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60-圣济总录-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四味,捣罗为细散,每服空心温酒调下二钱匕,晚再服。 
治伤寒后腰痛不可忍。没药散方 
没药(一两研) 地龙(微炒一两) 桂(去粗皮半两) 
上三味,捣研为细散,每服空心温酒调下二钱匕。 
治伤寒后风虚气滞,攻腰胯疼痛,坐卧艰难。芫花散方 
芫花(二两) 吴茱萸(一两半) 芸苔子(一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用散半匙,以黄米糟一两,入酒煮如糊,摊于蜡纸上,贴痛处。 
治伤寒后,或中风湿,毒瓦斯流注腰脊,日夜疼痛。牛膝煎方 
牛膝(去苗) 天麻 附子(炮裂去皮脐生用) 羌活(去芦头各二两) 当归(切焙 
一两) 
上五味,捣罗为末,用黑豆二升,桑枝三斤、细锉,生姜四两切,用水二斗煎至二升 
半,去滓入药末,煎成膏,每服空心温酒调下半匙匕,日晚再服。 
治伤寒汗出不彻,湿毒留客,肢体挛急,腰脚不得屈伸。牛膝散方 
牛膝 麻黄(去根节) 地龙 天南星(各二两) 恶实根(十条) 
上五味,先将恶实根去皮细锉,并诸药入在沙盆内细研后,用法酒一升,再研匀烂,用 
新布绞取汁,后用炭半秤烧一地坑子,令通赤后,去火扫净,投药汁于坑子内,再以火烧令 
黑色,取出于乳钵内研细,每服半钱匕,温酒调下,日三服,并无所忌。 
治伤寒发汗吐下后,体虚元脏积冷气,刺腰痛,转动艰难。原蚕砂散方 
原蚕砂(半斤) 糯米(半升) 
上二味,同炒,令米色焦,然后捣罗为末,每用半两,以米醋调如稀糊,入铫子内,煎 
搅令稠,及热摊于蜡纸上,贴痛处,以帛缠缚,冷即易之。 
治伤寒后体虚,元脏挟风冷,腰膝疼痛,行履不得。杜仲酒方 
杜仲(去粗皮炙锉二两) 独活(去芦头半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仙灵脾(三 
分) 牛膝(去苗 
上五味,细锉,用生绢袋盛,以酒五升浸密封头,经七日后开,每日取二三合温服,日 
可三服,未瘥再浸服。 

卷第三十三
伤寒后下痢脓血
属性:论曰伤寒后变成脓血痢者,本病瘥之后,热毒未散,乘虚客于肠胃,与津液相搏,故下 
痢脓血,毒瓦斯甚则壮热而腹痛,湿毒加之,则所下如鱼脑,或如烂肉,又伤寒未解,少阴病 
下痢便脓血者,亦湿热相搏故也。 
治伤寒热毒入胃,下利脓血。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去须炒二两) 栀子仁(半两) 阿胶(炙令燥) 黄柏(去粗皮炙各一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伤寒毒热不解,日晚壮热腹痛,便利脓血。地榆汤方 
地榆(锉) 黄连(去须炒) 犀角(镑) 茜根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 栀子仁(半 
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薤白三寸,同煎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脓血不止。桃花汤方 
赤石脂(四两) 干姜(一分炮) 粳米(二合半)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米熟,去滓温服,三服得愈勿服。 
治伤寒后下痢脓血疼痛。香连散方 
木香(半两) 黄连(去须一两) 青橘皮(去白焙半两) 栀子仁(一分)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米饮调下,不拘时。 
治伤寒后湿热不除,下利脓血,昼夜无度。乌梅丸方 
乌梅肉(焙) 黄连(去须炒) 当归(切焙) 诃黎勒(炮去核各三分) 阿胶(炙 
令燥半两) 干姜(炮一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加至三十丸。 
治伤寒热病瘥后,下痢脓血不止。黄连汤方 
黄连(去须炒一两) 黄芩(去黑心三分) 栀子仁(一分) 阿胶(炙令燥半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伤寒后下痢赤多白少,行住涩痛,宜服黄 汤方 
黄 (一两) 枳壳(去瓤麸炒) 大腹皮(各半两) 黄连(去须三分) 白茯苓(去 
黑皮) 芍药(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治伤寒后下痢脓血方 
龙骨(二两) 黄连(去须炒一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食前米饮调下,日三夜一。 
治伤寒后腹痛下痢脓血,日夜三五十行。赤石脂散方 
赤石脂(半两) 干姜(炮一分)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透) 诃黎勒(炮去核各半两)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食前米饮调下,日三服。 
治伤寒热病后,热毒下痢脓血。黄连丸方 
黄连(去须炒三分) 乌梅肉(炒二两) 
上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入少蜡,和捣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 
下。加至三十丸。 
治伤寒下痢脓血,腹痛不止。赤石脂汤方 
赤石脂(一两) 干姜(炮) 附子(炮裂去皮脐) 当归(切焙各半两) 芍药(一 
两) 
上五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治伤寒后下痢脓血,时复憎寒。木瓜汤方 
干木瓜(焙) 白术 白芷(各一两) 黄连(去须二两半) 附子(炮裂去皮脐) 石 
膏(碎研) 赤石脂 桑根白皮(各二两) 桂(去粗皮) 芎 当归(各一两半) 白 
豆蔻(去皮一分) 芍药(三分) 黄芩(去 
上一十五味。 咀,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同煎至八分,去滓温 
服。 
治伤寒后下痢脓血,食物不得,气胀腹满。白芷黄连汤方 
白芷(一两半) 黄连(去须一两) 天雄(炮裂去皮脐一两半) 地榆(一两) 浓 
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半) 桂(去粗皮一两) 当归(锉焙一两半) 黄 (细锉一两) 
赤石脂(一两半) 白术(一两) 诃黎勒(皮煨一两半) 黄芩(去黑心半两) 龙骨(一 
两半) 吴茱萸(洗焙炒半两) 芎 (一两半) 干姜(炮半两) 
上一十六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三。 

卷第三十三
伤寒后疮
属性:论曰伤寒后 疮者,因腹中有热,其人食少,胃中空虚,三虫须食或食五脏,或食下 
部,隐僻有疮,故名 疮。其候齿无色,舌上尽白,四肢沉重,忽忽喜眠,甚则唇里有疮。 
其疮在上唇里,如米粟。心内懊 痛者,此虫食五藏之证也。若下唇里有疮,其人喜眠者, 
此虫食下部之证也。若肛烂见五脏者死。 
治伤寒后 疮。桃仁汤方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槐子(微炒) 艾叶(炒各一两) 大枣(十五枚去核焙) 
上四味。粗捣筛,以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滓分温三服。 
治伤寒及诸病后,疮出下部。黄连犀角汤方 
黄连去须微炒半两 犀角镑一两 木香四钱 乌梅七枚去核焙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治伤寒后湿 ,虫食下部,心中烦懊。槐子丸方 
槐子(微炒) 苦参(各一两) 熊胆(研半两) 干漆(三分炒令烟尽) 木香 槟 
榔(锉各一两) 桃仁 
上七味。捣研为末,炼蜜和捣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荆芥汤下,加 
至三十丸。 
治伤寒后心中烦躁,唇口生疮,虫食下部。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镑三分) 龙胆(半两) 黄 (锉三分) 升麻(半两) 玄参 柴胡(去 
苗各三分) 
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槐子汤调下,空心食前日三服。 
治伤寒后 疮。麝香散方 
麝香(研) 雄黄(醋煮研) 丹砂(研各一分) 羚羊角(镑) 犀角(镑) 黄连 
(去须微炒) 青葙子 升麻 贝齿( 研各半两)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三分) 
上一十味。捣研为散,再同研匀,每服二钱匕,食后煎麦仁粥饮调服,又以绵裹药半枣 
核大,纳下部中,良久去之。 
治伤寒后 疮。雄黄散方 
雄黄(一分醋煮研) 青葙子 黄连(去须) 苦参(各一两半) 桃仁(汤浸去皮尖 
双仁炒研三分) 
上五味。捣研为散,再同研匀,每服一钱匕,空心米饮调下,若 在下部,更以绵裹药 
一钱,内下部中,良久去之。 
治伤寒后 疮。苦参汤方 
苦参(一两) 槐白皮(锉二两) 熊胆(半两研) 
上三味。除熊胆外,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熊胆末半钱匕 
,搅匀空心温服,下部有疮者,更灌下部。 
治伤寒后 虫食下部。桃皮汤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