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60-圣济总录-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瓜 
根(锉) 黄芩(去黑心) 知母(焙) 泽泻 天门冬(去心焙) 鹿茸(去皮毛酒浸炙) 
五味子 
桑螵蛸(麸炒各三分) 熟干地黄(焙一两半) 
上一十四味。捣罗十二味为末。与别研二味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 
陈粟米饮下。日三夜一。 
治凡消渴变为消中者,饮食到胃。实时消化,小便多而色白。所食多而不觉饱者。猪肚 
黄连丸方 
猪肚(一枚洗去脂膜不切破) 黄连(去须捣罗为末五两) 
上二味,以大麻子仁二合烂研。以水四升调,如杏酪汁。煮猪肚候烂。取出入黄连末在 
内。密缝肚口,蒸令极烂。乘热细切。和黄连末,以木臼捣之。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曝干,每服三十丸。温水下,不拘时。 
治消中虚极。小便无度。肉苁蓉丸方 
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二两) 泽泻 熟干地黄(焙) 五味子 巴戟天(去心) 地 
骨皮 
人参 栝蒌根 韭子(炒) 甘草(炙锉) 牡丹皮(各一两) 桑螵蛸(炙三十枚) 赤 
石脂(研) 
磁石( 醋淬二七遍研龙骨) 禹余粮( 醋淬二七遍研各一两半) 
上一十六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牛乳汁下。 
治消渴消中久不瘥。知母丸方 
知母(焙) 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 犀角(镑) 铅霜 鸡 (炙) 土瓜根(各 
半两) 
白茯苓(去黑皮) 黄连(去须各三分) 金箔(二十片) 
上九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煎人参汤下。 

卷第五十九
消肾
属性:论曰消肾者。由少服石药,房室过度。精血虚竭。石势孤立,肾水燥涸。渴引水浆。下 
输膀胱。小便利多,腿胫消瘦。骨节酸疼,故名消肾。 
治消肾脚胫瘦细,小便数。或赤似血色,脏腑虚冷者。宜服地黄汤方 
熟干地黄(锉) 麦门冬(去心焙各二两) 甘草(炙) 蒺藜子(炒去角各半两) 干 
姜(炮 
一两) 桂(去粗皮) 续断(各半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夜二。 
治消肾干渴。小便多。羸瘦少力。黄 饮方 
黄 (锉) 杜仲(去粗皮炙锉) 山茱萸 人参 知母(切焙各二两) 龙骨(碎三 
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枣一枚劈,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夜二 
治消肾小便数。阿胶汤方 
阿胶(炙燥) 干姜(炮各一两) 远志(去心四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人参(各 
一两) 
上七味。 咀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消肾。多渴小便数。宣补丸方 
黄 (锉) 栝蒌根 麦门冬(去心焙) 白茯苓(去黑皮锉) 人参 甘草(炙) 黄 
连(去 
须) 知母(切焙各三两) 熟干地黄(锉) 石膏(研各六两) 肉苁蓉(酒浸薄切焙干 
四两) 
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为末三两) 
上一十二味,除菟丝子外。捣为末和匀,用牛胆汁三合。并炼蜜同和为剂,丸如梧桐子 
大,每服三十丸。煎茅根汤下,不拘时。 
治消肾,自腰以下。瘦弱无力,小便数或不禁。山茱萸丸方 
山茱萸(一两) 黄 (细锉) 杜仲(去粗皮炙锉) 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各一两 
半) 桂( 
上七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黄 汤下。日三服。 
治消肾,身体羸瘦。小便频数。人参丸方 
人参(三分) 鹿茸(去毛酒炙一两) 黄 (锉三分) 栝蒌根(一两) 桑螵蛸(炙 
一两) 杜仲(去粗皮炙锉三分) 鸡 (四枚炙) 山茱萸(三分) 菟丝子(酒浸一 
宿焙干别捣为末 
上九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枣汤下。日三服。 
治消肾。口干眼涩。阴萎手足烦疼。小便多。金银箔丸方 
金箔 银箔(各一百片细研) 泽泻(一两半) 天门冬(去心焙) 肉苁蓉(酒浸一 
宿薄切 
(去须四两) 
姜(炮各一两半) 丹砂 
上一十五味,除别研外。捣罗为细末,再研匀。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 
十丸。煎粟米饮下,不拘时。 
治消肾,小便白浊如凝脂,形体羸瘦。磁石汤方 
磁石(六两别捣如米粒分为二十帖每煎时取一帖绵裹) 黄 (细锉) 杜仲(去粗皮 
炙锉) 人参 五味子(各一两半) 熟干地黄(焙二两) 
上六味,除磁石外。粗捣筛。分为二十帖,每帖先用水三盏。羊肾一只,切作四片。去 
筋膜,与磁石一帖。同煎至二盏。去磁石羊肾,下药末。更同煎至一盏半。去滓温分两服。 
治消肾,小便白浊如凝脂,弱无力。肾沥汤方 
白羊肾(一具去脂膜切四片) 黄 (细锉) 熟干地黄 杜仲(去粗皮炙锉) 五味 
子人 
上七味,除羊肾外。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三盏,先煮肾至二盏。去肾入药。再煎 
至二盏,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消肾渴燥。磁石饮方 
磁石(三两) 
上一味,粗捣筛。如米粒大,分作十帖。每服一帖,用水一碗。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日三夜一。 
治三消病。小便频数。皮燥毛焦。饮食虽多。肌肉消瘦。渴燥引饮。丹砂散方 
丹砂(研水飞) 黄连(去须) 铁粉(研) 栝蒌(各一两一分) 赤石脂 芦荟(研) 
龙齿 
炙) 鸡 (五 
上一十四味。除别研外。捣罗为散。再和匀。每服二钱匕。煎小麦汤调下。日三服。 
治消肾,饮水无度。腿膝瘦细,小便白浊。参附汤方 
人参 附子(炮裂去皮脐) 青黛(各半两) 
上三味。 咀如麻豆,每服二钱匕。水一盏,楮叶一片切。煎七分,去滓温服。日二夜 
一。 

卷第六十黄胆门
黄胆统论
属性:论曰疸病正有五种。一曰黄胆,二曰黄汗。三曰谷疸。四曰酒疸,五曰女劳疸。一黄胆 
者,遍身面目悉黄如橘。二黄汗者,身体洪肿。汗出如黄柏汁、不渴。状如风水。三谷疸者 
,食毕头眩。心中怫郁不安而发黄,四酒疸者。心中懊痛。足肿满,小便黄。面发赤斑黄黑 
。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五女劳疸。身目皆黄。发热恶寒,小腹满急。小便难。由大劳大热 
。房室过伤,此五者。证状虽异。大率多因酒食过度,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 
,热气郁蒸。所以发黄为疸。其证食已如饥。曰胃疸。额上黑、足下热。曰黑疸。其因伤寒 
时气后变成黄者。缘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热瘀在里。心中懊 。身必发黄。若被火额上微 
汗出。而但小便不利。亦发黄,其状如橘色。腹微满。此亦由寒湿不散。瘀热在于脾胃故也 
,然又有九疸、三十六黄。其证其名。悉各不同。治皆有法,具如后章。凡黄病当利其小便 
,疸而渴者。其病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病可治。 

卷第六十黄胆门
黄疸
属性:论曰内经谓目黄者、曰黄胆。又曰安卧脉盛,谓之黄胆。其外证、身体面目。及爪甲小 
便尽黄,其内证、食已如饥。此由酒食过度。脾胃有热,复为风湿所搏。瘀结不散。热气郁 
蒸,故发是疾。若面色微黄。身体或青赤黑色皆见者,与纯热之证不同。当于湿家求之。诸 
黄胆发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其人振寒而微热。疸而不渴者可治。其渴而疸者难治 
治黄胆,目黄小便如血,心烦躁闷。口苦头痛。茵陈汤方 
茵陈蒿 山栀子仁(各三分) 甘草(炙半两) 木通(锉) 栝蒌根 柴胡(去苗各 
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竹叶三七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治黄胆,脾胃积热。皮肉皆黄,烦躁口苦。小便赤涩。木通汤方 
木通(锉) 瞿麦穗(各一两) 赤茯苓(去黑皮) 白茅根 大青 秦艽(去苗土各 
三分) 生干地黄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黄胆。遍身面目皆黄。黄连汤方 
黄连(去须) 大青 山栀子仁 茵陈蒿 柴胡(去苗) 地骨皮 人参 黄芩(去黑 
心)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黄胆,通身并黄。柴胡汤方 
柴胡(去苗) 茵陈蒿各一两 升麻 龙胆各三分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地黄汁一合搅匀,食后温 
服。 
治黄胆,面黄眼如金色。四肢羸弱,或时烦渴。鸡舌香汤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