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童方和鲁石带领着村里的铁匠、木匠日夜不停的赶工,打制着武器。

童方领头的铁匠铺打制出来三十把大砍刀,四十把单刀。还有六十把双刃短斧——这是商毅仿照西方古代双刃战斧的样式画出的图纸,但缩小了尺寸,用打制大刀、甲胄剩余的废料打制。再加上一尺二寸长的手柄,即可以用于近距离作战,也可以作远程武器,扔出去呈旋转状飞舞,在三十米左右的距离,杀伤力是非常大。

而鲁石带队的木匠作坊又制出来六十张长弓,二十张短弓,长弓用箭一千多支,短弓用箭六百多支。长枪枪杆三百多条,同时还制造了六十面木圆盾和六十个供训练用木人,训练用刀枪三百多件。

在民团成立之初,虽然商毅从强盗那里得来了四五百件兵器,但还是不足以准备整个民团。尽管优先考虑了主力团,但也只是保证每人手里有兵器,不过样式类形也是千奇百怪,各不相同。

但经过铁匠铺和木工坊近一个月的努力,至少主力团的武器能够全部装配齐全,看上去也整齐多了。不过也把商毅前期购买的生铁基本都消耗殆尽。

主力团的五个小队,全都统一了使用武器,商毅带的第一队由十名长弓手,十名刀牌手、四十名长枪手组成,黄震的第二队是全长枪手队,赵英杰的第三队是大刀队,由三十名大砍刀手和三十名刀牌手组成,蒋义屈的第四队是弓箭手队,由四十名长弓手,二十名短弓手组成、鲍铜钢的第五队由十名短弓手,二十名刀牌手,三十名长枪手组成。

而侦察队的十六名团兵每人装备长枪、单刀、盾牌、飞斧,六把长弓、十把短弓。

本来商毅还打算组建一支骑兵,但三个村加起来,虽然到是也有七八十匹马,但这些马大多是用来挽乘拉车,能做战马用的并不多,因此商毅只能暂时放弃这个想法。但还是给侦察队的每名成员备配了一匹战马。

另外三名副总教师,六名队长,以及王信、尤洪亮两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打制各自的武器,不过每人都配一把单刀、一张长弓和一匹马。

多畲下来的武器,基本都装配了清水村的团兵,因为一来这些武器都是商毅带来的,二来主力团用的武器也是商毅自己掏银子卖材料,清水村的铁匠铺和木户坊打制,并没有动用民团的经费,因此另外两村也没话可说。不过清水村还是分别赠送给其他两村各二十把短弓,三十把旧单刀。而八角台村和十里屯村也组织自己村里的工匠们加紧打制兵器,总算是给村里的所有团兵都配上了武器,虽然也是参差不齐,但也总比拿着锄头镰刀上战场要好得多。

武器配齐之后,也就要开始正式训练团兵们使用这些武器。

中国流行的所谓十八般武器,在宋朝就以成形,但在军队里,士兵们基本还是以刀枪两种为主,毕竟在战场上不是比个人的武艺,而且整体作战。《纪效新书》就曾说过:斧、钺、锤、戈、戟、钩、镰等胆大艺精者可用,用于独马冲杀敌阵,却不可教队兵,不可堂堂当大敌。就是这个道理。

团兵们基本也都没有没学过武艺,因此练习繁杂多变的招式武功,不仅费时间,也收效不大。因为在战场上,神马复杂、花哨的招式都是浮云,根本没有多大作用。招式越简单越直接,往往就越有效。只要反复练习,强调团队的作用,同样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说得简单一点,枪就是刺,只有两个动作:侧身握枪,用力突刺。刀就是劈,也只有两个动作:抬刀,斜劈。其他的一概都可不管,只要反复练习这两个动作,练得标准,练得飞快,练到全队整体统一,甚至是练到条件反射为止。

不过弓箭手的训练就难了,尽管有吴汉生这个神射手,商毅如果用他的弩弓,也能算是另一个神射手,唐镇、蒋义屈等人的箭法也都还算不错,但全部的民团里也仅仅就这么几个合格的弓箭手了。

商毅知道陪养一个合格的弓箭手,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至于神射手,除了天赋之外,就是用时间来堆积,正所谓神枪手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神射手也不例外。好在弓箭手里有相当一部份人是猎人出身,这批人上手还快比较快,但对其他大多数村民,商毅也不做奢望,只要求他们能够把箭按照正确的方向射出去就行了。毕竟在真正的战场上并不太需要什么瞄准,一般都是乱箭齐发,方向射对了就行,有那么几个优秀射手也就够了。

另外长弓的射程虽然远,但所需的拉力也大,一般人拉上五六次满弓,手就没劲,必需休息一会儿缓劲。就连吴汉生最多也只能拉到十一二次满弓。因此弓箭手不仅要训练射箭,而且还要煅炼臂力,腰力。经过了近一个月的苦练之后,弓箭手们的准头虽然进展不大,但臂力却有了明显的提高,所有人一口气都能拉出十个满弓以上,绝大多数人能拉到十五六个满弓,而吴汉生最多一口气能连拉二十三个满弓。

由于前一段时间团兵们都经过了基础训练,为了让民团迅速形成一定的战斗力,因此商毅也减少基础训练的时间,把大部份时间都留出来训练团兵的武艺和演习作战。

大体上从每天早上七点半开始训练,先练一个小时的队列和身体素质,然后练两个小时拳术和武器,最后留一个小时为自由训练时间,团兵可以跟据自己的情况,增加练习,或者跟据自己的喜好,练习其他的武艺。周少桓等一批少年人就是趁着这段空隙,缠着商毅教他们武艺。而商毅也把自己过去在部队里学的格斗技术都教给他们。当然自然也少不了双截棍。

铁匠铺里以经为少年团打造了二十多把双截棍,还是供不应求。而在早晚,满村都可以看到少年们一边挥舞着双截棍,一边哼哼着:“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的声音。

而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吃午饭、睡午觉。下午从一点钟开始,就进行两个小时的演习作战训练,内容包括埋伏,冲锋、布阵、拒马、撤退、箭阵、遭遇、渡河、搜索、扎营、夜战等等。一方面是商毅根据自己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参考唐镇他们几人过去从军的经历,捣腾出来的这些训练科目。

致于能有多大效果,其实连商毅自己都说不准备,毕竟基本训练他还可以参考自己的过去在部队中的训练,但演习作战训练就不行了,毕竟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作战模式和指导思想以经完全不同了。不过团兵们都喜欢下午的训练,可比上午有意思多了。

三点以后,一天的训练就完全结束,但商毅还不打算放过这些团兵,组织团兵们进行一些体育对抗赛,而选择的项目,自然就是在竞技体育中,最接近战争模式的足球。当然在古代中国,管这个叫“蹴鞠”。不过商毅还是完全盗版了全套的现代足球规则。

在后世的中国,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叫“是爷们就应踢足球”说得一点也不错。团兵们很快就喜欢上这个运动。没有几天的功夫,就不用商毅组织,每天完成了训练之后,团兵们立刻就自发的组织起蹴鞠对抗赛来。而没有上场踢球的人,也都自觉留下来,为各自的球队加油助威,尽管按后世的标准,都属于“臭脚”一级的水平,但也都乐此不疲,一直踢到太阳下山,才各自散场回家。

第040章 匪贼来了(一)

在观众们山呼海啸般的助威呐喊声中,商毅带球速进,连继晃过了两名防守队员,钻档过了第三个,人球分过又过了第四个,杀入禁区中,然后拔脚怒射。守门员扑救不及,皮球应声入网。

商毅尚举双手,满场飞奔,而同队的队友们也纷纷赶上来,热情的拥抱,欢呼着……

“昂——咧,昂咧昂咧昂咧——”这是只有在后世,欧州足球职业联赛中才会出现的歌声,如今却在十七世纪的中国山东的一个小村中响了起来。

足球果然是男女老幼通杀的运动,不仅仅是团兵们喜欢,就连村民也都速迅热衷起来。因为在这个时代,娱乐活动实在太少了,逢年过节的看戏听书,差不多就是村民们最大的享乐了,突然出现这么一个新鲜又有趣的活动,自然是都趋之若鹜,只觉得这比看戏有趣多了。

最初还只是一二十个,但到了最近几天,差不多到了训练快结速的时候,都会有成百上千的村民男女老少聚集在这里,等待着看训练完之后的蹴鞠比赛。而商毅也趁机把村民们组织起来,教他们喊加油口号,唱助威的歌,吹嘘声,造人浪等等制造气氛的东西,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