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孔萨利克黑品官-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丽云没察觉这张照片的整个结构,算是拉特诺夫走运,不然,她是绝对不会让他拍的。
  “现在该去进餐了!”拉特诺夫嚷道,并把相机挂上肩。“您点了些什么菜,丽云?”
  “替您要了蔬菜、蘑菇炒肉片,点心是腌荔枝。”
  “给您自己呢?”
  “一碗鸡肉汤面。”
  “你们中国人没有面条可怎么办?”他笑着挽住丽云的臂,没察觉,她有多尴尬。在大庭广众之下同一个外国人手挽手!但她没躲着他,因为不想伤害他,只是她那娇嫩的脸上泛起红晕。
  他俩就这样穿过大街走进饭店。踏入较为昏暗的餐厅,丽云感到很高兴,同外面比,这儿舒适凉快。瞧,拉特诺夫想,这儿连空调都安上了,时代真是在大踏步前进……
  身穿黑裤和白衬衣的餐厅服务员带他俩去他们的餐桌。
  拉特诺夫对点的菜很高兴:蔬菜、蘑菇炒肉片。
  早晨,丽云和拉特诺夫乘车离开金龙饭店,陈兆铭即给沈家福去电话,他耐心地听着他的观察员的汇报。
  “我们要在路上继续监视他俩。”听罢汇报,他说。“我们对王丽云的情况作了了解。这姑娘作风正派,无可指责,庄重,没有桃色事件,更不要说同外国旅游者了。她有个男朋友,一个记者,是他们在大学时结识的,看来这倒不是什么问题。她的父母是教授。她有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弟弟在大学学建筑……这是一个很好的家庭。我们认为,她不会爱上这个德国人的,但我们还得等等看。我们还有其他办法……”
  “现在我该完成什么任务,沈先生?”语气恭顺且驯服。陈朝电话机鞠躬。
  “继续监视饭店。同以往一样,若有我们感兴趣的客人,立即告诉我们。”
  “到了两名美国人。”
  “不感兴趣。美国那摊子由香港处理。我们关心的是来自中欧的人,但别再过问英国人。那个伯明翰的‘经理’已够烦人了。阿姆斯特丹也在找人。主要物色慕尼黑和法兰克福的要人。对这些德国人要好生注意,兆铭。”
  “这儿现在来了两个德国团,其中有两名医生、两名牙医、三名工厂主、八名手工业者和一名啤酒酿造师。”
  “别管他们,这些人不合适。”
  “星期六有一个瑞士团来饭店。”
  “这倒很有意思!香港总部收到一份发自苏黎士的咨询报告。还有什么情况?”
  “一个俄国团星期一到。”
  “别提这些,忘了它!这跟我们无关!”
  陈挂上电话。他对沈家福十分敬畏,诚惶诚恐。他是大佬屠克伟的右手,正因为如此,可以借刀杀人。同沈先生处好关系,对他唯命是从,就是一种人身保险。
  拉特诺夫和丽云在饭店进午餐。他很满意,一大块肉排,烤透了,味挺美。
  他正要对此评说一番,丽云却先说:“在中国,肉都煮过或煎过。我们见欧洲人吃生肉或鞑靼肉排,真受不了。一块淌着汁的血淋淋的肉排!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食人肉的习性。”
  蔬菜和蘑菇太棒了,最后一道是汤。在中国,汤是一餐的高潮,在主食后上桌。汤里的蔬菜、蘑菇和肉加上调料先用文火煨过几小时,这样熬出来的浓汁其味真是美不可言。
  丽云接着说:“我特地为您订了这汤,因为中国人都喜欢喝鱼头汤。就是往煮熟或烤过的鱼头上加辣卤汁,就成了最受欢迎的、也是最昂贵的菜。您去家里做客或应邀去饭店,最先上桌的是鱼头,这是表示对您的一种特别的尊敬。如果忘了这道菜,那就是对客人的失礼和不恭。不过我想,对您还是别这样,就免了这道菜吧。”拉特诺夫对她表示谢意,因为她摒弃了这一“尊敬”。
  一小时后,他们又上路了。
  丽云和拉特诺夫从饭店里出来时,文英已在车里。到D市还有一段长路,他已为此作了准备:一只盆里盛了凉水,上面还漂着冰块,四瓶米酒和一瓶茅台酒安放盆中。拉特诺夫往盆里一瞅,露出责备的目光。
  “茅台,”他对丽云说。“我最近才知道,这是一种烈性烧酒。”
  “不错。”
  “就是说,他途中要喝这瓶酒,再加上四瓶米酒,他要狂饮一通。要是他拔这瓶酒的塞子,我就下车!”
  “文英已经习惯这样了。他少不了这酒。”
  “这下完了……”
  “不喝烈性酒,他会感到困乏,这才危险呢。喝下这酒,他就虎虎有生气,开起车来在中国没人能像他”。
  “我也正是这样想的!”
  “从好的方面去理解。”丽云关上车门。“您不太相信我们。”
  “我是想去观光少数民族地区,不是去领教中国的泥土,地下两米深处的泥土。”
  他们就这样离开了这座美丽的小城。但它有八十万居民,斯图加特和杜塞尔多夫加在一起还不如它大,在中国,它真的只是个小城。
  还没出城,街道上又满是尘土,变得狭小。蜿蜒曲折的车道环山盘旋而上,在这蛇纹岩路面上险情丛生,文英总得停车两次,这已成了他开车的习惯。拉特诺夫望着那令人陶醉的山谷、种有谷物的梯田、为树林所环抱的湖泊和令人头晕目眩的山崖峡谷,还有那些耸立在圆形山顶上的小神庙。没有路通往那里,所以只能步行朝拜。盘道的最高处有座石碑,与悬崖相望。丽云指着它说:“这是座筑路工的纪念碑。筑路时,死了许多人。现在,这条路成了一个小奇观。大多数旅游者很感动,都会给这纪念碑拍张照。您不拍吗?”
  “如果您站在碑前面的话,我就拍。”
  “行,很高兴。”
  丽云又摆出让人留影的姿势。她习惯了:站直,两腿合拢,头稍倾斜,嘴角露出微笑。
  “笑一笑,丽云!”拉特诺夫说。
  “为什么?”
  “您笑起来眼睛就闪烁发光,真美。”
  丽云没有作答,却反其道而行之。她紧咬双唇,瞟了拉特诺夫一眼,望着远处的山崖,神情很严肃。


第一部 第03章
  我不该这样说,我真傻,拉特诺夫自言自语。老兄,你可知道,一个受过很好教育的中国女人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回答这番话的。他拍了两张照,把相机挎上肩。丽云没有欣赏那秀丽的景色,却凝视了一下拉特诺夫,他却没察觉。她的眼闪着光,要是她此刻对镜自照,准会感到害臊。这一眼把这个男子看个无遗。
  走在前面的拉特诺夫从车子那儿折回,朝丽云走来。
  “他在狂饮!”他说。“文英正在喝那瓶茅台!”
  “开车走这条山路很累人,要高度集中。”这下子丽云倒笑了,但相机没有对着她。“这样我们可以顺顺当当进山谷了。”
  他俩上了车,文英已坐在方向盘后。那只酒瓶还浸在塑料盆的凉水里。文英看来挺好的,毫无倦意。他的那只黑鸟在车后座的行李箱内吱吱叫,像是预感到主人会交好运。
  这条山路相当陡,下坡直通向深谷。第一批村寨映入眼帘。黄褐色的屋子、灰色屋顶,像是粘在山坡上。一辆客车喘吁吁地迎面开来,文英只得让车紧靠边,一厘米外,下方就是深渊。拉特诺夫这回变得十分镇静,他突然想到了宿命论:该发生的事就会发生,这就是命运……
  客车紧挨着文英的车驶了过去,文英随即又猛地加大油门。
  拉特诺夫深吸了口气。“了不起!”他大喊。“了不起!文英!您真是个棒司机!”
  “瞧,他料到了这事!”丽云朝他转过身去。“所以他才喝瓶里的酒。”
  “我服了。”
  离开这山后,尘土飞扬的缅甸街重现在他们面前。车驶一小时后,来到小镇N。从那儿有条街通北面。镇边上,今天有集市。货摊星罗棋布,塑料顶篷在风中飘动。农民的平板车上装满蔬菜,桌上堆满钉子、工具、钢精锅和大号热水瓶,商贩坐在货摊后的木凳上,静静的,没有欧洲市场上常见的喧闹。这一货摊迷宫沿着小山坡而上,按货分类设摊:锅碗瓢盆点供应花瓶、密封锅、桶、碗、涂色夜壶和痰盂;还有服装点、鞋点和肉类、调料点。鞋匠、自行车修理工和爆玉米花的也没有专柜。市场中夹有两长排固定的桌子,这就是小吃区,从那儿飘来一阵浓郁的香味,邀请各位光临品尝。人群拥挤,你推我搡,挤过满是摊点的狭窄小道。熙来攘往的人顺着山坡时上时下,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令人陶醉。
  “妙极了!”拉特诺夫说。“简直妙不可言。”
  他们早已下车,站在车旁,目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