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到淮河北岸战场的援军是淮南军区的第一军,因为清军向中华军的西北防线发动夜袭之后,李定国就立刻派人到淮河南岸,向成进请求支援。而成进收到李定国的求援之后,也立刻派出第一军,马上赶赴淮河北岸,支援那边战场的战斗。

等第一军到达了淮河北岸之后,李定国也立刻下令,将第一军的两个师一个旅分散开,分别在三个战场向清军发动反击。

在淮河南岸的战斗结束之后到现在,第一军的士兵差不多休息了五六个小时的时间,虽然说这时并没有完全恢复疲劳,但和这边己经激战了半夜的部队相比,也能算得上是一支生力军。因此在他们加入战团之后,立刻将战场的局势扭转过来。

首先是清军的那两支准备当弃子放弃的突击部队抵挡不住中华军的反击,只得向回败退了下去,而阿山和阿哈尼堪两部人马虽然还能再坚持一段时间,但也没有意义。因为这次突围己经彻底失败了,再继续与中华军苦战,只能使清军的伤亡更大,不如先退回去,守住自己的阵地,然后再想别的办法。因此这两部的人马也没有多撑下去,很快也向回撤退。

但阿山和阿哈尼堪想得虽然很好,退回去之后仍然先守住自己的阵地,再想别的办法突围,但这时李定国己经意识到,只要是能够牢牢的咬住败退的清军,也就能够顺着清军的败势杀入,攻破清军设在息县外围的防守阵地,因此现在正是一个难得的大好时机,如果打得好,甚致还可以一举攻入息县,实现歼灭阿济格部的计划,因为这时李定国也已经知道,十八军己经攻占了息县东面的城外阵地,并且攻开了城墙,正和清军激战得正是热闹。

于是李定国也立刻下令,各路的部队杀出阵地,追赶清军,不许放过,并且立刻向清军的阵地发动进攻。同时李定国也向淮河的成进通报了自己的计划,让他将留在淮河南岸的十五军也准备好,随时都有可能渡过淮河,支持北岸的作战。并且又下令把付责阻击援军的第十一军也调回来参战。

因为这时李定国也知道,开封的多尔衮基本己经放弃了阿济格部,是不会派出援军来的,在这种情况下,第十一军还留着阻击援军,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在息县战场上,正需要大量的预备兵力,因此完全应该将十一军调回来参战。

而这时在战场上,湥Ь耐晃Ъ壕媸О埽闹晃У娜寺硪踩荚谙蚧匕芡耍械闹谢牟慷右卜⑾至苏飧瞿训玫恼交虼嘶共坏壤疃ü铝睿鸵丫背隽俗约旱恼蟮兀吩谇寰亩游楹竺妫蚯寰恼蟮亟スァ5比灰灿械牟慷颖冉衔韧祝瑴'军撤退之后,并没有立刻发动追击,而是先重新布置自己的阵地,但接到了李定国的命令之后,也马上集合军队,向清军展开了全线进攻。

清军虽然连夜突围,但并没有出动全部的人马,动用的是满蒙汉八旗的精锐部队,除了两支当诱饵的突围部队之外,其他的绿营汉军都留在阵地上,一来是现在几员主将对绿营汉军并不相信,当然也有绿营汉军的战斗力相对较差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一但突围不成,还是要退回阵地来防守,因此在每一个阵地上还是要保留一定的兵力驻守。

但随着清军的突围失利,在向回败退的时候,有两支中华军的人马尾随着清军,直接杀入了清军的阵地中,而清军的败势己成,留守在阵地里的清军被败军一冲,也变得四分五裂,结果跟本就挡不住中华军的进攻,只能一败再败,连阵地也扔弃不理,一直向息县败退而去。

当然也有的阵地没有中华军的追赶,或者也没有败军败回到这时,因此阵地里的守军还能够依托着防御工事,免强的抵抗住中华军的进攻。

而有两个阵地上的清军,在这个时侯向中华军投降,直接将阵地让了出来。

第110章 围歼阿济格(六)

因为援军迟迟未到,淮河南岸的阵地又被中华军攻破,到了这个时候,其实谁都知道清军的败亡己经是迟早的事情了,而且又有李江、陈作伟、张中鸿三人发动火线起义的先例,因此这时也有不少绿营汉军都有向中华军投降的想法。

但在李江、陈作伟、张中鸿三人火线起义之后,阿济格也加强了对绿营汉军的控制,将每一支绿营汉军都分布在满蒙汉八旗军的控制之下,因此各支绿营汉军虽然都有心投降,但也都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昨晚清军连夜发动突围,调动的都是满蒙汉八旗的精锐,对绿营汉军的控制也大大放松。而且清军的突围,并没有通告给留守的绿营汉军,也就是说,如果清军突围成功,那么这些留守的绿营汉军也就会被扔在中华军的包围圈内。

等到天明前后,各阵地的绿营汉军也都知道自己实际是被清军扔弃,因此长期以来积压的怨气也在这时候爆发出来。在息县西北的大河庄村的阵地上,驻守在这里绿营汉军统领刘建趁着现在没有满蒙汉八旗军的控制,和部下的几名参领、校尉商议,决定向中华军投降。于是他们立刻派人和中华军联络,提出投降的要求。当然在这时候,他们还希望能够按火线起义的标准来箅。

进攻大河庄村阵地的中华军是湖广军区第六军的第九师,师长叫田庆,这时进攻部队己经进攻进了大河庄村里面,然当不会接受他们是火线起义,因此田庆也告诉前来联络投降的代表,现在只能算投降,不能算火线起义,愿意接受那就马上让出阵地,交出武器,把部队拉出来投降,不接受那么中华军就马上进攻。

代表回去之后,刘建又和手下的参领、校尉商议,决定接受中华军的条件,投降就投降吧,至少可以保住生命安全。因此也立刻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向中华军投降。

田庆率军进入大河庄村之后,只留下了两个营看守村子和俘虏,自己马上带领着其他的人马,继续向息县推进过去。

随着大河庄村的守军投降,又有两个村的驻守清军也都向中华军投降,同时中华军也尾追着败军,又连续攻破了清军几个阵地。尽管有一部份清军仍然在阵地中坚守,负隅顽抗,但左右的阵地不是投降就是被中华军攻占,几乎是四面受敌,也根本无法守得住阵地,在抵抗了不长的时间之后,很快就被中华军攻克了。

随着中华军向清军发动全面进攻之后,清军在息县城外的防守阵地也都陆续失守,中华军的各路人马分路推进,有的一帆风顺,直接杀到了息县城边;也有的虽然遭遇到清军的抵抗,但仍然击溃了清军,向前突进,也杀到了息县城边。

到下午三时左右,息县的外围阵地几乎全部被中华军攻占,成建制的清军部队己经没有了,只是在少数地方,还有零星的清兵在进行着最后的抵抗。而中华军己有四个师,一个旅杀到了息县城边,而败退下来的清军大部份都己经退进了息县城里,但在城外还有少数的清军还在抵抗着中华军的进攻。

己经杀到息县城边中华军正在进攻在城外抵抗的清军,并且又派人催促后方,尽快调集火炮上来,准备向息县发动进攻。而这时在息县城东面,双方的争夺也己经进行了一整天,尽管双方能够交战的接触面有限,但进行了一天的激烈交战之后,双方的伤亡也相当大了,各自损失的兵力都己经超过了三四千。不过清军毕竟还是守住了息县,没有让中华军攻入息县城中。

这时李定国昨晚一夜没睡,现在还在紧张的布置着,因为今天一天的时间里,中华军的推进速度太快,一下子占领了息县城外的所有阵地,并且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物资,同时还有大量的俘虏、投降部队。需要处理的事情也一下子猛增起来,占领的阵地需要有人守卫,缴获的物资也需要有人看守封存;而投降、俘虏的清兵也需尽快的撤离战场进行安置。同时还要在战场上清理搜索残剩的清兵,还有对息县的包围和进攻也要马上进行。因此李定国也忙得焦头烂额,不过这种忙碌,心里却是十分榆快的。

到了下午四时左右,成进也带领着十五军,还有付责狙击清军的十一军也都陆续赶到了战场,在淮河南岸只留下了十五军的骑兵师巡守。而李定国也和成进也立刻碰头,并招集各军的军长,就进攻息县的计划,进行了一次短暂的商议。

当然战斗进行到这一步,围歼阿济格的计划完成,基本己经没有什么悬念了,攻克息县,取得最后的胜利,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且现在在淮河北岸的战斗己经进行了一夜一天,各支部队也都己经十分疲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