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椛山访雪图-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或许也是原因之一吧。”别肠面露痛心之色,一口吞光杯中酒,“大村把行凶现场布置成盗匪闯入的样子,但并未将所有美术品毁于一旦,因为依他的个性作风,这是办不到的,他下不了手,顶多只是将唐三彩的瓶子推倒,把那匾额弄歪,如此而已。接着,他打开玻璃窗,做出一些痕迹,让人以为有贼人从外面侵入,经过庭院闯进屋内。然后将后门的门闩拉开,做出那贼人由此逃出的样子。他在故布疑阵时,并未点灯。”
  “并未点灯?你从何得知?”
  “那天晚上,月色皎洁明亮,星月交辉,遍洒银光,即使不点灯,凶手也能来去自如。我问过森山警部,他也说,像这种时候,绝大部份的凶手都不会点灯作案,这是常识。而且,另外还有一项极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当时大村并未点灯。”
  “是何证据?”
  “大村在故布疑阵时,随手拿走两幅轴画,伪装是盗贼所拿。其中一幅为等伯的‘枯木野猿图’另一幅是已经挂在墙上的,上面画着一座雪山的图画,这幅画就是证据!”
  “是‘雪山图’吗?挂在墙上的,本来是‘椛山访雪图’,对不对?如此说来,一定是有人趁你不在时,将这两幅画调换过来了。”
  “大村一定也是这么想。”
  “难道不对吗?”
  别肠取出香烟,以火柴点燃,徐徐吐出一口烟后,吟道:“终宵无月,唯吉原处处皆明月。”然后静静望着十冬。
  “终宵无月?”十冬想起来了,刚方别肠和他相遇时,也曾吟过同样的诗句。
  “我在达利的画展中见到那幅‘伏尔泰的奴隶市场’时,就想起了这句谚语。这是著名诗人其角的诗句。”
  “其角的诗?”
  “不错。十冬兄,你可知此诗是何意?”
  十冬想了一下,觉得此句浅显易懂,并无难解的弦外之音,不过是寻常的诗词罢了,于是便说:
  “我认为是这样:在月黑风高之夜,玉兔匿踪,江户城内各处皆陷入一片黑暗与寂静中,唯有吉原这块区域例外,宛如另一个世界。因吉原是花街柳巷集中地,秦楼楚馆风化区,自成一格,别有洞天,故整夜灯火通明,笙歌鼎沸,终宵艳帜高张,金迷纸醉。从远处望去,犹如黑暗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也就是说,那是一首歌咏吉原繁华街的诗句,毕竟吉原这地方昔日曾是欢乐热闹的不夜城。我说的对不对呢?”
  别肠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如此一来,这个句子岂不太过平凡无奇、俗气透顶了?要知道,作者可是以刁钻古怪、超凡脱俗闻名的其角呀!依我看,恐怕你已陷入其角的诈术诡计中了。”
  “莫非此句另有一解?”
  “我再吟咏一遍,你仔细听便可明白。终宵无月唯吉原……处处皆明月!”
  别肠将“终宵无月唯吉原”连在一起念,顿了一下,才念“处处皆明月”。
  “啊呀——”
  十冬不由得轻叫一声,就像被魔术师摆了一道似的。原来此诗句会因吟咏方式的不同而出现完全相反的意思!
  这情形就彷佛冲洗照片一样,从底片变成相纸后,黑白颠倒,阴阳反置。原来陷在一片黑暗中的江户城,空中突现一轮圆月,城内的家家户户和大街小巷立刻笼罩在皎洁明亮的月光下,轮廓迅速鲜明起来。原本金碧辉煌、灿烂夺目的吉原青楼刹那间被夜幕包住,顿时黑天暗地,伸手不见五指。
  “明白了吧?依句读的不同,此句的意思会完全相反。吉原可说是个弦歌高唱、灯红酒绿的光明世界,但也可说是个人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被无限烦恼所包围的黑暗世界!在‘古川柳’中也有这句话!吉原青楼灯一点,家家户户暗无天……”
  “这句话,听起来倒很讽刺。”
  “其实那‘椛山访雪图’也有双重含意哩!”
  “这点你方才就说过了。由于汉朝深宫内院遍植红叶枫树,故有‘枫宸’一语。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富贵荣华,如何财大势大,最后仍将埋骨于雪山之中。这是另一层意义。”
  “非也!我所说的双重含意,并非指观念上的意义,而是指实际上的视觉,在视觉上会映出两种影像,就像达利那幅画,可看成房内的摆设,也可视为艳星梅薇丝脱的香腮娇靥。”
  “其角的奇诗可因句读不同而改变含意,达利的怪画可因想法不同而改变内容,但那‘椛山访雪图’却非如此,我再怎么看,那上面也只不过是一座红叶之山而已。到底要如何看,才能悟出你所说的第二层含意呢?是否要横看侧看、反看倒看?还是要对着电灯,透光而看?”
  “不用横看倒看,也不必透光而看,只要设身处地,当作你是在此画完成的时代就行了。”
  “那是江户时代(约十七、八世纪)的古画呀,我们又不能倒转光阴,回到古代去!”
  “不错,但若是观图赏画时的照明设备,应该可以和江户时代一模一样。”
  “照明设备?”
  “关键是:必须在烛光下观图赏画。我灵机一动,突然想到这点,于是做了一个实验。我将‘椛山访雪图’挂在墙上,然后点燃蜡烛,熄掉电灯,让烛光照向此图,一照之下,竟……”
  “怎样?”
  “怪事发生了,原本是淡淡的朱红色,竟然好像吸收了烛光似的,颜色渐浓,那些红叶也随之增鲜添艳,生色不少。不仅如此,只要烛光微一晃动,那些红叶竟也飘摇起来,仿佛正在秋风中呢喃低语。至此,我对这位画家的才能更加刮目相看,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上色时,必定使用了特殊的技巧,让人必须以烛光看,才能看出那红叶之山的美妙!”
  十冬眯着眼睛,陷入回忆。那“椛山访雪图”浮现在他脑海中,不知不觉间,那些红叶开始增艳生色,随风飘摇。
  “过了一会儿,我将蜡烛一根根吹熄。此时外面的月光照进来,使整个房间变成了一个苍白世界,遍地银芒,满室生辉——至此,你该明白了吧?我是亲眼目睹,所以当场就愣住,那景象简直太惊人了,令我叹为观止。在月光下,那红叶之山居然蜕变为白雪之山……”
  “变成‘雪山图’!”
  “正是!在月光中,那些红叶的朱红色完全消失,枫红层层化成雪花片片,满山红叶变为白雪纷飞,那洒酒香四溢的甘泉也结为泉霜,冻成酒冰。生趣盎然的世外桃源转眼间化为死气沉沉的人间地狱。再看那伫立路旁的老翁,原本他双眼微泛酡红,那时却已变成了漆黑的空洞,形如骷髅骸骨,状似鬼魅幽魂!这世上竟有如此恐怖妖异的图画!十冬兄,这你能够想象得到吗?”
  “我能!”
  此刻,十冬脑海中那座红叶之山正一边摇曳飘荡,一边蜕化为白雪之山,那情景栩栩如生,历历在目。
  “原来‘椛山访雪图’竟是——”十冬木然说出此画标题。
  “不错!赴椛山,访白雪!此标题已说明了图中的秘密。”
  “如此说来,一定是北斋在画‘雪山图’时,忽然心血来潮,得了灵感,于是再画出那‘椛山访雪图’。”
  “这点倒是无法确定,也可能是别的画家看了‘雪山图’之后,突然福至心灵而画出来的。那位画家——或者说那位定下此题目的好事家——的用意一定是这样的:他打算选一个月圆花好之夜,高挂此图,大宴宾客,并点亮许多蜡烛,藉由千百道烛光使画中红叶增艳生色。等到夜宴方盛,酒酣耳熟之际,主人便将所有蜡烛吹熄弄灭,那些光鲜亮丽的红叶骤然敛彩失色,整座枫山立时化为至冷极冻的冰山雪岭。这正是象徵着‘眼前一切荣耀,终将归于尘土:目下所有富贵,届时尽埋荒塚’以及‘欢乐城旁即为鬼门关,繁华街边正是奈何桥’看懂此寓意者必会沭目惊心,幡然醒悟,如遭当头棒暍,有若再世为人。也许此画的主人就是要享受这种‘嘲人讽己,笑尽天下’的乐趣!”
  “若是江户时代的风流雅土,的确很可能做出这种事来。”
  “案发当晚,大村树也趁我外出之时,藏于房内静候小蔓来锁门。在守株待兔时,他瞧见了墙上那幅‘椛山访雪图’但那满山红叶在月光照耀下已化为漫天白雪,所以他认定自己看到的是北斋的‘雪山图’。在此之前,他曾进屋来告诉我理事会的开会时间,那时他看见的是‘椛山访雪图’因此他一直以为是在他离去之后,我把‘椛山访雪图’收起来,换上了‘雪山图’。”
  “换句话说,他完全不晓得自己见到的一直都是‘椛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