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60-圣济总录-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 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循衣摸床,其 
小便利者可治,阳明中风,即阳明病能食为中风,其证口苦咽干腹满,微热恶寒,脉浮若紧, 
下之则腹满小便难,少阳中风,两耳无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不可吐,吐之则悸而惊,太阴 
中风,四肢烦疼,其脉阳微阴涩而长,为欲愈,少阴中风,其脉阳微阴浮为欲愈,厥阴中风 
,其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凡此六经中风之病,其状虽异,大抵其脉皆浮,经所谓浮 
为风是也。 
治伤寒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躁烦者。大青龙汤方 
麻黄(去根节煮去沫六两) 桂(去粗皮) 甘草(炙锉各二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 
四十枚) 
石 
上五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拍碎,枣二枚去核, 
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取微汗,汗多者,以温粉粉之。 
治中风伤寒,阳浮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恶寒发热,鼻鸣干呕等疾。桂 
枝汤方 
桂(去粗皮) 芍药(各三分) 甘草(炙锉半两)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拍碎,枣二枚去核,同煎至一 
盏,去滓温服,不拘时,以汗为度,未汗更服,仍作生姜稀粥投之,以助药力。 
治中风伤寒。防风汤方 
防风(去叉) 麦门冬(去心焙) 山芋 大黄(锉炒) 桂(去粗皮各一两) 白术 白 
附子 
(炮)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 半夏(汤洗七遍与生姜等分同捣焙) 芎 肉苁蓉(酒 
浸切焙) 
黄 
上一十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拍碎,枣二枚去核,同煎 
至八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各一。 
治中风伤寒,头痛四肢 痛,身体沉重。石膏汤方 
石膏 甘草(炙)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 桂(去粗皮) 芍药(各二分)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 
服。 
治伤寒巨阳中风,项背强,啬啬恶寒,汗不出。姜附汤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干姜(炮) 葛根 甘草(炙锉) 桂(去粗皮各三分) 芍 
药(半 
两)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一两半) 
上七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枣二枚去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取汗,未汗再服。 
治中风伤寒,头目四肢疼痛,恶寒干呕。桂附汤方 
桂(去粗皮) 芍药(各一两半)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 甘草(炙各一两) 附 
子 
(炮裂去皮脐三分) 
上五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拍碎,枣二枚去核,同煎至 
八分,去滓食前温服,以热粥投之,取汗避风。 
治中风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汗不出而烦。麻黄桂心汤方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二两) 桂(去粗皮) 甘草(炙锉) 干姜(炮各一两) 石 
膏 
(一两半) 干薄荷叶 杏仁(去皮尖双仁各半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枣二枚去核,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中风伤寒,头痛沉重。麻黄汤方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二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细辛(去苗叶) 干姜 
(炮各 
三分) 甘草(炙锉)杏仁(去皮尖双仁各半两) 
上六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 
治中风伤寒,头痛发热,胸中气逆,恶寒呕哕,小便难,足冷。桂心汤方 
桂(去粗皮一两) 芍药 附子(炮裂去皮脐)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各三分) 甘 
草 
(炙 
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葱白三寸,生姜一枣大拍碎,同煎至七分, 
去滓食前温服,日三。 
治中风伤寒初得,其外证头项疼,腰背强,壮热语涩,恍惚,涕唾稠粘,偏身拘急。桂 
枝汤方 桂(去粗皮三分) 芎 半夏(汤洗七遍生姜等分同捣焙) 附子(炮裂去皮脐) 
菖 
蒲麻黄 
上九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 
服,盖覆取汗。 
治中风伤寒,身体反强,天麻汤方 
天麻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 羌活(去芦头) 附子(炮裂去皮脐) 桂(去粗 
皮各半 
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 人参 细辛(去苗叶) 白术(各一分) 
上九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酒半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同煎至八分, 
去滓食前温服。 
治中风伤寒,头痛四肢烦疼,二附散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 白附子(炮) 半夏(汤洗七遍炒干各一分)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半钱匕。浓煎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得汗即止。 
治中风伤寒,头痛恶寒,四肢烦疼,心躁闷,麻黄细辛丸方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一两) 细辛(去苗叶)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 
锉) 
白术(各半两) 栝蒌根(三分)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食前薄荷蜜汤研下。 
治中风伤寒初受病,一日至三日,头痛、肢体疼。烦躁恶风,身热憎寒。白术汤方 
白术 石膏(各二两) 干姜(炮半两) 五味子(炒) 甘草(炙锉) 人参 芎 麻 
黄 
(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各一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 
治中风伤寒。壮热肢节疼痛。头目昏眩。咳嗽喘粗。石膏芍药汤方 
石膏(碎) 芍药 前胡(去芦头) 葛根 柴胡(去苗各一两) 升麻(半两) 桑 
根白皮 
(锉) 荆芥穗 黄芩(各三分)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 
治中风伤寒,头目昏眩,壮热肩背拘急疼痛。前胡汤方 
前胡(去芦头) 蔓荆实(去白皮) 芎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 甘菊花 防 
风(去 
叉) 羌活(去芦头) 白茯苓(去黑皮) 石膏(碎) 甘草(炙锉各三两) 枳壳(去 
瓤麸炒四 
两) 黄芩(一两半)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大盏,入生姜二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中风伤寒,头痛体疼,发热恶寒。石膏独活汤方 
石膏(碎一两)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 羌活(去芦头) 独活(去芦头) 甘 
草(炙锉) 
天南星(炮) 青橘皮(去白麸炒) 枳壳(去瓤麸炒) 干姜(炮) 柴胡(去苗) 益 
智(去皮) 
桂(去粗皮)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葱白二寸,豉二七粒,煎至一分。去滓热 
服,盖覆出汗。 
治中风伤寒,头目昏眩,憎寒壮热,四肢烦倦。荆芥汤方 
荆芥穗 木通(各四两) 羌活 芎 甘草(炙) 麻黄(去根节尖掠去沫) 独活 
(各一 
两) 
上每服三钱,水煎温服。 
治中风伤寒,百节酸疼。前胡白术汤方 
前胡(去芦头) 白术 防风(去叉各二两) 柴胡(去苗) 薰草 白藓皮(各一两 
半) 石 
膏(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薄荷五叶,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中风伤寒,身热头痛;肢体烦疼。百解汤方 
前胡(去芦头) 柴胡(去苗) 甜葶苈(微炒)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 麻黄(去 
根节汤煮 
掠去沫焙) 羌活(去芦头) 独活(去芦头) 桔梗(炒) 人参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白术 
枳壳(去瓤麸炒) 甘草(炙锉) 白茯苓(去黑皮) 芎 石膏(碎) 杏仁(汤浸去 
皮尖双仁 
等分) 
上一十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 
计时候。 

卷第二十二
伤寒湿温
属性:论曰伤寒有五,其一为中湿,盖风湿之气,中人为病,发病与温病相类,故曰湿温也。 
此因汗出当风,或因取冷过度,致阴湿气袭入肌肤,流传经络,其证喜汗出。关节疼痛,发 
热而烦,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是谓中湿。若风湿相搏,则一身尽疼,日晡所剧。湿热相蒸, 
则身必熏黄。凡治风湿者,欲其微汗即风气解而湿自去。湿甚者当利其小便,不可大发汗。 
大汗则风去湿在,其病不去,亦不可下之。下之早则哕,下之而利不止即死。诊其脉当沉而 
细,难经曰∶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是也。 
治湿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