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一次猛攻,几乎将城墙全都覆盖了起来。前仆后继,连绵不断,不仅是汉军,就连所有的满八旗披甲兵,辅兵也都全部投入到攻城的队伍中去了。

而在城墙下,护城的壕沟里,清兵的尸体也在不断的增加,伤兵也大量产生,以经有几十名跟役、包衣,冒着枪林箭雨,专门付责从战场上救护伤员,搬运尸体,不断来往奔波于主阵和战场之间。

在穆陵关的城上驻守的守军,也增加到了一千三百多人,除了四百五十多名火枪手之外,还有八百余名长枪手,刀盾手,这还不算城后箭塔上的长弓手,几乎把城头上也站了个水泄不通,并且牢牢守住了城头上的每一处地方,一个守兵倒下之后,就马上有新的士兵补上他的缺口,继续拼命阻挡着清军的进攻。而火枪手和长弓手也在后面以最快的速度向关城下射击射箭,协助着前排的守军防守,同时还打击城下清军的弓箭手。

城头上还不断有人将受伤和阵亡的士兵抬下去,同时又不断有人将石块、粗木、箭枝等守城的工具抬了上来,因为人手不足,付责这些工作的大倍份都是青壮妇女和老人。而在城下的临时救护点里,以经躺下了四十多名伤员,绝大多数人受的都是箭伤,十几名郎中也忙着团团转,再给伤兵起箭,清洗伤口,包扎。

火铳的轰鸣声,弓箭飞射的破空声,兵器的撞击声,人的怒吼声,高空坠物的落地声也响成了一片,而在空气中也弥散着呛人的硝烟气味和令人作呕的血腥味。都显示着战斗的激烈。

商毅在城楼上,将整个战场都尽收眼底,尽管现在绝大多数云梯上的清兵都以经接近了城垛墙,但在穆陵军顽强而严密的防守下,始终没能让清兵突破防线,杀上城头来。一方面是因为穆陵军的士兵憋足了一口气,把对清军的愤怒,保护城中家人、乡亲的决心转化为了强大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也是经过了上一次攻城战之后,商毅也完善了城防结果,穆陵关的防御力又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商毅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身边的唐镇道:“叫掷弹兵准备,每人先投弹五颗。”

随着唐镇的传令,从城下上来了一队士兵,一共六十人,两人合力抬着一个木箱。来到了城上之后,他们并没有直接加入城头的防守中,而是打开木箱,从里面拿出一个粗大的圆筒状东西来。

这是穆陵军的火药匠在商毅和孙和鼎的指导下,制作出来的简易炸弹,样子其实就是一个大纸圆筒,约一尺多长,直役约为两寸,外壳是用厚纸糊成,两头用腊封堵,留出一跟引线,里面不仅装了火药,而且还填进去不少铁片,铁石。从外形看上去,到是像一支大爆竹。商毅管它们叫手榴弹。并且专门成立了一队掷弹兵,一共六十名。

这时每一名掷弹兵都点燃了一枝松香,将手榴弹的引线点着,然后用力向城下扔了出去。

很快就只听城下传来了一连串巨大的爆炸声,腾起了大量的硝烟,迅速将整个阵地都遮盖住了,其中还夹杂着不少清兵的惨叫声,不过都被爆炸声掩盖住了。而城上的掷弹兵还在继续点燃手榴弹,再扔下去,一直到每人都扔出了五颗之后,这才停手。

一连串爆炸声虽然逐渐平息,但由余硝烟太浓太多,以将整个穆陵关的南城都掩盖了起来。目光最多只能看出四五步远去。不过穆陵军的守兵们可不管其他,依旧牢牢守住了城头,只要是有清兵从浓烟中钻出来,就毫不留情的击杀。

而在清军的主阵中看来,也只能看见整个关城都被一大团浓雾掩盖,谁也不知道这一连串爆炸之后,到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图尔格和博洛也面面相觑,但在心里也产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来。

只有商毅的头盔上有夜视镜,因此可以把结果看得十分清楚,不由得意的大笑了起来。

等到浓雾渐渐散尽,场景也逐渐看得清楚起来,守军们这才发现,在城墙下来,横七竖八以经躺满了尸体,少说也有七八百俱。还有无数的清兵,躺在地上挣扎,呼号。而清军用来攻城的云梯,有的被炸成碎木,也有的燃烧起了大火,差不多被毁坏了近半,整齐的弓箭手队也被炸七零八落。尽管这时还有一些清兵依然在向城头上进攻,但也以经是稀稀疏疏,戌了强弩之末了。

而随看这一轮手榴弹投射结果清晰的反应出来,攻城的清兵很快也发现,自己一方的攻城力量大减,顿时也都士气大跌,更加不是守军的对手。

图尔格和博洛看了一眼,都掩饰不住自己心里的震惊,穆陵关里除了拥有大批的火炮火铳之外,还有这样使用而且威力巨大的火器吗?

博洛喃喃道:“这是什么火器,怎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图尔格也摇了摇头,实在有些不明白,不过他也知道,这一次进攻以经完全失败,因此立刻下令,命第一批进攻的军队撤回来,而将第二批预备轮换的人马换上去。

第132章 攻城(下)

其实投掷火器是随着黑火药产生而产生,在中国古来就有,宋朝的投掷火器轰天雷,可以被看作是手榴弹的刍形,比火炮火铳的产生,还早了近二百年。

只是黑火药的爆炸威力有限,想要加大投掷火器的杀伤力,只能增加火药,同样还要在里面混合一些铁片铁块。而且投掷火器是全靠人力投掷,重量增加也导致扔不远,如果用抛石机一类的机械投掷,又太过麻烦,也不好掌握,因此在火炮火枪发明之后,投掷火器也很少使用了。因此尽管明朝在早期也制造过轰天雷,但后来因为没有人使用,也停产了。

这一点不仅仅是在中国,在世界范围也是如此,在十八十九世纪,随着枪炮性能的稳定和发展,加上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也曾一度在世界各国军队中受到冷遇。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战壕的兴起,巷战,街道战的产生,手榴弹又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直到商毅穿越前的时代,手榴弹依然是陆军单兵作战的必备装配之一。

这些历史商毅自然都清楚,在这个时代,尽管手榴弹存在攻击距离短,爆炸威力有限的弱点,但与火炮火铳相比,也有操作简单,连发时间短,打击范围大等优势,穆陵军使用的这种简易手榴弹每个的重量约在两斤,投掷距离大约在四十到五十米左右,也差不多是三四十步的样子,正好是在火炮的死角距离内,因为是使用的颗粒火荮,因此爆炸威力也比普通黑火药大得多,杀伤直径在十米到十五米左右,有时甚至能够达到二十米。如果集中使用的话,手榴弹在近战中仍然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六十名投弹手,一人扔出五颗,穆陵军一气就扔出了三百颗手榴弹,而且全在从城墙以外三十步左右的范围内,在正面宽度只有三百多米的战场上,这样的密度十分骇人,再加上清军的站位又十分密集,因此也产生了巨大的杀伤力。城下的清兵有的被炸死,有的被飞溅出来的铁片、铁钉打死,不少木梯也被爆炸之后产生的火焰蔓延燃烧。

在这一轮打击下,至少有七八百名清军丧命,另外还有三四百名清军受伤,由其是那些衣甲单薄,甚致只穿了皮甲或绵甲的跟役、包衣,丧命的由为众多,而满八旗披甲兵也被炸死了不少。这一次进攻就这样十分轻易的就被穆陵军打退了。

看着清兵扶着伤兵,背着尸体狼狈不堪的退了下去,穆陵军在城头上也发出了一阵大笑。

唐镇佩服道:“大人,想不到这种手榴弹居然会有这大的用处,这一次鞑子可就死亡惨重了。”

其实在商毅提出制造手榴弹,就遭到孙和鼎,唐镇等人的异议,因为他们都清楚,这玩意其实就是宋朝用过的轰天雷,以经是过时的东西了,即使是后来制出样品,经过试爆之后,仍然认为手榴弹的威力虽然还不错,但因为投掷距离近,而并不实用。二三十步的距离,就是火枪兵这时也该上刺刀,准备肉搏战了。因此不如把这些火药用来制做火炮和火铳的弹药。

但商毅依然坚信,历史经验以经证明,手榴弹能够一直保留到二十一世纪,一会有自身的价值,在他的坚持下,火药坊的工匠们还是大量的制造了手榴弹。

其实这玩意的制做很筒单,和爆竹差不多,也就是先糊一个大纸壳圆筒,将一头封死,然后向里面填充火药和铁片,一般是装一层半寸的火药压实,再装入二三块铁片,反复十几层,然后插上引线再压实封口。只要做好了颗粒火药,一个普通妇女一天就能学会制做。因此穆陵关是以经做好了一千五百多个这种手榴弹。用去了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