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8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妻妾之间,也都是如此称呼,从这些小细节上,也可以看出,商毅的妻妾之间,相处得还是十分和谐的。

林凤舞离开之后,商毅也立刻道:“石姬,有什么事情吗?”

明石姬点了点头,道:“四川那边有消息过来了,张献忠己经战死于西充凤凰山,吴三桂攻入了成都。”

商毅立刻收起了轻松玩笑的表情,道:“快,把详细情况告诉我。”

原来张献忠在崇祯十六年,在湖南南部被商毅击败之后,一度躲进了广西山区,身边只剩千余人,幸好这时商毅进军浙江,才没有对张献忠赶尽杀绝,也使张献忠逃过了这一劫。

张献忠在广西、湖南边境躲了几个月,又招集了一些旧部,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冯双礼等人也都陆续赶来和他汇合,又聚集了一万多人马。

这时己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天下大乱,李自成率军北进,直取北京,商毅占领了浙江,因此广西、湖南的明军都奈何不了他们。张献忠也重新站稳了脚跟,势力又恢复到三四万余人。而张献忠与众将商议之后决定,放弃广西、湖南,进军四川,力争在川中立足,做为基础。

于是就在崇祯十七年正月,张献忠从广西、湖南边境出兵,经由贵川,进军四川。大西军是从川南的播川宣慰司进入四川境内,首先播州司(即后世遵义),然后一路北进,击败了明朝的总兵曹英。先后攻取了涯门关、娄山关、永宁宣抚司、沪州等,地,一直打到了嘉陵江边。而人马也扩大到六七万之众。

这时川中名将秦良玉率军来迎战张献忠,双方重庆府江津县附近展开激战,张献忠亲自提刀督战,孙可望、刘文秀两人亲率士兵向明军发动猛攻,打了一天一夜,明军终于抵挡不住,向川西败走。而张献忠率军沿嘉陵江东进,攻取了重庆。俘虏并处死了瑞王朱常浩、巡抚陈士奇、兵备副使陈纁、知府王行俭等一批明朝宗室和官员,取得了大批的钱财物资。一时间张献中也是重整旗鼓,声威大振。

当年七月,张献忠命刘廷举守重庆。他亲自率大军,分三路向四川首府成都挺进。八月初七日,大西军从四面同时围攻成都,三日之后攻克成都。明朝的成都王朱至澍、太平王朱至渌自杀,四川巡抚龙文光、巡按御史刘之渤、按察副使张继孟等明朝官员被俘处死。

九月,李自成兵败关中,分兵两路向西南撤退,而张献忠趁机向李自成占领的川北地区发动进攻。十月艾能奇攻克绵州,刘文秀攻克保宁;孙可望下龙安,使王运行守城,自己又率兵再克茂州。接着,艾能奇又攻克雅州。至此,四川省的大部地区都被张献忠的大西军所控制。

本来张献忠还打算趁机夺取汉中,但孙可望往取汉中,被李自成部将贺珍击败。张献忠也知道,这时大顺军的主力都集结在川陕边境一带,自己还不是李自成的对手,因此也不敢再打汉中的主意。

就在当年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并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这时张献忠在四川己拥兵十余万,基本恢复到败给商毅之前的全盛时期。

而且张献忠到底还是读过一点书的人,到也懂得附庸风雅,称帝之后,不仅设置左右丞相,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等文武官员。还颁行《通天历》,设钱局铸“大顺通宝”行用。居然还玩起了开科取士,选拔三十人为进士,任为郡县各官。并封孙可望为平东王,刘文秀为抚南王,冯双礼为安西王,艾能奇为定北王。一时沐猴而冠,也搞得像模像样。

这时南明的弘光朝廷己经建立起来,以原川陕总督樊一蘅仍任原职,又任命原大学士王应熊为兵部尚书总督川湖云贵军务,并赐尚方宝剑便宜行事,驻扎遵义,以图收复四川。是年三月,明四川巡抚马干派副将曾英带兵攻陷重庆。四川各地残余的明将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王祥、杨展等部,纷纷聚集兵马,响应号招,袭击大西军,一度还复夺了重庆,向成都进攻。

不过这时弘光朝廷的主要精力是对付南侵的清军,在四川作战的,都是本地的人马,根本不是张献忠的对手,很快就被张献忠击败,退守重庆,不敢在进攻。

同时清廷也派人下诏,诱降张献忠,但张献忠对此置之不理,而这时清军的主力都在江淮一带与商家军作战,也只满足于占领汉中、陕南之地,暂时也无心图取四川。而张献忠这时也不思进取,在成都养尊处优,又过了一年多的舒心日子。

在顺治三年(1646年),吴三桂和尼堪奉命率军入川,也宣告张献忠在四川的好日子,终于过到头了。

吴三桂由夔州入川,首先进取重庆府,这时留守在重庆府的明朝兵部尚书、总督川湖云贵军务王应熊病故,余部曾英、杨展、于大海、王祥等人纷纷投降吴三桂,拱手将重庆府让给了清军。而另一路清军也在尼堪的率领下,由汉中南下入川,攻取了川北门户阆中。

于是吴三桂派部将马宝、夏国相由重庆率军西进,夺取川南州县,然后率师北指,进逼成都,而自己领军与尼堪汇合南下,分从两路夹击成都。

而张献忠也决定先击败南面的清军,然后再北上与吴三桂一战,于是亲率大军,出成都迎战马宝、夏国相部人马,打算双方激战于彭山的江口,那知清军虽然兵少,但却十分悍勇,大西军根本不是对手,结果张献忠被清军打得大败,只好退回成都。马宝、夏国相也率军由南面逼向成都。

这时张献忠才知道清军厉害,不是明军可比的,因此也不敢在成都停留,决定率军北上迎战清军,并伺机逃入陕西去,仍然用流冠战术,与清军周旋。同时还尽杀自己入川之后所纳的妻妾,幼子,然后分兵四路,分由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冯双礼为大军的护卫,向陕西进发。于当年十月,张献忠亲率大军,扎营于西充凤凰山,与清军对持。

大西军的士兵本来都是四川农民,一多半都是被迫入伍,以前大西军连胜明军,到还没什么,但这时见清军势大,自己不可敌,都心无斗志,因此纷纷逃亡。而张献忠闻报之后,欲将所有逃兵全部诛杀,部将刘进忠进谏道:“生灵不可妄杀。”但张献忠不纳,反调刘进忠回军凤凰山一同诛杀逃兵,但刘进忠害怕张献忠这时借故调自己返回,不敢自投虎口,于是连夜弃走,到清军的大营,向吴三桂投降。

第152章 四川战事(下)

刘进忠投降,也将大西军在凤凰山一带的驻军分布、虚实全部都告诉给吴三桂和尼堪。

得知这时大西军人马虽多,但的几员主将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冯双礼等人这时都不在张献忠的身边,吴三桂认为应该抓住战机,立刻出击,但尼甚对此却半信疑,又担心大西军人马众多,因此也举棋不定。

吴三桂见状,决定独自出击,在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下令以刘进忠为向导,部将高大节率领精锐骑军,轻装疾进,出其不意,对大西军发起突然袭击。

二十七日清晨,清军隔太阳溪与张献忠的大西军相遇。面对这意外的突然来袭,张献忠率军创促应战,指挥大西军马步兵迎战清军。

中午十二时左右,吴三桂率大军赶到战场,遣部将胡国柱向大西军右翼进攻,郭壮图攻击大西军左翼。自己亲率人马,中路进攻,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一直打到黄昏时分,大西军终于抵挡不住,全线溃败。

就在这时,张献忠带着十几名卫士在太阳溪边督战,刘进忠为吴三桂指点道:“这就是八大王。”吴三桂立刻下令,向张献忠齐发乱箭,在混乱之中,张献忠中箭身亡,清军大获全胜。而这时马宝、夏国相也攻克了成都。

在张献忠死后,部将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冯双礼等不敢再向陕西进军,众人合兵之后,决定以孙可望为首,率军向南,在重庆府境内,受到明降将曾英部的阻击,经过了一番激战,孙可望等人军击败了清军,并临阵斩杀了曾英。这时孙可望本打算继续率军进攻,夺取重庆做为川中的立足之地,但这时吴三桂己命大将高大节、王屏藩率军来增援重庆,因此孙可望等人也不敢在重庆停留,率军南下,向贵州方向转移,后来退进了云南。

而吴三桂本来就打算在四川占地割据,在占领了成都和重庆这两个四川最重要的城市之后,也忙于稳固占领地区,设将守卫,招降大西军的余部,因此也没有去追赶孙可望等人。

这时张献忠的势力基本全部都退出了四川省,而吴三桂抢占了成都、重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