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了三人的讲说之后,李定国也基本能够判断,投诚有七成以上是真,不过也不能全信,说不定这是清军使的诈降计,首先骗取中华军的信任,以为清军是真的投降,所以放松警惕,等接近了中华军的阵地之后,发动突然袭击,打中华军一个措手不及,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必需要作好一切的预备,即能够接纳清军的投降,又要防止清军使诈。

于是李定国和三人约点好了接应的地点,同时也提出自已的要求,一是对李江、陈作伟、张中鸿三人的投诚,可以按火线起义标准,并享受相应的待遇,中华军绝不会食言,二是在投诚的过程中,在清军到达接应的地点前,绝不许开枪,一但听到了枪声,中华军将视清军诈降,并对清军发动攻击;三是在中华军接应到清军之后,清军必须放下所有武器,空手进入中华军让出的阵地通道;三是在进入中华军的阵地之后,将接受中华军指定的地点驻扎二到三天的时间,等待中华军的整编,但没有中华军的命令,绝不许离开。

为了表示中华军的诚意,李定国也派了三名侦察兵,随三人返回清军,和李江、陈作伟、张中鸿三人面谈,同时一但他们决定投诚,也由这三名侦察兵付责在沿路上与中华军进行联络。

等这六个人返回到清军的驻地之后,李江、陈作伟、张中鸿等得都有些着急了,因为这时轮了东路发动突围的时间已经到了,士朝璘已命人来催了两次,由其是第二次,语气十分严厉,要求三人马上出兵,否则就立刻以军法从事。而且来使就在三人的军营里,等着三人出兵。

得到了中华军的明确回复之后,三人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中华军是接受了自己的投诚,并且也同意算火线起义的标准,这就非常不错了。至于中华军提出的另外三条要求,李定国派来的侦察兵也再三向他们保证,这些要求是为了防止万一,只要是三人真心投降,就不必担心自己的安全。而现在三人也别无选择,只能全部按受,是福是祸就听天由命了。

第093章 合围(四)

就在这时,士朝璘又派来了一名传令官,来催促三人立刻起兵,这次来的,是士朝璘部下的一名亲兵头目,并且还带来了二十名士兵,表示如果三人再不起兵,就立刻将他们拿下。

到了这个时候,三个人当然也就毫无顾忌了,于是李江首先动手,抬手一刀,将士朝璘派来的传令官给砍死,而陈作伟、张中鸿两人也马上下令自己的,将传令官带来的二十名士兵全部杀了。随后三人立刻下令全兵开拔,马上出营去向中华军投诚。

其实这时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知道三人的决定,知道的只是三人的亲随士兵,一共也就只有三百余人。其他人还以为自己这是出进攻中华军的阵地的。

息县东面清军大营离中华军的阵地大约有三里多的路程。等清军走出了二里多之后,有一名侦察兵先行赶去和中华军的接应部队联系,而李江等人看看身后还没有清兵追出来,这才下令暂停进军,并派下哨兵,然后招集全军的士兵,宣布了他们三人投降中华军的决定。

其实在这段时间的战事中,耿仲明部的士兵都对阿济格的安排十分不满,而且现在几乎所有的清兵心里都十分清楚,这次派自己打这突围的第一战,就是让自己去送死,因此听三人说要向中华军投诚,基本上都没有人反对。因此李江、陈作伟、张中鸿等人也十分高兴,立刻又向全军宣布了中华军的提出的要求,命令全军一定要尊守,这支清军里的火铳兵人数极少,只有二百多名,当下李江也下令,把所有的火枪全部都收陇起来,以防有人错误开枪,使中华军造成误会。

这时哨兵赶来向他们报告,后面有清军追击上来了。

原来士朝璘见派去传令官之后,但久无回音,又打发人来探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到了三人的驻地之后才发现,三人早己带兵出营了,而在空营中留下了上一次派来的传令官以及士兵的尸体。

士朝璘顿时明白,三人这是要去投降中华军了,这还得了,如果让阿济格知道,自己也有重大的任务,因此赶忙下令,亲自带领着士兵追击了出来。

李江、陈作伟、张中鸿三人一听说清军追击出来了,也赶忙带领着士兵,又向中华军的方向赶去了。好在是这里己离中华军的阵地很近了,因此走了不过一里的路程,就发现了中华军的接应部队。来的是第十一军的第七师。

因为这时清军已经追击上来,双方也来不及详谈,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清军依照约定,放下了所有的武器,然后继续向中华军的阵地走去。而等他们离开之后,追击的清军也赶到近前,第七师立刻出击,向清军发动了进攻。

而李江、陈作伟、张中鸿三人带领着降兵,又走了没有多远,终于赶了中华军的阵地,这时中华军在阵地上已经沚出了一道通道放行,并且有人过来,带领着他们赶到指定的驻扎点去,不过在降兵通过的时候,左右两侧均有荷枪实弹的中华军士兵守卫,以防不测。

等他们到达了指定的地点之后,按照中华军的要求停驻,中华军也派遣了一个团的士兵监视他们。当然李定国也接见了三名降将,对他们的起义行动表示了赞扬,并且再三保证他们的安全,只是现在战事紧急,暂时还顾不上对降军进行整编处理,因此请三人约束手下的士兵,不要轻举妄动,等战斗稍微绶和一点之后,马上解决降军的问题。三人当然也是受宠若惊,连连点头称谢,于是就这样在中华军的阵地后方暂时驻扎下来。

这时在战场上,第七师已经和清军展开了激战,虽然士朝璘带出的清军有二万余人,兵力比中华军多了一倍有余,而且中华军也没有排列阵式,进行防守射击,而是直接冲上去与清军进行短兵相接的作钺。

但现在清军的全军都有些心散,因此在交战之后,清军只和中华军打了一个势均力敌,而且随后中华军越战越勇,清军却有些后劲不足,竟然开始向后退却。而就在这时,第二十军的两个师也赶来参战,这一下清军顿时抵挡不住,而这时在战场上,又有一支清军向中华军投降,结果清军被杀得全线溃败。中华军也趁势追击,一举杀到了清军的阵地前。

这时清军本来是想发动突围,因此在阵地里的防守兵力并不多,加上还有败军在前面开路,守兵也不知道该不该开枪射击,而就在这么一犹豫的功夫,中华军已经尾随在败军的后面,杀入了清军的阵地中,和清兵展开了白刃作战。

守在阵地里的清军到是还想要抵挡一阵,但这时清军已是败兵如山倒山,根本就无法抵抗中华军的进攻,很快就被中华军杀得大败,放弃了阵地,向息县县城的方向逃窜。

而在息县城里,阿济格正觉得时候差不多了,正准备下令,开始向西面发动正式的突围,就在这时,东面阵地的败军已经退到了息县的外围。

阿济格闻迅之后也不禁大吃一惊,想不到自己还没有发动正式的突围,中华军反而已经突破了自己的阵地,杀到了息县近前。现在那还能再向西突围,只能先抵挡住中华军的进攻,把息县守住才是当务之急。

好在是这时清军突围的人马都已经准备好了,到是可以立刻出战,只是改变了方向,由西门转向东门,变突围为抵挡。幸好这一次出战的都是清军中的精锐人马,而且又是作好了充份的战斗准备,因此在出战之后,立刻就稳住了战局,挡住了中华军的进攻。

双方激战了近三个时辰,一直打到了下午四时多,互相都损失了不少的兵力,而中华军见清军的作战顽强,不能轻易取胜,也就收兵撤退。而向北线突围的清军也无法突破中华军的防线,也退了回来。清军的第一次突围,也以失败收场。连同投降中华军的士兵,清军总计损失了一万二千多的兵力。而中华军也阵亡了两千余人。

这时阿济格也知道了是由于原来的耿仲明部反水,导致清军的东面阵地失守,才使这次突围作战以失败告终,也不禁又气又恨,立刻招集众将,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有人认为虽然这一次突围失败,但清军别无选择还是应该继续突围,否则一但等中华军的防线建立起来,就只能束手待毙了。但这个主张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因为第一次突围,是最好的时机,这次突围失败,对清军的信心和士气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这个时候,马上发动第二次突围,未必就能取得成功。而且这时东面的战线推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