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过多久曹操、张邈公开打出旗号,要成立义军讨伐董卓,其实曹智已经这么做了,但他没好意思说。

曹操志得意满认为这是他目前这一生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任何事做得越早,越是能让人记住,让历史记住。曹操“首倡义兵”,抢了第一份。曹操的这个倡议得到了天下英雄的响应,各路诸侯、豪杰纷纷起兵,举起义旗,要讨伐董卓,匡复汉室。

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遣、济北相鲍信同时起兵,组成联军,并公推袁绍为盟主。这支军队由于驻地都在函谷关以东,因此就称为“关东义军”,也叫“关东联军”,简称“关东军”。

提到这位渤海太守袁绍,曹智一时没搞明白,袁绍怎么成了渤海太守。那这段时间袁绍又在干嘛呢?曹操向他解释了这位关东盟主近期表现。

这还要从董卓进京开始说起,董卓进京以后就琢磨着换皇帝,他要废掉皇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因此找袁绍商量。为什么找袁绍商量呢,因为袁绍的叔叔是太傅,是“三公”之一。曹智的老爹曹嵩当时也是“三公”之一,是太尉,但在董卓进京以前,就被曹智绑回老家了。董卓进京时,何进已死,所以当时京城中就袁魁一位“三公”于是董卓就想让袁绍传话给他的叔叔,请他的叔叔出来支持一下他换皇帝这个事情。袁绍一听眼珠子一转,对这个董卓说:“那我回去跟叔叔说说”,然后就跑掉了。

袁绍逃出洛阳后,为了面子,就跟人吹嘘,他是如何当场义正严辞的拒绝董卓,他骂董卓“这个皇帝怎么能随便换呢?皇帝就是你换的吗?”董卓一听勃然大怒,把刀唰的拔出来,就骂袁绍,“臭小子,竖子,天下的事难道不是我说了算吗?你以为我董卓的刀不快吗?”

董卓这么一骂,袁绍不甘示弱,唰一把也把刀拔出来,一把横过来横在胸前,刀刃对外刀背对内,说:“天底下难道只有董大人的刀是快的吗?”然后后退,退出会场,连夜逃出京城。

这是袁绍自己这么说的,曹智才不信他有这个胆。不管怎样,袁绍因为反对董卓这件事,而天下闻名。

袁绍从京城洛阳逃出来的时候,董卓准备是要追杀袁绍的,这个时候京城里面有几位名士跟袁绍关系很好,就去劝董卓。说大人不要这样,这个袁绍他是个年轻人,他不懂事,他不识大体,一不小心得罪了您老人家他又害怕,他当然要跑嘛,他没有别的意思,但是袁氏家族的“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您不如任命他做一个太守,他必然会感恩戴德,袁绍如果对董大人您感恩戴德,那么太行山以东不都是阁下的了吗?哎董卓说这有道理啊,好,就任命袁绍做渤海太守。

但董卓这土匪,哪能就这么解气。没几天,董卓就把袁绍的叔叔,太傅袁魁一家全给杀了。

袁绍逃出京城后,日子也不好过。袁绍首先逃到了冀州,冀州是韩馥的地盘。韩馥能当上冀州牧,就是靠袁绍家的关系爬上去的,袁绍想逃到这应该是安全的。没想到这个韩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听说袁绍来了,还被任命为渤海太守。韩馥马上就紧张了,怎么办?是不是抢我地盘来了,韩馥马上派兵把袁绍看管起来。

冀州牧韩馥,是个没主意的人。正在这时,韩馥同时收到了曹操、桥瑁写给他的信,信上大致说,曹操这边已经准备起义兵,桥瑁也准备参加,大家联合起来去对付董卓。信写到韩馥这里,韩馥居然拿出来问手下谋士,说:“你们看,这个董卓和曹操他们要打起来,我们是帮董卓呢?还是帮曹操?”他手下一个谋士叫做刘子惠的,马上跳起来说:“我们起兵是为了国家,怎么要问帮谁呢!”一句话说得这个韩馥满脸通红,说:“那为之奈何啊”,刘子惠就跟他出了个主意说:“按兵不动,兵者凶器也,不可为首。”他的意思是做人不要为天下先,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是先烂的,我们先看一看人家怎么样,人家动咱也动,人家不动咱也不动。看来这个刘子惠也不咋的,但这个话韩馥他听进去了,因为韩馥他最怕的是丢地盘。韩馥的冀州这个地方是很富庶的,据说冀州现存的粮食足够吃十年的,所以韩馥最怕人家来墙他的地盘,尤其怕袁绍。后来曹操也听说了袁绍被韩馥软禁着,多次斡旋,联络了孔伷、刘岱、王匡、桥瑁、鲍信说情,多次与张邈联名书信给韩馥,直到最后“关东联军”成立,大家一致推举袁绍为盟主,韩馥没办法才把袁绍放出来。

袁绍当上“关东盟军”为了表示对曹操的感谢;第一件事就任命曹操为“奋武将军”。

从逃出洛阳开始;曹操、曹智都成了通缉犯,也就没了官职。现在这官职虽说是袁绍封的,不是那么正统,但总比没有好,曹操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兴致高昂地曹操说着说着也不知怎么说到了任红昌,曹操说:〃这次这个姑娘倒是不错,人长的漂亮不说,还贤惠,你昏迷不醒的一天一夜,她衣不解带一直伺候着你,我来过几次,看的出她很担心你。〃

曹智恩了声,从任红昌哭红的眼睛,他已经知道了。

〃你想收她做妾,还是〃曹操不顾魂不守慑的曹智,继续喜仔仔地说:〃你如想娶她做妻,怕老爹会有门户之见,她毕竟出身悲微,还是收她做妾吧!〃

曹智现在可没心情跟他扯这些事,他还没完全从曹操组建〃关东联盟〃这件事中平复过来。

曹操接着又道:〃我这次在陈留也娶了房妾,也温柔贤抒着呢,挺和我意的。〃

〃啊?从没听你说过。〃曹智有点惊奇,才几个月不见,这么快就娶了个小老婆。

〃恩,临时决定的。〃曹操说。

这还有临时决定的,古代娶妻要讲究甚么门当户对,娶妾是比较随便的,不像娶妻,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就是曹操在这一两个月所干的事,曹智听完,差点晕过去十次。他再次强调是让曹操不要参加关东联盟,曹操正在热乎劲上,那听得进去,再说木已成舟,这关东联盟的发起人还是曹操。唉!也挽回不来了;曹智只能在那边叹气,真后悔写那封信。曹智懊恼啊!也没心情再和曹操谈下去了;说自己累了,想睡会儿;曹操就走了。

第四十二章 爱是美丽的

黄昏是美丽的,金子般地夕阳挥撒在平静的涡河湖面上。

曹智一个人坐在涡河边,想着心事。他的伤通过这几日的休养,再加上华陀的妙手回春,已好的差不多了。包括受伤最重的李典,也好转的挺快。这小子断了两根肋骨,全身刀伤有十几处,没死算他命大。曹智去看他时,听他述说了他们战斗的惨烈。曹智想像得出,两百马步兵对两百骑兵是何等的情形。

古代武将相对是忠贞的,曹智又以心换心地对待他们。李典面对曹智自责不已,没挡住黑山贼。曹智拍拍李典的肩膀,告诉他〃应该自责是他。〃曹智和李典推心置腹的谈了一次,宽解他的同时,用心的交流使他们的成了真正地朋友。

现在曹智正坐在平静地涡河边,反省自己。从备战开始想到与沙里狗的大战,想到精彩的部分,也想到了他诸多失误之处。自己的性格自己知道,曹智和现代年轻人一样,激进、冲动、浮躁,有时甚至鲁莽,这是年轻人的通病。自己以前的想法真的相当幼稚,以为凭着自己的现代知识和现代训练,自可在这时代大展所长,岂知战场之复杂,瞬息万变,匹夫之勇根本左右不了战局。

今时今日的曹智是身在曹家,处于曹操霸业的起步阶段,这些毛病都应改,否则再来一次曹府保卫战,结果可能是制命的。

河潭上响起了沙沙的脚步声,但依然没有惊动想的入神的曹智。

任红昌轻轻地蹲在曹智身边,看他没什么反应,拔了棵小草,在曹智后勃劲挠了两下。

痒痒的感觉使曹智回过神来,扭头一看是任红昌,嬉皮笑脸的看着曹智,曹智看到任红昌,也笑了。男人在失落时,总希望女人出现在身边。

最近一段时日,不只为什么,曹智只要见到任红昌,心中就充满了喜悦。他在病榻上躺了几日,任红昌就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他几日,使曹智充分体会到了古代妇女的温柔。

“大嗓门,你什么时候来的?”

“哼!你老叫人家大嗓门,难听死了,你个大坏蛋。”任红昌说着,还嘟起小嘴,假装生起气来。

“哈哈,我是大坏蛋,你就是小坏蛋。”曹智说着话,拉起任红昌,挪了挪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