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阅读姨父-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姨父没有听说毛主席再提这件事,也没有听说别的人再提这件事。姨父巴不得谁也不要再提这件事。 姨父说,总之,我绞尽了脑汁。   
  6。关于提供“空中支援”的问题(2)   
  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毛主席又一次在武汉畅游长江。那时,姨父已奉调到了广州,为了“战备”的事情出差到了武汉。毛主席住在梅岭一号,他就住在紧靠梅岭的南山客舍。毛主席去长江游泳时,他又看到“江峡号”停泊在江面上。陪着毛主席下水的,仍然是他亲手创建的那支“水上卫队”。毛主席身边的随员还是他原来熟识的随员。但他已经不在其位,不能参与其事了。 
  与过去不同的是,那是一次大肆宣扬的游泳。过去,出于保卫工作的需要,毛主席多次在江水中游泳都是极为保密的,是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一次,他看到江边竖起了高大的牌坊,江面上飘着一排排赫然入目的大标语:“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十三年前蛇山发出的欢呼,已经有组织地变成了规模宏大、震耳欲聋的山呼海啸。次日,全国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在传扬着同一个“特大喜讯”。毛主席的健身运动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强体健身的意义。 
  姨父说,他远远地望着江面,望着奔腾远去的江水,搞不清这次游泳的背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当大河上下欢声雷动的时候,他已经躲到一边去了。     
  七 燠热的羊城   
  1。鸡爪子与红卫兵(1)   
  1964年12月,姨父奉调到了广州,任中共中南局办公厅副主任,兼任中南旅游局局长、广东省外办副主任,仍分管安全保卫和交际、接待工作。 
  1966年,姨父到中南局工作仅一年多,就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矛头指向他的第一张大字报赫然贴出来了,是武汉“外事办”的造反派送到广州来的,揭发他特别爱啃鸡爪子,乃至于搞出过名噪一时的“鸡爪宴”。是可忍,孰不可忍? 
  姨父承认,大字报的揭发完全属实。他说,我爱啃鸡爪子是出了名的,武汉那些爱啃鸡爪的人都是我的徒弟。1954年万隆会议以后,周恩来总理邀请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一些国家的朋友到北京聚会,让我去做接待和安全保卫工作的时候,我在火车上买了你们河南的“道口烧鸡”,第一要吃的就是鸡爪子,第二要吃的是鸡翅膀尖子,第三要吃的是鸡头、鸡屁股,我别的都不要。有人笑我,哎,你这个人怎么光吃别人不吃的东西?我说,那是别人没有口福,这是我的专利。现在我老了,不吃鸡头了,嫌它吃起来太麻烦,鸡屁股也不怎么吃了,可这鸡爪子仍然是一如既往的好吃。 
  姨父想不明白的是,爱啃鸡爪子到底是受了哪一个剥削阶级的恶劣影响和严重腐蚀呢?这跟“文化大革命”“防修反修”的千年大计、跟走不走“资本主义道路”乃至于是不是导致“资本主义复辟”的问题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姨父曾遥问苍天,爱啃鸡爪子的习惯你改得了吗?姨父自己答道,改不了的呀!这就叫毛病。这就充分说明,我这个人确实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有点小毛病的人,死不改悔地爱啃鸡爪子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但是,我对党、对人民还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这是鸡爪子和一切别的爪子以及不是爪子的别的什么东西都改变不了的。 
  姨父追根溯源说,卤鸡爪原来只是四川、广东的“下里巴人”爱吃的东西,是他儿时在永兴场难得享受一次的美味。后来到了武汉,管了那么多的大酒店、操办过那么多的高级宴会,鸡爪子却成了扔到泔水桶里的废物。他痛感这是暴殄天物的行为,就动员那位给毛主席做过“武昌鱼”的杨纯卿,把鸡爪子搜集起来,用卤汤烹制,煮至半烂不烂时住火,其状如佛手,色似橙橘,食之如孟子舍鱼而取之熊掌,细嚼慢咽而余香满口,成了下酒、佐餐的佳肴。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汉召开时,中央委员们齐聚武汉,后厨每天都要剩下整筐整桶的鸡爪,姨父都让杨纯卿如法炮制了。一天夜晚,中央首长深夜散会。中央机要室主任叶子龙来到小餐厅吃夜宵,看到姨父正在啃鸡爪,也跟着啃了一只,大声称好,就打电话请来了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中央调查部部长孔原,分享卤鸡爪之美味。杨尚昆也咂着嘴连说好吃,又把电话打出去,国家主席刘少奇,副总理贺龙、李先念和公安部长罗瑞卿大将都闻讯而来,在东湖南山甲所的小餐厅里围桌而坐,大嚼川味卤鸡爪。大家吃得兴起,干脆丢掉筷子,有说有笑地下手抓起来吃。杨纯卿又不失时机地煲出了味极鲜美的鸡爪羹,从此,卤鸡爪与鸡爪羹相得益彰,就有了名噪一时的“鸡爪宴”,而且成了杨纯卿大厨师的保留节目。每一次盛大宴会所剩下的下脚料也从而得到了神奇的利用,变成了雅俗共赏、南北统吃、男女同享、老少咸宜的美食。历史发展到了市场经济年代,已经其乐无穷地吃出了新的水平,鸡爪子已经美其名曰“凤爪”了。 
  “鸡爪子”问题没有给姨父带来太大的灾难。他分管的安全保卫、行政和接待、旅游工作,跟那些站岗的、开车的、种花的、做饭的基本群众关系亲密,没有人利用“鸡爪子”抓住他不放。红卫兵全国大串连时,中南局就让他分管了南下红卫兵的接待工作。红卫兵来广州串连,要有住的地方,冷了要盖毯子,写大字报要用大张的新闻纸,撒传单、发声明要用油印机,事事都要找他。他按照毛主席的教导,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红卫兵又向他要汽车,而且是小轿车,毛主席对此没有作出过指示,中南局也没有多余的小轿车。他就对红卫兵好话好说,小汽车是首长一人一部,没有多余的。红卫兵就刷地抽出了皮带。一个大块头司机叫王占鳌的上前拦住了红卫兵,两手卡腰说,你们要干什么?司机是工人阶级,红卫兵自知惹不起,只好收起皮带,悻悻地走了。 
  接着就发生了中南局内部造反派与红卫兵里应外合,冲击中南局档案室的造反行动。多亏档案室的同志事先把档案转移到白云山防空洞的仓库里了。确定隐藏档案的地方、派汽车转移档案都是姨父操办的。中南局造反派在幕后指挥红卫兵,把他揪上汽车直奔白云山。快到白云山的时候,姨父开始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革命小将们哪,你们找到我算是找对了。我是主管旅游工作的。你们大老远地来广州串连,是很不容易的。白云山风景优美,不可不看。今天,我就给大家当当导游,看看白云山的风景,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到过的地方呀! 
  这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不可抗拒的权威性,谁也不敢说自己不愿去毛主席去过的地方。姨父就名正言顺地改变了身份,当了红卫兵的导游。他叫汽车从哪里上山,汽车就从哪里上山;他叫汽车在哪里拐弯,汽车就在哪里拐弯。总之是远远地避开了隐藏档案的仓库,在山上转了几圈,游览了白云山庄,观赏了三叠泉、南天门等好看好玩的地方。姨父说,我这个导游是当得很卖力的,吹起牛来是天花乱坠的,革命小将们被我吹得是晕晕乎乎的,看风景看得是津津有味的。一群娃娃嘛,小家伙是斗不过老家伙的。注意力转移过去了,看完了风景,天也晚了,劲儿也没有了,这才问我,档案在哪里呀?我说,你们讲啥子档案哟?我是搞旅游的,你们找到我,不就是看看毛主席他老人家也来看过的南国风光吗?明天还要看啥子,找我就是啰!   
  1。鸡爪子与红卫兵(2)   
  红卫兵再也没有找过他。 
  公布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六条规定、矛头指向了“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以后,中南局领导层开始受到猛烈的冲击。姨父虽然是正厅级干部,但在中南局却只有“陪斗”的资格。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及其继任者王任重都先后奉调到中央工作,把命运投进了最高层的政治漩涡,留在中南局挨斗的是书记处常务书记金明和几个书记。不管是批斗金明,还是批斗王德、李一清,姨父都要到场陪斗。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位置。由于密集的炮火只是轰击他身边的目标,无需他的还击而使他深感寂寞和无所作为。中南局的造反派就十分适时地召开了专门斗他的批斗会。开完了批斗会,把他押下会场的时候,一个造反的“白衣天使”忽地卡着他的脖子一推,把他摔倒在洋灰地上,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