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曹智来了怎么允许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他在丹阳各地发布命令,不允许丹阳青壮年加入其它部队。也向临郡、州府发出友情提示,未得允许外郡、州府官员不得擅自在丹阳募兵。

即然相临的陶谦等都对他这块宝地虎视耽耽,那他就要早作准备。曹智清醒的认识到目前他这点兵马只够自保,想要开疆扩土根本不可能,所以他的目标是在三个月之内使自己的兵马扩充五千人,使自己在丹阳的总兵力达到二万,这样才能马马虎虎保住这块来之不意的地盘。

同时,曹智准备把他特务部队(古代叫斥侯)扩充,把原先一百多人的斥侯扩充至五百人,由乐进和他亲自训练,然后派驻到全国各地,收集情报。

还要在巢湖安定后,召蒋钦回丹阳和投诚于他的皖城水军一起,组建丹阳水军。曹智即然要在丹阳在扬州发展下去了,水军是避不可免的。没有像样的水军将来根本不可能在多水系的江南之地立足。曹智记得三国历史上曹操就是没有像样的水军,才遭了赤壁之败。

扩军、购粮、购买军用物资都热热闹闹的在丹阳上演,大规模购粮已经带动了丹阳尘封已久的商业活动,现在曹智的军队又大量需要军服、兵器、战马和一些不知干什么用的矿石,大大繁荣了丹阳经纪。在曹智的改革新政实施下,丹阳的手工业、制铁业、商业、服务业甚至是性行业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短时间内促成地域性百废俱兴的繁荣格局,也初步形成了丹阳新经济产业链结构。

这一结果造成了丹阳郡内劳动力空前短缺的情况,有了工作岗位,还会怕没人来吗。无数相领郡县的无业游民相继涌入丹阳郡,虽说这时丹阳郡因为曹智的抑制〃通货澎涨〃政策,使丹阳郡的消费指数都要比其他地方来得高,但还是止不住涌向高薪、高就业率的发达郡府——丹阳。更让曹智意想不到的是,古代的人出异地打工是要拖家带口的,这就等于是造成了变向移民。

第二百九十四章 偷渡

丹阳在三个月内激增了二千一百十三户人家,这还得了,古代人口对于一座城池,一个郡州都是繁荣、强盛的保证,现在丹阳的新政吸引着无数的人往那里去,这无疑是在挖别人的墙角,其他郡州的太守、刺史、州牧企有不急之理。

陶谦第一个遭受影响,在曹智实行新政的头一月里,就从他的徐州流失了上万斤粮草和几百户人家。陶谦认定曹智是在撬他墙角,他也不是好欺负的。陶谦首先封锁了于徐州通往丹阳的渡口,徐州军民无正当理由,不得善离徐州地界,特别是渡江去往扬州丹阳。

人性就是这样,你越阻止他们去某个地方,他们就越向往那个地方。徐州民众在这种缺乏合理性的束缚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偷渡客形成了。他们想方设法要偷渡长江,去往他们理想的天堂世界——丹阳,他们听说丹阳的米贵,但收入是这里的两倍,甚至更多,那里的土地今年白租,种出多少都归个人所有,你想卖想吃都可以。后来曹智开玩笑的说,这种偷渡再发展下去就该有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蛇头〃了,照这种速度发展下去,中国的〃偷渡〃事业肯定会比美墨边界繁荣昌盛。

陆康、陶谦甚至于吴郡、豫章郡的两位太守都觉查到了不对,就移民问题分别向陈温进行了投诉和抗议。陈温这时已回到历阳,他也觉得曹智做的过于激进了,于是就写信给他,让他收敛一些,刚刚上任就得罪那么多人不太好。

曹智其实也没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他本意对于丹阳突增的就业岗位,准备安置一批江夏蛮过来的。在最初曹智实行改革错施时,巢湖那边的事一时还没结果,所以曹智想先缓解一下巢湖和濡须坞那边的土地少人口多的现壮,迁移一部分江夏蛮过来。

谁成想曹智的改革这么成功,外来〃务工者〃像蜜蜂一样向丹阳涌来,这人满为患了也是会造成各种社会问题。后来丹阳也不得不做出限制流入丹阳人潮的政策:第一,外来“务工者”必须在丹阳当地有亲戚,并以书信为证明,丹阳视为邀请函,才能进入丹阳境内“打工”。第二,来丹阳投资移民的,丹阳表示欢迎,但必须有能力购买十亩土地以上。

虽说做了种种限制,但依然挡不住对丹阳充满向往的热情,假邀请函,借来的钱产、地契很快流行于整个移民人群中。

无数妒忌着丹阳的成功,无数人开始仇视曹智。其实曹智的新政能在丹阳获得成功,有它的特殊性和必然性,也有它的偶然性和幸运的一面。施行改革,我们知道必须有天时地利人和,及其强大的政治背景和军事力量等诸多因素合力推动下,才能成功。

曹智来到丹阳上任说白了是一个临时行为,他人是比扬州任命文书都来早一步。刚开始丹阳军民对曹智表面恭敬,其实内心普遍抱有观望态度,吃不准他在丹阳能否持久。但命运在这会儿是垂青于曹智的,在他开始新政之初皇帝圣旨意外的来临了,这无疑加固了曹智在丹阳的政治地位,使他成了非常正统、正规的丹阳郡最高行政长官。皇命在古代还是很被看中的,虽说现在皇帝的实际权力很小,但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是不容易被改变的。

再后来又有从东郡开来上万军队进驻丹阳,这给观望的丹阳军民注入的是稳定剂,他们认识到这个新任太守是准备在丹阳长治久安的。

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曹智在丹阳这个小地方施行改革,相对整个大汉帝国,丹阳这么一郡之地小的不能再小了。地域小就容易施行改革,人心相对容易调动,所需的必备条件和物资等相对少,很容易就能满足。而如果面对大面积地域,甚至整个汉帝国来说,这或许是不可行的,领会意图不明确、歪曲政策内容、贪污、腐败、政敌捣乱等等问题都可能把好事变坏事,使改革半途夭折。

曹智在后来的总结时也充分清醒认识到了他成功的这几条主要原因,其实回想一下也是抹把冷汗的,他从那时起不忘提醒自己在今后的三国政治道路上不能再如此胆大妄为了。

在曹智对丹阳整个改革推进过程中,也不是一番风顺,也遭受过一些“磨擦和不愉快”。

话要从曹智接受圣旨的第二日,别人接了圣旨皇命都是兴高彩列,曹智却是愁眉不展。

〃要我和大哥出兵兖州,大哥倒是离的近,我这丹阳离兖州可不近,我刚来屁股没坐热,就率部离开,回来还止不定谁占了我的窝。〃

曹智一个人在书房,一边冷静自己,一边再看了一遍圣旨,并呐呐自语一番。曹智摇了摇头,提笔先给曹操去封书信,听询一下他的意见。现在东汉中央zf明存实亡,这出兵驰援兖州之事也没人来监督曹智,先和曹操商量一番还是有时间的。

正当曹智快写完书信之,伺候何静湘的小丫鬟跑来通知曹智〃夫人有请〃,虽说快睡了半月书房的曹智无数次发誓何静湘再来找他时,他一定要端足架子,给她点脸色看看。但这会儿一听到他的模特儿美人在召唤,曹智像动物园下午四点半的狼一样,“噌”的一下窜向了美味的食物。完全把事先想好的事抛掷脑后,要不怎么说,夫妻间的战争,结束战争主动权的钥匙永远在女方手里。

何静湘其实早已想通曹智在她不在的时间里,另行取妻的事。但这个不开花的大木鱼就是不会主动来向她陪不是,再趁机接近她,女人那好意思主动开口。

昨天听说自家夫君接了圣旨,那可是天大的喜讯,下人、丫鬟都来向她道贺,连养父母刘氏夫妇也一个劲的夸赞何静湘嫁了个前途不可限量的好夫君。世上那个女人都是爱慕虚荣的,何静湘虽说以前母仪天下过,但在这么多道贺声中,依然倍感光荣和快乐。她借着这个机会派人请曹智过来,恭贺夫君的同时,与之共享荣誉和快乐。

第二百九十五章 孟浪作风

曹智像个孟浪的小青年似的跌跌撞撞的冲进了何静湘的房间,何静湘正悠闲的半坐半躺在窗户旁的软榻上,享受着阳光,门的乒乓声吓了何静湘一大跳。

曹智略带谦意的看着她傻笑,何静湘对着曹智嗔叫道:〃你看你风风火火的,那像个太守的样!〃

曹智抬起双手冲着自己左右打量两眼,他现在在郡府已不穿武官的衣甲,而是改穿了儒服,倒是频添了几分书卷气。

曹智止了孟浪行劲,斯斯文文的走到何静湘跟前,嘻嘻傻笑道:〃你说像就行了,嘿嘿!我才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呢。〃

曹智边说还不怀好意的往何静湘肩膀上蹭发蹭发,还不请自坐的挤上了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