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包公案(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而归。过了数日,桂芳口中吐出恶涎数升,如梦方醒,略省人事,包公乃开府衙坐入公案,命薛霸拘何隆一千人到阶下,审勘桂芳失落之由。桂芳遂将前情道知,言讫,鸣咽不胜。包公道:“吾若不亲到其地,焉知有此异事。”乃诘何隆道:“汝未知人之生死,何妄告达谋杀桂芳?今桂芳尚在,汝当何罪?”何达泣诉道:“隆因家业不明,连年结讼未决,致成深仇,特以此事欲置小人于死地。”包公信以为然。刑拷何隆,隆知情屈,遂一一招承。包公叠成文案,将何隆杖一百,发配沧州军,永不回乡;治下衙门官吏受何隆之贿赂,不明究其冤枉,诬令何达屈招者,俱革职役不恕;施桂芳、何达供明无罪,各放回家。
  五十五 张大智无才误学生 杨家子失教不敬师
  话说人家教育子弟,择师为先,做先生的误了学生终身大事,真实可恨。
  东京有个姓张的先生,名字叫做大智,生来一字不通,只写得一本《百家姓》而已。那先生有一件好处,惯会谋人家好馆,处了三年五载,得了七两八贯,并不会教训一字,把学生大事误尽不顾。有个东家姓杨名梁,因见学生无成,死去告于包公台下:告为恶师误徒事:易子而教,成人是望;夫子之患,在好为师。今某一丁不识,强谋人馆。束脩争多,何曾立教;误子无成,杀人不啻。乞正斯文,重扶名教。上告。
  包公看罢,大怒道:“做先生的误了学生,其罪不小。”唤鬼卒速拿恶师张大智来。不多时,张大智到。包公道:“张大智,你如何误了人家学生?”
  张大智道:“张某虽则不才,颇知教法,但凡教法要因人而施。学生生来下愚,叫做先生的也无可奈何。就是孔夫子有三千徒弟,哪里个个做得贤人!
  况做先生的就如做父母的一样,只要儿子好,哪里要儿子不好!还有一件,孔夫子说道:自行束情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又孟子说道: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看来做主人家的也有难做处。因见杨某学生又蠢,礼数又疏,故未能造到大贤地位。”包公道:“杨梁你如何怠慢先生?”杨梁道:“因见先生不善教诲,故此怠慢他也须有的。”张大智道:“你见我不善教诲,何不辞了我另请别个?”杨梁道:“你见我怠慢你,何不辞了我到别家去?”
  二人折辩多时。包公喝道:“休得折辩,毕竟两家都有不是处。”张大智又补一诉词:诉为诬师事:天因材笃焉,圣因人教哉。有朋自远方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自行束脩以上,三月不知肉味。上大人容某禀告,化三千惟天可表。上诉。
  包公看罢笑道:“待我考试先生一番,就见主人家的意思。”遂出下一个题目来,先生就做,又一字不通。包公道:“果然名不虚传,主人慢师情该有的;先生误了学生,罪问谋财杀命。但主人家既请了那先生,虽则不通,合当礼待,以终其事,不可坏了斯文体面。今罚先生为牛,替主人家耕田,还了宿债;罚主人为猪,今生舍不得礼待先生,来生割肉与人吃。”批道:审得,师有师道,黑漆灯笼如何照得;弟有弟道,废朽樗栎如何雕得;主有主道,一毛不拔如何成得。先生没教法,误了多少后生,罚牛非过;主人无道理,坏了天下斯文,做猪何辞。从此去劝先生,不要自家吃草;自今后语主人,勿得来世受屠。批完,各杖去讫。
  五十六 曹国舅害民被正法 包文正迅雷沛甘霖
  话说潮州潮水县孝廉坊铁邱村有一秀士,姓袁名文正,幼习儒业,妻张氏,美貌而贤,生个儿子已有三岁。袁秀才听得东京将开南省,与妻子商议要去赴试。张氏道:“家中贫寒,儿子又小,君若去后,教妾靠着谁人?”
  袁秀才答道:“十年灯窗之苦,指望一举成名。既贤妻在家无靠,不如收拾同行。”两个路上晓行夜住,不一日到了东京城,投在王婆店中歇下,过了一宿。次日,袁秀才梳洗饭罢,同妻子人城玩景,忽一声喝道前来,夫妻二人急躲在一边,看那马上坐着一应贵侯,不是别人,乃是曹国舅二皇亲。国舅马上看见张氏美貌非常,便动了心,着军牌请那秀才到府中说话。袁秀才闻得是国舅,哪里敢推辞,便同妻子入得曹府来,国舅亲自出迎,叙礼而坐,动问来历。袁秀才告知赴试的事,国舅大喜,先令使女引张氏入后堂相待去了,却令左右抬过齐整筵席,亲劝袁秀才饮得酪酊大醉,密令左右扶向僻处用麻绳绞死,把那三岁孩儿亦打死了。可怜袁秀才满腹经纶未展,已作南柯一梦。比及张氏出来要同丈夫转店,国舅道:“袁秀才饮已过醉,扶入房中睡去。”张氏心慌,不肯出府,欲待丈夫醒来。挨近黄昏,国舅令使女说与他知:“说他丈夫已死的事,且劝他与我为夫人。”使女通知其事,张氏号陶大哭,要寻死路。国舅见他不从,令监在深房内,命使女劝谕不题。
  且说包公到边庭赏劳三军,回朝复命已毕,即便回府。行过石桥边,忽马前起一阵狂风,旋绕不散。包公忖道:此必有冤枉事。便差手下王兴、李吉随此狂风跟去,看其下落。王、李二人领命,随风前来,那阵风直从曹国舅高衙中落下。两个公牌仰头看时,四边高墙,中间门上大书数字道:“有人看者,割去眼睛,用手指者,砍去一掌。”两公牌一吓,回禀包公,公怒道:“彼又不是皇上宫殿,敢如此乱道!”遂亲自来看,果然是一座高院门,正不知是谁家贵宅。乃令军牌问一老人,老人禀道:“是皇亲曹国舅之府。”
  包公道:“便是皇亲亦无此高大,彼只是一个国舅,起甚这样府院。”老人叹了一声气道:“大人不问,小老哪里敢说。他的权势比当今皇上的还胜,有犯在他手里的,便是铁枷;人家妇女生得美貌,便拿去奸占,不从者便打死,不知害死几多人命。近日府中因害得人多,白日里出怪,国舅住不得,今閤府移往他处去了。”包公听了,遂赏老人而去。回衙即令王兴、李吉近前,勾取马前旋风鬼来证状。二人出门,思量无计,到晚间乃于曹府门首高叫:“冤鬼到包爷衙内去。”忽一阵风起,一冤魂手抱三岁孩儿,随公牌来见包公。包公见其披头散发,满身是血,将赴试被曹府谋死,弃尸在后花园井中的事,从头诉了一遍。包公又问:“既汝妻在,何不令他来告状?”文正道:“妻子被他带去郑州三个月,如何能够得见相公?”包公道:“汝且去,我与你准理。”说罢,依前化一阵风而去。次日升厅,集公牌吩咐道:“昨夜冤魂说,曹府后花园井里藏得有千两黄金,有人肯下去取来,分其一半。”王、李二公差回禀愿去,吊下井中,二人摸着一死尸,十分惊怕,回衙禀知包公。包公道:“我不信,就是尸身亦捞起来看。”二人复又吊下井去,取得尸身起来,抬入开封府衙。
  包公令将尸放于东廊下,便问牌军曹国舅移居何处,牌军答道:“今移在狮儿巷内。”即令张千、李万备了羊酒,前去作贺他。包公到得曹府,大国舅在朝未回,其母郡太夫人大怒,怪着包公不当贺礼。包公被夫人所辱,正转府,恰遇大国舅回来,见包公,下马叙问良久,因道知来贺被夫人羞叱。
  大国舅赔小心道:“休怪。”二人相别。国舅到府烦恼,对郡太夫人道:“适间包大人遇见儿子道,来贺夫人,被夫人羞辱而去。今二弟做下逆理之事,倘被他知之,一命难保。”夫人笑道:“我女儿现为正宫皇后,怕他怎么?”
  国舅道:“今皇上若有过犯,他且不怕,怕甚皇后?不如写书与二弟,叫他将秀才之妻谋死,方绝后患。”夫人依言,遂写书一封,差人差送到郑州。
  二国舅看罢也没奈何,只得用酒灌醉张娘子,正待持刀入房要杀,看他容貌不忍下手,又出房来,遇见院子张公,道知前情。张公道:“国舅若杀之于此,则冤魂不散,又来作怪。我后花园有口古井,深不见底,莫若推于井中,岂不干净。”国舅大喜,遂赏张公花银十两,令他缚了张氏,抬到园来。那张公有心要救张娘子,只待他醒来。不一时张氏醒来,哭告其情,张公亦哀怜之,密开了后门,将十两花银与张娘子作路费,教他直上东京包大人那里去告状。张氏拜谢出门,他是个闺中妇女,独自如何到得东京?悲哀怨气感动了太白金星,化作一个老翁,直引他到东京,化阵清风而去。张氏惊疑,抬起头望时,正是旧日王婆店门首,入去投宿。王婆认得,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