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恭亲王奕訢政海沉浮录-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浜臀涔σ苍谥罨首拥敝凶钗怀觥W芏灾仍D不仅精通经史,擅长诗文,而且娴熟刀枪之技、骑射之术,文韬武略均在诸位皇子之上。正因如此,道光帝对他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希望他能凭其杰出的文韬武略,担当治国重任。 
  奕訢所处的时代,也正是一个迫切需要非常人才的非常时代。大清王朝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环顾宇内,那么多的灾荒,那么多的策反和叛乱,那么多的贪官和污吏,尤其是那可恶的鸦片,蔓延全国,横被海内,槁人形骸,蛊人心志,夺人钱财,丧人性命,导致国人家破人亡,同时也严重侵蚀着国家肌体的每一个要害部位,实为千百年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而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西方列强有了轮船、枪炮和整日机器轰鸣的工厂。他们为了攫取最大的财富,竞相把魔爪伸向全球各地,伸向大清王朝的心脏。就在奕訢诞生的那一年,对中国觊觎已久的英国通过了废止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利权的法案,同时决定派遣商务监督到中国,以代替东印度公司的“大班”(东印度公司驻广州代表的称呼),执行英国的侵华政策。七年之后,英国终于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践踏我山河,掠夺我财富,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拥有几千年辉煌文明的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对于一向爱好和平和安宁的中华民族来说,实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章 道光皇帝的聪惠宠儿(3)   
  道光帝有感于“内则叛乱踵起,外则强邻逼迫,朝廷之威信渐替,军队之腐败日甚”,决心正本清源,躬行节俭,力图革除积习,改变社会风尚;此外,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众多方面——诸如漕运、盐政、河工、捐纳制度等等,他都挖空心思地进行过大力的“改革”。道光帝一生真苦、真累,在他当政的日子里,他平均每天料理政事、批阅奏章的时间,可以说多于任何一个他的前任和他的后继者。然而,历史发展的大势却显得那么残酷无情,无论他怎样辛苦地操劳,道光帝毕生的努力全部被验证为劳而无功。也许这还不算是他最为可悲可叹的地方,道光帝最为可悲可叹的地方,在于他“朝中无人”的困境:守着这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家园,统领着四亿之众的臣民,他感觉比银子还紧缺的偏偏就是人才——能当政用事,能消灾祛难的人才。在他周围的尽是只知“多磕头少说话”的曹振镛和结党营私、欺君误国的穆彰阿这样一些无能庸臣。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终于爆发了由科考落第书生洪秀全领导发动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国内局势更加紧张。同时,国外西方列强的攻势更加咄咄逼人。 
  历史注定奕訢这样一位杰出的皇子必将活跃在时代的峰顶浪尖。   
  第二章 与储位失之交臂(1)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奕訢虚岁近十八,足龄十六。道光帝开始为这位心爱的皇子张罗婚姻大事了,其实他早已考虑成熟了。新年刚过,道光帝宣召热河都统桂良进京,二月十四日,指其女为奕訢嫡福晋。 
  桂良(1785—1862年),满洲正红旗人,姓瓜尔佳氏。瓜尔佳氏,是满洲贵族八大姓之一。桂良的父亲,曾任闽浙总督。桂良是宦门子弟,自嘉庆十三年桂良由贡生捐纳为主事步入仕途后,就一帆风顺。至道光十四年二月(1834年),桂良即以江西布政使而护理巡抚之职,跻身于清政府大员之列。 
  在督抚大员中,桂良是比较有建树的。护理江西巡抚时,曾以有效的措施解决省城和南昌等县的缺粮问题,丰裕了老百姓的粮仓;任河南巡抚时,曾多次勘察黄河及支河堤堰,为国计民生,积极筹办河工;严办偷漏税,以利政府财政税收;查禁白莲教秘密活动。道光十九年六月(1839年)调为闽浙总督,旋改为云贵总督,兼署云南巡抚,致力于剿苗,其间采取了种种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苗汉之间的关系。道光帝非常满意桂良外任督抚大员的政绩,道光二十五年四月(1845年)连日召见了进京觐见的桂良,并谕称:桂良年甫六十,精力大逊于前,难胜两省之任,着留京当差,旋即令署理镶黄旗蒙古都统,兵部尚书,又授正白旗汉军都统,十一月调热河都统。体现了对功臣的体恤,使其免边途奔波之苦。 
  道光帝这次将皇子与桂良之女结为连理,既是进一步酬答和信赖桂良这位功臣的表示,同时也是对皇六子奕訢的特别的偏重。因攀上了这门高亲,桂良以后的仕途是愈老弥坚,在大清王朝后来发生的几次重大事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参加咸丰八年(1858年)、十年(1860年)的两次议和,参与慈禧——奕訢的辛酉政变,帮助奕訢开创洋务运动的新局面等等。同样地,奕訢也因为这桩婚姻,而获得了一位他日后驰骋于政治舞台时的坚定的支持者和忠实的追随者。在关键性的问题上,桂良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阅历为奕訢谋划,奕訢也非常地信赖他的岳父。 
  这一年道光帝还为皇四子奕裕闪嘶椋仍}就没有奕訢那么幸运了。二十七年(1847年)订婚时,道光帝为他选择的是太常寺少卿富泰的女儿。富泰家族的地位远逊于桂良,他的现职更是无法与桂良的总督、都统之职相比。富泰的女儿嫁给奕裕侥旰蠹此廊ィ惶┍救艘参炊赞仍}的政治生活产生过什么影响。清代名人传稿上因此也没有富泰的地位,不像桂良或因政绩突出,或因作为洋务运动在中央的重要代表而被永久地载入了史册。 
  种种的偏爱都给了奕訢,然而在接下来的皇位继承上,道光帝又偏爱了谁呢? 
  皇位继承,向来是历代王朝极为重视的大问题,因皇位继承而引起的宫廷之变,史不绝书。雍正在位时,深知储位不定,不足以维系国本,而明立太子,又不免导致宫廷变乱。于是,汲取历代王朝建储的经验教训,尤其是鉴于其父皇康熙立储而致的纷乱,以及他们兄弟之间争夺皇位的切身体会,创立秘密建储制度。 
  所谓秘密建储制度,即由在位的皇帝,秘密亲书预立太子的名字,密封在锦匣之中,藏于乾清宫最高处“正大光明”巨匾之后,等皇帝驾崩前(或驾崩后),由御前大臣、军机大臣等共同开启出示,按御书所定,嗣皇帝继位。 
  道光帝一天天地老了,早该密定储位了,而他却迟迟没有确定。备尝守业艰难的道光帝满心要把皇位交给最优秀的、自己最放心的皇子,然而,道光帝寄予厚望的皇长子奕纬不幸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死去,死时年仅二十四岁,而且没有为道光帝留下皇孙,道光帝深为痛惜。二子奕纲、三子奕继早在一二岁的时候相继死去。而眼前的六个皇子当中,七子奕譞、八子奕詥、九子奕譓年龄尚幼,较年长的只有四子奕裕⑽遄愚日p、六子奕訢。五子奕誴系不为道光帝所宠爱的祥妃所生,生而状貌拙陋、性格粗率,毫无皇家风仪,不为道光帝所喜。道光帝遂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将其过嗣给嘉庆帝的第三子、自己的亡弟和硕惇恪亲王绵恺为嗣子,这就意味着他已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所以,道光帝将目光盯在了最喜爱的两个皇子——奕裕娃仍D身上。   
  第二章 与储位失之交臂(2)   
  奕訢文才武略,均为诸皇子之冠。奕裕瓿ぃ矣腥收叻绶叮治屎笏似涑ごΓ蝗欢牟盼涔υ恫患稗仍D。究竟立谁为储呢?道光帝久久难以决断。他深深地知道,这一决断将决定大清社稷未来的命运。 
  形势变得微妙起来,奕裕娃仍D,虽为和睦兄弟,但在关乎自己前途命运的储位问题上,彼此心照不宣,展开了隐蔽的争斗。两位皇子的师傅,为了帮助自己的学生入储,各自进行幕后策划,也施展着无声无息的较量。此时,奕訢的师傅已经换为卓秉恬。卓秉恬是四川人,嘉庆七年进士,少年得志,长期担任工、兵、吏等部尚书及大学士等职,为官作风严谨,喜经世致用之学。他见奕訢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便帮助奕訢进一步提高学识和应变能力,打算以真才实学博得道光帝的赏识。奕裕睦鲜故嵌攀芴铩6攀芴锢夏鄙钏悖ü糯湔隆⑽奈铩⑷饲橛绕涫侨保由纤匪娴拦獾鄱嗄辏浅A私獾拦獾鄣男郧橛胱鞣纭K钪拦獾畚奈浼姹福倚⒘饺虼怂醯米约旱难仍}长处不在武功和辩才,而应该以忠厚孝悌的形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