化的认知评价,就说这回完了,这回自己要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了,现在遇到的这个情况,这种不利的情况是无可挽回的了,这样一些判断就属于认知灾难化的这样一种判断,在应激反应强烈的那种状态之下,人们倾向于对负性事件的潜在后果,过分强调,或者说对它的后果有夸大的倾向。当我们处在一种不利的情景的时候,那么我们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而不良的情绪对我们的认识一个事物,对一个事物做出评价,会有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消极的。 

  第三方面就是防御反应,防御反应我们可以分成两种层次的防御反应,一种防御反应呢就是意识层的,比如我们考试失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异性朋友跟自己分手,导致失恋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说这没什么,这没什么,我会处理的,我会过去的,就是在公众面前,我们说这些话的时候,实际上是我们有意识地要防御紧张因素作用于我们,而我们出现失态,出现严重的消极反应,但是,在潜意识层里头,有的时候我们尽管口上说这不算什么,它马上就会过去的,但实际上这事情不会马上过去的,可能我们内心体会到痛苦,在潜意识当中,人的精神活动内部,就有这样一种机制,潜意识当中,使用一种机制,防御不良的反应,然后使自己痛苦减轻,比如说高考落榜,他可以解释说,没考上大学更好,考上大学还得苦读好几年,考不上大学正好我就不上学了,我就找一工作了,家长也没的说了,我考不上嘛,表面上看,自己给目前自己这个行动,找一个合理化的理由,然后就减轻了内心的痛苦,这是潜意识的防御机制,比如说女朋友跟自己分手了,他就说,嗨,本来我对她就不满意,有时候我做心理咨询工作,有时候接待一些来访者,他们谈了他们自己的情感的挫折,但是一边谈一边告诉我,本来我就不太喜欢他,我对他就不太满意,他有几个毛病什么的,其实我早就想了,要不我就和他吹了,那假如他说的这些都是事实,那他来找我干什么,正好你摆脱了这个不理想的,再找一个理想的不就行了吗,其实这是潜意识的一种防御,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可能大家感兴趣,就是说是不是这是好的心理状态,是不是这种方式减轻痛苦,有助于心理健康,我们的观点是这样,就是说,假如我们少量地,在某些场合和时间条件之下,少量地使用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比如酸葡萄心理,比如合理化作用,或阿Q精神这样的东西,有助于我们减轻痛苦,有助于我们缓解不良的心理状态,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大量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就像阿Q那样,被人打了一个嘴巴说,现在的孩子不象话,儿子打老子,那如果说你这一辈子,活了这一辈子就这么一次,你自己解嘲一下,把当时的痛苦和烦恼减轻一点还可以,今天人家打你一个嘴巴,你说这儿子不象话,明天人家又打你一个嘴巴你说这孙子不象话,时间长了久而久之你自己跟现实之间就隔离了,特别不利于你适应现实生活,特别不利于你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如果一个人长期大量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其实就是神经症的状态,就是你完全不能够很好的适应你的现实生活,那么在应激反应当中,还会伴随着心理反应,心理变化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那么心理反应要作用到躯体上去,就会引起躯体的生理功能的变化,因为我们人体的所有的生理功能,都在大脑皮层,和各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之下,那么所谓大脑皮层就是我们的心理发生的主要的场所,那么如果在大脑皮层,出现了恶劣的情绪和不良的心境反应,相关的那些活动,那么这样一种状态,就破坏大脑皮层正常的调节功能,就使得我们身体的那些生理功能出现紊乱,这些生理反应主要出现在植物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三个系统,那么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就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的反应,或者消化系统的反应,因为植物性神经系统由两大拮抗神经系统构成,一个是交感神经,一个是副交感神经,拮抗就是这两个相互之间有你消我长的关系,这样一种作用,那么如果这种调节失常的话,有可能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交感兴奋过度,或者副交感兴奋过度的情况,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过度往往会伤害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所以我们会看一些得冠心病的人,往往是那些性子比较急,要求比较高,比较追求完美,竞争性比较强的那些人,那么这样一些人他们在紧张状态之下,在应激反应当中,它们的生理反应偏向于交感兴奋。 

  那么消化系统的反应呢,可能会是那些当大脑皮层调节失调的情况下,副交感兴奋过度的那一类人,因为副交感神经主要支配胃肠消化系统,这样一些生理功能,那么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如果不吃饭,我们的胃肠道的消化液的分泌就是少的,而在紧张情况下,副交感兴奋过度的时候,那么胃肠道的消化液就会增加,副交感兴奋的结果就是消化液分泌增加,此时我们胃和肠里又没有足够需要吸收消化的食物,就会消化我们的胃壁和肠壁,于是就会出现胃和肠的溃疡。 

  那么有的时候到底当大脑皮层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这种调节功能减弱的时候,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还是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这个有时候跟某一个人的神经系统的活动类型特点有关系,跟某一些人的个性特点有关系,一般的来讲,一个比较外向的人往往在他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容易出现交感兴奋过度的反应,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容易出现副交感兴奋过度的反应,所以下面我们后边的内容里还要探讨,哪些性格特征,容易得那一类的心身疾病。 

  那么第二个大的系统就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在紧张状态,在应激反应状态下,内分泌的活动失调,比如糖尿病跟甲亢这两种病大家都熟知,它就是典型的内分泌系统的心身疾病,就是在应激源的作用之下,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作用之下,它们的这种内分泌活动功能失调,使得他们得了甲状腺机能亢进这样的毛病,或者是糖尿病,当然还有其他的疾病,第三个系统是免疫系统,在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有机体,或者我们人类个体,它不仅出现神经系统的反应,内分泌的反应,还会出现免疫系统的反应,人体免疫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一大部分是体液免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