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8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出来了。

听侦察兵说发现一支一千多人的清军部队主动向自己进攻过来,程培经也觉得十分诧意,现在自己的部队兵力超过了一万一千人,就一千多人也敢来进攻自己,也不知道清军是勇敢还是愚蠢。不过即然清军主动进攻过来,那么也不能客气,这可是登陆辽东的第一战,不仅要打嬴,还要赢得漂亮,一定要全歼这支清军。

于是程培经立刻下令,命第六团付责正面阻击,十八团分从左右包围上去,骑兵营付责抄劫清军的后路,并追击溃逃的败兵。十一团为预备队。

其实这一战根本就没有什么悬念,等双方对阵之后,尽管只有一个团付责正面阻击,但清军就己经发现情况有些不妙,因为双方的兵力差距实在太大,而商家军也没有布置什么阵地,就向清军发动攻击。双方的士兵还没有接战,仅仅只是几轮排枪齐射之后,清军的队列立刻就被打乱,立刻纷纷败逃。而这时商家军左右两翼的部队都己经包抄上来,骑兵营也堵住了清军的退路。

清军被商家军团团围住,而且人马也拆伤近半,剩下的士兵也完全没有刚出兵时的威风,纷纷弃械投降,但在这个时候,商家军是不可能收留俘虏的,因此无论清军如何挨求投降,但都被毫不留情的杀死,结果清军一个都没有逃掉,全部丧命。整个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只花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而第五师取胜之后,也立刻趁势进军,攻占了熊岳城。

而就在陆路的商家军取得了登陆辽东的第一场胜利的时候,舰队为悄然无声的到达了盖平,因为这时盖平的守军都被派出去迎战陆路的商家军,因此特种兵三团兵不血刃,就攻下了盖平。而舰队也都在盖平附的海边,找适合的地点靠岸下锚驻扎。

熊岳城到盖平县不足四十里的距离,因此成刚也决定,第五师不用来盖平汇合,而是立刻北上,向盛京方向进发。而在盖平县也只留下一个特种兵营和海军的登陆部队驻守,自已带领着特种兵三团其余的三个营也从盖平县出发,在路上和第五师汇合,一起赶去进攻盛京。

留守在盖平县的兵力也不是没事可做,一方面派出探子,注意北京方向的援军,另一方面也在舰队停泊的地方俢筑了一些简易的码头、海港等设施,方便日后登船返程,同时也在盖平县一带修筑防线阵地,以备不测之需。而人力当然是征调当然的百姓。

两路商家军在塔山附近汇合,然后一起向北进发,而沿路的海州、辽阳等地全部都绕道而行,在十日二日,终于到达盛京城前。而这时商家军在辽东登陆己有十五天了。

由于盛京位于辽东半岛的内地,因此尽管商家军到达辽东有十余天的时间,但一直到九月三十日,盛京的镇守昂邦章京叶克书才得到确切的消息,一支商家军的人马在九月二十日左右,乘船渡海,在宁海登陆辽东,并且连续占领宁海、熊岳、盖平等地,这时正在向盛京进发。

盛京也就是沈阳,明朝在这里设置沈阳中卫,在努尔哈赤天命六年(1621年)被当时的后金攻占,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定为后金都城,到清廷入关之前,己有二十年。在皇太极天聪八年(1634年)改沈阳为盛京。

清军入关之后,定都北京,盛京就被改为清廷的留都。并仍在盛京设有户、礼、兵、刑、工五部,各部设侍郎处理事务,置内大臣为总管,留守盛京。体制形式,大体相当于明朝南京的地位,顺治三年(1646年),改内大臣为镇守昂邦章京。

现在的盛京镇守昂邦章京叶克书,是满洲正红旗人,他虽然不是爱新觉罗氏,但也是清廷的老臣,从努尔哈赤时代起,就为后金效力,皇太极即位时,为十六大臣之一,至今也算是清廷的三朝元老。在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叶克书以梅勒章京任为盛京总管;顺治三年五月改授昂邦章京,镇守盛京;并恩诏进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即三等男爵。

而且二十多年以来,叶克书一直为清廷南征北战,清廷的历次大战,他基本都参加过,也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在顺治元年四月,清军入关的一片石大战中,叶克书率步兵出击迎战大顺军,表现得十分勇猛,身被三十一创,并被毁一目,仍然而酣战不退,最后终于大破大顺军。属于政治绝对可靠的,又有战功的人。否则清廷也不可能把这么重的职位交给他来担任。

但在清军在盛京的兵力并不多,其中主力人马只有正黄旗的一个甲喇,满计也就是一千五百人,加上其他的跟役、包衣、汉军等等,也不到一万人,而且还是打酱油的居多。

叶克书只参加了入关初期的战斗,并没有随军南进,因此也没有和商家军交过手,不过他毕竟是身经百战的人,现在又是盛京镇守昂邦章京,对朝廷的动态,南方的战事情况也比辽东的其他人清楚一些,他到是知道现在商家军可不是别的明军,现在南方风头正劲,阿巴泰、豪格、多铎、阿济格这些清廷的名将几乎都在商家军手里吃了大亏,只是不知道怎么突然就杀到辽东来了。

而且在辽东登陆的商家军到底有多少兵力,现在叶克书还摸不清楚,但传得到是沸沸扬扬,从一万到十万的说法全都有,不过无论是那一种,可都比现在盛京的兵力强,因此叶克书也不敢等闲视之,一但盛京失守,自己恐怕也难逃一死,于是立刻写下告急文书,发到北京,请救清廷立刻发兵救援辽东,并且又下令从辽阳、铁岭、抚顺等地调集人马,帮助守卫盛京。

第103章 突袭盛京(二)

等商家军的突袭部队到达盛京外的时候,清军己经在盛京城中聚集了一万四五千人马。而且这个时候,清军也基本可以估计出,至少商家军用来进攻盛京的兵力,也只有一万四五千左右。双方的兵力现在基本相当。因此虽然知道商家军己经兵临城下,但叶克书多少也不那么紧张。

商家军一到盛京城外,并没有急于攻城,因为现在清军在辽东的兵力确实不多,而北京的援军要到达辽东,至少也要等到一个月之后,因此攻打盛京也不用急于一时,首先还是把自己的阵地布置好再说。

这时守在城里的清军见商家军到了盛京城下之后,并没有立刻开始攻城,而是在城外做挖掘战壕,用泥土填袋垒墙等工作,也都觉得有些意外。有人向叶克书请令,要带一支人马出城,给商家军一个迎头痛击。

叶克书是久经战场,当然知道商家军这是先做好自己守卫工作,然后再开始攻城。别看先耽误了几天时间,却可以充份保证自己的阵地安全,全力投入进攻中去。因此也不能让商家军这么轻易的城外把阵地筑好,另外叶克书只是听说商家军如何厉害,但始终是没有亲眼见到,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也想试一试商家军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

因此叶克书也派出二千人马,出城去攻击商家军,发动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但结果却比叶克书想象得还要严重,在清军杀出城后,在城外预防的商家军两个营不慌不忙的排成了三列横向展开的队列,等清军冲到离自己的阵列约五十步左右的距离时,立刻以三段连射的方式向清军展开了猛烈的射击。

其实现在南方的战斗中,清军一般都不会轻易向己经列好了阵式的商家军发动进攻,而商家军也更多是用运动战调动清军,因此像这时双方一攻一守的战例并不多,而这次突袭辽东却又用上了。不过三段连射是商家军最基本的训练之一,尽管用得不多,士兵们仍然可以十分熟练的运用。而且突袭辽东的商家军都是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面对清军的进攻,也不会紧张慌乱,这也保证了三段连射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结果枪击的声音一批接一批的响了起来,连绵不绝,将冲向商家军阵列的清军成排成排的倒下,根本就无法靠近商家军的阵列。战斗其实只进行了十几分钟,清军就己经阵亡了三百余人,而其他清军见了,也不敢再继续进攻,只能退了回去。

好在是清军退却了之后,商家军也没有趁势发动反攻,而是在原地驻守,因此等清军重新整好了队列之后,又再次向商家军的阵列发动进攻。而这一次清军退得更快,还没坚持过十分钟,就被啇家军的排枪齐射给打退了下来,这一次又有近百名清军丧命。

在盛京城头上观战的叶克书也算是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大清名将都会败在商毅手下,就看这排枪齐射,就不知比其他明军高眀了多少,因此也立刻下令收兵,然后就在城中驻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