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毅当然知道,一支战斗力卓著的军队,绝不是单靠训练就能达到的,必须要经过战场的血与火考验。在自己穿越之前,建立共和国的那支军队,同样就是从一群农民开始,在一场场战斗中磨练,奋战不止,浴血坚持,几起几落,经过无数战争的洗礼,才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因此穆陵军的强军之路,虽然还非常漫长,但却以经朝着这个方向在前进了。

不过现在时间紧迫,不可能让穆陵军慢慢成长,而且穆陵军同样也经不起大的挫折,无论是时间还是人力,两方面商毅都耗不起。因此想让穆陵军快速成长起来,一方面是要靠商毅充份运用自己熟知历史,了解历史发展的大势优势,使穆陵军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少经变故。另一方面也需要穆陵军的全体将士一齐努力,尽量、尽快提高自己的能力。

战后总结,就是一个好方法。战后的总结会,在商毅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几乎是各国的军队都做,但在这个时代,却还是个新鲜事物。在中国古代,打完仗之后,胜了就上报邀功,把自己夸得神勇无比,天花乱垂,如果败了,就上表请罪,尽管寻战借口理由,为自己开脱。

致于胜是怎么胜,胜在那里;输又是怎么输,输的原因;在战场上暴露的问题,自己与敌人相比存在那些优势,又有那些不足;在以后的战斗中又怎样扬长避短,保持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却基本无人问津。少数名将或许会在私下里想一想这些事情,但极少有人能做系统的总结,更不用说是招集众将一起来讨论学习。

而商毅就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每一战之后,都要做详细总结,并且把这种作风保持下去,成为穆陵军的一个优良传统。

“各位,这是我们穆陵军成军以来,第一场大战。我们的对手是一直横行关外,少有对手的建州鞑子。这一战我们是打胜了,也打出了我们穆陵军的军威,让鞑子知道,我们汉人也不是好惹的。但同样也暴露出我们穆陵军的许多问题。今天我们开这个总结会,就是希望各位能够根据自己的看法,说一说你们自己认为在这一战中,我军还有那些不足之处,如何弥补,就算没有弥补之法,我们大家也可以群策群力,一起来想办法。”

千总衙门的大堂中央,在一张模仿后世的军事会议上常用的条形长桌上,放着一个木工匠制做的穆陵关及周边地区的简易模型。众将依据自己的职位和资励,分别坐在长桌两侧,而商毅坐在长桌的端头,身后还有两张小桌,放着文房四宝,坐着两个文书,准备做会议记录。

众将对这种战后开总结会都觉得十分新鲜,而且对这种形式的会议,这样的桌子,这样的座位方式,更是从未见过,都十分新奇。但等商毅说之后,大堂上却是一片沉默,一时冷了场。

其实昨天一战,不少人都清楚,如果不是商毅极时出手,杀了索楞,稳住了军心,那么胜负之数到还真是难说。而经过了昨天那一战之后,众人对商毅的依赖和崇拜心里几乎以经到了元以加复的地步。因此在心里的潜意识都觉得,下一战怎么打,听商毅的就行了,反正有商毅在,就是天塌下来,他大概也能顶起来。而商毅叫众人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时之间,众将都有些发懵,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商毅笑道:“各位不要拘谨,有什么就说什么,就是说错了也不要紧。昨天一战,你们都参加了的。实话说,虽然我们最后是赢了,但在其中差一点也出了大茬子。而清军虽然退了兵,但一定还会卷土重来的。说不定人马比这一次还多,常言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因此也请大家把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把我们穆陵军的不足都找出来,加以改正,也为了我们下一战能够更好的守城。”

又过了一会儿,罗远斌才首先道:“大人,以小人看来,对付清军,火铳依然是最有效的武器,由其是二层曱或三层甲的鞑子兵,只有火铳才能给他们大的伤害,只不过鞑子的箭射得到是真准,当他们逼近城墙可以射箭的时候,也会对我们的火枪兵造成大的伤亡,因此我觉得如果在城垛口上加上一个挡牌,只留一个小口来供火铳发射,就不怕鞑子的弓箭了。”

商毅点点头,这个问题他也想过,不过只是想加强火枪兵的护具,到没想过在城垛口上加个挡牌,以清兵弓箭的穿透力,有了挡牌之后,应该是可以清军的弓箭的伤害降到最低了。因此也道:“罗把总,你的提议很好,散会之后,你立刻去和铁木匠坊商量一下,这个挡牌怎么做,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见自己的意见得到商毅的更定,罗远斌也十分高兴,而其他人见了,也都有些跃跃欲试。

周少桓接着道:“刚才罗把总所说,确实是个好办法,但在城垛口上加上挡牌,也只能暂缓一时,等鞑子爬城的时候,火枪兵还是要把位置让出来给其他人防守。也就只能上好刺刀,当长枪手用。我觉得不如在城墙后面再修几座台子,也不用很高,有个四五尺就行了,这样鞑子爬城的时候,火枪兵就可以退到高台上去,继续用火枪打鞑子。这样一来,就算鞑子爬上了城头,火枪兵一样也能发挥作用。”顿了一顿,周少桓又道:“我们也可以把火炮放到高台上去,这样在鞑子攻城时,火炮还可以打在城下的鞑子。”

商毅冲他也点了点头,道:“少桓,你的建议也很好,我们可以马上施行。”

两个人发言,都得到了商毅的表扬,其他人也纷纷勇跃了起来,杨武丞马上发言道:“千总大人,其实在昨天一开始,我们守得非常好,只是当鞑子爬上城墙之后,弟兄们才有些慌张起来,我看有必要进行几次:当敌军蹬上了城墙之后,一方面要对付上城的敌军,一方面还要守住其他的垛口的训练。让士兵们熟悉一下这种场面,下一次就不会慌了。”

成进道:“我们在城外挖了三条壕沟,是为了阻挡鞑子的车辆前进,但壕沟太容易填平了,而且还可以在壕沟上架桥通过,作用并不大,不如再垒几道土墙,只用三尺多高就行了,想挖开土墙,可就比填平壕沟费劲得多了。”

成刚也道:“鞑子的云梯上都带着一个倒钩,一但云梯搭靠在城垛口上,就会钩得很紧,难以推动。但如果我们把城垛口朝外的那一面凿出一个斜坡来,鞑子的倒钩也就没有着力的地方了,我们可以很容易就把云梯推倒。”

周琦道:“城墙上的位置有限,只能站下一千多人,应该把士兵们分成三班,轮流上城防守,这样可以始终保持士兵们的体力。”

吴汉生也道:“我们训练了那么久的山里作战,也该派上用场了,而且我们也不该一味再城里死守,如果鞑子再来攻城,我们才以适当派出少量人马出城,躲在山上,袭击鞑子的后方,一定会够他们头庝的。”

就这样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根据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提出了许多改进穆陵军作战的方法,而且在不自觉中,开始以清军的下一次进攻为设想,研究穆陵军在下一战中的应对办法,气氛也十分活跃。

商毅看了,也十分高兴,别看都是古人,但想出来的办法并不比自已差,甚至有一些是自己都没有想到的。这到还是其次,关建是他以经在有意识的陪养他们,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118章 战后余波

开完了军事总结会议之后,第二天商毅立刻就开始针对昨天会议上讨论的各种办法,着手进行准备布置。

首先商毅接受了周少桓的建议,让土工坊的工匠们在城墙上修筑石台,以更在清军攻城时,火炮和火铳还能够发挥作用。其实周少桓的这个建议也并非什么独创,在这个时代,就以经有这种上下双层城墙的结构,不过一般只有国都级的大城,或者是边境的重要关隘才会有这种结构的城墙。

穆陵关的城墙宽度约有六米多,城垛墙占了半米左右,经过商毅和工匠还有火枪手在现场测试,将石台的厚度定为八尺,也就是两米五左右,高为五尺,宽度为两丈,两个石台之间,相距一丈。垛墙高六尺,厚一尺,垛口的宽度为二尺。同时在石台的另一侧,还砌一堵两尺高的矮墙,供填弹的士兵坐下。

而高台先用砖石砌边,然后填上碎石沙土,压实之后,在上面覆盖上一层红砖,再砌上垛墙可矮墙。这样的做法不仅比全用砖石砌成省料,而且时间也快得多。

因此在未来,清军进攻的重点估计还是南城,因此所有的高台也都修在南城,共有三十个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