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如果和中华军开战,自己打得过中华军吗,二十五万幕府大军都被中华军打得全军覆没了,自己这七八万人又能顶什么用,而要是就按照商毅的要求,把军队解散了,只带十个人去京都请罪,那也太没有面子了,好歹也是六十二万石和四十万石的大名,这叫自己以后还怎么在日本混啊,而且这样去了京都,以后还有没有没机会在日本混都很难说了。

于是最后两人终于狠着心、咬着牙、硬着头皮做出决定,先和徳川幕府联络一下,看一看徳川幕府还剩下多少力量,能不能守得住江户,如果自已和徳川幕府联合,又能不能抵抗中华军,然后再作打算,直到现在这个时候,两人还没有彻底放下幻像,仍然希望能够占到大便易,不过两人到是还记得商毅的提醒,人马不许再向南进一步,否则就是和中华军为敌,因此还真就不敢进军了,又派伊达宗实为使,赶去江户。

但这样一次试探性的行为,在江户城里却被不少人当成了救命稻草,由其是那些仍然念念不忘想和中华军决一死战的人,纷纷叫嚷,只要是和伊达纲宗、上杉刚宪等大名合兵,就完全能够守住江户,还有人大言不惭,认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打败中华军了。

由其是伊达宗实前脚刚进江户,京都那边的回应也到了江户,把商毅提出的讲和条件上报到了徳川幕户,当然这己经不能算讲和了,而是要徳川幕户投降,同时还明确要求,只用回答“同意”或“不同意”就行了,其他的话都不用说,中华军也不会理,同时中华军和倒幕大军共计约十三万人马,也到达到江户城前。

而商毅提出的要求,又引起了主战派的强烈愤概,因为实在是太苛刻了,说白了就是投降,因此以中下层武士为主,纷纷主张联合伊达纲宗、上杉刚宪与中华军决战,甚至是全城迎战,五十万人玉碎等等的呼喊,也都大有抬头之势。

一开始保科正之到是动了一点心,但德川赖宣、德川纲重、松平纲隆对此则是嗤之以鼻,且不说伊达纲宗、上杉刚宪等大名是否真的靠得住,就箅是双方合兵,总兵力也不超过二十万,凭什么去打中华军,到时候打败了,伊达纲宗、上杉刚宪到是可以拍拍屁股,逃回北方去,而江户仍然直对中华军,这一摊烂事,不是甩给自己这些人吗,商毅提出的条件虽然苛刻了一些,但不管怎么说,投降免死,而且还给徳川氏保留了一个一万五千石大名的位置,这也够说了,总比彻底完玩要好吧。

第352章 德川幕府的选择(下)

同时德川赖宣、德川纲重、松平纲隆等人还十分郑重的提醒保科正之,这是唯一的机会了,如果这次机会也错过了,那么徳川氏也就彻底完了,而且肯定是亡国灭种,而这一切的后果,都将由保科正之来付责。

徳川氏亡国灭种这顶大帽子确实不小,也让保科正之不能不慎重对待,因为保科正之是二代将军徳川忠秀的私生子,因为他出生的时候,受徳川忠秀的正室崇源院怀恨,才被过继给了保科家,一直到崇源院死后,德川忠秀才公开认他为子,不过正好保科家也无后,就没有将他改姓,让他继承保科家,领会津藩二十三万石,成为亲藩大名,而且他和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关系很好,在徳川家光死后,也委托保科正之为辅政大臣之一,因此如果令徳川氏亡国灭种,保科正之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伊达纲宗、上杉刚宪确实是靠不住的,但中国开出的条件实在太苛刻了,虽然保科正之也有心里准备,征夷大将军这个位置肯定是保不住的,但至少德川氏也该分一个五六十万石的大名,因为在第一次关原合战之后,徳川家康也没有对丰臣家提出把这样苛刻的要求,仍然封给了丰臣秀赖六十五石封地,如果能有这样的结果,到也还可以接受,因为德川家还可以保住几分元气,在经过几代的励精图治,也未必不可以卷土重来。

但商毅根本就不给徳川氏这样的机会,只答应给徳川氏一万五千石封地,基本属于最小的大名一类,而且根本就不许德川氏讨价还价,一万五千石封地什么用,因为按当的实力来说,一万石的封地大约可以养兵三百到五百人,如果接受了商毅的条件,徳川氏就几乎永无翻身之日了,除非是在徳川氏的后人中,也有像丰臣熏那样的奇遇。

不过保科正之也知道,丰臣熏这样的奇遇,确实是空前绝后的,丰臣氏不知是怎么袓坟冒青烟,天上掉馅饼,才蹱到了这个大运,因此保科正之心里也十分不理解,像丰臣秀吉、丰臣秀赖的人品也不比徳川家康、徳川忠秀强啊,为什么他们的后人会有这样的极品好运,如果说是因为徳川氏夺取了丰臣氏的江山,而遭遇的报应,那么丰臣氏不是同样也是窃取的织田氏的天下吗,凭什么就能够咸鱼翻身呢,日照大神也太不公平了吧,说实话,如果现在日照大神显灵的话,保科正之都恨不能揪住他的脖领子,说个清楚,为什么要这么照顾丰臣氏。

但这也只是想一想,保科正之也明白,现在抱怨谁都没有用,形势比人强,但要让保科正之立刻就下定决心,却也一时下不来,因为一但答应了中华军的条件,也就等于是向中华军投降,卖国贼这个黑锅也一样不好背,而且还是有不少人叫嚷和中华军决战、玉碎,对于这些声音,保科政之同样也不能忽视。

而就在这时,城外的中华军也开始釆用行动了。

因为这时成进也接到了商毅的通告,知道皇上打算用不战而屈人之兵,迫使徳川幕府投降,不过商毅也要求成进,可以适当给徳川幕府施加一点压力。

对于这一点,成进自然是心领神会,因此就在中华军到达江户城后的第二天,就向江户城发动了一次进攻,首先以猛烈的火炮和火枪射击,牢牢的压制住了幕府军的抵抗。

守卫江户的士兵有不少是参加过关原合战,或甲府之战的,这个时候那里还敢和中华军为敌,因此一见中华军向城头轰击,立刻就跑,而原来的江户守军这些天来也听到了不少有关中华军的传说,关原战场、甲府战场的败军自然都是把中华军说得神乎其神,仿佛一个个都是奥特曼或超级赛亚人变身,一开始江户的守军还都是不信,但听得多了,也就半信半疑,而现在又见中华军的火力确实是威势惊人,败军都跑了,自己还留着干什么,结果一下子就都跑光了。

而中华军立刻又派出爆破组出击,将江户城的城墙炸开了两个十几米宽的大缺口,巨大的轰鸣声和爆炸之后发出的强烈震憾,也令整个江户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百姓们纷纷出逃,全城悲哭,仿佛是世界末日就要来到了一样。

好在是中华军只是把城墙炸开了两个大口子,就收兵了,并没有向江户城里发动进攻,但是却向城里撒发了一千多份转单,声称再给德川幕府一天的时间,如果德川幕府仍然不接受中华军的条件,立刻投降的话,那么中华军就将攻入江户城,屠尽全城人口,鸡犬不留,徳川一族,所有大名,官员全都不饶恕。

这一下确实非常厉害,也让幕府的官员们都明白了,中华军想攻进江户,根本就是和易如反掌一样,这仗还有个什么打头,而那些叫嚷着决战、玉碎的武士们的声音也下降了不少,虽然说他们确实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但中华军造成的声势也确实太惊人,因此也有不少人都沉默了下来。

而在另一方面,从关原战场、甲府战场败回来的大名也有些急了,就在当天,就有三位大名出城,向中华军投降,另外还有五位大名逃出了江户,向北逃跑,而松平纲隆、稻叶正则、德川赖宣、德川纲重、阿部定高等十六位有点实力的大名则都联合起来,向保科正之下达了最后通谍,如果保科正之还不决定投降,那么他们也就不在江户里伺候了,将集体出走,虽然他们并没有说出走到那里去,但保科正之很清楚,肯定是去向中华军投降。

到了这一步,也不容保科正之再犹豫了,于是立刻向众人表示,大家一起去讫见徳川家纲,请他来定决,这个大主意还是得由将军大人来拿呀。

其实徳川家纲现在才十三四岁,平时的反应颇为迟顿,能知道个什么,而且这里面的人有他的叔叔,有他的兄长,自然是说什么就听什么,当时就同意了,保科正之当然也明白这一点,只是他可不愿以一个人来扛投降的黑锅,因此才把众人和徳川家纲都拉下水。

但不管怎么说,是得到了幕府将军的同意,那么就好办了,因此保科正之也立刻下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