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色福音-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原康子则纠正毕里艾神父的口述翻译,译成通顺流畅的书面语。毕里艾神父夸奖江原康子的才能,说她是不可替代的弟子和助手。这种共同作业即便称之为“合译”也不奇怪。江原康子在附近邻居家聊天时说到合译《圣经》,其实这种表达方式并没有说错。
  神父们对江原康子在战争中横渡野尻湖送食物的英勇行为的评价,远远超过对她和毕里艾神父合译《圣经》的评价。因为在那种情况下实施那样的行动何等艰难,需要莫大的勇气!
  毕里艾等神父把全体神父要求嘉奖江原康子功绩的报告送到了巴奇里奥教会日本分会会长菲鲁蒂南·马鲁旦的桌上。
  欧洲巴奇里奥教会在日本东京设立了三个教会和两个学院,在关西和九州等地设立了六个教会,派遣马鲁旦担任日本分会长,管辖这些教会和学院,监督所属教会和学院的神父。
  马鲁旦分会长的办公室在古里艾鲁莫教堂二楼,平时在这里办公。他身材肥胖,五十六岁,脸膛红润,是该教会权威人士。他批准了毕里艾等神父们关于嘉奖江原康子的报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也被软禁在有白桦树的湖畔,也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不用说,他闭道江原康子的英雄行为,也是享受过江原康子冒险送来的食物的人之一。
  对江原康子的嘉奖,是教会以神恩赐的名义把价值二十几万日元的新住宅赠送给江原康子。
  那幢住宅就是江原康子现在独自居住的地方。
  但她刚搬迁到这幢住宅时并没有饲养四条大牧羊犬,也没有离开一会儿也要将住宅门全部锁上的习惯。
  不幸的是,日本战败后迎来了物资极度匮乏和黑市交易猖撅的时代,加之江原康子住宅周围的地理条件和结构,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人生变化。
  毕里艾神父开始常去她的新家。
  毕里艾神父进出于她的新家有充足的理由。一方面,江原康子欠有毕里艾神父极力为她讨功的恩情;另一方面,她接受了古里艾鲁莫教堂赠送给自己的土地和住宅——“神的债务”,也就是说受恩者要经常接受施恩者的支配。

  刚搬迁到新居时,深夜驶入江原康子家的不是毕里艾神父的小轿车,而是小卡车。总之,路面狭窄,小卡车艰难地驶入小路,停在树林里的“自然车库”中。
  这一带人晚上睡得早,睡得沉。小卡车驶入时的响声也好,经过狭窄小路也好,折断树枝停车也好,似乎无人知晓。不过,当时这一带住宅很少。
  小卡车停稳后,从车上敏捷地跳下三四个成年男子,因为夜深天色黑,只知道他们都是高个,看不清楚脸部的特征。在这里,就称他们为“高个”。
  高个们从小卡车上卸货,朝江原康子住宅里搬,有大箱子,有小箱子。他们把箱子扛在肩上走进屋里。
  奇怪的是,院子里的三条牧羊犬居然不吼。而平日里只要行迹稍有可疑的人经过,它们就会变得敏感,并且吼叫,可这时竟然保持沉默。家里的那条牧羊犬,也不吼叫,虽有轻轻的哼哼声,但决不是吼叫。也许是江原康子的斥责,就连那样的哼哼声也消失了。
  货卸完了,小卡车便载上高个们走了。像这样的情况,每星期有两三回。然而,高个们不只是把货物搬到江原康子的住宅里,还从她的家里搬出货物装上卡车后运走。装走的货物与运来的货物量几乎相同,高个们悄悄驾驶小卡车,沿小路朝大路方向驶去。不一会儿,卡车无影无踪。

  江原康子绝对不让外人进屋,即便短时间外出也要将所有门窗锁上。这种做法,是从这辆小卡车第一次来的那天开始的。
  而饲养凶猛的牧羊犬,则是这辆小卡车来江原康子家稍前一段时间,然而谁也不清楚小卡车上装的是什么货物。这些个搬运货物的高个不对外说,江原康子也绝对不外传。
  除用外国牛肉罐头代替养麦面条作为“乔迁之礼”分发给左邻右舍外,她在邻居面前并不张扬。尽管她本人遮遮掩掩,但外表已经一目了然。首先是服饰上变得华丽,过去穿的都是素净或黑色服装,如今穿的是红色、蓝色和黄色等艳色西服套装或裙子。
  不用说,素净服装是当时所有日本人的穿着,有些妇女还上身穿战争时期的黑色服装,下身穿扎腿式裤子(日本妇女劳动时穿的),当然也有身着艳色漂亮服装的特殊女人。当时,都市女人为了购买黑市米把衣橱里的衣服送到农家换大米。
  “江原小姐不会是吉普女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在街头的娼妓)吧?!”
  附近人们看到江原康子身着漂亮衣服便窃窃私语。但她绝对不可能是吉普女郎!她家连美国大兵的影子也没见着。
  这个古里艾鲁莫教堂的忠实信徒,知道“圣洁”是教会的首要教规。来她家的神父,说确切点,实际上也就主要是毕里艾神父。当然,古里艾鲁莫教堂其他神父也来,有时侯三四个一起,有时候也一个人来她家里。但是,这些神父不像毕里艾神父那样在她家时没有时间观念。
  最近江原康子给大牧羊犬吃牛肉,这让附近人们惊讶不已,他们先是在背后把江原康子说成吉普女郎,接着又在背后编造江原康子令人作呕的传闻,说江原康子参与黑市买卖,说江原康子家像要塞那样门关得严严实实。
  虽说除神父以外的人都不让进她的院子,不过也有两三个妇女例外。这几个妇女年龄都在三十到四十之间,有风度、有气质,大多是家庭主妇。江原康子说,她们都是同教信徒。
  尽管江原康子让她们进院门,但决不让进玄关门。就这一点来看,她的要塞还是固若金汤。
  这些女人回去时手里都提着包裹,时面是圆鼓鼓的包裹,时而是正方形的包裹。
  妇女们似乎每天来她家,但不管来多少次,江原康子始终不让客人进她的屋,那些妇女连着好几天去江原康子的家,附近人们知道了她们带回去的包裹里所装的东西,鼓鼓囊囊的,是外国旧西服。奇怪的是,童装多于成人装。小正方形包裹里,时而是牛奶罐头,时而是方糖盒,也都是外国货。不知道江原康子是如何把这些东西弄到手的。有些包裹里还装有雪花般的白砂糖。一听说是这东西,附近人们非常吃惊。当时,日本人因砂糖缺乏而渴望甜味品。
  “江原小姐在干黑市交易。”这样的传说越来越多,当时干黑市买卖的男人们身着飞行服和皮革茄克衫,脚穿长筒靴,趾高气杨。
  邻居他们联想到这种情况时说:“江原小姐这下糟啦!”
  当时,有在附近租房屋居住的单身女子听到这一传说后立刻去她的家,交涉换她的外国货,单身女子想靠黑市小买卖补贴生活。
  “大概是误会吧!”江原康子还是像原来那样隔着院门说话,肉鼓鼓的身上穿着虽有点旧但确实是外国制造的羊毛衫。毛衣颜色还有光泽,配上她血色不错的脸显得很有精神。
  “那是欧洲教会总部寄给我们信徒的东西,我负责照看,只是把它们分发给其他信徒而已,也就那么一点点!对不起,那是不能发给普通人的。”江原康子的厚嘴唇上堆起浅浅的微笑。
  “撤谎!”女子叫嚷。
  她即便叫喊、哀求、执意追问都无济于事,江原康子根本不为所动。
  那么,她又是从哪里把外国旧衣服和砂糖弄到手的呢?
  外国旧衣服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当时为拯救贫穷的日本而由美国宗教、教育、社会事业团体等组织的亚洲救济联盟(LARA)送来的救济物资:牛奶、面粉、白糖、果酱、罐头、鞋子、衣服和维他命等。
  第一次送来的救济物资大约有一百五十吨,于一九四六年十一月运抵横滨。
  那以后,LARA组织洼续一年半每月送两千吨救济物资到日本,主要是粮食、衣服和药品等。送这些物资出于保护儿童、救济结核患者、帮助从海外回来的人以及遭受战争灾害人的目的,制定了配给计划。不用说,发放这些救济物资理应建立了配给委员会,进行公平分配。
  旧衣服在江原康子家里有相当数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仅如此,牛奶、面粉和白糖等,江原康子的家里好像都有。
  最近大米的配给情况非常差,全国平均每月要迟上十二天才配给到个人。这种事态也波及到其他粮食配给,以致粮食配给情况越来越糟。可江原康子的家似乎有足够的牛奶、面粉和罐头,尤其有大量砂糖。那么,她是怎么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