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第一时间就得出和米切尔相同的判断来。

而丰臣军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内部不齐心,首先是在战事进入了中期时,驻守南宫山的吉川广家按兵不动,没有依约出兵攻击徳川军的侧翼,而随后又是驻守松尾山的小早川秀秋倒戈,转而进攻丰臣军的右翼,正是这两位大名的反叛,才导致了丰臣军的最终失败。

现在倒幕军虽然聚集了四十七个大名,但并不是所有大名都是真心加入倒幕一方,因为有不少人当初完全就是被裹胁着加入倒幕,很难说一但战斗开始,他们会做何打算,万一临阵倒戈,或者是按兵不动,恐怕也会影响大局,造成关原合战的结果,因此商毅才打算首先在这四十七个大名面前展示中华军的超强战斗力,不仅是鼓士气,同时也是给他们一个警告,考虑一下与中华军为敌的后果。

这一次出战,商毅派出了第十一军全军,和第九军的两个旅,加上护卫军第二旅,总计兵力为四万七千多人,其中包括一个骑兵团,总兵力与驻守彦根城的幕府军大体相当,前线的总指挥甴成进出任,而商毅带颌护卫军第一师和其他日本大名在后阵观战。

因为商毅估计这又是一场攻城战,按一般的常理来说,攻城的一方应是守城一方的三倍兵力,获胜的机会才能超过半数,而中华军以相同的兵力攻城,当然是显示中华军的战斗力强大。

但让商毅没有想刻,幕府军并没有躲在彦根城里,而是主动出城迎战,则更是让商毅欢喜不己,这一下更好了,正好可以让这些大各看一看中华军的野战能力,因为中华军的攻城能力,在以前的战斗中,己经得到了确认,再展示遍,效果也打了个折扣。

成进也立刻下令,命第十一军第七师在中路列阵,第十一军十八旅和护卫军第二旅为左翼,第九军特种兵旅、第四旅为右翼,第二十师和护卫军第二旅骑兵团为总预备队。

中华军虽然晚于幕府军进入战场,但训练有素,实战经验丰富,因此很快也布置好了阵式,离幕府军的阵列大约有四百多步的距离,中华军仍然是布出(;文)的线形阵,中路展开(;人)极开广,几乎达(;书)到了千余步,横盖了(;屋)幕府军的左中右三军,而且纵深极薄,左右两翼的占面极小,看起来十分怪异。

因为这时中华军登陆日本以后,首次正式与日本军队进行野战,因此幕府军的几名主将井伊直孝、松平纲隆、松平赖常、稻叶正则都对中华军这样的布战方式觉得十分奇怪,就连在后队观战的四十七个大名也都觉得,中华军这样的阵式确实太奇怪了,而且完全有违传统的战术。

第333章 前哨战(下)

“迫击炮,架炮!”

随着这一声令下,四百多名迫击炮手越出了中华军的阵列,以两人为一队,将二百多门迫击炮在阵列前列一字排开,相隔一丈一门,差不多也占满了中华军的整个阵式。

而这一点又大大出乎了出了幕府军的意料,因为通过前面的战斗和以前的资料,幕府军对中华军的火器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中华军的火炮可以发射开花弹,而火枪的射程极远,超过了二百步,但中华军的阵列离幕府军足有四百多步远,火枪的射程还远远不够,而且在这个时代日本人的观念中,火炮都是粗长笨重的大铁筒,在中华军布阵的时候,几名幕府军的主将并没有发现中华军将这的火炮放在阵列前,当然这也在他们的意料当中,毕竞火炮太过于笨重,并不适合在野战中使用。

但现在中华军布置在阵前的到是也像火炮,但明显要比想象中的火炮细得多,当然火炮也不是不能做成这个样子,但这样的火炮壁薄,口径小,射程和威力恐怕都有限得很,因此几个人也不尽都面面相觑,不明白中华军这是在做什么。

迫击炮的布置其实很方便,就是支好炮架,固定好炮管,然后就可以填药装弹了,因此就在幕府军的几名主将还没有眀白过来的时候,中华军就己经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因此成进立刻下令:开火。

“轰!!轰!!轰!!轰!”

二百多门火炮分为三批,轮流向幕府军的阵地展开了猛烈的轰击。

一发一发椎柱形状的炮弹从天而降,落入到了幕府军的阵列中,爆炸开花,尽管迫击炮的炮弹小,爆炸的威力比一个手榴弹强不了多少,但去胜在数量多,而且射程远,另外幕府军的阵形也布置得十分紧密,因此还是起到了不小的结果,一发炮弹爆炸,至少也能炸伤炸死五六名幕府军的士兵。

结果等前三轮迫击炮发射之后,幕府军的阵列中己经被炸死炸伤了数百名士兵,而且分布极广,几乎左中右三军都遭到了中华军的打击。

当然对四万大军来说,伤亡数百人根本算不得什么,并不伤筋动骨,但幕府军布好的阵式却被中华军给打乱了,因为在这个距离上,幕府军根本无法对中华军造成打击,而中华军的炮弹却可以毫不费力的打到幕府军的阵中来,幕府军的士兵等于全都成了中华军的活靶子,这样的局面,自然是谁都受不了。

这个时候日本早队作战,主将一般都会在自己的阵列后面选择一个高地,端坐在大旗之下,手执长柄苗金扇,指挥全军的战斗,因此中华军的炮弹到是没有打到井伊直孝的身边,但这样井伊直孝却是坐不住了,毕竞再这样打下去,幕府军必败无疑,而现在幕府军有两个选择,一是立刻撤退,回到彦根城去防守;二是马上发动进攻,靠近中华军之后,和中华军进行近战。

不过战事进行到了这一步,撤退显然是不可能的了,虽然日本现在承平以久,但武士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如果现在井伊直孝下令撤退,那么他就将永远背负着这个耻辱,因此井伊直孝也立刻下令,命幕府军向中华军进攻。

虽然这时幕府军己经有些乱了,但在井伊直孝下令之后,左中右三路的人马立刻一起出动,向中华军的阵式方向发动了进攻,毕竞谁都知道,至少冲上去就不用挨打了。

而中华军的阵列中见幕府军己经发动了全面的进攻,迫击炮手们立刻收到了火炮,十分从容的撤回到中华军的阵列中来,而其他的中华军也迅速的调整好了自已的位置,形成以连为单位的小组阵列,第一排的士兵立刻半蹲下来,举枪前指,第二排的士兵的站在他们身后,也同样举枪指向前万,而后面二排的士兵也都分别站好了位置,一切都进行得十分有秩,几乎就在十几秒的时间内,中华军就已经完全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在阵后观战的成进也一直都在计算着幕府士兵的推进距离,等到幕府军推进到了中华军的射程以后,成进也立刻下令:“开火!”

随着旗语打出,第一排的士兵纷纷开火射击,随后是第二排,第三排,一时枪声大作,子弹如雨点一般,像幕府军射击过去。

正如过去的每一场战斗一样,一但在中华军开始了射击之后,幕府军的士兵立刻成排成排的中弹倒地,惨叫连天,和以前在国内战场与清军作战时相比,现在中华军的火枪射程更远,锥形弹头的穿透力更强,杀伤力的更大,而且清军和中华军交手多了之后,也学得聪明了,会将进攻阵形尽量散开,以减少自己的伤亡,而幕府军虽然阵式已乱,但仍然是冷兵器时代传统的密集阵形进攻,几乎是一个挨着一个,而这样一来,伤亡自然也就更大了。

而且中华军的射击速度极快,一轮接着一轮,几乎根本就没有中断过,无休无止,因为线膛枪比滑膛枪填弹更方便,因此才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幕府军就伤亡重大,在战场上倒下了一片尸体,而且别说是突破到中华军的阵列前,就连五十步以内都冲不过。

在幕府军后阵中,几位观战的大名也看得目蹬口呆,虽然在下令进攻之前,井伊直孝也知道,由幕府军率先发起进攻,肯定会受到中华军的火枪打击,付出较大的伤亡代价,但按日本人的常识,即使是用三段连射,火枪根本不可能形成连续性的火力优势,毕竟现在日本国内仍然是使用老式的火绳枪,在前不久才向荷兰人购买了三千支燧发枪,在关原合战中,徳川军、丰臣军都使装配了不少的铁炮,但一般都只进行前三轮射击,随后就进行白刃战,因为火绳枪的射程有限,而且在前三轮射击之后,会有一个较长的停顿时间,只够射击三次。

虽然在八十年前的长莜之战中,织田信长就是依靠三千铁炮兵,击败了武田家的骑军冲锋,是进入火器时代早期,很有名的火枪战胜骑兵的战例,但在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