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6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是一份意外之喜,虽然是一个新组建的师,但也意味着自己能够和周少桓、成进、罗远斌、王信这样的元老级人物并论了。

当然在惊喜之后,李定国也十分高兴,立刻立正行礼,道:“报告督师,我没有任何问题。”

在这次江淮战役中,李定国是唯一一个在江淮战役中独领一军作战的团级将领。而且所立的功劳确实不小,他和段鹏指挥的部队在外线成功的牵制了清军大量的兵力,并且连胜数场,歼敌近两万人,还配合罗远斌,收复了凤阳。论功劳绝对可以列入前三名。

其实在统战部商议晋升的时候,都倾向于让李定国出任一个旅长,也有人认为,李定国可以担任一个师的副师长或参谋长,这和李定国自身的判断基本一致,毕竟李定国在商家军中的资历并不高。

但商毅却认为李定国在参加商家军近两年时间,不仅在战斗中表现的相当出色,而且也表现得对商家军十分忠心,因此不必考虑他资历不足的问题,同时以李定国的指挥能力,只有出任正职,有领军作战的决断权,才能发挥他的全部能力,所以商毅也力排众议,决定直接提升李定国为第九师的师长。

而第九师的编制也正式定下来,除了愿来李定国的第十四团之外,另外两个团是李本深为团长的第二十团,和李成栋为团长的第二十二团。因为李本深和李成栋都是农民军出身,和李定国有相同之处,因此把他们划分到一起,也便于管理一些。

随后商毅又道:“鸿远,现在你已经升为师长,那么十四团的团部也就重新组建,你回去也要考虑一下团部的名单,马上报上来交给统战部审批。另外现在新建的编制有不少,十四团的基层军官也会有一次调整,也会补充一批新人进来,以后你要好好教导他们,而且还会有一批基层军官调去参加短基的培训,因此你也要尽早做好安排,不能耽误了训练,并且尽早渡过摩合期,形成战斗力,因为到了明年,我们还有大仗要打,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我对你的期望。”

李定国也十分感激,道:“是,定国一定不负督师大人所望,一定会努力当好师长,再立新功。”

商毅点了点头,十分满意的拍了拍李定国的肩头,道:“鸿远,好好干吧,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干得好后。”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商毅这才结束了今天的观看演习,回到杭州城,自己的督师府里。正好这时情报处的吴汉生来求见,向他报告最近一段时间内,南京、北京两地的情况。

南京到是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主要还是重建朝廷的新秩序,消除马士英之死带来的不利影响。好在是史可法入主南京之后,商毅、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等地方的军阀势力先后都表示了对南京朝廷和新内阁的支持,同时新内阁也正式通告全国,对于马士英的余党不再追究,并且号招整个南方都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抵抗清军的入侵,保住现在南明的半壁山河。因此也使各地蠢蠢欲动的地方势力都终于都安定下来,都表现接受现在的新内阁。

而且就在前几天,广东的郑芝龙也上书到南京,表示对朝廷和内阁的支持,这也是南方最后一个地方势力明确表示了对朝廷的支持,也意味着新内阁己经渡过了初步的信任危机,站稳了脚跟。当然也并不表示东林党从此就能够高枕无忧了,因为还要看东林党人的下一步政治主张和施政方案。

不过至少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南京朝廷还是有那么一点新气像,也有些励精图治的味道,因此商毅也感觉到颇为欣慰,他到是并不指望南京朝能够有什么大做为,只要是没造乱子、扯后腿,就比什么者强。

而北京传回来的消息可就不那么令人欣憵了,因为种种的迹像都表明,现在北京的清廷正在积极的厉兵秣马,积草屯粮,准备发动新一轮的南侵。

第188章 整军备战(下)

随着情报处的成立,商毅在北京设下的情报网络也逐渐向正规化转变,并且也初步训练了一批专业的情报人员,已经偷偷派遣了一批情报人员北上,接管北京的情报工作。而在以后,也要逐步逐步,用新的专业人员取代以前的人员。

不过前一批的情报人员在北京也己经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一共在北京建立了七个情报站,用酒楼、茶馆、杂货铺、普通居民等身份来掩饰自己,并且己经基本溶入到北京的社会生活中去了。而下一步,情报处也打算开始向清廷内部浸透发展,那怕是暂时还不能打入北京的官场,但也可以以商人的身份,先结交一些权贵势力。因为商毅手里掌握着不少贵重商品的货源。

当然情报工作并不是一定要打入到官场内部才能获取,只要是通过对发生的事情仔细的观察,也能大致推断出一些事情来,由其是军事行动。因为在大军要调动的时候,会大量征集民夫,工匠,征调车辆、牲口,收购粮食,物资等等,根本就不可隐瞒得住。另处多尓衮要编制三大营,以及颁部圈地令的事情,也都一起传到了杭州来。

商毅看完之后,也觉得并不怎么意外,圈地令和逃人法都己经施行了,只看剃发令在什么时候会发布了。

尽管在后世,许多历史学家把多尔衮称为清王朝入主中国的关建人物,甚致称其有雄材大略,实现清朝入关的百业大计,是满清杰出的政治家。但在商毅看来,多尔衮顶多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将材,称为政治家确实在些过份了,至于雄材大略,就更谈不上了。事实上在满清入关之后,多尔衮在许多政治问题上的处理都极为错误,史学届公认的清初的三大暴政:圈地令、逃人法、剃发令都是由多尔衮发布的。

而其中最错误的一条,到并不是在后世最臭名昭著的剃发令,而是圈地令。因为在中国自汉代以来,土地一直都是社会的核心问题,大部份的王朝更替,说白了就是土地问题,历朝在开国之初,都会有一次土地的重新分配,使所有农民都能得到一块土地,进行耕种。而满清刚一入关,却偏偏反其道而行,大肆侵占兼并土地,逼良为奴。

尽管圈地令的目地是为了安置八旗子弟,使他们能够安心作战,但这也并不是没有别的办法解决,如果是皇太极当政,也许会采用相对缓和一点的方式。

同时虽然圈地令看似达到了迅速安定八旗各户的目地,但实际上却使八旗的战斗力锐减,因为拥有了大量的田产和包衣之后,安逸的生活也使八旗子弟的尚武精神迅速瓦解。到了康熙年间,在平三藩、收台湾、战沙俄等战役中,清军的主力也由八旗变成了绿营。

只不过在另一时空里,满清在入关之初,可以依靠着强大的兵势压制住了社会各层的反抗,同时也是当时的南明朝廷实在太不成器了,没有抓住满清的这些漏洞。

但现在则不同了,商毅这只大蝴蝶扇动的翅膀,己经引发了一场强力的大风暴,商家军的横空出世,打破了“满人过万不可敌的神话”,使南方有了一支足够与清廷相抗衡的军事力量,并不再是不堪一击,因此清朝的这些政策的消极面,也将会一个一个放大,以致于成为清廷难以克服的弱点。

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聚集统战部的成员,以及各师的师长招开军事会议,在会议上,吴汉生首先向众人报告了情报处发回来的消息,从目前北京的种种迹像判断,清廷确实正在准备着新一轮的南侵。而俱体的时间,最迟也应该是在明年的上半年,也许在今年十月左右,就会开始进行前期的小规模战斗。

这和商家军最初的估计可大有出入,因为按照预计,清廷至少在明年一年的时间里,不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商家军也打算趁着这个时候,发动淮北战役,攻取徐州,取得中原地区的主动权,而现在看来,想要夺取徐州,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于是众将也都议论纷纷,显然都觉得十分意外。

这时商毅道:“各位虽然清廷的南侵比我们预想中的要快了一些,但这并不表示,就会打乱我们夺取徐州的支划,就算是和清军的主力交战,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在两个多月以来,不就刚刚打败了他们吗?大不了在夺取徐州的战斗中,再打败他们一次。”

“同时清虏在大败之后,仓促又出兵南征,己经犯了不少兵家大忌,首先就是清虏最强的满八旗军只有十万多人,在前期的战斗中,伤亡接近三成,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可以抽调人员补充,但新兵的素质,无法和老兵相比,而且清虏又新成了骁骑、前锋、护卫这三大营,都是从八旗中抽调人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