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85-复泰草堂医论选-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侵杆诎螂字屑唇饬鞯摹×餍鹤刺>鲣轮傧嗟庇谒砍ぃ绻こ坦芾聿簧疲突嵩斐伤治肌 4笥碇嗡氖璧挤ㄆ涫涤玫木褪窍陆谷玟碌耐ɡā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处于下焦,同司水道之职 。州都属于现代的城市,具有很多行政职能,唐僧取经路过各处都要有一份通关文 谍方能通过,所谓的气化则能出就有一点通关文谍的意思。州都不能化气,则关门 不开,水液不行。水蓄不流则生腐,西医所谓的尿毒症就形成了,在西医要换肾才 能保住性命,中医则只要使其气化功能恢复,则水自能出。州官权力不大,但对百 姓则同父母,所谓的父母官多是指的这类五六七品的州都之官,所以,实际上州官 的职权在某种程度上更直接关系着百姓的生死。
    这十二官要互相配合,紧密团结在心这个君主之官的周围,不能各行其是互相 拆台,这就需要君主之官善于管理,主明则下自安。用这个道理养生则能长寿,不 会出现各种疾病,用来治国则能国家强大昌盛。如果主不明则十二官就危险了,互 相之间不能配合,交通闭塞,道路不通,形体大伤,用来养生则疾病丛生,用来治 国则江山社稷难保。戒之戒之!
一再告诫,就是强调这个君主之官的重要性,如果君主神昏不明,则难免犯各种各 样的错误,文革式的灾难就不可避免,在人身上也是这样,君主不明则危机四伏而 不自知,一旦发病则危在旦夕,所以无论何时都要使心这个君主之官保持清醒,千 万不可为形所御,反而成了十二官的奴仆。

伤寒求本

(治病必求于本,伤寒论为古今方书之祖,试求其方论本意,求索为先,得与不得 非所计也。讹误难免,还望识者正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求本:此句为太阳病提纲。脉浮者,经气不降也。头项强痛,降路受阻,经气壅 滞于上也。强,凝滞之状,寒气封之也;痛,阳气不得降路,聚于首而发为胀痛也 。恶寒,寒气入侵之故也。)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肺属金,司卫气主皮毛,金之气凉也,故主敛;肝属木,司营血合筋脉,木之气 温也,故主散。温胜于凉,散过于敛,则卫气不收,营血不降,毛窍洞开,津液外 泄。风兼寒客于卫,营不能散而郁于中,故发热。积热胜寒,则寒气随汗外散,毛 窍不敛,故汗出恶风。脉缓者,弛纵不收之象也。寒不重则不能闭营血之外散,故 曰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 寒。 

(已发热者,营气不能外散,内郁而发热也。未发热者,营血温气不足则不能外达 也。恶寒,寒气伤营也,体痛,寒气内侵,气血内郁,不通处则痛也。呕逆,卫气 受伤,肺气不降,胃气上逆也。脉阴阳俱紧者,寒气客于营卫之象也。阴,营也; 阳,卫也;紧,寒气收引之象也。寒气伤于营血,故曰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 

(脉静则停于太阳,不传阳明。欲吐、烦躁、脉数急者,胃气上逆,燥气欲动,将 入阳明之兆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不传内则终在太阳,不可以日拘之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营胜卫,燥胜湿者,为寒气激发,温燥无制,故发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 ,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 ,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风而兼温,即非伤寒,温主升散,卫为风温所伤而不能敛,故阴阳俱浮,自汗出 。气血耗散,故身重。心液为汗,心声为言,心阴伤则神昏,故多睡眠,语言难出 。鼻息必鼾,肺气壅滞不能收敛也。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复伤其下 焦之阴也。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阴伤阳亢之象 也。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临证可不谨慎哉。后世温病家所论皆不出此条。)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 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发热恶寒,寒伤太阳也;无热恶寒,寒伤少阴也。以太阳底面即是少阴,首尾相 连之故也。发于阳者,六日传经已遍,故第七日解。发于阴者,一日即入少阴,故 六日再传太阳而解。然亦有误药不解,深入骨髓者,今之所谓血液病是也。医者慎 之。)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 ,使经不传则愈。 

(传经一遍,不入则出,针之使不能入也。)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经气即将入足太阳之时也。)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行经二过方解也。)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 ,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此阴厥阳厥之状,寒热真伪,圣人早为道破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 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阳浮者,卫气不敛也,阴弱者,营血不温也,故热发而汗出,此寒气之弱者客于 太阳之表也。啬啬恶寒,寒气未散也,淅淅恶风,毛窍洞开也,鼻鸣干呕,肺气壅 滞也。)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掰) 

(桂枝汤为协和营卫第一方,协和之意,使营散卫敛,气降血升也。桂枝升散其营 也,芍药降敛其卫也。生姜助桂枝散其寒也,大枣助芍药敛其阴也。炙甘草,调和 诸药燮理阴阳也。) 

上五味,呋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 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 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 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 、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啜粥以助药力,阴阳两补也。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者,气阴两伤,邪必乘 虚而入也。)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有是证则用是方,示人以法也。解如上。)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而兼阳明经证也,葛根阳明经之药也)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 之。

(太阳病在表而反下之,伤其中气,浊阴上逆,与奔豚相类,桂枝汤内有降浊之功 也。)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 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 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太阳病误治不可但与桂枝汤解之也,当随证变通,不可拘泥。桂枝本为散营敛卫 ,使肌表协和,脉浮紧而发热汗不出,营温不足以胜客寒也,宜麻黄汤散之。有汗 无汗,断其寒温胜败之关键也,不可有误。)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有是证则用是药,亦不可一概而论。)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气上逆也。厚朴、杏仁,利肺降逆也。)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或是麻黄证而误用桂枝,不能开其腠理,而反助其内热,灼伤肺脏所致。)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 加附子汤主之。

(漏汗不止,毛窍洞开,故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寒气拘之,阴 气不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