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智认为非常有理,随即急令各县收拢兵马,准备应付可能的战事的同时,也要注意凡是与其他各郡、各州有边界连接的地域,都要注意、防范可能的敌军奇袭。

办完这一切,曹智才启程去了泾县。泾县县境位于丹阳中部,介长山大谷间,当吴越之交会,为歙池之襟喉。历代泾县境域较广,境内高山秀拔、绿水长流、幅员广阔、资源丰富。泾县又是以水得名,境内青弋江古称“泾水”,故名泾县。

泾县的山越族又是很早就居住在了这片地区,如果寻根问底,他们一定是外来迁徙进来的。但从春秋时期开始,因为这里交通不便,又多山,多河流,并不适合汉人在平原居住和耕种的习惯,所以这里汉人居住的很少。被山越族迁入后,不知通过多少代的繁衍,他们竟认为这是他们的地盘,开始仇视汉人,驱赶汉人。在汉初强硬措施下,清剿了几次山越族的这种嚣张行为。他们也就老实了很多,但近几年时局动荡,对这里的管辖又少了。祖郎作为现在的山越族宗主,趁机发展势力,叫嚣与山岭之间。

曹智离开合肥一刻没有停留,直赴泾县。从合肥和巢湖新组成的一万大军,分水陆两路向泾县进发。

丹阳多山,水路行起来也不快,在泾水登岸后的三千士兵,与等候他们的大军会合,南下往去泾川镇。

泾川镇地处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是泾县县衙所在地。也是被祖郎攻打的第一个地方,县令已杀,县衙也被掠夺一番。

此时镇守泾县的朴胡率领着一万曹军,收复大部分由叛军占领的地方。把祖郎逼回了茂林镇和云岭镇一带,并把那里都重重包圉。

但就是收回这些地方,朴胡和他的部众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曹智等抵达泾川镇时,朴胡率前部已攻入位于茂林和云岭一带的山区,但却吃了一场败仗,死伤了几百人,刚刚退回泾川镇。

曹智的军队虽说奉有严令,绝不滥杀妇孺或投降者。但这时泾川镇里烈焰冲天,浪烟直冲上清朗的天空。十多组建筑物,都有起了火,喊杀之声还震耳不绝。

这就是曹智率部进驻泾川第一眼看到的景象,朴胡知曹智率众而来,大喜过望,把众人迎入营里。朴胡欲设宴为众人洗尘,给曹智婉言拒绝,曹智要求朴胡给他解释一下,为什么泾川镇内一片狼藉,他的部队不是已经攻陷了这里吗?为什么一副烧杀抢掠的景象。

朴胡哭丧着脸,冤枉道:“禀主公,这些山越族实在太不要脸,不但全名皆兵,还依仗泾县到处的山林、河流,不和我军真刀真枪的正面拼杀,而是躲在树丛、大石、小溪处,待我军开进时,突施暗杀。我军虽已收回县衙,但就攻占这个泾川镇,就付出了一千多人的伤亡。我们也遵照您的命令,不滥杀留在泾川的山越老弱妇孺。但却不曾想,今日我们强行推进到祖郎的老巢茂林和云岭两镇,大军刚走,留守泾川镇的士兵却纷纷受到镇内那些老弱妇孺山越族的袭击。我有一个亲兵,只是想帮一名山越族妇女去井边打水,哪成想,那娘们竟趁我那亲兵不注意,从裙子底下摸出一把匕首,把我那亲兵给捅死在了井边。我在前线也进展不顺,祖郎的老巢并不设在茂林或是云岭镇上,而是躲在那片连绵的山林地带,还设下了各种陷阱、埋伏,今天我又折了四五百人,但却寸土未进,连那片山林都未通过。回来后,一些士兵气不过,就烧了几间山越人的房屋,惩办了几个凶手。”

说到此处,朴胡也是好生气馁和无奈,“啪”的一下在营帐内就地跪下,请求曹智处分。

曹智扶起朴胡,郑重道:“先不忙着责罚你,我们先实地看看我的泾县。”

说实话,曹智来这泾县也就去年视察全郡政务来过一次,还真未真正了解过泾县那起伏不平的山岭。

整个泾县地处高原,为多山丘地势,兼有地处江南湿润地区,植被特别茂盛。素有“山川清淑、秀冠诸邑”之誉,山势和皖南山区连为一体,境内青山环绕,魁峰挹秀,风光秀丽,多条支流都成两水相抱装,并与泾水等大河想通,形成了自然的外围防御线,有点像自然形成护城河的样子。

第四百一十八章 外围包围

这其中又以泾县西南的茂林镇和云岭镇地势最为复杂。

茂林镇地处皖南山区,位居黄山、太平湖的中心点,是泾县西南之重镇。素有“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之说。境内青山环绕,东溪古溪两水相抱,形成第一道天然屏障。云岭镇位于泾县城西城南五十里处,总面积非常大而宽广。又可东邻丁家桥镇,南接章渡镇、中村乡,西依北贡乡,北界南陵县。境内属丘陵半山区;夹两脉青山之间,南北长,东西宽,土地肥沃,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四顾”、“云岭”两山对峙,有“云中美人雾里山”之称。

就在这片云岭山和茂林镇山区相交汇的中间地带,也是祖郎的大本营,祖郎在这背山依势的地方筑了诸多房舍、要塞,借助这错中复杂,形势险要的地势,从山下开始就杂树丛生一直连绵到山顶上的险恶地区安营扎寨。祖郎在此地经营多年,兼之水源粮食充足,正规的曹军在朴胡的率领下一时莫奈他何,几次想攻打上去,都未成功,还折损了不少人。

而此时,祖郎已带领山越族士兵躲入了茂林和云岭之间的群山之间,他的老巢所处的地方,是当地人称为“一线天”的地带,环境极为险恶,若想攻上山去,整个地段就只有这一条小路,可通往上面。而小路的两边,则全是陡峭无比的险峰,即使是曹智、朴胡等这样身怀武功,轻身功夫不弱的人,也不敢轻易尝试攀登。这有点像“自古华山一条道”的意思,屯兵在这种地方,绝对的易守难攻。

曹智还在朴胡的介绍下,细致的了解祖郎大本营的形势和环境,知道了山越族不但在这山中身手如猿猴般灵活,能纵跳与山林之间,而且还是男女不分,皆作兵士,达到了全民皆兵程度。而且打仗不按正规路子与你将对将,兵对兵的厮杀,而是躲藏与暗处,突然窜出,实施袭杀,杀完人就钻进山林间跑了。你要是顺着他们的身影,一路追击,不是中了陷阱,就是又遭受另一拨山越军的暗杀。所以在推进的过程中是步步暗藏杀机,朴胡的士兵稍一不慎,就丢了性命。

与其说他们是军队,不如说他们是躲藏在山林间的野兽更为贴切些。

曹智通过一日的走访,也看到了在朴胡的军中,现在士气比较低落。士兵们或许不怕和敌人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厮杀,但却恼怒透了这不知会从什么窜出的山越族勇士,以至于现在很害怕进山。而且在曹智等未到来之前,朴胡和他的兵士也抓住过几十个山越族士兵,这些士兵在这深秋入冬之际,还穿着露手露脚的破烂衣服,但这些士兵非常傲慢和有血性,一但被抓住,就立马想尽办法自尽,绝不愿意当曹军的俘虏。这一点也相当震撼曹军的士兵,弄得曹军的士兵是又敬又怕。世人都敬佩有血性的人,同时也最害怕不要命的人。

听到这里,鲁肃就不明白了,他听曹智说这朴胡也是他从庐江收降的江夏蛮子,为什么蛮子对蛮子,兵力、武器又占优势的情况下,会打不过祖郎的山越族。

朴胡被他问的很是不好意思,尴尬的低着头不吭声。但这时曹智帮他解释了,现在鲁肃看到的这些江夏蛮和汉人无异,因为他们早已为汉文化同化。无论从衣着、语言、饮食、长相甚至思维方法等,根本和汉人一般无二,他们也早已不生活在山林里,而是在平原上逐水定居,打仗方式更是仿照汉人的骑马列阵,攻城掠地,那还有跳跃与山林之间,用几乎原始的狩猎方式打仗。甚至于山越族还保留有他们原始的语言,而故意不融入泾县地方语种的泾县话(属汉语吴方言,又称吴语),所以这山越族民族性特别强,战斗力也极强,又神出鬼没的,是怎么打都打不散。以前的历届丹阳zf就是怕了他们这点,汉zf也对这些蛮族很是头疼,所以只要他们不太过分,就放任他们,使祖郎和山越族发展的越来越强大和嚣张。

听完朴胡等的介绍,曹智也明白了几分祖郎和山越族的情况,当晚,他命令部队整夜行军后在茂林、云岭的外围处开阔地结营布阵。把近两万大军分东、西、南三个方向合围了祖郎和山越族藏匿的这片山区。在行进过程中,大军只走大路,遇水、遇林通通绕道,或是包围,绝不轻易犯险。在推进过程中也发生了零星偷袭,但曹军一来兵马人数大占优势,二来行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