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7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铜也是铸炮的重要军用物资,浙江地区的铜矿十分缺乏,现在大部份的铜来源需要依靠从日本和菲律宾进口,也是浙江地区重要的进口物资。这么宝贵的资源,商毅当然不可拿来铸钱用,甚致还会收集过一部份铜铁,用来铸炮。而浙江地区的海外贸易收入,几乎全是用白银支付,相反还会流失一部份铜钱。结果就造成了浙江地区的铜钱越来少了,变得不够用了。

商毅听了林凤舞的话之后,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其实早在开设银行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过,就是要自已铸造发行流通的货币,这也是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而且现在银行己经在浙江地区建立了相当的信誉基础,因此这个条件己经初步成熟了。

当然在商毅的想法中,还不准备发行纸币,主要是因为在明朝初期纸币发行泛滥,不少百姓对纸币依然不放心,因此新的货币将是以银币为主,辅以少量的金币,彻底淘汰铜币,以节约铜资源。

其实中国的银矿资源比铜还少,在明朝之前,都是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但由于在古代中国是亚州地区的经济核心,因此中国的铜钱在周边国家都可以流通,结果其他国家都使用中国铜钱,造成了中国铜钱的流失很大。也制约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宋元时期,中国己经产生了钱币,就是因为铜钱的使用供不应求。

在明朝开国的时候,政府曾大量发行纸币,但由于当时缺乏金融知识,没有本金和本银做保障,纸币发行泛滥,而且政府税收又不能用纸币交纳,因此也造成了纸币大量贬值,最严重的时侯,纸币的实际价值还不足面额的一成。

不过到了明中期时,由于大航海兴起,新大陆的发现又在美州地区开发了大量银矿,东西方的贸易开始骤増,由于中国的商品竞争力远远超过了其他欧州国家,因此欧州国家从美州掠夺、开来的银矿都大量用来购买中国的商品,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反到是解决了中国货币不足的问题,结果造成了本来不产白银的中国,却变成了以白银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而且从客观上来看,中国已经在无意之间,和世界同步进入了银本位的货币体系。

而且商毅知道,尽管中国没有银矿,但在未来三百年内,中国商品世畀竞争力的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因此中国并不缺少白银的来源。致于三百年以后,按世界的发展趋势,银本位会向金本位发展,而流通货币,也将会以纸币为主,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现在浙江也储备了大量的白银,差不多足够十年所用的了。因此现在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并不是以白银重量为实际价值,而是真正以银本位为主的货币体系。这样一来,在政府出现财政危机时,可以通过大量发行货币,人为造成通货膨胀来度过,但由于还是以银为主体,又不会像纸币一带泛滥发行。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快金融秩序和货币体系的成熟与完善,为以后发行流通纸币打下一个基础。

当然建立一个全新的货币体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并不是说把钱铸出来,就能拿出去用的。但当前来,还是以军事为主,铸造货币的工作,致少要等到收复南京以后再进行,不过现在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

商毅把自己的构想告诉林凤舞之后,林凤舞也被商毅的大胆想法吓了一大跳,虽然林凤舞还不能理解建立一个新的货币体系的重大意义,不过林凤舞久在海外,而且见惯商业来往,也见过不少欧州各国铸造的精美金银币,当然知道使用银币确实出银碇方便。因此也对商毅打算自己铸造新银币十分支持,而且这项任务由自己来主持完成,也颇有些跃跃欲试。

两人又商讨了一下,比如制定金银币的面值,金银币的样式,金银币之间的兑换,还有金银币和现有的白银、铜钱的共同使用的时候,又如何进行换算等等这些,都是前期准备的工作,然后林凤舞这才带着一大堆的问题离开,马上去招集银行的下属人员讨论。

第046章 郑成功来访(上)

林凤舞刚刚离开,明石姫就赶来向商毅报告,原来在福建称帝的隆武朝廷向浙江派出了使臣,策封商毅。而这次派出的使臣不是别人,是由郑芝龙的儿子,刚刚被朱聿键赐姓改名的郑成功。

商毅听了,也觉得有些意外,自从自己和郑芝龙达成了海外的贸易协定,郑芝龙让出了通航菲律宾的贸易航线,而商毅也尊守郑芝龙对日本的贸易权,同时保证浙江向郑芝龙提供优惠的商品,经过了二年多的时间,双方也都相安无事,各自经营各自的海外贸易。

不过双方之间只有经济来往,而商毅和郑芝龙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只是逢年节的时候,互相问候一下。后来商毅攻占了琉球群岛,又登陆日本,打得萨摩藩割地赔款,一度扬威海上,也有人认为商家军有足够的实力保护自己的海外贸易,没有必要再向郑芝龙让步了。但商毅这时仍然不愿和郑芝龙翻脸,依然恪守之前达成了海外的贸易协定进行海外贸易。因此依然不变。

在南京战役其间,商毅在南京抵抗清军,而郑鸿逵放弃镇江南逃的时候,把逃到镇江躲避清军的唐王朱聿键也带回到了福建,而在南京失守之后,郑芝龙却听从郑鸿逵的建议,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广东,江西、湖南等地也都奉朱聿键为正朔,在目前的南方各王之中,算是势力最大的。

但在这个时候,郑芝龙派郑成功为使者,来到杭州策封商毅,决不仅仅是让商毅向隆武朝廷臣服那么简单。因此商毅也向明石姬道:“有没有其他的消息,郑芝龙到底有什么打算?”

明石姬微微一笑,道:“相公怎么知道郑芝龙是另有打算呢?”

商毅看了她一眼,道:“你想考我吗?我们己经向整个南方都公布了,无论是那一个藩王建立朝廷,我们都可以认同,反过来说,也就是都不认同。郑芝龙也不会不知道的。现在谁都知道,隆武朝廷是郑芝龙说了算,但我们浙江的势力也并不比他差,他凭什么要我们向隆武朝廷臣服呢。而且随便派一个官员来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偏偏要派他儿子来呢?这说明郑芝龙实际上是想和我们谈判,派他儿子来,一是表示诚意,二是谈条件可以拍板决定。”

明石姬笑道:“相公真是目光如注,一下子就料中了事实。”

商毅在她脸拧了一把,道:“少拍马屁了,快说,倒底是什么回事。”

原来郑芝龙虽然拥立朱聿键为帝,郑氏一族也都过足了官瘾,不是封公就是拜候,但郑芝龙心里清楚,什么太师、公爵不过都是浮云,清军迟早都要打到南方来,因此也招集亲属部下商议如何抵御清军。

郑鸿逵在镇守镇江的时候,是和清军碰过面的,深知清军的厉害,而郑芝龙的势力虽然不小,但主要是在海上,而陆战力量确实一般,绝对不可能是清军的对手。因此也有人提出来,可以联合浙江的商毅一起抵抗清军。郑芝龙也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他也知道现在整个南方也只有商毅能够和清军正面抗衡,而浙江正好又在福建的北方,可以替自己挡住了清军,如果能够以隆武朝廷的名议和商毅联合抗清,当然对守住福建广东之地大有把握,同时集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省之力,在南方也是大有可为的。而且现在自己控制着隆武朝廷,策封商毅也是合情合理。

但郑芝龙又有几分担心,因为商毅的实力不在自己之下,万一把商毅招到隆武朝廷中,和自己争夺权力应怎么办,因此也不能不防,最好的办法是商毅守在浙江,而自已守住福建、广东,互为犄角之势,但又互不相扰。毕竟清军来进攻福建,首先是要跨过浙江。

这样一来派出的使者可就不能是普通人,不仅要表现出自己的诚意,同时还要能够代表自己和商毅谈条件,这样的人选可并不多,最后思前想后,决定派儿子来最好。

听明石姬说完了前因后果之后,商毅想了一会儿,道:“能够把郑芝龙的目地打听得这么清楚,看来我们在福建、广东的工作开展得很不错。”

明石姬点了点头,道:“福建、广东都是海外贸易发达的地区,因此在过去也是玄皇教的重点发展地区,玄皇教在这一代的基础很深,而且还有不少产业经营,和地方势力都有些来往,就是在郑芝龙面前,我们也说得上话去。”

商毅听了,也不由庆幸,收下明石姬果然是正确的,玄皇教两百余年建立起来的这些资源确实太有用了,如果让自己从头做起,没有个五六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发展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