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椛山访雪图-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泡坂妻夫
  译者: 黄钧浩

  (选自《浪漫的復活》)
  译者: 黃鈞浩
  作者: 泡坂妻夫 / 連城三紀彥 / 栗本薰 / 小杉健治 / 天藤真 / 傅博(編選)
  副标题: 新雨名作之旅系列
  ISBN: 9789577335302
  页数: 204頁
  定价: NTD200
  出版社: 新雨
  装帧: 平裝
  出版年: 2001。08。17
  '日本推理作家短篇合辑'
  1。 泡坂妻夫:椛山訪雪圖
  2。 連城三紀彥:菊花塵
  3。 栗本薰:超越現實的離奇事件
  4。 小杉健治:鄰居
  5。 天藤真:在空中飛翔之死

    搜集整理:棒槌义工
   ★棒槌学堂★ 
    【bcxt。uueasy】

  《椛山访雪图》作者泡坂妻夫,本名厚川昌男。1933年5月9日出生于东京。九段高中毕业后,在家里帮忙”纹章上绘师”工作(纹章上绘师是在高级和服画上家纹),又是业余的魔术师,登龙推理文坛之前,于1968年曾以创作魔术获得石田天海赏,而出版了《四角型皮包》。
  1975年以《DL2号机事件》,获得第一届幻影城新人小说部门佳作赏。1977年以第一长篇《11张的扑克牌》和短篇《弯曲的房间》同时入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之长篇与短篇两部门。而翌年以第二长篇《撩乱的诡计》获得第三十一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确立作家地位。
  又于1982年以《喜剧悲奇剧》获得第九届角川小说赏。1988年以《折鹤》获得第十六届泉镜花文学赏。1990年以《荫桔梗》获得第一百零三届直木赏。
  泡坂妻夫自《DL2号机事件》获奖后,就以该篇主角亚爱一郎,写了一系列亚爱一郎的推理故事。是泡坂妻夫的代表作。
  《椛山访雪图》是1978年的作品,非亚爱一郎系列的第二短篇,是曾入围直木赏的杰作。本篇的主题与亚爱一郎系列的解谜推理完全不同,故事里面虽然有杀人事件发生,故事重点不在杀人、也不在解决事件,而是发生杀人事件时纷失的”椛山访雪图”之谜。

  1

  “达利的画展,你觉得怎样?”
  加田十冬一面以缺了嘴的酒壶为对方斟酒,一面问道。
  “很不错,很有看头。”
  对方说着,喝了一口酒,面露愉悦之色,伸手按了一下嘴角。此人留着短发,已白发苍苍,前面的牙齿也已掉了好几颗,但从五官表情看来,应是个乐观豁达的人。
  “托达利的福,我的记忆力是老而弥坚哩!这一点我有自信,像‘有伏尔泰那看不见的上身雕像之幻影的奴隶市场’、‘艳星梅薇丝脱那张能化为房间的粉脸花容’这些画作……”
  “你的记性真是不减当年。”
  十冬因别肠的老当益壮而颇感意外,但也因此而安下心来。
  十冬在美术馆前面巧遇别肠,他们俩已十多年没见面了。当时别肠穿着一件朴素的深蓝色西装袖子都快磨破了,衬衫也已洗到褪色,领带似乎也是好久以前那条。十冬所认识的别肠是“别肠亭”的主人,终日埋首在成千上万的美术品中。他曾听说别肠后来十分潦倒落魄,如今站在眼前,才知道别肠比预料中还要穷困得多。因此,他实不忍心就这样向别肠告辞离去。
  “好久不见,去畅饮一番如何?”
  “乐意奉陪。十冬兄,我知道有一家酒店很不错,风味独特,别具一格,我带你去吧!”
  “居然会有让你赞不绝口的店啊?那我非去不可了。想当年,你也曾介绍我去品尝过世所罕见的山珍海味哩!”
  “唉,别提了,往事不堪回首,想起当年就羞愧万分。”别肠望着远方繁华街道的万家灯火,吟咏道,“终宵无月,唯吉原处处皆明月!”然后望着十冬,腼腆一笑。
  别肠领着十冬走进一家小酒铺,这家店位于小巷中。别肠立刻点好酒菜。十冬已有好几年没吃这种下酒的小菜了,而且对酒铺中那种肮脏的椅子感到很不放心。对于十冬那浑身不自的样子,别肠似乎觉得很好玩。
  “那幅‘伏尔泰的奴隶市场’就是所谓的‘瞒天欺世图’,以户外为背景,上面画了几个立姿的人物,依照不同的观赏角度,有时会将那些人物看成伏尔泰的上半身图像。”
  “叫作‘瞒天欺世图’——是吗?”
  别肠以忿忿愤不平的语气说道:“光看这个字眼,会使人产生‘整幅画根本就是想要欺骗观众’的感觉,其实这是十分严肃的词汇。如你所知,国芳这位大画家在欣赏过西洋画之后,自己也开始画一些有机关陷阱的奇图妙画。那些作品巧夺天工,秘中藏秘,但也可看出其中有半开玩笑的成份。这类图画讲究的是别出心裁、大胆创新,否则就不好玩了。”
  “你的意思是说,西洋画和东洋画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对吗?”
  别肠好像早在等他问这句话似的,露出愉快的表情,将杯中物一饮而尽,说道:
  “冯黄白的‘椛山访雪图’——你大概忘了吧?毕竟那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冯黄白——”
  十冬努力回想。别肠也不回答,只是凝视着他。
  ——十冬脑海中忽然浮现一幅一彩墨画”,旋即又消失不见,但紧接着又浮出来,这次影像很清楚,可见到整个画面栩栩如生。他慌忙说道:
  “啊,我没忘,我的确在府上欣赏过那幅画。我还记得府上是在乃木坂。”
  “别肠亭”位于青山乃木坂,当时十冬常去那边走动。别肠时常照顾年轻画家。有一天,别肠带十冬进入里面的饮茶室,该处墙上挂着一幅别肠秘藏的轴画,那就是署名冯黄白所画的“椛山访雪图”。此画题之意为“赴椛山(红叶、枫叶之山)访白雪”——十冬对这幅画难以忘怀,或许也是因此为此画题极为奇妙的缘故。
  那幅画是“纸本墨画淡彩”,长宽各约有一公尺,一座“红叶山”占据了整个画面,一片辽阔的泼墨上加了淡淡的朱红,淡得彷佛马上就要消散于云霞之中似的。那红叶的颜色上得十分谨慎,但看了一段时间后,就会觉得那些漫无边际的云霞似已烟消云散,红中带黄的枫叶在秋阳的照耀下灿然生辉,光彩夺目。观众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一个绚烂华丽的“枫锦世界”。在观赏的时候,彷佛还会闻到扑鼻的芳香,因为画中有一道细细的甘泉已化为美酒。枫红层层中隐约可见到一条婉蜓曲折的羊肠小径,有一身披布衣之老翁伫立于小径中,正仰头眺望那些红叶。那老翁双目微微泛红,是红叶映在眼中所致呢?还是饮了甘泉美酒之故?欣赏至此,那墨水渗润之巧妙与浓淡变化已不再是观众注目的焦点了。
  “那幅画真可谓气韵生动,在一片幽静中隐藏着红叶的鲜艳色泽。那些色泽光彩,我如今仍历历在目。”
  “以前我曾费尽心血,千辛万苦才蒐罗到韩愈的真迹,但在抛售时,仍比不上冯黄白的作品那般令我心疼。”
  别肠边回忆边吃小菜,好像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
  “那幅画,如果能再让我欣赏一次就好了。”
  “我有同感,因为我认为,当初你在欣赏那幅画时,根本就还看不出它好在哪里。”
  十冬暗忖:此言未免太过失礼吧?莫非别肠三杯下肚,已然喝醉不成?
  “对了,别肠,我有一事,想要请教。冯黄白究竟是何许人呢?自从见过那幅画后,我就一直想问。到目前为止,我从未在别处见到这个名字哩!”
  “是吗?”别肠望着十冬,说道,“我倒曾经在一本书上见过此名。书中有介绍,说他是正德年间的人,家居广平,曾纵情声色,贪嗜杯中物。”
  “说到广平,我知道倪赞也住在此地。但我翻遍‘君台观左右帐记’并未见到冯黄白的资料,就连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也未记载此名。”
  “不错,那里面当然找不到。那幅画的风格虽和‘翰林图画院’的画家颇为相似,但时代不同,要更晚一些。我是在‘聊斋志异’中看到此人名的,书中有位秀才,就是冯黄白。”
  “你说‘聊斋志异’?那么,此人可是实际存在过的人物?”
  “据蒲松龄所言,他写作时旁征博引,以所见所闻为题材,并向各方同好网罗资料,所载者均为真人真事,人名也照实写出,未予更改。”
  “冯黄白可是画家?”
  别肠望着十冬那副正经严肃的脸孔,噗嗤一笑,说道:“这个人,可能是蒲松龄虚构出来的人物,也可能是实际存在过的画家,但无论是虚是实,唯一可确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