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60-圣济总录-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枚去皮 
上五味,捣研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温水下,日三。 
治尸注鬼邪,日渐沉顿,獭肝散方 
獭肝(一具阴干) 
上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水调下、日三,如一具未瘥,更作服。 
治尸注鬼注,变动多端,丹砂丸方 
丹砂(研) 雄黄(研各一两) 鬼臼 莽草(各半两) 蜈蚣(二条赤足者生用) 巴 
豆(四十粒去皮心膜不出油研) 
上六味,将三味捣罗为末,与别研三味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温酒下不 
拘时。 
治临尸哭泣,尸气入腹,沉滞脏腑,有时发动,取劳积神效,密陀僧散方 
密陀僧(半斤 醋淬淘研控干取六两) 京三棱(煨捣末二两) 诃黎勒(不去核生用 
捣末 
上三味,合研令匀,每服二钱匕,用煮面浓汤调下,当晚不食,临卧一服,余时勿服, 
并服三夜,次夜当下恶物,不下第三夜加生牵牛子末一钱匕,同调下。 
治尸注,杏仁丸方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 乱发灰(各一分) 
上二味研匀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猪膏酒调下。 
治尸注,蜀椒熨方 
蜀椒(一斤) 
上一味,帛裹于注上,以熨斗盛火,熨椒令热,汗出神效。 
治五尸蛊注,中恶客忤,心腹刺痛,丹砂丸方 
丹砂(研) 干姜(炮) 芎 乌头(炮裂去皮脐各一两) 赤芍药 桂(去粗皮各 
二两) 
日炒焦色半两 
上一十味,捣研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米饮下,日二服。 
治尸注,邪气流传,忽然闷绝,时发寒热淋沥,或腹痛胀满,鹳骨丸方 
鹳骨(酒炙) 雄黄(研各一两) 桂(去粗皮) 大黄(锉炒各三分) 麝香(研半 
两) 丹砂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桃枝煎汤下。 

卷第一百诸注门
诸注统论
属性:论曰诸注者邪气所注也,皆因精神衰弱,经络空虚,伤于风寒暑湿,饮食劳倦,或感生 
死之气,或挟鬼物之精,初为中恶客忤卒死诸尸之类,虽或暂瘥,必有邪气伏于经脉,流传 
腑脏,深挟骨髓,经久不已,皆成注病,变状多端,时发时瘥,令人昏闷,无不病处,若因 
风寒暑湿之邪所注者,则为风注寒注凉注冷注温注湿注之病,若因饮食劳倦之邪所注者,则 
为食注饮注酒注水注之病,若因感生死之气,而为其邪所注者,则为丧注哭注转注之病,若 
因挟鬼物之精,而为其邪所注者,则为鬼注邪注尸注殃注之病,犯土禁成注者,为土注,产 
后得注者,为产注,虚劳所成者为劳注,邪气外侵为邪注,凡此诸注,以受病之因为名也, 
邪注于肺,则为气注,邪注于营,则为血注,久注不已,伤损骨髓,则为骨注,凡此诸注, 
以病之所在为名也,又有石注者,言其牢强如石,走注者,言其游走无常,凡此诸注,以病 
之形变为名也,名类虽多,各有形证,合而言之。皆注病也,治注病者,欲辨是非,但复纸 
于痛处,烧发令焦,投于纸上,若发粘纸者,注气引之也,不粘者非注也,审知其因,随证 
治之,无专门者,通用诸注法调之,诸注之脉,浮大者可治,细而数者难治。 

卷第一百诸注门
诸注
属性:论曰诸注者,邪气停住而为病也,盖由经络空虚,伤于风寒暑湿,或因饮食劳倦,或因 
大病后气虚,邪气流注,或感死气,或犯鬼邪,皆致是疾,其状变易不同,各循其本而治之 
治五注,卒中贼风,遁尸鬼邪,心腹刺痛胀急,大黄饮方 
大黄(煨) 桂(去粗皮各一两半) 赤芍药 甘草(炙锉各一两) 乌头(炮裂去皮 
脐五枚) 
上五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蜜一匙头,同煎至七分, 
去滓空腹温服。 
治中恶五注五尸入腹,胸胁急痛,鬼击客忤,停尸垂死者,此药入喉即愈,若口噤则斡 
开,不可斡者,扣一齿折,以竹管下药,先以少许汤或水,内药竹管泻喉中,五注丸方 
丹砂(研) 甘遂(微煨) 附子(炮裂去皮脐) 雄黄(研各一两) 豆豉(曝干) 巴 
豆(去 
皮心压出油尽各六十枚) 
上六味,除巴豆外,捣研为末,将巴豆同研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密器贮之,每服二 
十丸,米饮下,以知为度,未知加丸数服,若不发者,以粥饮投之,利不止者,与酢饭一两 
匙止之。 
治五尸注,赤芍药丸方 
赤芍药(锉一两) 吴茱萸(汤浸焙干炒) 丹砂(研) 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 
乌头 
(炮裂去皮脐各半两) 干姜(炮三分) 桂(去粗皮一两)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空腹温酒下,日三。 
治五注瘦病,伏连诸鬼气,丹砂丸方 
丹砂(研一两) 麝香(研三分)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七十枚) 
上三味,各研细,再和研匀,入少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米饮下、日三。 
治诸注令人沉默,不知所苦,累年积月,以至全家流注,备急獭肝散方 
獭肝(一具阴干) 
上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熟水调下,日三服。 
治五注伏连,及亲近死尸,致恶气入腹,终身不愈者方 
阿魏(研一分) 
上一味,以头醋和面半两,入阿魏裹作小馄饨,熟煮作三次吞之,一日令尽服,满三七 
日永瘥。 
治五注积年心痛,鬼气蛊毒,百病悉疗,麝香丸方 
麝香(研三分) 牛黄(研) 藜芦(炙) 赤朱 鬼臼(去毛炙各半两) 当归(切 
焙三分) 
梗(炒) 金牙(碎) 
贯众(各半两) 丹砂(研三 
去头足一枚) 獭肝(炙熟一具) 
上二十二味,捣研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空心米饮下,日再服,稍加至七 
丸。 
治五注伏尸等病,杀鬼丸方 
虎头骨(酒炙三两) 藜芦(六两) 猪牙皂荚(炙) 鬼臼 雄黄(研) 芜荑仁 天 
雄(炮 
上七味,捣研为末,炼蜜丸如小弹子大,每夜烧一丸,五月五日午时合佳。 
治五劳七伤,尸注所侵,心腹 痛,饮食不化,两胁鼓胀,皮肤挛缩等病,万病丸方 
远志(去心) 泽泻 石槲(去根) 柏子仁(别研) 云母(水飞) 石苇(去毛) 杜 
仲(去 
芋熟干 
味子 蛇床子( 
子(炮裂去皮脐四枚) 
上二十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下。春 
秋日再服,夏季日一服,冬季日三服,如久服,即减天雄附子各一半。 
治诸注,麝香散方 
乌雌鸡(一只笼罩勿与食三日只与水吃至第四日后日以活蜣螂与鸡食之饱后便下粪焙干 
取一两) 麝香(一分) 獭肝(炙熟干一两) 
上三味,以獭肝捣罗为散,次入麝香鸡粪,再研极细,每服三钱匕,以米饮调下、日三 
治五注,与鬼神狐狸精魅鬼疰交通,野狐丸方 
野狐鼻(七枚) 豹鼻(七枚炙) 狸头骨(一枚炙) 雄黄(一两) 阿魏(二两) 鬼 
箭羽( 
四分烧作灰若 
上一十五味,捣罗为末,搅和令调匀,又以水煮松脂候烊,接取以和之时,勿以手搅, 
将大虫爪和搅为丸,用水磨下一丸,分一半、别捣雄黄末为衣,以床下火烧之,衣被覆之, 
勿令泄药烟并气,未汗出,水磨二丸,分饮一半,须臾候等时,如汗不通,约行十里,再暖 
余一服,温吃服后,平身坐,少时平身卧,热烘衣被,和头通身盖,卧令浓暖,服药处,须 
在暖房中,无令风入,如汗出,以灯烛照,手足指及节间,当有毫毛生出,如青黄白色,即 
一服见效,如赤色,须三次服,如毛黑色,必死之证,如汗出,以青绢拭遍身,日出时,于 
黑漆盆内洗,当有虫如麸片是验,大肠取下黑水紫黯恶黄白脓涎,如诸般虫等物是效,次即 
服和气药。 
治尸注传尸,服逐下药后,补虚,防己散方 
防己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 鬼臼 鬼箭羽 附子(炮裂去皮脐) 曲(炒各一分) 
上七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以桃仁研泔一盏,煎至六分,温服,日五服。 
治诸注,皂荚丸方 
猪牙皂荚(去黑皮酥炙研) 白马夜眼(炒令黑色研) 安息香(炒令黑色研) 斑蝥 
(以糯 
米炒令米黑色去米并翅足不用余即研之) 蜈蚣(一条炙令黄色) 蛇蜕(一条炒令黑焦研) 
粉霜(二钱面二钱水滴和为饼子煨令黄色研以上各秤二钱) 雄黄(研) 丹砂(研) 
砂(研) 
上一十三味,同研令匀,以黄狗胆汁为丸,如梧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