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秦朝当皇子-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早就没了。

以前豪族子弟的军官为了维持体面,用军功升官。自然要找些首级去做表面功夫,当然想要这些人去带兵猎杀匈奴游骑。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边关战未起时,就是骑射~精湛的楼烦骑也有被包抄围杀的经历。这些金光银枪蜡杆头的世家子如何舍得性命去搏杀首级赚去军功?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上官尚且如此,郡兵的士卒自然也就不会敢于死战。而且,有不信邪的军士去死战的,首级一上缴却是半块秦半两都无。都叫世家子的军官都私吞了!那士卒不服,屡次索要应有的军功。最后却被派去九死一生的任务,落下个尸骨无存。

军营之中风气败坏,可再如何,世家子想要升官就躲不开军功这一项。也许是这些世家子商业天赋不错,一想自己去杀不行,买啊!

雁门边郡,民风颇为悍勇。自然有不少那生计困难做刀口舔血生意的人物。于是世家子纷纷许以厚利收购关外匈奴人的首级。此刻关外还是林胡人、匈奴人争锋的时候。可笑世家子不少并不详知,不少林胡人的首级也被当成匈奴人报上去,最后凭空惹了天大笑话。

东博祖上虽有匈奴人的血脉,可早就自认华族了。眼见身为乡吏却连养家糊口的钱都不够,不得以聚集了十来号人。倒是也仗着那猎鹰之利猎杀了几支小队游骑。

可一等豪族叛军覆灭,哪里还会有人收购这首级?于是前日子紧勒裤腰带的东博委实痛苦了好一阵子,手下那十几号人自然也被迫解散,各自回家各找各妈。

可今日,回了家的东博却是兴高采烈。一扫往日颓唐,甚至还买了一斤肉,二两酒。

东博入了厅堂,进了门房。兴高采烈的样子着实让东博婆姨颇为疑惑:“今日发生了甚么喜事,夫君这般欢喜?”

东博的妻子是个血统纯正的汉人,也无甚瞧不起东博混血的意思。看着自家男人振作,心中高兴接过酒肉,便去做菜温酒了。

东博坐在胡床上,笑道:“前些时候忧心那刀口舔血的买卖没了,本以为就以后便要一直这勉强糊口过日子下去。好在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前些日子听闻使君要为我等小吏加薪酬俸禄,本以为不过是幻想。今日,却是善无县的司仓曹吏喊了我等过去。竟然毫不拖欠将五月份的薪俸都给发了。这且不说,今年前四月的一并按照新俸禄标准,都给补发了。”

东博之妻顿时双眼发亮,喜道:“发了几石禄米,可别买这酒肉都花光了!”

东博拍拍腰上的钱袋子:“说禄米俗气。我们这等乡里游徼此次可着实正名了啊。少吏,末等俸。你猜猜有多少月俸?月食六石!年俸七十二石!还有冬夏两季,一共一百钱的冰炭两费!哈哈,发达了发达了。这下子,再也不必憋气地过活了!”

东博妻无奈地不去管这欣喜发狂的东博,而是去数东博的钱袋子。钱袋子里,是东博此次发下的冰费五十钱。除了这些却是再也没有了,东博妻悄悄松了口气的时候却是又悬起一颗心了。

东博既然没有去浪费地将粮米换成钱,那这禄米又是到了哪里去了?

刚这般想着,门外却是敲响了。东博一听敲门声,拿起温热的酒壶便去开门,果然十来个壮汉一人一个大包,正是补发下来的禄米。

壮汉之中当先一名面上一道浅色疤痕的男子憨厚地笑了笑,对东博妻道:“嫂子。您点点,二十石禄米。都在这里,有没有少了缺了。”

东博却是没让妻子回话,而是捡起两大包禄米给了憨厚疤痕男子,道:“你也别跟我客气。都是血雨里厮杀出来的过命兄弟,这两大包米。也有十来石了,你们都拿回去,别让伯母饿着!来,来,喝酒!”

………………

推杯过盏,东博和一些人酒桌上说话也放开许多,道众人:“你们也别闲着了,过些时日啊。使君的宪令一下来,你们也重新跟着我,下乡收税,顺便也收拾收拾那些敢捋使君虎须的贼寇!”

那憨厚疤痕汉子应道:“那大哥岂不是又要赔上几石禄米?每次这般,不去吧,大哥一个人如何收得上税赋?去吧,这十来日小弟几个耗费的粮米也要不少。”

东博一拍胡床,欢喜道:“当然是使君给的福泽。此次收税,你们只要表现好了。我便是豁下这张老脸,也要求得上头给你们个捕役快手的身份!”

第六十一章:千里遥谢使君恩【首更送达】

为了能让雁门郡署高效地运转起来,扶苏分拆了原先的吏目系统,糅合成了而今的六曹。司六曹吏分领六方面的政务,以萧何总领其事。如此,算是让权力集中到了郡署手中。同时效率也大大提高,再也不会有下面办事却找不到衙门的窘境。

自然,原先的堂前门上的办事机构也成了而今有名有姓,分工明确的六曹。

这些都是扶苏为了税赋改革作出的前期准备,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自然就应该上大菜了!

这道大菜为何?

税赋改革。

此次收税时间开始为五月末。时间在夏季,于是被称为夏税。税收时间大约从六月起开始到八月末。在九月时再收取秋税。按照历史上唐朝税赋收取的情况,夏秋两税都是田赋。可这里扶苏却有了改变,夏税为丁税,是按照人丁收取的人头税。秋税呢,则为田租。是按照田地收取的税。因为秋季为田地作物收获的季节,自然此时收取田赋为妙。

所以,政府收取的真正大头部分田赋此刻还未动手收取。事实上扶苏有时候也觉得夏季秋季连着收税都是田赋,是不是有些重复浪费了?按住了这个疑惑,扶苏便将夏税改成丁税,也就是一人一百二十钱的口赋;当然;这个是以前的标准!

善无县杨家坳。

东博领着十来个壮汉入了杨家坳便被请进来屋内,杨家坳的乡老杨莲站在门前,笑吟吟地看着东博:“哎呀,东老弟来了却也不事先给我说声。连个准备都没有,寒舍鄙陋,还请多多包涵,多多包涵呀。”

县以下置乡,乡以下置亭,亭以下置里。这些都是以宗族为核心的人民自治组织。

而三老,则是一乡德高望重者充任,掌教化,有所谓孝悌仁义之家可以申报郡县予以表彰,并可以推荐优良子弟出任郡县吏。名义上看着乡老是管文教的,可实际上乡里真正的权力大多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有道是皇权不下县,政府权威极少能够浸入乡里之中。税收的工作尽管一般由有秩【人口达五千人的乡,由郡指派一人为有秩;不足五千人的乡,由县指派一人为啬夫。两者职责相同,都是调解邻里纠纷、帮助政府收取赋税、安排徭役。】执行,可实际上能不能征收到足够的税赋还是要靠乡老配合的。若是乡老不配合,除非有秩能力背景都足够,不然税收工作往往惨淡。

扶苏虽说改制了郡署,却没有动乡里的机构。一来是扶苏不想弄得社会动荡,妨碍维稳工作。二来,也是怕把这些乡绅土豪给吓怕了,反倒是好心办了坏事。毕竟,扶苏的连番砍头杀人实在让人惊惧。

此刻的东博已经不再是游徼了,尽管在扶苏此刻早就未必记得这个小人物,可新任的善无县县太爷还是觉得这家伙在扶苏面前算是有功的。于是趁着郡署将定有秩、啬夫的权力下发到县的时候,大笔一挥这家伙便成了杨家坳这一带的有秩,负责杨家坳以及周边数个村落的税收工作。

若在平时,杨莲还未必会如何看得起东博。毕竟这些乡老一个个都是乡里间德高望重,辈分极高的人物。而且在官职上,乡老排位是在有秩啬夫之前的。而且乡老的实权也不少,县里也颇多子弟为吏。算是能量颇足的人物。

尤其还是税收这等关键时刻,东博想要将税好好收上去,少不得乡老的帮衬。不然,就算杨莲不插手,东博也未必能收上足额足量。

可此时一向颇为清高的杨莲却是面色含笑地在自家门庭前欢迎了东博,这在往日,是东博相都不敢想的。一个劲心里感叹使君威势的东博没有抬架子,而是很谦逊地接了下来,这让杨莲的脸色好了不少。

“东老弟此番前来,可是着实让老夫有些准备仓促啊。”杨莲首先开口,却是调笑地将话风给透了出去。

东博心中稳住心神道:“杨先生称小子老弟,却是让小子受宠若惊。不过此番小子前来,却是送来了使君的恩泽。”

杨莲举起杯中清茶,这个只流行于秦代“上流人士”家中的饮料也是始于扶苏开始的。其价格高昂,若非重要人物,却是不可能让杨莲拿出来。品了品,道:“这加赋也加的够多了吧,这恩泽,却是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