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60-圣济总录-第4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一十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空心食前,温酒调下日三,加至二钱匕。 
治肾劳虚后,耳常闻钟磬风雨之声,补肾,鹿茸丸方 
鹿茸(去毛酒浸一宿酥炙) 磁石( 醋淬七遍) 枳实(去瓤麸炒各二两) 附子(炮 
裂去 
皮脐) 山芋 牡蛎(熬) 肉苁蓉(酒浸切焙各一两半) 五味子 巴戟天(去心各一两) 
楮 
实(炒别捣末三两) 
上一十味,将九味捣罗为末,入楮实末,再罗令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至三十丸,空心浸牛膝酒下。 
治耳聋及耳鸣,菖蒲浸酒方 
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三分) 木通(一分锉) 桂(去粗皮) 磁石(碎绵裹各半两) 
防风 
(去叉) 羌活(去芦头各一两) 
上六味, 咀,以酒一斗浸七日,每日空腹温饮一二盏。 
治肾虚热毒,乘虚攻耳,致耳内常鸣如蝉声,不可专服补药,龙齿散方 
龙齿 人参 远志(去心) 白茯苓(去黑皮) 麦门冬(去心焙各半两) 丹砂(研) 
铁粉 
(研末飞) 龙脑(研) 牛黄(研) 麝香(研各一分) 
上一十味,捣研为散,再同研匀细,每服半钱匕,食后夜卧,温熟水调下,日三,病愈 
即已。 
治耳鸣,并水入耳,塞耳菖蒲丸方 
菖蒲 独活(去芦头) 矾石(熬令汁枯各一两) 木通(锉) 细辛(去苗叶) 桂 
(去粗皮 
各三分)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分) 当归(切焙) 甘草(炙各半两) 
上九味,捣罗为末,旋以葱汁,同白鹅膏和丸,如枣核大,以绵裹内耳中,日三易之。 
治耳内昼夜虚鸣,塞耳方 
菖蒲 乌头(去皮脐生用各一两) 
上二味为末,绵裹半钱匕,塞耳中,日再易之。 
治肾气虚弱,风邪干之,上攻于耳,常作蝉鸣,以至重听,牛膝煎丸方 
牛膝(去苗) 海桐皮(二味各半斤捣末用好酒五升与银石器内熬成膏) 香子(炒) 
当 
归(切焙) 赤箭 五加皮(锉) 赤芍药 桂(去粗皮) 麻黄(去根节) 地龙(炒) 木 
香独 
活(去芦头) 没药(研) 乳香(研) 防风(去叉) 骨碎补 麒麟竭 沉香(锉) 干 
蝎(炒去 
土) 天南星(生用各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乌头(炮裂去皮脐) 楝实 芎 (各 
二两) 
麝香(研半两) 虎脑骨(四两酥炙) 
上二十六味,捣研二十四味为末,入前膏内,和捣三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 
至十五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下。 
治肾虚耳鸣,地黄丸方 
熟干地黄(焙三分) 黄 (锉焙) 山茱萸 桑根白皮(各二两) 黄连(去须) 羚 
羊角屑 
桂(去粗皮) 当归(切焙) 代赭(各一两) 芎 天雄(炮裂去皮脐各一两半)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卷第一百一十五
耳疼痛
属性:论曰足少阴肾之经,宗脉所聚,其气通于耳,若风邪毒瓦斯乘之,与正气相击,则令耳中 
疼痛。 
治耳中策策疼痛,生犀丸方 
犀角(镑屑) 牛黄(研各一分) 防风(去叉半两) 白附子(炮) 乌蛇(酒浸去 
皮骨炙) 
天南星 半夏(汤洗二十四遍) 干姜(炮) 丹砂(研) 没药(研) 龙脑(研) 乳 
香(研) 桂 
( 
上一十五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 
治耳中疼痛,香附膏方 
附子(二枚去皮脐生用) 菖蒲 矾石(烧枯)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半两) 麝 
香( 
研二钱) 萆麻子(六十粒去皮) 
上六味,先捣附子菖蒲矾石为细末,次将萆麻杏仁捣膏,次研麝香同拌匀,丸如枣核大 
,以蜡裹用大针穿透,塞于耳中,日再用。 
治耳聋疼痛,百合散方 
百合(不拘多少) 
上一味,焙干为细散,食后温水调下一钱匕,日三服。 
治耳内极痛方 
郁金末 
上一味研细,每用一字,以净水调,倾入耳内,却急倾出。 
治耳卒疼痛,不能忍,塞耳散方 
菖蒲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分) 
上二味,捣罗为细散,麻油调绵裹,枣核大塞耳中。 
治耳风疼痛,久聋不通,木香散方 
木香 
上一味,捣罗为细散,用葱黄心截了尖,沾鹅脂在上,蘸木香散,深内耳中,觉痛,止 
待一时辰,方取去,日三五上。 
治耳卒疼痛,熨法 
盐(五两) 
上一味,于饭上蒸过,乘热以软布裹,频熨之。 

卷第一百一十五
耳肿
属性:论曰耳者肾之候,心之寄窍,若其经为风热所客,随脉而上,至于耳中,气聚不散,邪 
热攻冲,结聚为肿,甚则黄汁出而为暴聋之病也。 
治两耳肿,木香散方 
木香 防己 芍药 玄参 白蔹 大黄(锉炒) 芒硝 黄芩(去黑皮) 紫葛(各一 
两) 
赤小豆(三分) 
上一十味,捣罗为散,每捣生榆白皮,取汁和少许,涂帛上,贴肿处,取消。 
治两耳肿,时苦疼痛,盐花丸方 
盐花(四钱) 甜葶苈(二两用河水洗微炒)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一两) 腊月猪脂 
(二钱) 
上四味,除脂外,各捣研极细,一处研匀,次入猪脂和丸,如枣核大,每用绵裹内耳中 
,日一易之,初内药后,忽觉耳痛,有恶水出,四体不安勿疑。 
治耳肿热痛,及暴觉肿者,三物散方 
赤小豆 大黄(各半两) 木鳖子仁(一两) 
上三味,各捣研为末,再同研匀,每用少许,以生油旋调,涂耳肿处。 
治耳卒肿、出脓,矾石散方 
矾石(熬令汁枯半两) 
上一味研细,每以苇管吹少许,入耳中,日三四度,或以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亦得。 
治耳卒肿,栝蒌根塞耳方 
栝蒌根(洗不拘多少) 
上一味,以刀削一头,令尖、可入耳中,以腊月猪脂煎之,三沸,候冷,取塞耳中瘥。 
治耳卒肿,楝实塞耳方 
楝实(五合) 
上一味,烂捣,每用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 
治耳肿,商陆塞耳方 
商陆(生者洗) 
上一味,以刀子削如枣核,内耳中,日二易之。 
治耳肿,杏仁膏方 
杏仁(去皮尖双仁) 
上一味,研成膏,拈如枣核,乱发裹,内耳中,日二易之。 

卷第一百一十五
耳内生疮
属性:论曰足少阴为肾之经,经虚则风热邪气乘之,与津液相搏,故耳内生疮,世俗治耳疮, 
多以敷渗塞耳等药,以谓邪气出外,专为外医,殊不知服药以治肾经之为善也。 
治耳内生疮,菖蒲汤方 
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三分) 附子(炮裂去皮脐) 五味子 熟干地黄 白茯苓(去 
黑皮) 
防风(去叉) 人参(各半两) 磁石(醋淬七遍一两一分) 木通 玄参 杜仲(去 
粗皮锉 
炒各一分) 黄 (三分) 
上一十二味, 咀,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大枣二枚劈破,同煎至七分 
,去滓温服。 
治耳有恶疮,塞耳,大黄散方 
大黄(半两) 黄连(去须) 龙骨(各一分) 
上三味,为细散,每用少许绵裹枣核大,塞耳中。 
治耳有恶疮,黄连散方 
黄连(去须半两) 矾石(三分烧汁尽研) 
上二味,捣研为细散,每以少许绵裹内耳中,兼疗耳痛有脓。 
治耳有疮方 
羊屎(曝干) 
上一味,研为末,每以少许绵裹塞耳中。 
治米疽生耳中,连头肿,疼不可忍,香脂膏方 
郁金 地骨皮(各一分) 矾石(一钱研) 龙脑(半钱研) 
上四味,捣研为细末,用腊月猪脂油调涂之,若用鼠脑调更佳。 
治耳疮,土马鬃涂方 
土马鬃 井中苔(等分) 
上二味,捣研为末,以灯盏内油,调涂之。 

卷第一百一十五
耳耵聍
属性:论曰耳者肾之候,心之寄窍,风热搏于经络,则耳中津液结聚,如麸片之状,久则丸结 
不消,或似蚕蛹,致气窍不通,耵聍为聋。 
治耵聍塞耳,矾石膏方 
矾石(熬令汁尽三分)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菖蒲(半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 
双仁炒 
黄三两别研) 蓖麻仁(二两半别研) 松脂 烟脂(各三分) 
上七味,捣研令匀,和如膏,以绵裹枣核大,塞耳中,常令相续,以瘥为度。 
治耵聍塞耳聋,强坚不可挑,塞耳,猪脂膏方 
生猪脂(一合) 釜下墨(半两研) 
上二味,调和成膏,捏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 
治耵聍塞耳,坚强不可挑,灌耳,葱液膏方 
葱汁(三合) 细辛(去苗叶)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分) 
上三味,捣罗细辛附子为末,以葱汁调令稀,灌入耳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