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60-圣济总录-第6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
手太阴肺经
属性:手太阴肺之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 
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 
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厥, 
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 
息,溺色变,盛者,气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气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 
手锐掌热,虚则欠KT ,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际之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 
,上 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 ,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其 
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则成息贲,胁急吐血,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 ,名曰 
仲冬痹也,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 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 
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 
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 
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手太阴肺经,从腹走手,长三尺五寸,左右共七尺,凡二十二穴。 
中府二穴(在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去云门一寸也) 云门二穴(在巨骨下挟气户旁各二 
寸 
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 天府二穴(在腋下三寸举臂取之) 侠白二穴(在天府下去肘上 
五寸 
动脉中) 尺泽二穴(在肘约纹中) 孔最二穴(去腕上七寸) 列缺二穴(在腕后一寸半) 
经 
渠二穴(在寸口脉中) 太渊二穴(在掌后陷中) 鱼际二穴(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 
少 
商二穴(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菜) 
中府二穴,肺之募,一名膺中 ,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手足太阴之 
会。治肺系急,胸中痛,悚悚胆热,呕逆上气,咳唾浊涕,肩背痛,风汗出,腹胀食不下, 
喉痹肩息,肤骨痛,寒热,针入三分,留五呼,可灸五壮。 
云门二穴,在巨骨下,挟气户旁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手太阴脉气所发。治喉痹, 
胸中烦满,气上冲心,咳喘不得息,胸胁短气,肩痛不得举臂,可灸五壮,针入三分,刺深 
使人气逆,故不宜深刺。 
天府二穴,在腋下三寸,动脉中,举臂取之,治逆气喘不得息,目眩远视 ,猝中恶 
鬼疰,不得安卧,禁不可灸,使人逆气,刺鼻衄血不止,针入四分,留三呼。 
侠白二穴,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动脉中。治心痛,干呕烦满,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尺泽二穴,水也,在肘中约纹上动脉中,手太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风痹肘挛,手臂 
不得举,喉痹上气,舌干咳嗽唾浊,四肢暴肿,臂寒短气,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孔最二穴,在腕上七寸,手太阴 ,治热病汗不出,此穴可灸三壮即汗出,咳逆臂厥 
痛,针入三分,灸五壮。 
列缺二穴,去腕侧上一寸五分,以手交叉头指末筋骨罅中,手太阴络,别走阳明。疗偏 
风口 ,手腕无力,半身不随,咳嗽掌中热,口噤不开,寒疟呕沫,善笑纵唇口健忘,针入 
二分,留三呼,泻五吸即可,灸七壮。 
经渠二穴,金也,在寸口陷中,手太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疟寒热,胸背拘急,胸满 
膨膨,喉痹掌中热,咳嗽上气数欠,热病汗不出,暴痹喘逆,心痛呕吐,针入二分,留三 
呼,禁不可灸,灸即伤人神。 
太渊二穴,土也,在手掌后陷中,手太阴脉之所注也,为 。治胸痹逆气,寒厥善哕呕 
,饮水咳嗽,烦惋不得卧,肺胀满膨膨,臂内廉痛,目生白翳,眼 赤筋,缺盆中引痛,掌 
中热,数次喘不得息,噫气上逆,心痛唾血,振寒咽干,狂言口僻,可灸三壮,针入二分。 
鱼际二穴,火也,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手太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洒淅恶风 
寒,虚热舌上黄,身热头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烦心少气,腹痛不下食 
,肘挛支满,喉中干燥,寒栗鼓颔,咳引尻痛溺出,呕血心痹悲恐,针入二分,留三呼。 
少商二穴,木也,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太阴之脉所出也,为井。治烦 
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 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不下膨膨,手挛指痛,寒 
栗鼓颔喉中鸣,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泄诸脏热气,唐刺史成君绰,忽腮颔肿大,喉中闭 
塞,水粒不下三日,针之立愈,不宜灸。 
凡此手太阴之脉,常多气少血,刺之当出气恶血,其经从脏走手,审而迎随之,气盛则 
泻,气虚则补,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治手太阴之法 
也。 

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
手阳明大肠经
属性: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 
上廉,入肘外廉,上 外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 
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 
上挟鼻孔,是动则病齿痛, 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 痛,大 
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盛者人迎大三倍于气口,虚者人 
迎反小于气口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肘循臂,乘肩 ,上曲颊遍齿 
,其别者,入耳会于宗脉,实则齿龋耳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 ,结于 ,其支 
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 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 ,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 
上左角,络头,下右颔,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 
,以知为数,以痛为 ,名曰孟夏痹也。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 胸中热,刺手大指爪甲上,去端如韭 
叶各一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商阳穴也)。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商阳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 
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左刺右,右刺左,手阳明不已, 
刺其通脉出耳前者。 
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长五尺,左右共一 
丈,凡四十穴。 
商阳二穴(一名绝阳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二间二穴(一名间谷在手大 
指 
次指本节前内侧陷中) 三间二穴(一名少谷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廉侧陷中) 合谷二穴 
(一 
名虎口在大指次指骨间) 阳溪二穴(一名中魁在腕中上侧两筋陷中) 偏历二穴(在腕中 
后三 
寸) 温流二穴(在腕后小士五寸大士六寸) 手下廉二穴(在辅骨下去手上廉一寸辅兑肉 
其分 
外斜) 手上廉二穴(在手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外斜) 手三里二穴(在曲池下二 
寸) 
曲池二穴(在肘外辅骨屈肘曲骨之中) 肘 二穴(在肘大骨外廉陷中) 五里二穴(在肘 
上三 
寸行向里大脉中央) 臂 二穴(在肘上七寸 肉端) 肩 二穴(在肩端两骨间陷者宛宛 
中) 
巨骨二穴(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 天鼎二穴(在颈缺盆直扶突后一寸) 扶突二穴(在人 
迎后 
一寸五分) 禾 二穴(一名长频直鼻孔挟水沟旁五分) 迎香二穴(一名冲阳在禾 上鼻 
孔 
旁) 
商阳二穴,金也,一名绝阳,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阳明脉之所出也 
,为井。治胸中气满,喘咳支肿,热病汗不出,耳鸣且聋,寒热 疟,口干颐颔肿,齿痛 
恶寒,肩背急相引缺盆痛,目青盲,可灸三壮,右取左,左取右,如食顷立已,针入一分, 
留一呼。 
二间二穴,水也,一名间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