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这样,把对手要往越无底深渊里推,那才叫好,只有把陈瑀的反面性定的高,才能凸显出“你那名兄长“的正宗和激发出他的阳刚血气。曹智听邓艾这话时,背脊上不由冒了一阵凉气,看来他对政治的看法还是很肤浅的。

邓艾的话还真是有效,袁遣马上抖起来了,直瞪瞪的看着堂下跪伏的邓艾。

枣袛虽说看见这位袁刺史就想吐,但这时也不往曹智的吩咐,跟在邓艾身后,跪伏道:〃一山难容二虎,好女不嫁二夫,请使君大人速速发兵,讨伐陈瑀。

袁遣此时已被邓艾等人撩拨的斗志昂仰,情绪激动,只见他一拍面前的几案,挺身而起,激动的略带煞意道:〃对,那个奶奶的陈瑀敢自称扬州刺史,这扬州能有二个刺史吗?老子立刻率部攻上寿春,把那杀个精光。哦!不对,要把乔玄的两个女儿留下,听说长的很漂亮,正好给本刺史当战利品。〃说着便意气风发的指着堂下的邓艾道:〃哎!那个谁?对,就是你,你给我发篇檄文,我明日便正式公告天下,发兵争讨陈瑀。〃

邓艾唯唯喏喏的应着,口称“刺史英明”等高唱着凯歌。

曹智也趁机越众而出,但他不跪伏,只是拱手躬身道:〃小弟原为兄长开路,做兄长的前驱,扫平道路,让兄长长驱直入寿春,取那陈瑀之首级。〃

〃好!哈哈哈〃袁遣大笑着,这时他头也不疼了,他是个容易满足和自大的人。被曹智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就捧上天,把袁绍曾经关照的要等他解决公孙瓒后,再调兵给他征讨陈瑀的话全忘了。他只记着一点,袁绍有要他拉拢曹智,用他的兵马作征讨陈瑀的前锋。所以袁遣认为他已经不需要在等袁绍增兵给他了,他要干场漂亮的给世人看看,袁家不是只出了一个袁绍和一个袁术。那个什么陈瑀肯定是个孬种,没跟他交手过一兵一足,不是就跑了吗?他甚至已经预见到了胜利。

袁遣大笑着让邓艾等人起身,豪言道:〃好,好等平定九江,征服陈瑀、乔玄之后,各位都将是有功之臣,我一定不会亏待了你们。来人,取酒来,我们先畅饮一番,在出征不迟唉哟哟,我的头怎么又疼了〃

当天下午,曹智就挥别妻子任红昌,领了袁遣的刺史令先行开拔,率着三千部属出城而去。曹智于袁遣相约,由他领兵从左路逼进寿春,袁遣直接走大路,慢慢的开进寿春。曹智保证袁遣通往寿春的道路将是畅通无阻的,他会为袁遣扫除一切障碍,让他舒舒服服挺进寿春和陈瑀决战。

袁遣听完曹智的保证,那个感动就别提有多深了,立马觉得曹智比他亲兄弟还要亲。作为回报他也欲支了一个扬州治中的职物,言明只要等战事一完,他就升任曹智为扬州治中,并且还有其他诸多好处。

曹智自是感激涕淋的不得了,心里却另有打算。为了防止袁遣变卦,曹智临行时,关照枣袛一定要让这个袁遣明日率兵出征,别让他赖在历阳不走了。当然为了应付这种情况的发生,曹智让枣袛和驻守历阳的五千军士做好了准备,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把袁遣赶出历阳城。

曹智则马不停蹄于三日后到达居巢,会和了周仓、朴胡、袁约等人,率领九千军马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巢湖郡治所巢县,也就是郑宝花费多年营建的巢湖水城,这里将是新一任巢湖郡治所的所在地。

这时其实长安的任命还没到,但在那个时期这已经不那么重要,在曹智到达时,陆康已命人备好了太守印绶和各类文书。这在当时也是司空见惯的,甚至没人认为这种私刻官印等的行为是违法的,谁让这是巢湖的上级郡府刻制的呢!

曹智在巢县见到了阔别一段时日的李虎、李典、蒋钦、杨车、李黑。李儒比曹智等人早到巢湖几日,他和陆俊是直接从皖城赶来的。令曹智意外的是,在曹智到达后不久,陆康也出现在巢湖水城。

使陆康亲自来巢湖的原因是,陆康就巢湖事宜要和曹智签订一份契约:契约上明确写到,巢湖的治理权是和曹智的丹阳共同享有,但巢湖这个郡必须是隶属在庐江郡下,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独立郡。

曹智看到这份类似合同一样的东西,脸色稍稍白了白,转念一想,方才好转了些。

(不好意思各位,去机场送机了,刚回来。今天有点晚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巢湖事定

曹智的第一反应是陆康还想坐地起价,在这关键时刻,最后从他这再弄点好处。

但其实不然,陆康前段时日答应和曹智共治巢湖,答应的有些匆忙、仓促,后来才意识到,这里有漏洞。

这好比现代讲的“主权归属问题”,当时,因为袁术突然撤换扬州刺史的事来得太突然,所以陆康为了应对袁术可能的下一步行动,就草率的答应了曹智的提议,但后来事情缓和下来了,陆康身边的智囊就有人提出来这个巢湖是和丹阳共治,这其中的“主权”应该归谁,却从来也没说过。

陆康一想对,这是很重要的。于是,他就带着初步草拟好的巢湖契约来到水城,他要趁曹智在巢湖,圆圆满满、真真切切的得到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

年纪大了,就在乎这样东西属不属与他。曹智也没让陆康失望,他爽快的在契约上签字画押,因为他比陆康多一样法宝,那就是他更早知道历史。

陆康你现在争的再多,又有什么用,等再过几年,一样不是便宜了袁术。但曹智此时充分体现了尊老爱幼的良好传统,他在契约上签名、盖章时,陆康终于露出了难得的微笑。

然后,在陆康和曹智的主持下,巢湖水城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就任仪式。在这次就任仪式中,其中最重要的两位主角,自然是巢湖郡太守李虎和巢湖郡都尉陆俊。

李虎、陆俊各得其所,自是都非常开心。特别是李虎及率领的板楯族军民,李虎的就任意为着他们在富足的庐江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他们不用在遭受汉人白眼和歧视,甚至于他们现在认为在巢湖不但和汉人是平等的,还微微比汉人高了一等,因为巢湖的太守是他们板楯族首领。

陆俊也很开心,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一郡都尉,甚至于比曹智还要年轻一岁当上这个职物,自是意气风发。虽说他现在也不和曹智敌对了,但自我感觉还是别过了一些苗头。

作为友好表示的第一步,曹智还暗示李虎分出一部分巢湖库存的财物,以支援现在经纪处于困难时期的上属郡庐江。

陆康像来刚愎自用,但在曹智等人的友好劝说下,推拒了两次后,也就欣然接受了这些捐赠。

但他把话也讲得明白,这事大家都明白李虎这边是曹智作主的,陆康虽说得了你曹智诸多好处,有些立场还是要表明:

陆康表示第一,这谈妥的各项事宜要不择不扣的执行。比如这驻军问题,李虎所在巢湖的驻军必须只能保留三千,而他儿子陆俊则率部五千负责巢湖的主要防务。

第二,陆康告诉曹智,你带着这么一支大军从我的防区这过,你曹智也别瞒我,我知道你要去干什么?不就是为了个刺史之位,你要打寿春吗!陆康也不打算拦着曹智不让他去打他的老朋友乔玄,他说实在话也不看好这袁术,对老朋友和这种人搅和在一起,只能表示失望。但他还是要和曹智划清界线,曹智归曹智,他陆康归陆康,曹智和乔玄要打起来也好,还是那陈禹要同袁遣打起来也罢,他是谁也不帮,谁也不向。这次曹智借道而过就算了,但仅此一次,决不会有下一次,就是你曹智打输了,想从他的防区撤兵也是免谈。

曹智也知道好些事瞒不过陆康这只老狐狸,他向陆康保证回马上履行承诺外,还答应陆康看在他的面子上,一定告诉袁遣不要为难乔玄,只针对陈禹。

这话陆康听着很有玄机,一时没想明白,当场只是嘴硬的说,〃不用给他什么面子〃,但当晚想想又觉得那里不对,第二日想找曹智问清楚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曹智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在水城呆了两日,李虎已就任完就起程走了。

曹智在蒋钦的安排下,乘船直下巢湖,出了巢湖,上岸改走陆路,目标直取合肥县。

合肥旧时称为广阳乡,是个乡级单位,即现在的将军岭,岭上的分水田是东肥河和南肥河的发源地。东肥河自将军岭向西北流经寿县入淮河。南肥河亦自将军岭向东南流。经合肥入巢湖,两河均属雨源河类型的同源异流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的劳动人民就曾利用过这样天然的水道、地形,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这条运河因沟通了长江,淮河之间的航运交通,故名为“江淮运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