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苏公探案全集-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陌路。今见字如见人也,悲夫惜哉。”赵怀善道:“苏大人可否即兴赋诗一首?”苏公正有此意,道:“如此甚好。”赵怀善道:“轩中便有笔墨纸砚,小侄且前引路。”遂令家人开得轩阁。三人入得轩内。
  原来那雨风轩乃是书斋,其中数百千卷经书,又悬有数轴字画。上前细看,却见是王子敬《中秋帖》、钟元常《荐季直表》、褚遂良之小楷《阴符经》,韩干《牧马图》。苏公惊喜异常,细细品味。赵怀善道:“这些乃家父之珍藏。”苏公看罢,道:“可惜《荐季直表》、《阴符经》、《牧马图》皆是伪作。惟此《中秋帖》乃希世珍品。”赵怀善闻听,大为惊讶,道:“家父曾请得数字名士鉴赏,皆道是真迹。”苏公笑道:“虽是伪作,却足以乱真,可谓伪作中佳作也。府上且将其看作真品罢了。”苏仁闻听,暗自发笑。
  苏公见墙角另有一轴《荐季直表》卷,上前一看,亦是伪作,比先前那卷尚逊色三分,其局体形似而神离。又见款识竟是”赵云之”。苏公笑道:“苏某知常山赵云赵子龙,却不知此赵云之乃何须人也。”赵怀善闻听,羞愧道:“此乃小侄临摹之作。”苏公不觉一愣,道:“你名云之?”赵怀善道:“小侄名礼,字云之。怀善乃是家父归田后改换之名。”苏公诧异,道:“你弟本名甚么?”赵怀善道:“二弟本名艾,字湖之;三弟本名灵,字桥之。”苏公道:“原来如此。此卷虽甚为拙劣,结体法度不甚工整,其中却也有几分秀气。冰冻三尺、鳖行千里,若勤加苦学,可望有成。古人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也。”赵怀善唯喏,遂铺纸研墨。
  苏公见赵怀善研墨之状,似有所思。
  赵怀善取来毛笔数支,任凭苏公择选。苏公选得一支狼毫,饱蘸墨汁,书道:“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末后题名。赵怀善欣喜不已,此诗前两句竟将雨风轩名嵌入诗中。
  苏公书毕,道:“本府有一语,不知当问否?”赵怀善道:“大人只管问来便是。”苏公道:“你可知夜入佛堂者何人?”赵怀善一愣,道:“小侄不知。”苏公笑道:“本府已知之。”赵怀善惊诧道:“何人?”苏公笑道:“常言道:真人面前无诳语。又何必让本府说将出来。”赵怀善、苏仁诧异不解。苏公笑而不语。赵怀善面有愧色,道:“却不知大人何以知之?”苏公笑道:“本府料想你此般行径必有缘故,故未加点破。此刻无有旁人,可否告知其中原委?”
  苏仁闻听,恍然大悟,原来那夜入佛堂、施放迷魂散、与自己争斗之人竟是赵怀善!苏仁甚是惊诧,赵怀善为何行刺父亲?细细想来,非也非也。昨夜,那黑影与自己争斗不下,赵怀善三兄弟闻讯赶来,那黑影匆匆逃脱,赵怀善明明与兄弟一道,且二者方向各异,怎的是他?莫非他有分身之术不成?
  赵怀善道:“小侄夜入佛堂,意欲解开心中之谜。”苏公道:“那佛堂甚为简陋,除了一尊菩萨与赵氏宗祖牌位,无有他物。你又有甚疑,竟三番两次潜入?”赵怀善道:“大人有所不知,那静心堂虽是一佛堂,自落成之日始便是府中禁地,只家父家母二人入得。我等兄弟,少不更事,每欲入内,家父定然严厉叱责。久则不以为然,只道是父母求保清静罢了。家父此番外游,回得府来,每日多在佛堂中,且心事重重。小侄愈加疑惑。一日,小侄无意窥见家父手提一包袱入得佛堂,出得佛堂时却不曾见得。小侄只道放在佛堂内,一时好奇,偷偷入得佛堂,四处找寻,却不曾见得一物。”
  苏公笑道:“那佛堂中果然藏有宝物。”赵怀善道:“小侄仅潜入一次,不知为甚,竟被家父察觉出踪迹。只是家父不知何人所为,便将小侄兄弟三人唤去,细细交代,意欲查出此人。小侄唬得不敢言语,白日不敢前往,只得夜间潜入。不想那夜竟被家父窥见,险些露相。家父料想那厮潜入佛堂,必有所图,此番失利,必将复至。故令小侄兄弟三人隐藏守候。家父令小侄隐于佛堂中,小侄心喜,又细细查看一番,依旧一无所获。却不曾料想那夜竟果真来得黑衣人,竟欲刺杀家父。”
  苏仁闻听,道:“如此说来,那凶手并不曾入得佛堂。”苏公道:“那厮潜入赵府,只为一事。”苏仁道:“谋杀赵老将军?”苏公道:“正是。”赵怀善诧异道:“那厮与家父究竟有甚深仇大恨?”苏公道:“本府以为,此中曲折,或许只老将军知晓。”赵怀善道:“可家父从未言语半点。”苏公思忖道:“其中蹊跷或许便在那佛堂中。”赵怀善道:“还有一桩怪事。那日小侄自湖州城归回,欲见家父。家仆道家父在佛堂念佛。小侄本存疑心,故强行入得佛堂,却不见家父身影。小侄好生诧异,正待出来,家父竟自在身后言语,唬得小侄半死。”苏仁思忖,惊道:“如此言来,那佛堂内竟有一处密室。”赵怀善道:“正是。我亦大为惊讶,那密室之中究竟隐藏甚么机密,家父竟瞒着我兄弟三人。”
  苏公似有所思,道:“故你复入佛堂,欲寻得入密室之机簧所在?”赵怀善道:“正是。却不知为甚,竟又被家父察觉。”苏公笑道:“老将军心如细发,早在佛堂内作下暗记。”赵怀善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却不知大人又怎生怀疑上小侄?”苏公笑道:“老将军在佛堂内堂处撒些香灰,留下潜入者足迹。本府察勘那足迹,断定此人乃是青壮男子,身高七尺,且足着新鞋。府上身高七尺之青壮男子不过十人。老将军下令召集府上男丁领取赏钱,实本府之意也。本府细细察看每人足迹,无有可疑者。”
  赵怀善不解,道:“大人怎可仅凭足迹判断?如二人年纪相仿、身高一般,其足迹岂非一致?”苏公道:“凡人之不同,则足迹各异。其中细微差异,非精通者难辨。本府并非只依据足迹。真正破绽非在足迹,非是其手指。”苏仁、赵怀善不解其意。苏公抓过赵怀善右手,摊开其手掌,道:“且看食指。”苏仁探头望去,却见赵怀善右手食指有一米粒大伤痕,尚未愈合。苏公笑道:“此伤何来?”赵怀善惊诧不已,道:“大人何以知之?”苏公笑道:“你潜入佛堂,找寻密室机簧,不想菩萨佛尊后有一锐刺,划破手指,滴下几滴血来。故此留下线索。”赵怀善道:“如此细小伤处,大人又何以觉察得见?”苏公笑道:“你虽身高七尺,本府却未曾丝毫怀疑。只道是府上家人所为,方才发放赏钱时,本府令你洒水,你手入水盆,竟眉头一皱,面有一丝痛楚之色。本府无意窥见,疑心顿起。今虽天寒水冷,手入其中,只觉其冷,而绝无痛楚。若有痛楚,必是其手有伤。十指连心,冷水刺于伤处,而痛在心,不觉间显露于面。”
  赵怀善细细回想,果如其言,惊叹不已。苏公道:“仅此一瞥,本府未曾在意。待看过众家人,无有可疑者。本府思忖:余者便只你三兄弟矣。方才令你研墨,本府细细察看你手,方确证无疑。即便如此,本府亦不敢妄下断言,故有意言语试你,竟一试即中。”赵怀善闻听,惊叹不已,道:“小侄只道行踪隐秘,府中人无一察觉,不想大人一来,便被窥破。大人真可谓明察秋毫。却不知那凶手可曾留下甚么破绽?”苏公道:“本府不敢妄言。”遂出得雨风轩。
  赵怀善正欲跟随,却见一家人赶来,只道老爷召唤。赵怀善告退离去。苏公、苏仁循廊婉转前行,过得一三曲小桥,却见一处山石林木。入得其中,却见那山轮廓参差有致,太湖石纹理清晰,脉络有序,层次分明,一石一缝,衔接妥帖。其上有峰有峡、有洞有谷、有亭有台、有瀑有泉,竟如真山一般。苏公看罢,赞叹不绝。苏仁眼尖,却见那山石峰谷间竟有薄雾环绕,淡而不绝。苏公惊叹道:“却不知此山叠自何人之手?此人运石如笔,挥洒自如,技法高超,独具匠心,做假成真,竟致绝妙之境,真可谓江南造山第一好手。”
  苏公竟自痴了,行于其中,流连忘返。幸苏仁不解佳境,再三催促。苏公方才出得山石,又见粉墙下一条幽径,道旁丹桂丛生。苏仁道:“却不知墙那边是何园院?”依粉墙前行,苏公忽道:“苏仁且来看此处?”苏仁上前细看,却见粉墙上有攀越足迹,不以为然道:“老爷怎的如此大惊小怪?”苏公道:“此足迹尚新,定是近一二日内之事。”苏仁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