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60-圣济总录-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子(三两去脐皮烧令烟尽) 麻黄(去节一两) 桂(去粗皮半两) 
上三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蜜汤调下。 
治阴毒伤寒,面青手足冷,身如被击。来苏丹方 
太阴玄精石 硫黄 硝石 白矾 水银各一分 
上五味,同研,令水银不见星,入瓷合子内,烧通赤,粟米饭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三 
丸,温水下。 
治阴毒伤寒,手足厥冷,脉息沉细,面目多青。正阳丹方 
硫黄 硝石(各二两) 太阴玄精石(一两) 
上三味,细研,入瓷瓶子内,盐泥固济阴干,炭火 赤,放冷细研为末,酒煮面糊为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不计时候。 
治阴毒伤寒,手足厥,身冷,脉细。四逆散方 
太阴玄精石(三分末) 硫黄(一两) 不灰木 盆硝(各一分) 
上四味,研为细末,在铫子内,以盏子盖,周回用湿纸闭缝,安火上,纸干为度,取出 
细研,入龙脑半钱干姜末半两拌匀,每服半钱匕,冷艾汤调下,肌体暖是验,一方去不灰木, 
加附子。 
治阴毒伤寒,手足厥,面多青,腹中 痛。退阴汤方 
乌头(炮裂去皮脐) 干姜(炮各半两) 
上二味,粗捣筛,炒令转色,放冷,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盐一捻,煎至半盏,去滓温 
服。 
治伤寒阴毒,四肢厥冷,时有汗。还阳汤方 
不灰木(一两) 延胡索(半两) 太阴玄精石(一分)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葱白一寸,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温服。 
治伤寒伏阴气,手足厥冷,肌肤不热。退阴丸方 
硫黄(半斤生) 太阴玄精石( 三两) 
上二味,用柳椎细研为末,水浸炊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热艾汤下,日三。 
治伤寒阴毒,四肢逆冷,面青胸膈不利,呕哕虚烦。夜光丹方 
硫黄(研) 太阴玄精石(研) 硝石(研各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者一两生去皮 
者半两) 
上四味,先将玄精硝石二味,于铁铫子中,慢火熬,候匀热,以匙于中心,隐作坑子, 
纳硫黄,候熔搅匀,放冷研细,别捣罗生熟附子为细末,入研者药,合研匀,以软烂粳米饭 
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冷艾汤下。 
治阴毒伤寒,面青四逆,及脐腹 痛,身体如冰,并疗一切卒暴冷气。附子回阳散方 
附子(二枚炮裂去皮脐) 
上一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三钱匕,取生姜自然汁半盏,冷酒搅匀,共一盏调服,更以 
冷清酒一盏送下,相次更进 
一服,良久脐下如火,遍身和暖为度。 
治伤寒阴毒,四肢厥逆,脉息微细。太阳丸方 
硫黄(研) 附子(炮裂去脐皮各一两) 
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煎艾盐汤下,不 
计时候。 
治阴毒伤寒,四肢厥冷,脉候微细,心胸痞闷。回阳煮散方 
天南星(二两酒浸七日取出锉炒令黄)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酒一盏半,慢火同煎至六分,温服不计时候。 
治阴毒伤寒。定命丸方 
硫黄(研) 吴茱萸(汤浸焙干炒捣为末) 硝石(研各一分) 巴豆(去皮心膜半分) 
上四味,一处研令匀,软饭和丸,如弹子大,每服先以椒煎汤浸手良久,男左女右执一 
丸,汗出即瘥。 
治伤寒阴毒。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汤洗炒干一两) 白附子 天南星 柴胡(去苗) 鳖甲(去裙 醋炙) 前 
胡(去 
芦头) 细辛(去苗叶) 羌活(去芦头) 黄 锉 干姜(炮) 枳壳(去瓤麸炒) 陈 
橘皮(汤浸 
去白焙) 赤芍药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白檀 五味子 桔梗(各半两) 苍术(米 
泔浸一 
宿去皮) 莎草根 当归(切焙) 芎 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各一两) 甘草(炙一 
两半) 
上二十三味,锉碎,入净锅内,慢火炒令黄,再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 
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阴阳二毒,不省人事。归魂散方 
石膏(八两) 寒水石(四两) 阳起石(三两以上三味捣细研为末和入新罐内火煨一 
复时 
取出纸铺地上出火毒入后药) 附子(炮裂去皮脐三两) 干姜(炮) 麻黄(去节各一两) 
杏 
仁(二七枚去皮尖双仁炒研) 
上七味,捣研令匀,瓷合盛,冷水调下二钱匕。 
治伤寒阴盛,里寒脉细,手足厥冷。顺元煮散方 
乌头(炮裂去皮脐二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天南星(炮裂去皮脐各一两) 木香 
(半两)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此散能温里,脉迟细沉伏, 
手足冷,毛发恂栗,皆伤寒里证之类,大啜三两杯,当手足温,或汗出乃愈。今世名医,多 
用此散,和一切气,通利血络,人病脾疟,用紫金丸逐下,仍服此散,紫金丸用硫黄末针沙 
各三钱匕,铁粉五钱匕,腻粉十五钱匕,粟饭丸,如皂荚子大,每服一丸,乳香汤下,气实 
服一丸半至二丸。 
治阴毒伤寒出汗。葱薤汤方 
葱白 薤白 荆芥穗 竹茹(各一握) 豉(去皮半升),生姜(一分) 蜀椒(去目 
并闭口 
炒出汗四十九粒) 
上七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酒二盏,煎十数沸去滓,又别取此药二十钱匕, 
以 
治阴毒伤寒,头痛眼疼,心中闷乱,身体沉重,四肢俱冷,精神恍惚,脉候沉细,欲得冷水 
,饮之必危。宜服附子汤方 
附子(炮裂去脐皮二枚) 桂(去粗皮半两) 当归(切焙半两) 干姜(炮裂一分) 麻 
黄 
(去节先煎掠去沫焙干半两) 
上五味,粗捣筛,每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顿服,以衣覆,如人行 
五里,再一服,少顷以生姜煮热稀粥投之,身体四肢自然汗出,须臾头轻目明,妇人病加赤 
芍药半两神效。 
治伤寒头痛壮热,不问阴阳二毒,并宜服之。附子丸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五味子(一两) 
上二味,捣罗为末,研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茶清下,良久吐或汗即瘥。 

卷第二十七
伤寒阳毒
属性:论曰阳气独盛,阴气暴衰,阴为阳所胜,内外皆阳,故为阳毒伤寒,有初得病便成阳毒 
者,有服汤药经五六日以上不瘥,变成阳毒者,以病本属阳,或以火劫发其汗。或因灸 
KT阳气转盛,阴气内消所致,其候面赤发躁,狂走妄言,发斑如锦纹,咽喉疼痛,涕唾脓 
血, 
或下利黄赤,其脉洪实滑促是也。 
治伤寒一二日,便成阳毒,或服药吐下之后,变成阳毒,腰背痛,烦闷不安,面赤狂言, 
或见鬼神,或下利,脉浮大数,面赤斑纹如锦,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 
升麻汤方 
升麻 犀角(镑) 射干 黄芩(去黑心) 人参 甘草(炙锉各一分) 
上六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顷再服,温覆 
出汗,未汗再服。 
治阳毒伤寒未解,热结在内,恍惚如狂者。大黄汤方 
大黄(锉炒一两半) 桂(去粗皮三分) 甘草(炙锉) 木通锉 大腹皮锉各一两 桃 
仁 
(二十一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 芒硝二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以利为度。 
治阳毒伤寒壮热,百节疼痛。栀子仁汤方 
栀子仁 赤芍药 大青 知母(锉各一两) 甘草(炙锉半两) 石膏(碎) 杏仁(汤 
浸去 
皮尖双仁麸炒) 升麻 黄芩(去黑心各二两) 柴胡(去苗一两半)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枣大拍碎,豉一百粒,煎至八分, 
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时行热病,六七日未得汗,脉洪大或数,面赤目张,身体大热,烦躁狂言欲走渴甚, 
又五六日以上不解,热在胸中,口噤不能言,心下尚暖,灌药下咽、即活,兼治阳毒及发斑。 
黑 
麦奴(小麦未熟时、丛中有不成者、上有黑衣、即麦奴也、刮取一两) 麻黄(去根节 
煎 
掠去沫焙干三两) 釜底煤(研) 黄芩(去黑心) 芒硝 灶突煤(研) 梁上尘(各一 
两) 大 
黄(二两) 
上八味,捣研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新汲水研下,渴者但与冷水,尽量 
饮之,须臾当寒,寒过汗出即瘥,若日移五尺不汗,再服一丸,瘥即止,须微利,此药须病 
人大渴倍常躁盛者,乃可与之,不尔不可与。 
治伤寒七八日内,热不解。葶苈苦酒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