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60-圣济总录-第6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 
取药柳木椎研,频滴水,候扬之无滓,更研令干,每药一角,用蒸饼一两,汤浸同杵,丸之, 
曝干,金液丹旧方治病甚多,大体最治气羸,凡久疾虚困,久吐痢不瘥,老人脏秘,伤寒 
脉微,阴厥之类,皆气羸所生,服此多瘥,大人数十丸至百丸,小儿以意裁度多少,皆粥饮 
下,羸甚者化开灌之,小儿久吐痢垂困,药乳皆不入者,并与数十丸,往往自死得生。 

卷第一百八十八食治门
食治统论
属性:论曰天产动物,地产植物,阴阳禀贷,气味浑全,饮和食德,节适而无过,则入于口, 
达于脾胃,入于鼻,藏于心肺,气味相成,神乃自生,平居暇日,赖以安平者,兼足于此, 
一有疾 ,资以治疗者,十去其九,全生永年,岂不有余裕哉,是以别五肉五果五菜,必先 
之五谷,以夫生生不穷,莫如五谷为种之美也,辨为益为助为充,必先之为养,以夫五物所 
养,皆欲其充实之美也,非特如此,精顺五气以为灵,若食气相恶,则为伤精,形受五味以 
成体,若食味不调,则为损形,阴胜阳病,阳胜阴病,阴阳和调,人乃平康,故曰,安身之 
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又曰,食有成败,百姓日用而不知,苟明此道,则 
安腑脏,资血气,悦颜爽志,平 去疾,夫岂浅浅耶,孙思邈谓医者先晓病源,知其所犯, 
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又以药性刚烈,犹兵之猛曝,信斯言也,今对病药剂, 
悉已条具,兹复别叙食治,盖先食后药,食为民天之谓也。 

卷第一百八十八食治门
食治诸风
属性:治中风,狂邪惊走,心神恍惚,言语失志者。葛粉饭方 
葛根(捣取粉四两) 粱粟米饭(半升) 
上二味。以浆水浸饭,漉出,入葛粉拌匀,于豉汁内急火煮熟,着五味葱白食之,日三 
,仍勿杂食。 
治中偏风,胃闷烦躁,食饮不得。人参粥方 
人参(一两锉如粟以水四升煮至二升去滓下米) 粟米(五合) 薤白(切一合) 鸡 
子(去 
黄一枚) 
上四味。先用参汁煮粟米粥,将熟下鸡子清薤白,候熟食之,如食不尽,可作两次。 
治中风,半身不随,腰背反张。天蓼粥方 
天蓼木(三升细研) 
上一味。以水一石,煮取二斗,去滓,每取汁一升,纳粳米一合煮粥,稍热食之,一方 
用糯米治癞疾。 
治中急风,背强口噤,舌直不得语,目睛不转,烦热苦渴,或身重,或身痒。乌鸡酒方 
乌雌鸡(一只去毛嘴脚) 
上一味。破开去肠肚,以酒五斗,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相继服尽,汗出即愈,不 
汗者,用热生姜葱白稀粥投之,盖复取汗,又鸡肠肚勿去中屎,紧结两头,勿伤动,煮汁服 
之。 
治中风,惊恐虚悸,如人将捕之,四肢沉重,补益。大枣粥方 
大枣(七枚去核) 青粱粟米(二合)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先煮枣取一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 
治中风。羊肝食方 
羊肚(净治如食法一枚) 粳米(净淘一合) 葱白(七茎) 豉(半合) 蜀椒(去 
目并合口 
者炒出汗三十枚) 生姜(切细一分) 
上六味。将五味药拌匀,入于羊肚内,烂煮热切如常食法,淡入五味,日食一枚,十日 
止。 
治中风,心脾风热,言语謇涩,精神 愦,手足不随。葛粉索饼方 
葛根(半斤捣取粉四两) 荆芥穗(一握锉) 豉(三合) 
上三味。先以水四升,煮豉并荆芥六七沸,去滓取汁,次将葛粉和作索饼,于二味汁中 
煮熟,每空腹少入滋味食之。 
治中风,言语謇涩,精神 愦,口面 斜。荆芥粥方 
白粟米(净淘二升半) 荆芥穗(锉) 薄荷叶(各一握) 豉(三合) 
上四味。先将三味,以水三升,煮至二升,去滓取一升半,投米煮粥,空腹食之,一方 
用白粱米。 
治中风,五脏风热,言语謇涩,手足不随,大肠滞壅。冬麻子粥方 
冬麻子(炒捣研半斤) 白粟米(淘净三合) 薄荷叶 荆芥穗(各一握) 
上四味。先以水三升,煮薄荷荆芥二味,去滓取汁二升,以此汁研麻子仁,滤过下白粟 
米煮粥,空腹食之,一方用青粱米。 
治中风不语。恶实根粥方 
恶实根(去黑皮切一升) 生姜(切三两) 陈橘皮(去白切二两) 青粱米(净淘三 
合) 
上四味。以水五升,先煮三味至二升,去滓下米煮粥,空腹食之。 
治中风,烦躁口干,手足不随,及皮肤热疮。恶实叶菹方 
恶实叶(嫩肥者一斤切) 酥(半两) 
上二味。先以汤煮恶实叶三五沸,取出以新水淘过,布绞去汁,入于五味汁中,略煮点 
酥食之。 
治中风。皂荚芽菹方 
皂荚嫩芽(不限多少) 
上一味。先煮熟,绞去汁炒过,入五味,与红粳米饭随意食之,又不可过多。 
治中风,手足不随,骨节烦疼,心躁口干,面目 偏。蒸乌驴皮食方 
乌驴皮(一张 洗如法) 
上一味。蒸令极熟,条切,于豉汁中着五味调和更煮过,空腹食之。 
治风热风痫,心烦惊悸。竹叶粥方 
甜竹叶(一握细切) 粟米(二合净淘)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竹叶取一升,去滓投米作粥食,或作白粥,即入竹沥二合,搅匀 
食之亦得。 
治风痫惊痫,忧恚虚悸气逆,及妇人产后中风,惊邪恍惚。猪心羹方 
猪心(一枚) 枸杞叶(半斤) 
上二味。各细切,于豉汁中调和作羹食之,作粥及蒸炒食之亦得。 
治惊痫风痫,神情恍惚,言语错谬,歌笑无度,兼五脏积冷,蛊毒寒热。野狐肉方 
野狐肉(一斤及五脏料治如食法) 
上一味。于豉汁中作羹,调以五味食之,或作粥 炙蒸并得,或以羊骨或鲫鱼汁替豉汁 
亦得,然不如用豉汁,病患吐出清涎为效。 
治中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言语謇涩,大肠壅滞,筋骨疼痛。薏苡仁粥方 
薏苡仁 冬麻子(捣碎) 
上二味等分,以水三升,研麻子取汁,用煮薏苡仁粥,空腹食之。 
治中风,头眩羸瘦,手足无力。羊头 方 
上一味。蒸令熟,细切,以五味汁调和,作 食之。 
治中风,手足不随,及风痹,不仁筋急。熊肉羹方 
熊肉(一斤去筋膜熟煮) 
上一味。细切,如常法调和作羹,或五味盐醋,任意食之。 

卷第一百八十八食治门
食治伤寒后诸病
属性:治伤寒后,水谷痢。薤白面方 
薤白(切) 生姜(切各半两) 面(一匙) 
上三味。以醋煮薤白生姜拌面,次用水同煮令熟,空腹温食。 
治伤寒后,水谷痢。小豆食方 
小豆(拣择净洗一升) 黄蜡(三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旋旋下水,煮令极烂,随意食之,不拘食前后。 
治伤寒后,小便赤涩,脐下急痛。葱粥方 
葱白(十四茎细切) 牛酥(半两) 
上二味。先以酥微炒葱,次入粳米二合,用水根据寻常煮粥,令稍稀,空心食之,未瘥更 
作。 
治伤寒吐下发汗后,虚羸,喘急咳嗽,不思饮食。杏仁粥方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细研后入黄牛乳三合搅和滤取汁) 大枣(去核七枚) 桑 
根 
白皮(锉) 人参(各一两) 生姜(切片半两) 粳米(净洗三合) 
上六味。先用水三升,煎人参枣生姜桑白皮,至二升,去滓澄清,下米煮粥,欲熟即下 
杏仁汁搅令匀,空心任意食之。 
治伤寒后,脾胃虚冷,呕逆不下食。豆蔻粥方 
肉豆蔻(去壳一枚别作末) 粳米(净洗二合) 
上二味。先将粳米如常煮作稀粥,熟后下肉豆蔻末,搅匀顿服。 
治伤寒后,脚膝无力,四肢羸劣。地黄散方 
熟干地黄(焙) 地骨皮 五味子(各一两) 桂(去粗皮半两) 黄 (锉一两半) 
上五味。捣罗为散,每服五钱匕,用水三盏,将羊肾一只去筋膜片切,同煎至一盏半, 
先取出羊肾食之,次去滓服药,空心食前。 
治伤寒后,气虚羸劣。薤白粥方 
薤白(七茎切) 生姜(切三钱半) 羊肾(去脂膜细切一只) 粳米(净洗二合) 
上四味。先将米用水煮作粥,候欲熟,下羊肾生姜薤白盐少许,搅和令匀,空心食之。 
治伤寒后,虚羸劳热,背膊烦痛。枸杞粥方 
枸杞苗(四两切) 葱白(七茎切) 薤白(十四茎切) 豉(炒一合) 粳米(净洗 
三合) 
上五味。用水三升,先煎枸杞葱薤豉等,取一升半,去滓下米煮作粥,空心食之。 
治伤寒后虚劳,四肢烦疼,口干壮热。牛膝粥方 
牛膝苗叶 龙葵叶 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