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7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从两面夹攻扬州,在商家军密集的火力和严密的防守面前,一连攻了三天,拆兵超过万人,但却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而在另一路,多铎在兵不血刃拿下了淮安,断开了商家军的苏北地区和鲁南地区的联纟,但一方面要应付周少桓从鲁南的进攻,另一方面也要巩固淮安府的防守,并且收取宿迁、邳州、海州等地,因此也无法再出兵配合吴三桂进攻扬州,结果守卫高邮的商家军趁机汇同机动兵力,袭击吴三桂的侧冀,迫使吴三桂撤兵退守仪真,进攻扬州的计划,也以失败而告终了。

这时吴三桂才知道商家军善用火器之名,确实不是虚传,正好阿济格的命令也到传到了他手里,吴三桂虽然不甘心就这么放弃进攻扬州,但一来是扬州确实难以攻下,继续强攻,只会损兵折将,消耗自己的兵力;二来以自己现在的力量,还不足以和清廷发生正面的冲突,因此正好也可以借这个收兵撤回庐州,布置南渡的事务。

一路支援南京的人马尚可喜郄阿济格现在南京也是度日如年,十分着急,一连又下了二道催令,催促吴三桂尽快渡江作战。因此吴三桂也立刻下令,征集船只,分从江浦、和州两地渡江,准备进入江南作战,当然在庐州也留下了足够的兵力驻守。

————————————

商毅接到了报告之后,也松了一口气,把吴三桂部吸引到江南战场来,也算是可以缓解一下江北战场的压力,虽然淮安失守,使商家军的山东和江北两个战场彻底断开,但因为商家军现在己在使用飞鸽传书,又有海路可通,因此实际的影响力并不算大,而且淮安失守之后,第二军可以全心全意守卫扬州,不仅缩短了自己的战线,同时吴三桂部南渡之后,清军在江北的兵力要减少近半,而且现在还必须又要分散一部份兵力驻守淮安府,也有利于商家军下一步对江北战场的清军进行逐个击破。

不过虽然商家军伏击尚可喜部取得了胜利,但只是延缓了一下尚可喜部东进的时间,现在尚可喜部仍有五万左右的兵力,迟早还会东进,而且有了上次中伏的教训之后,他一定会小心谨慎,想再次伏击他,恐怕就不容易了,再加上吴三桂部渡江之后,江南战场的压力就会明显增加起来,因此以后的战局,依然不会轻松。

但这种局面也基本在商毅的预料之中,首先吴、尚二部人马进入到作战状态,还需要一段时间,另外下一阶段自己将退回到浙江作战,而战线将会缩短一些,清军的战线却还会进一步拉长,自己就可以从长江突袭,深入清军的后方作战。因此商毅看着地图,南京、太平州、和州、庐州、池州、安庆府,甚致是湖广,这些长江两岸的地方,都可以是商家军袭击的目标。

而就在这时,商毅忽然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商毅的头脑里成形。

商毅知道,在另一时空的1947、1948这两年里,当时的天朝太祖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军事局面,因此他曾经提出过一个大胆的计划,派遣十万左右的军队渡过长江,在江南地区建立二到三个根据地,一方面是在对手兵力空虚的后方插上一刀,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战火燃烧到敌的后方,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但这个计划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执行,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太祖在江南地区还缺乏民众基础。

而商毅所面临的局势,和当时颇为相似,都是面对着敌人咄咄逼人的攻势,形势十分严峻,而敌人的兵力也同样过于集中在双方的交界地方,后方十分空虚,如果在这个时候,派遣一支军队,逆江而上,在湖北一带建立起一个敌后作战区,一定也能够打乱清军的布置。

从地理上来说,湖北地区才是中国真正的中心地带,四通八达,易攻而难守,由其是在东北一带,就是后世著名的大别山区,地势险要复杂,就是出动十万大军,也难以全部驻守得住。因此如果有一支人马以这一带山区为根据地,以游击战的方式,四面出击,不断打击搔扰清军的后方,一定会让清军十分头疼,从而也可以大大减轻浙江战场的压力。

现在商毅占据着长江下游的入海口,而湖北地区位于长江中游,而且商家军在水面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双方不仅能够互相呼应,同时也可以使湖北地区的商家军从浙江获得补充,另外如湖北地区的商家军果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也可以比较方便的把他们接回浙江来。

另外在民众基础方面,商毅面临的局面到是要好得多,因为在当初刚刚南下的时候,商家军曾在湖北驻扎过几个月,在当地的名声相当不错。而且在这个时代,满清是地地道道的异族,商家军不仅是汉族的军队,同时也代表着大明朝廷,再加上商家军一惯的群众政策,因此商毅也相信,只要是军队一到,应该能够很快就得当地民众的支持,站稳脚跟。

当然这也确实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实,弄不好全军覆没都有可能,而且现在仅仅只是商毅的一个构想,想要俱体实施,还是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才行。同时执行这个计划的人选,也要好好斟酌一下。好在是现在还有时间,可以让商毅来慢慢思考。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阻击吴三桂的渡江人马。

虽然吴三桂的人马渡江作战,是商毅已经准备好了的,但这并不表示就会轻易的放吴三桂渡过长江,商家军在水面上的优势可不能白白的浪废掉,因此趁着吴三桂渡江的时候,袭击他的渡江船队,不仅可以先消灭一部份吴三桂的兵力,另外也可以拖延一下吴三桂渡江的时间,使自己能够有便多的时间准备。就像是伏击尚可喜一样。

因此商毅得知吴三桂的人马在江浦一带渡江之后,也立刻下令水军出击,袭击吴三桂的渡江船队。

江浦在南京上游二十多里的地方,黄震奉命之后,带领水军逆江而上,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到达了江浦一带的江面,果然发现了清军正在横渡长江。黄震立刻下令船队排成一路纵队,直插清军的渡江船队,然后左右开火,轰击清军的渡江船只。

清军一来是没有准备,二来用于渡江的船只都是临时租调的民船,根本就没有装配任何武器,因此在江里作战,那里是商家军的对手,在炮火的打击下,一艘一艘的被击得沉入江底。而其他船只见状,也都吓得连忙各自靠岸,不敢再轻易渡江,己经渡过江的船只,也不敢再转回来。

结果这一战清军一共被击沉了五十一条船,阵亡士兵三千余人,但只送过去了五千余人。其他的人马仍然被阻隔在长江北岸。而吴三桂见状,也不敢在江浦继续渡江,只好率军继续向西前进,尽可能的离南京便远一些,再另选其他的地方渡江。而商毅也下令,在沿江密切关注清军的动向,争取再找到袭击清军渡江的机会。

第269章 新的监国

顺治三年,正月二十六日。商毅收到了杭州发来的消息,明朝已经又有人被推立为监国,而且这回居然一下子推出了两位监国,一是潞王朱常芳,在徽州被推立为监国,另一位是鲁王朱以海,是在处州出任监国。

其实不仅仅是史可法和吴氲揭屏⑿戮院帕钅戏娇够髑寰胁簧俦b朝的官员为想到了这一点,在南京城破之后,还有一批官员既没有投降清军,也没有依附商家军,但依然趁着当天的混乱逃出南京,聚集到徽州,因为许多官员都知道,潞王朱常淓就被安置在徽州。

而在十多天之后,南京城破,朱由崧身亡的消息也得到了确认,并且传遍了整个南方。而且又有许多的官员也都陆续聚集到了徽州,其中大部份都是东林一系的官员,包括黄宗羲、黄震周等一些比较知名的人士,还有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何纶等地方派势人。因为朱常淓本来就是东林党推崇的皇帝人选,现在朱由崧己死,那么再拥立朱常淓,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于是众人商议决定,拥立朱常淓为监国,号令南方,另外还有原明总兵方国安和侄儿方元科,手下约有一万多兵马,也来到徽州,拥立朱常淓。

结果等史可法一行到达徽州的时侯,己经晚了一步,就在前一天,朱常淓己经正式出任了监国,并任命张秉贞为兵部尚书、朱大典为吏部尚书、黄宗羲为礼部尚书、袁宏勋为户部尚书,方国安为左督都,总理军务。

不过史可法等人到来,还是受到朱常淓的欢迎,因为现在史可法的名望不小,而且朱常淓也知道,在史可法的背后,还有商毅的支持,现在谁都知道,整个南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